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2&rec=95&run=13

[概况]河口区科学技术局成立于1984年(时称河口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02年机构改革更名为科学技术局,加挂地震办公室牌子,为正科级行政单位。有干部职工19人,内设综合股、科技管理股、发展计划股3个行政股室和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管理办公室、知识产权办公室、成果转化中心3个事业单位。

[综述]2001年河口科学技术局强化科技服务意识,拓宽产学研结合领域,油地一盘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入,与20所高校、院所建立起了科技关系,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1项,筛选储备最新科技成果200项,引进产学研结合项目13项,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专利申请量、代理量、授权量71件,培育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家,新增技术贸易机构7家,技术贸易额729万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7个,招商引资合同额3000余万元。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奠基,各项建设进展顺利,12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
2002年,全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深入,密切与大院大所的联系与合作,筛选储备最新科技成果200项,引进产学研结合项目19项,引进高层次人才49名;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项,专利申请量、代理量、授权量84件,培育市级民营科技企业7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份,技术贸易额600余万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0个,招商引资额2754万元。创业园建设日益完善,自2001年5月18日破土动工以来,创业园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有20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合同,11家投产运营,年底实现技工贸收入3000万元。

[市级推广项目]
2001年市级推广项目
项目名称:滨海盐碱地芦苇高产技术开发
完成单位:河口区农业局
结题时间:2001年11月
取得的主要成绩:
通过滨海盐碱地芦苇高产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推广如下新技术:(1)改良盐碱地,修筑排灌配套的水利设施,盐碱地开沟种植,土地整平,春季深耕晒垡,五六月份大水漫灌压碱一、二次。(2)推广芦苇快速繁育技术。(3)苇田合理灌排技术(充分利用荒水和污水资源灌溉苇田)。(4)退化苇田(歇茬)耕翻复壮。(5)苇田施肥。(6)苇田冬季烧茬。(7)全程推广芦苇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全区芦苇面积比1999年扩大12万亩,产量由1999年的300公斤提高到2000年的372公斤和2001年的42227公斤。截止2001年底,全区芦苇开发面积已达38万亩。
2002年市级推广项目
项目名称:卤虫卵综合开发技术
完成单位:河口区海洋与水产局
结题时间:2002年12月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绩:
该项目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1)池塘的建造与清淤、消毒。(2)进水、肥水。(3)接种。
项目实施两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单位及专家、教授的通力协助下,共推广面积25万亩,总产卤虫卵鲜卵2876吨,加工成品卤虫卵524吨,孵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总产值8443万元,纯效益4200万元,带动卤虫养殖面积40万亩,实现产值12000万元,促进了环渤海地区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科技计划]
2001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10项。“高效分水器”项目列入省火炬计划;“文蛤、青蛤等贝类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列入省攻关计划;“HTL-A009型多功能油井堵水剂”、“刺五加脑灵胶囊”、等项目列入市攻关计划;“年产1000吨热熔型胶粘剂”、“坐便器自动冲洗杀菌除臭装置”、“化学法生产二氧化锆超细粉体”等项目列入市火炬计划。东营市海星浅海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的“文蛤、青蛤等贝类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探索出了文蛤人工促熟和催产、海区半人工采苗和浅海贝类增养殖等技术措施,有效地丰富了滩涂贝类资源量和产出量,2001年推广养殖面积6万亩,预计生产文蛤2360吨,青蛤576吨,增殖文蛤存有量5260吨,青蛤存有量925吨。东营仙河制药厂与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系合作,开发了国家四类新药“刺五加脑灵胶囊”,可有效地治疗神经衰弱、心神不宁、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项目市场开发景非常广阔。
2002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7项,国家级项目2项,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85万元。东营大中南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碱蓬籽油加工及其共轭亚油酸的制备”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立项代码:02EFN213700355)。山东新大通石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封隔高压一次充填工艺设备”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万亩耐盐碱蓬作物化栽培高产技术开发”列入省科技兴海项目;“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酸”列入省火炬计划项目。“输油管线实时监控与防盗系统”、“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分子聚丙烯酸钠絮凝剂”、“(lcd)液晶显示器研制与开发”等项目列入市攻关计划等。7月,由胜利油田胜能新科技开发中心承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并颁发验收证书:编号020244。

[科技交流与合作]
2001年,区科委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与山东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6家大专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新上“优质八溴醚阻燃剂”、“高效多功能纳米级乳液”、“环保型热熔胶”等产学研结合项目8项。其中河口天龙精细化工厂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就“新型造纸助留剂”等2个项目签订合作开发合同。金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山东省科学院就“环保型热熔胶”项目鉴定合作合同,其中,省科学院以20%的的股份作为技术入股。东营芳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开发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剖技术等,促进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2002年,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姻与合作,深入实施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新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石油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等5家大院大所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新上产学研结合项目19项,开发新产品26个。山东新大通石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共同开发流体输送管道泄漏智能诊断与定位系统,将对原油的输送管道进行实时监控,每年为国家节约资金上千万元。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全区8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

[科技情报]2001年,发挥区科委与大院大所联系密切、技术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各类信息咨询、项目对接、人才引进等服务。先后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筛选、储备最新科技成果200余项,通过在河口电视台设立《科技专栏》、编发《河口科技信息》等多种途径积极向社会各界推介项目100余项,接待来人来访40余人次,为企业5个项目提供了咨询论证服务。组织企业参加“西北大专院校高新技术成果推介会”、“2001年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技术、产品发展研讨及成果发布洽谈会”、“2001年东营市高新技术成果推介会”等各种类型的项目洽谈会、成果推介会、产品展销会20余次,引进转化项目13项。10月23日,组织召开了河口区油地军科技合作座谈会,提供了投资、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平台,为油地军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北京、西安、大连、沈阳等城市设立科技招商站,特聘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处刘书孟主任、中科院沈阳分院科技处赵家绪处长、东北大学科研处朱仕文副处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谋志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教授为招商站负责人,为河口区引进开发了“流体输送管道泄漏智能诊断与定位系统”等项目。聘请各类专兼职专家、教授40名,其中聘请彭少逸院士为河口区高级顾问,聘请青岛海洋大学王克行教授、王汝才教授为区政府科技经济顾问。
2002年,先后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筛选、储备科技成果280余项,通过在河口电视台设立《科技专栏》、编发《河口科技信息》等多种途径积极向社会各界推介项目110余项,接待来人来访60余人次,为企业7个项目提供了咨询论证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143名。先后邀请中科院、大连理工大学、石油大学专家教授来河口区发布科技成果4次,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第六届东西部贸易技术洽谈会、山东省企业与驻京高校及院所科技创新洽谈会、济南信息技术博览会、东营市高新技术成果推介会等,签订合作协议(合同)近30个。引进转化项目19项。

[科技示范基地]2001年,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多方投入,增产增收的原则,狠抓良种、冬枣、芦苇、浅海贝类增养殖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之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孵化器,2001年示范面积2万亩,带动面积8万亩。良种示范园引进德抗“961”、济南17专用小麦、菏棉1号、3号等新品种(系),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冬枣示范园面积2000亩,带动推广冬枣面积38万亩。
2002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力度,探索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管理模式,组织建设了冬枣、芦苇(竹)、浅海贝类增养殖、良种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冬枣示范园示范面积2000亩,带动面积2000亩。浅海文蛤增养殖示范园示范面积5000亩,带动面积10000亩,预计年培育2-5mm文蛤苗种10亿粒。芦苇(竹)科技示范园示范面积2000亩,带动10000亩。良种示范园示范面积1000亩,带动20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已成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孵化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