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5&rec=22&run=13

[地质]河口区地质属于济阳坳陷的东北部,由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埕子口凸起、
义和庄凸起、孤岛凸起构成。地质构造发展及演变经历了褶皱运动、振荡运动、断陷、
断拗和拗陷五个阶段。地层构造由基底岩层和新生界地层两大层系构成(缺失元古界)。
地质分为底构造层、下构造层、中构造层、上构造层和顶构造层五个构造层。境内大多
为第四系积散堆积物覆盖。 覆盖一般厚度200~300米,上部为浅棕黄、浅绿灰色粉砂质
粘土,粘土夹粘土质粉砂层,近海夹海相层,富含腹足类化石及少量灰质,下部为浅灰
黄、浅灰绿色粉砂质粘土或浅灰绿色粘土质粉砂层,浅灰黄色含砾细砂层、砂砾层瓦层,
底部普遍存在砂砾层。地质构造为贝类矿藏、原油、天然气生成储集提供了空间,因于
地质构造过程、河口境内地下资源地质储量丰富。形成了潜山、断块、岩性等多种油气
矿藏。
[地貌]河口区地貌类型属于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地表浅层的土壤母质,主要
为黄河冲击沉积物,可分为缓岗和河滩高地、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海滩地四大类。地
形东西宽, 南北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平而缓,自然比降1/10000,海拔
高度一般在3~4米之间,最高点为海拔7.6米。
[气候]河口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北东两面临渤海,近海浅水域宽阔,
热量吸收能力小,地势平坦,大陆性季风影响甚于海洋,故而形成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的半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3.2℃, 年平均地温为15.0℃, 年平均日照时数
2800.8小时,全年平均无霜期234天,冻土期44天。
2005年平均气温13.0℃, 较常年偏低0.2℃。年极端最低气温-12.2℃,出现在2月
20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出现在6月23日。终霜日出现在4月15日,较常年偏晚25
天; 初霜日出现在10月27日,较常年偏早15天;无霜期212天,较常年偏短23天。2005
年总降水量554.5毫米,较常年偏少1.6毫米。全年大雨(日降水量≥25毫米) 日数6天,
日最大降水量82.3毫米(7月24日)。2005年日照时数2715.1小时,较常年偏少85.7小时。
2005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冰雹、 台风、 局部雨涝和高温,灾情属一般偏重年份:
2005年7月9日23时至24时,河口区遭受冰雹和雷雨大风袭击,大风10级,阵风12级,造成新
户、义和、太平、河口街道四个乡镇(街道) 的21个村遭受冰雹和雷雨大风的袭击,受灾
人口1.2万人。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00万元。其中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8月7
日23时至9日6时, 河口区遭受第9号台风袭击,内陆平均风力6级,阵风9级,沿海区域
平均风力8级,阵风10级,全区平均降雨量86.5毫米,其中太平乡降雨量达115.5毫米。
台风造成新户乡、仙河镇、义和镇等3个乡镇的多个村庄受灾,受灾人口达56980人,全
区直接经济损失1190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500万元。
全年总的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略偏低,冬季有阶段性寒冷、夏季有阶段性酷热;
降水略偏少,夏季出现了局部雨涝;春秋季节光、温、水资源配合较为合理。

[水文] 地表水多系天然降水。地面人工排水河道共5条。自西向东为:潮河:长24公
里,排水量183.7立方米/秒;马新河:境内长22公里,排水量138.9立方米/秒,流域面
积12.6平方公里;沾利河:长25公里,排水量17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草
桥沟: 长19公里,排水量3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79.3平方公里;挑河:长24公里,
排水量2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288平方公里。
河流以雨水、 上游客水及黄河引水为主,每年平均约接受客水1亿立方米。水位随
黄河水及雨水大小而变化,一般7~9月份为丰水期,有时水位瀑涨成洪。10月至次年3月
份为蓄水期(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均建拦河闸),所蓄径流做工、农业及人畜
用水。 4~6月为枯水期,河道有时干涸,临海径流受潮夕影响,时有海水涌入,未建拦
河闸的河道成海、淡混合水。
境内地下水在成陆过程中,一面受黄河泥沙淤淀,一面受海水侵渍,深层土壤为含
盐度很高的重盐土,无淡水资源。浅层地下除黄河故道部分地段埋有少量淡水外,其余
绝大部分为中强矿化度水,其中一大部分为盐水和高浓度盐水区。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
矿化度逐渐升高,距海愈近矿化度愈大。其中:淡水区主要分布于黄河故道部分地段,
矿化度<0.5克/升,面积仅有约2.5平方公里。弱矿化水区主要分布于沿黄河故道一带,
矿化度0.5~2克/升,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中矿化度水区,分布在境内西部和东部孤岛、
仙河地区, 矿化度2~5克/升,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强矿化水区,分布在境内中部,矿
化度5~10克/升,面积260平方公里。盐水区呈带状分布于境内北部、东部沿海地区,矿
化度10~30克/升,面积近1060平方公里。高浓度盐水区,分布于沿海滩涂,潜水埋藏浅,
矿化度大于30克/升,最高可达109克/升,面积约860平方公里。
境内地下潜水埋藏较浅, 小于1米的地区约140平方公里。1~2米的地区约1000平方
公里。2~5米地区约1200平方公里。5~7米的地区约25平方公里,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
与地面坡降一致。 地下水一年的变化规律为:1月份在上年秋季的基础上,潜水位缓慢
下降;2~3月随着气温的增高,蒸发加强,潜水下降速度加快;4月份以后,灌区春灌,
潜水位上升较稳定;5月下旬至6月,由于地面强烈蒸发失水,潜水位又迅速下降,进入
一年中的第二次枯水期;7月初至9月下旬,雨季到来,潜水位达到一年中的最高位,因
潜水被淡化,虽水位较高,但对返盐威胁不大;10月份以后,潜水又进入下降阶段。一
般年份,潜水埋深变幅在1.2~1.5米。

[自然灾害]2005年,自然灾害主要是冰雹、台风、局部雨涝和高温,灾情属一般
偏重年份:2005年7月9日23时至24时,河口区遭受冰雹和雷雨大风袭击,大风10级,阵
风12级,造成新户、义和、太平、河口街道四个乡镇(街道)的21个村遭受冰雹和雷雨大
风的袭击, 受灾人口1.2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00万元。是年,8月7日23时至9日6
时,河口区遭受第9号台风袭击,内陆平均风力6级,阵风9级,沿海区域平均风力8级,
阵风10级, 全区平均降雨量86.5毫米,其中太平乡降雨量达115.5毫米。台风造成新户
乡、仙河镇、义和镇等3个乡镇的多个村庄受灾,受灾人口达56980人,全区直接经济损
失11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