第二章自然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8&rec=7&run=13

第一节地质
地层系统河口区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北部,地层由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
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
神奇的黄河入海口畔

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系,中生
界三叠系。有埕子口凸起、车镇凹陷、义和庄凸起、孤岛凸起、沾化凹陷。

迷人的河口湿地景观

宏伟壮观的锁海长堤

工程地质河口区境内大多为第四系积散堆积物覆盖, 覆盖层厚度300米左右。上部为粉
砂质粘土、粘土夹粘土质粉砂层;近海夹海相层,富含腹足类化石、贝壳。下部为粉砂
质粘土或粘土质粉砂层、含砾细砂层、砂砾层。底部普遍为砂砾层。垂直结构表现为以
河流沉积物为主的陆相夹层。在河口地区建筑设计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多为80千帕。
水文地质河口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 一般不超过2.5米,变幅在0.5~2.5米,总的
变化趋势是西部深、东部浅,地下水绝大部分为中强矿化度水,基本没有地下淡水资源。
地震地质黄河三角洲位于郯庐地震带内,与燕山渤海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东北
部相邻。 历史上没有强震记载。渤海南部是十分重要的强震危险区。郯庐强震带中段8
级和渤海7级以上地震对本区影响最大。黄河三角洲历史上遭受的最大地震影响烈度为7
度。 河口区一般性的建筑、构筑物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特殊性质的建筑物、构筑物按
地震烈度8度设防。

第二节地貌
河口区境域属于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平缓,自
然比降为1/10000~1/15000。 海拔高度近海2~3米,远海4~6米,最高点海拔7.6米。
北部沿海纵深8~12公里为滩涂,面积39800公顷,滩涂海拔1~1.5米。

第三节气候
河口区境域北、东两面临渤海,地处中纬度,位于暖温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
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由于近海浅水域宽阔,境域地势平坦,因此大陆性季风影响甚于
海洋,故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按农业气象学平均气温划为四季,本区四季为:
春季,4月8日~5月28日,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晚春回暖迅速。
夏季,5月29日~9月5日,炎热多雨,降雨集中,易发生内涝,有时受台风袭击。
秋季,9月6日~10月30日,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天高气爽,往往出现秋旱。
冬季,10月31日至次年4月7日,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寒风频吹,多刮北风、东北
风、西北风。
1990~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
气温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2.9℃
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27.1℃
年平均气温为13.1℃
日照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2.8%, 年总辐射量为128.3千卡/平方厘米,5~6月份光能
源最为丰富。冻土深度16~71厘米,结冰期136天。
气压历年平均值为1016.5百帕,月平均值,1月份最高,为1018.4百帕,7月份最低,
为1013百帕。
风境内风向季节变化明显,风速从沿海向内地逐渐减小,年平均风速3.55米/秒。

境内1990~2000年各月平均频率、风速表

单位:次·米/秒

┌────┬──┬──┬──┬──┬──┬──┬──┬──┬──┬──┬──┬──┬──┐
│月份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
│频率 │11 │15 │28 │17 │15 │14 │13 │18 │12 │11 │11 │12 │14.8│
├────┼──┼──┼──┼──┼──┼──┼──┼──┼──┼──┼──┼──┼──┤
│风速 │3.6 │3.4 │4.2 │5.0 │4.4 │3.8 │3.6 │1.9 │3.1 │2.6 │4.0 │3.0 │3.55│
└────┴──┴──┴──┴──┴──┴──┴──┴──┴──┴──┴──┴──┴──┘

1990~2004年,气象资料统计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584.6毫米。

1990~2004年河口区每月降水量表

单位:毫米

┌─────┬──┬──┬──┬──┬──┬───┬───┬───┬──┬───┬──┬──┬───┐
│月份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合计│
├─────┼──┼──┼──┼──┼──┼───┼───┼───┼──┼───┼──┼──┼───┤
│1990 │24.0│18.5│20.2│40.7│81.1│104.7 │500.9 │148.1 │31.2│37.7 │19.5│10.9│1037.5│
├─────┼──┼──┼──┼──┼──┼───┼───┼───┼──┼───┼──┼──┼───┤
│1991 │0.1 │2.4 │16.4│68.4│42.7│50.0 │231.2 │23.9 │36.4│42.3 │5.6 │17.6│537.0 │
├─────┼──┼──┼──┼──┼──┼───┼───┼───┼──┼───┼──┼──┼───┤
│1992 │11.0│4.9 │2.3 │3.7 │65.7│53.3 │104.4 │59.8 │46.2│48.2 │11.6│4.4 │415.5 │
├─────┼──┼──┼──┼──┼──┼───┼───┼───┼──┼───┼──┼──┼───┤
│1993 │1.4 │3.3 │9.5 │7.3 │39.3│63.9 │333.4 │87.8 │3.7 │4.1 │96.6│0.2 │650.5 │
├─────┼──┼──┼──┼──┼──┼───┼───┼───┼──┼───┼──┼──┼───┤
│1994 │0.3 │1.0 │0.6 │17.3│17.6│67.9 │168.0 │296.5 │51.6│42.7 │44.5│7.9 │715.9 │
├─────┼──┼──┼──┼──┼──┼───┼───┼───┼──┼───┼──┼──┼───┤
│1995 │0 │1.4 │10.6│9.7 │43.6│134.2 │243.3 │273.4 │24.9│40.0 │6.0 │0 │787.2 │
├─────┼──┼──┼──┼──┼──┼───┼───┼───┼──┼───┼──┼──┼───┤
│1996 │3.5 │0 │12.4│3.4 │10.8│80.9 │194.7 │130.5 │28.1│47.5 │3.5 │1.1 │516.4 │
├─────┼──┼──┼──┼──┼──┼───┼───┼───┼──┼───┼──┼──┼───┤
│1997 │9.2 │17.1│20.8│7.2 │64.8│7.7 │73.5 │246.6 │46.3│16.8 │12.7│21.0│543.7 │
├─────┼──┼──┼──┼──┼──┼───┼───┼───┼──┼───┼──┼──┼───┤
│1998 │2.3 │41.3│7.7 │18.2│39.0│82.0 │237.5 │236.4 │4.6 │21.4 │1.4 │0 │691.8 │
├─────┼──┼──┼──┼──┼──┼───┼───┼───┼──┼───┼──┼──┼───┤
│1999 │0 │2.2 │10.9│14.7│48.0│71.2 │26.4 │106.0 │17.4│40.9 │15.4│0.1 │353.2 │
├─────┼──┼──┼──┼──┼──┼───┼───┼───┼──┼───┼──┼──┼───┤
│2000 │14.4│5.8 │0.5 │4.9 │28.2│37.8 │80.5 │75.8 │7.3 │56.6 │18.5│0 │330.3 │
├─────┼──┼──┼──┼──┼──┼───┼───┼───┼──┼───┼──┼──┼───┤
│2001 │27.3│12.5│2.9 │25.7│16.8│93.4 │164.6 │20.8 │20.1│33.9 │10.5│8.3 │436.8 │
├─────┼──┼──┼──┼──┼──┼───┼───┼───┼──┼───┼──┼──┼───┤
│2002 │0.8 │0.0 │8.5 │12.4│35.6│75.5 │59.5 │16.0 │18.1│19.8 │0.4 │4.3 │250.9 │
├─────┼──┼──┼──┼──┼──┼───┼───┼───┼──┼───┼──┼──┼───┤
│2003 │3.4 │9.6 │1.6 │63.3│14.5│123.1 │221.3 │146.5 │73.1│111.0 │25.0│7.5 │799.9 │
├─────┼──┼──┼──┼──┼──┼───┼───┼───┼──┼───┼──┼──┼───┤
│2004 │2.3 │11.7│2.3 │29.6│79.4│129.9 │231.8 │115.7 │79.8│8.1 │6.5 │6.0 │703.1 │
├─────┼──┼──┼──┼──┼──┼───┼───┼───┼──┼───┼──┼──┼───┤
│平均降水量│6.6 │8.78│8.48│21.9│41.8│78.4 │191.4 │132.2 │32.6│38.1 │18.5│5.9 │584.6 │
├─────┼──┼──┼──┼──┼──┼───┼───┼───┼──┼───┼──┼──┼───┤
│最大降水量│27.3│41.3│20.8│68.4│81.1│134.2 │500.9 │296.5 │79.8│56.6 │96.6│21.0│1037.5│
├─────┼──┼──┼──┼──┼──┼───┼───┼───┼──┼───┼──┼──┼───┤
│最小降水量│0 │0 │0.5 │3.4 │10.8│7.7 │26.4 │20.8 │3.7 │4.1 │0.4 │0 │250.9 │
└─────┴──┴──┴──┴──┴──┴───┴───┴───┴──┴───┴──┴──┴───┘

第四节径流及河流
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来自天然降水,据1990~2004年气象资料显示,河口区年均降水
量为584.6毫米, 最高年份为1037.5毫米,最低为250.9毫米。地面年均径流量约为1.1
亿立方米, 其中义和、新户、太平、六合、河口办事处等5个农业乡镇形成地面径流量
为6200余万立方米。主要排水河道见下表。

河口区主要排水河道一览表

┌───┬────┬───┬────┬────┬────┬───┬───┬───────────┐
│河道 │开挖 │全长 │流域面积│境内长度│泄洪流量│境内除│底宽 │起止点位置 │
│名称 │年份 │(公里)│(平方 │(公里) │(立方米/│涝面积│(米) │ │
│ │ │ │公里) │ │秒) │(万亩)│ │ │
├───┼────┼───┼────┼────┼────┼───┼───┼───────────┤
│潮河 │1965 │75.47 │120 │24 │183.7 │10 │16.5~│滨洲市西沙河,过沾化至│
│ │ │ │ │ │ │ │60.5 │河口区太平乡东兴村以南│
│ │ │ │ │ │ │ │ │向北于洼拉沟入海。 │
├───┼────┼───┼────┼────┼────┼───┼───┼───────────┤
│草桥沟│1965 │46 │472 │19 │132 │6 │32~39│始于利津北岭乡永埠村,│
│ │ │ │ │ │ │ │ │至河口区河口街道办事处│
│ │ │ │ │ │ │ │ │东劝村入海。 │
├───┼────┼───┼────┼────┼────┼───┼───┼───────────┤
│王集 │1965 │27 │104 │27 │38.92 │2.3 │10 │起于义和镇五一村,至河│
│干沟 │ │ │ │ │ │ │ │口街道办事处裕民村西南│
│ │ │ │ │ │ │ │ │,顺潮沟子入海。 │
├───┼────┼───┼────┼────┼────┼───┼───┼───────────┤
│羊栏河│1965 │13 │48 │6.9 │25 │2 │8 │自草桥沟向东北方面入挑│
│ │ │ │ │ │ │ │ │河。 │
├───┼────┼───┼────┼────┼────┼───┼───┼───────────┤
│马新河│1972 │55.44 │275 │22 │165 │5 │5~34 │始于利津县王庄乡坡庄村│
│ │ │ │ │ │ │ │ │,至河口区新户乡入海。│
├───┼────┼───┼────┼────┼────┼───┼───┼───────────┤
│沾利河│1973~ │59.5 │100 │25 │89 │4 │4~28 │始于利津县王庄乡大李村│
│ │1974 │ │ │ │ │ │ │,至河口区新户乡弯弯沟│
│ │ │ │ │ │ │ │ │入海。 │
├───┼────┼───┼────┼────┼────┼───┼───┼───────────┤
│挑河 │1973~ │35 │504 │24 │100.7 │10 │11~60│始于利津傅窝乡薄扣村,│
│ │1974 │ │ │ │ │ │ │至刁口码头入海。 │
├───┼────┼───┼────┼────┼────┼───┼───┼───────────┤
│神仙沟│自然形成│42 │310 │32.9 │110 │8 │20~40│始于罗家屋子引黄闸,至│
│ │ │ │ │ │ │ │ │五号桩入海。 │
├───┼────┼───┼────┼────┼────┼───┼───┼───────────┤
│郭河 │自然形成│32 │42 │18.5 │33 │3 │3~9 │自义和镇五二村进河口街│
│ │ │ │ │ │ │ │ │道办事处入草桥沟闸以下│
│ │ │ │ │ │ │ │ │汇流入海。 │
└───┴────┴───┴────┴────┴────┴───┴───┴───────────┘

湿度与蒸发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 平均为77.9%,最低值出现在4月份,平均为
55.5%,全年平均为65.6%。据1990~2003年资料统计年平均蒸发量为1808.8毫米,最大
为2021.0毫米,最少为1616.6毫米。

第五节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2004年河口区行政辖区土地总面积320.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58.5万亩,
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8.24%;滩涂面积59.7万亩。
水资源河口区境内可利用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自然降水和引黄河水。境内地下
淡水资源缺乏。

油气资源异常丰富

河口区年均降水量为584.6毫米,全区地面年径流量约为1.1亿立方米,沾利河、马新河、
草桥沟、挑河4条河道承接上游客水每年平均约1.5亿立方米(据区水利志),全区工农业
及人畜用水主要由引蓄黄河水解决,但近几年黄河水量难以保障水量需求。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 已探明地质储量21亿吨, 天然气储量170亿立方米。
2000年石油产量1158.3万吨, 占胜利油田总产量的45%。本区北部、孤岛、义和等地均
有尚未完全探明的地热资源,已建成有利用地热的孤岛温泉疗养院。1998年省地勘局初
步勘查,自新户经四扣(现河口街道办事处)、六合,至垦利这条弧状原海岸线上分布着
贝壳矿,在河口区储量约40万吨。

第六节海域
河口区-5米等深线海域面积约1330平方公里,-10米等深线面积约2330平方公里,-
15米等深线面积约2660平方公里。 浅海底质以泥质粉沙为主, 占77.8%, 沙质粉沙占
22.2%, 海底平坦、坡降小。海水透明度35~55厘米。海水温度变化与气温的年度变化
相吻合,冬季海岸地区普遍结冰。海水盐度受陆地淡水注入、降水蒸发等因素影响随季
节与水深不同而各有差异, 一般盐度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2月份,历史
平均盐度为2%~3%。 潮汐:河口海域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昼夜发生2次高潮或低潮,潮
高0.2~2米; 1个月内有2次大潮,2次小潮,浅海岸流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冬季为寒
流,流向从西北向东南,夏季为暖流,流向由东南向西北。海浪:冬季以北向流为主,
夏季以南向流为主,春秋季节浪向多变。
全区海岸线总长254.37公里(占渤海海岸总长3784公里的7.75%,占全市海岸线总长
350.34公里的72.6%)有7个海湾,10个较大岛屿(丁王岛、新户岛、新户东岛、郭局岛、
挑河岛、挑河东岛、刁口岛、刁口东岛、大四斗岛、五号桩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