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户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4&rec=140&run=13

[概况] 新户乡位于河口区西北部,北临渤海,距河口城区30公里,地域面积493.5
平方公里。 辖35个村民委员会, 54个自然村。2004年,全乡总户数4385户,总人口
13620人,其中男6796人,女6824人;非农业人口10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2004年,新户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
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积极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盐业、冬枣、渔业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
事业,全乡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经济工作成效显著
全乡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3亿元,冬枣产量4200吨,水产品、总量3.3万吨,肉
蛋总量4844吨,粮食产量2513吨,棉花产量4950吨,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立项招
商引资项目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
(一)实施“盐业强乡”战略,实现沿海经济发展新突破。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沿海经济重新定位,强化措施搞好滩涂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
利用养殖业形成的高卤度海水, 大力发展原盐生产及其深加工项目,先后引进3家盐
业生产企业。 东营鑫大地化工有限公司于5月份投产,现已生产原盐8000吨;东营新
瑞化工有限公司于11月上旬正式投产, 日产溴素3.5吨;东营恒杰盐业化工有限公司
也全面投产。另外,由潍坊客商投资近亿元,年产量20余万吨的溴盐一体化项目已开
工建设。
(二)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新户冬枣”绿色品牌。与省农科院加强合作,狠抓
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推行冬枣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参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制定出台《新户乡关于冬枣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新户乡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规
程》等规范性文件,并将《规程》印制成3000份小册子发放到户,积极引导枣农按标
准化生产要求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采收、包装、运输、储藏保鲜水平,从各环节上
保证冬枣的品质。东鲍井、老鸦两村建成面积为2000亩的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严格按标准化生产要求管理, 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新技术。2004年9
月,新户乡冬枣示范基地被山东省农科院定为冬枣科技示范基地,老鸦富硒冬枣基地
被省星火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办公室命名为“山东省富硒农产品基地”。全乡冬枣结果
面积1.6万亩,冬枣产量4200吨,仅冬枣一项全乡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
(三)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高水产品养殖档次和效益。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实
行精养和半精养, 建成3处示范养殖基地,培植示范户5个,建成占地300亩的新品种
试验推广基地, 养殖梭子蟹1.2万亩、南美白对虾2万亩、日本对虾1.5万亩;实现苗
种繁育新突破,华春育苗场繁育南美白对虾苗8000万尾、日本对虾苗8000万尾、梭子
蟹苗850万只、海蛰苗300万片,创产值260多方元;建成1000平方米工厂化养殖车间,
实施梭子蟹越冬养殖;申报并通过无公害梭子蟹产地认证;稳步推进浅海贝类资源护
养,护养面积4.02万亩,贝类蓄积量明显增长。
(四)搞好农业开发,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9000亩农业综合开发和1500亩
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上农下渔”开发4000亩、深沟条田开发5000亩;加固回水堤和
防潮坝1300米,疏浚排沟8400米;治理“三河贯通”和新户干下游,总长度17公里,
完成土方26万方;完成城乡集中供水工程测量、规划;协助区水利局完成小坨村西、
大王村南、中合村南3座排水闸建设。
(五)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发展肉羊产业。全乡建成肉羊改良点21处,改良肉羊
8500只; 建成乡村防疫网络,认真做好“防五”工作,防疫密度达到了100%;完成
生猪定点屠宰1260头。
(六)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全民招商,突出专业招商、委托招
商和以商招商,共建成两个驻外招商工作站,共引进项目7个,到位固定资产1.115亿
元,其中工业项目6个,到位固定资产1.1亿万元,农业项目1个,到位固定资产150万
元。新增民营企业51家,新增注册资本金1622万元。
(七)加大科技投入,质量兴乡成效显著。投资56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3个,新上
纳百川泡沫箱加工车间、悦鑫公司烘干流水线、华泰公司卤虫卵深加工设备。
二、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一)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深入
贯彻中央《决定》和“一法三规一条例”,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为目标。2004年共拨付全乡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
务经费27450元、村级计生主任工资54250元、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一次性奖励费4000
元、流动人口技术服务经费1500元,共计137200元。
(二) 建立“网底工程” 长效机制,搞好“平安河口”建设。严格实行领导干部
“一岗双责”,以重心下移、强化基层、落实责任为重点,健全完善乡村两级调解网
络,按照“五个一”标准,抓好村级人民调解队伍建设,通过考试,择优聘用村级人
民调解员35名,做到了人员、经费、责任三落实;共建成综治领导、办事机构45个、
“普法、帮教、调解、治保、巡逻”五支队伍183个,配备人员897人。2004年,全乡
共排查矛盾纠纷133起,其中村级调处化解104起,乡调委会调处疑难纠纷24起,调处
成功率97%,回访率100%;共处理信访案件8件,其中来信1件,来访7件,案件解服
率在95%以上,实现“三无”乡镇目标。
(三)落实“三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率先取消“两工”;兑现小麦直补资金
44990.4元;降低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减免农业税及附加42万元。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成四顷二、兴合两村村庄规划的编制、评审和报批
工作; 详规覆盖率35%以上;实施政府驻地绿化60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
平方米;栽植树木2万株,大义路、府前街等主要街道达到“四化”要求。
(五)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发展民政事业。共发放救灾款100800元、优待生活
资金146951.5元、 抚恤事业费13500元;乡政府建立老年人活动室、门球场等老年人
活动场所, 各村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建立活动室,配备部分娱乐器具;为278户、
487人发放低保178439元; 为全乡65名残疾人办理重度残疾人员救助金发放手续,发
放救助金62400元,为4名肢残人员发放轮椅;加大资金投入,对新建成敬老院的综合
楼,全部按照老人生活要求搞好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设,达到了对全乡五保老人实行集
中供养的条件。
(六) 加大舆论宣传,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共计收缴农保金56210元,完成年
度任务的140.5%。
(七)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努力优化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环境。将实施
“两纲”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拨付5000元作为实施两纲专项经费,
为《两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八)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教育生事业。拨付生均公用经费17438元、生活经
费28380元、 医疗费11200元、教委办公及购置车辆费184200元;投资5万元,整修中
心小学部分校舍,建成高标准学生宿舍10间,撤并四顷二、兴合小学五年级,并落实
寄宿制; 投资30万元,建设启用面积400平方米的中小学生餐厅,满足了学生的就餐
需要。
(九)搞好合作医疗,夯实农村卫生工作基础。多方协调资金,新建农村卫生社区
服务站10处; 2004年,全乡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2257人,参保率97%,其中每人参保
20元的村11个, 人数4889人,报销门诊费用27.2万元,补偿2.3万人次,补偿住院费
用27万元,农民合作医疗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全面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协调各方面
关系, 将远程教育的场所、平台、管理人员全部落实到位,8月份,乡管理站和34个
远程教育接收点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份通过省级验收。全市远程教育现场会在新户
召开。充分利用科技培训基地和各村远程教育接收点,突出产业特点,面向群众需要,
扎实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共举办冬枣技术管理等各类培训班68期,培训农民3000
余人次。
(十一)深入开展小康文明村争创活动,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区、乡、村多方联动,
累计投资36万元, 重点抓好东鲍井市级和老鸦区级小康文明村的创建以及九顷等7个
村的“文明诚信街”建设,11月份,东鲍井和老鸦两村分别通过市、区创建办的考核
验收。
(十二)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128万元,修建完
成东村-永合、 公司-奇古乡村公路共计6.2公里;搞好“一池三改”工程建设,共安
装沼气池170个,全部投入使用。
(十三) 搞好村政务财务公开,推行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投资1.8万元为全乡35
个村制作不绣钢、铝合金结构的高标准公开栏,每月审帐完成后,联村会计将“财务
公开榜” 、“现金收支公开榜”返村,督促村记账员每月8日按时张榜公布,接受群
众监督;加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期目标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制度。
(十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制定《新户乡关于村
“两委”换届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新户乡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时
间进度服从质量要求和社会稳定的原则,选派70名机关工作人员,分成12个指导小组
深入全乡35个行政村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摸底,实行“一村一策”,加强正面宣传,
积极推行村书记、主任“一人兼”。到年底,全乡已成功完成28个村的村委会换届选
举。

(张学荣赵英辉)

[村委会概况]
老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元桂。
全村有415户, 1256人。耕地总面积5000亩,其中水浇地4200亩,林果2800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4919元。该村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导产业,是河口区冬枣生产重点
村。
九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蔚庆忠。
全村有18l户, 490人。耕地总面积1500亩,其中水浇地1380亩,林果900亩。农
民人均纯收入384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林果业、畜牧业。
杏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顺喜。
全村有90户,285人。耕地总面积725亩,其中水浇地400亩,林果50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5040元。该村以冬枣种植为主导产业。
东鲍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少林。
全村有114户, 306人。耕地总面积650亩,其中水浇地100亩,林果600亩。农民
人均纯收入8100元。该村以冬枣种植为主导产业,是全市冬枣生产典型村。
双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元。
全村有102户, 351人。耕地总面积770亩,其中水浇地690亩,林果640亩。农民
人均纯收入2936元。该村以种植、渔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
盐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军。
全村有63户, 184人。耕地总面积435亩,其中水浇地30亩,林果32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4920元。该村以林果业为主导产业。
友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合。
全村有73户,226人。耕地总面积610亩,其中水浇地610亩,林果15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516元。该村以种植业为主。
北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希水。
全村有70户,215人。耕地总面积615亩,其中水浇地400亩,林果25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610元。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
永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子龙。
全村有81户, 266人。耕地总面积760亩,其中水浇地520亩,林果68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975元。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有卤水厂1处。
牟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霍希友。
全村有52户,154人。耕地总面积100亩,其中水浇地3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
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芦苇、畜牧业。
兴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务金。
全村有294户, 986人。耕地总面积2351亩,其中水浇地2100亩,林果350亩。农
民人均纯收入3995元。该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产业。
公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新忠。
全村有70户, 222人。 耕地总面积835亩, 其中水浇地73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2569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
北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乃福。
全村有175户, 556人。耕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水浇地1000亩,林果610亩。农
民人均纯收入3486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
东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垂起。
全村有213户, 634人。耕地总面积1300亩,其中水浇地1000亩,林果400亩。农
民人均纯收入3303元。该村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中合村党支部书记张玉义,村委会主任任风祥。
全村有214户, 665人。 耕地总面积504亩, 其中水浇地5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2840元。该村以渔业、芦苇业和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八顷村村委会主任宋玉德。
全村有40户,134人。耕地总面积500亩,其中水浇地350亩,林果10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465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新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军。
全村有65户, 189人。 耕地总面积639亩, 其中水浇地4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2840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
郭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良。
全村有215户, 727人。 耕地总面积107亩, 其中水浇地8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3904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渔业。
南六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金光。
全村有85户,267人。耕地总面积910亩,其中水浇地500亩,林果28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450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
西鲍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鲁宝东。
全村有30户,98人。耕地总面积410亩,其中水浇地3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335
元。该村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麻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立平。
全村有226户,612人。耕地总面积1700亩,其中水浇地17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389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
东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士福。
全村有126户, 364人。耕地总面积1347亩,其中水浇地1200亩,林果560亩。农
民人均纯收入399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
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培祥。
全村有92户,287人。耕地总面积754亩,其中水浇地650亩,林果24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85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
南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焕新。
全村有78户,230人。耕地总面积830亩,其中水浇地300亩,林果53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898元。
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广文。
全村有128户, 333人。耕地总面积650亩,其中水浇地300亩,林果550亩。农民
人均纯收入365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渔业。
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岭。
全村有213户,598人。耕地总面积1010亩,其中水浇地800亩,林果600亩。农民
人均纯收入398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渔业。
三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明华。
全村有105户, 328人。耕地总面积739亩,其中水浇地100亩,林果250亩。农民
人均纯收入400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粮棉生产。
大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义柱。
全村有98户,304人。耕地总面积150亩,其中水浇地80亩,林果80亩。农民人均
纯收入3420元。该村以养殖和捕捞业为主。
丁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季峰昌。
全村有57户,17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该村以养殖业和捕捞业为主。
小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振东。
全村有29户, 104人。耕地总面积187亩,其中水浇地160亩,林果8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4400元。
奇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英。
全村有31户,93人。耕地总面积60亩,其中水浇地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52元。
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渔业。
东六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云龙。
全村有96户, 286人。耕地总面积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该村主导产业
是渔业和畜牧业。
海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胜元。
全村有35户,100人。耕地总面积115亩,其中水浇地50亩,林果60亩。农民人均
纯收入2752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畜牧业和渔业。
四顷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书芝。
全村有143户, 429人。耕地总面积941亩,其中水浇地600亩,林果200亩。农民
人均纯收入4050元。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平安。
全村有65户,204人。耕地总面积720亩,其中水浇地400亩,林果180亩。农民人
均纯收入3520元。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

(新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