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2&rec=43&run=13

[综述]
2001年,区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成立后,重点抓好三件大事(加强审判工作、狠抓
队伍建设、推进法院改革)”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
作,充分发挥打击、调节、预防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审判工作,为人民安居乐业和全
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全年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1728件,审结1817件(含旧存13
2件),结案数比上年同期下降044%,结案率9769%,未结存案达到了历史最低;上诉案
件的二审维持率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案件质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依法执结具有给
付内容的案件610件,结案标的154018万元,结案数和结案标的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900
3%和1146% ;受理非诉行政案件398件,执结362件,结案标的840万元。
二是把2001年定为“学习年、管理年、改革年”,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
、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狠抓队伍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班子和队伍的整体素质。
制定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决定以及党组会、院务会、审委会会议规则,用制度规范领
导的行为,在录用人员、使用干部、财务开支等重大问题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了班子
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结合“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一教育
、三整顿”活动的开展,采取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先模报告、民情恳谈、签订《无违法违
纪目标责任书》等多种形式,加强政治教育;选派人员参加各种专题讲座、选拔干警参加不
同层次的法律专业学历教育,组织开展本院的各种短期培训、工作考核、业务考试、审判观
摩、轮流授课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干警的业务水平;按照“严细制度、严格落实、严之有
效”的“三严”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了车辆、财务、机关卫生物业管理、审判、人事等各种
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50余项,并切实抓好实施落实,对违反制度者严格以制论处。
三是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法院改革:继续深
化审判方式改革,通过制定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样式及一系列的操作运行办法,有针对性地推
行了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制定了严格执行回避制度、邀请执法监督员旁听庭审制度等一系
列与公开审判相配套的措施,进一步落实了公开审判的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大立案和审判流
程管理,在2000年初步探索大立案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了审判流程管理机制,根据自
身实际细化了审判操作规程,加强了审判监督的工作力度,建立了审限跟踪管理制度,充分
发挥了审判流程管理的监督职能,提高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机构
改革初步展开,建立起了比较科学、客观的干部档案,初步实行了干部选任、使用的动态管
理。
2002年,区法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公
正与效率”的主题,按照院党组制定的“两年”、“三句口号”的工作思路,严格履行宪法
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开展审判工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法院改革,各项工作
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742件,审、执结3527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6
77%和2646%,创建院以来最高纪录。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工
作先进单位、全省通联先进单位、全市法院“作风建设年”先进单位、市级花园式单位、区
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已通过验收)、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改善投资环境
先进单位、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巾帼建功竞赛先进单位、全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
10余项荣誉称号,并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24个基层联系点法院之一。
在队伍建设上,区法院完成了建院史上第一次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同时从资金上、时
间上提供方便,鼓励干警参加各类培训,1名副院长到新疆挂职锻炼,49名同志参加了各类
学历教育,2名干警被派到北京学习深造,另外,派出多名人员到济南、青岛、威海、泰安
、烟台等地法院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规范了周六上午各庭室正职轮流授课的业务学习
制度,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比赛,举办了“作风建设年、质量效率年”演讲比赛,干警
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2002年,先后有3名干警通过首次全国司法统一考试,7篇文书在
全市法院裁判文书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3篇论文获市第1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
8篇论文在省、市法院组织的理论研究年会上获奖,160余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
表,均在全市法院系统中名列前茅;又在市中院组织的驾驶员五项技能比赛中获第二名,在
全区职工篮球赛中荣获冠军,在油地军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引起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关
注。
在司法改革方面,2002年,区法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审判和管理运行机
制。一方面在审判运行机制上敢于探索,形成了符合审判规律的“三大格局”:大立案格局
,即在立案庭设立“一站式”立案大厅,负责立案、收费、送达和排期,立案庭统一办理庭
前准备工作,同时实行繁简分流,在立案庭设立庭前调解组,全年共办理争议不大、事实较
为清楚的案件345件,占民商事结案数的191%;大民商格局,即根据上级要求,撤销了乡
镇法庭,建立起民一、民二、民三大民事审判格局,同时根据河口区的实际情况,设立了巡
回法庭暨涉军案件审判庭;大执行格局,即成立执行局,下设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法警队
归执行局统一管理,协助、参与并执行案件,同时在执行局内实施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
、执行裁决权“三权”分立,进一步缓解了法官数量较少的矛盾,克服了执行难的问题。另
一方面,在内部行政管理中大胆创新,逐步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取消了庭室财务
,取缔了小金库,庭室的正常开支一律经院长签字方可到财务报销,财务做到了高度统一;
所有案件的收费均由立案庭及银行收取,各业务庭室不再收取费用,收费做到了统一;制定
了《审判流程管理规程》、廉政三项制度(即“廉政说明、廉政提醒、廉政告诫”)、指纹
签到等20多项规章制度,从审判工作的日常运行到行政管理的细枝末节,都有制可循。并编
纂了《人民法院管理工作制度汇编》,发放到干警手中,切实做到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
理人。

[刑事审判]2001年,区法院全年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142件(其中自诉
刑事案件1件),审结127件(含旧存7件),判处犯罪分子211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9
05%、568%和7154%。4月份,“严打”整治斗争在全国部署后,区法院迅速行动,突出
重点,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区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和
“稳准狠”的原则,坚持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判处,在法律规定的审判期限内从快
审理。“严打”整治斗争期间判处的犯罪分子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9人,占所判人
犯的197% ,所审结案件平均审期20天,最短审期2天,充分体现了严打斗争从重从快的方
针。为了壮大“严打”声威,先后在河口、仙河、义和召开公判大会五场次,六千群众到现
场旁听,受教育群众两万余人。
2002年,区法院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143件,审结154件(包括旧存21件),收结案分别比上年
同期增长07%和124%。在审判工作中,区法院大胆进行改革,积极推行普通程序简易化
审理,成功举办了普通程序简易审观摩庭活动,受到了市中院及兄弟法院观摩人员的一致好
评;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在区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受到了团市委、
市中院、区委的高度评价;先后召开公判大会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万余人,推动了“严打
”整治斗争的健康发展。

[民商事审判]2001年,区法院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做
好经济审判。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与“严打”整治斗争统一部署,依法及时审结
了全市首起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以及贷款诈骗等一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同时,
加强了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有关案件的审判,全年共审结经济纠纷案件224件。在经济纠纷
案件的审理中,区法院注重研究全区的具体情况,着力服务于企业改制工作。一年来,共受
理破产案件14件,审结11件,结案标的2557万元。区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1297件,审结1376
件(含旧存107件)。通过民事审判工作的有效开展,妥善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了各
种不稳定因素。为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区法院积极开展了司
法救助活动,对62起案件的当事人实施了司法救助,准予缓、减、免交诉讼费175万元。

2002年区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124件,审结1900件,同比增长416%和1875%,结案标
的额2353万余元。其中,审结破产案件6件,结案标的1400多万元,安置职工150人,发放一
次性安置费178万元,工资、养老保险金200余万元,消灭债权债务关系4000余万元,为企业
改制工作提供了积极的服务。工作中,在各业务庭内实行了“1+1”审判模式,即1名审判员
配备1名速录员,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成立了案件指导小组,及时会诊“疑难案件”;针
对过去发改案件较多的情况,推出了案件点评制度等,保证了日益复杂的民商事案件的质量

[行政审判]2001年,区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37件,审结34件,比上
年同期减少2128%和2766%,超额526%完成了上级法院下达的审判工作任务。同时,不
断加强与各行政机关的联系与沟通,通过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积极推进“依法治区”的
进程。6月份,邀请36个行政机关召开了行政执法座谈会,协商成立了行政执法联络小组,
在11个行政机关设立了行政执法联络站,邀请省高级法院、山东大学的专家就行政执法有关
问题做了专题讲座。
2002年区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29件,审结26件,连续三年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市中院下达
的全年受理案件19件的任务。加大了非诉执行的力度,开展了“餐饮业排污费集中清理活动
”、“三提五统”集中执行活动,全年共执结566件,标的额46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行政机
关依法行政。开展了“行政诉讼宣传月”活动,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并针对调查中发现
的问题,在农贸市场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在2002年全市法院综合评比中,行政庭连续八年
名列第一。作为省法院行政庭10个联系点法院之一,承办了第一次全省行政审判联系点法院
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区法院的许多先进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

[执行工作]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问题。一年
来,区法院继续深入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机制,先后部署开展了
“执行大会战”、“公路养路费征收月”、“集中过付”等集中行动。在执行会战中,对全
院尚存的未执案件进行了彻底地统计梳理,逐案分析,分别制定出执行计划,抽调16名业务
骨干分成四个小组展开会战。会战期间共执结案件318件,结案标的716 万元。未执案件降
到了近年最低限度,今年新收案件没有形成新的积案,“执行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2002年共收执行案件880件,执结881件,同比增长14426%和14442%。区法院始终坚持原
则性与灵活性、依法执行与文明执行相结合的方针,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执行队伍教育整顿
专项活动,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执行会战活动;并积极探索执行方法,推出公告执行、悬赏
执行等;同时坚决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313条的立法解释精神,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力克执行难,使执行工作走上了良好的发展轨道。

[综治和服务工作]2001年,区法院全面落实“审判工作,重在服务”的
要求,结合审判工作的开展,积极参与经济领域的综合治理,全年共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
议37条,开展法制宣传19场次,接受法律咨询490人次,到司法服务站调处简易纠纷27件次
,帮助企业完善经济合同58 份。上述这些工作,对教育群众、化解矛盾、预防犯罪、减少
纠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继续加大为招商引资服务的工作力度,努力改善招商引资
软环境,实施了招商引资督导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召开了由22家外来企业参加的“服务外
来投资者座谈会”,广泛听取外来投资者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02年,区法院继续发挥审判职能,强化大局意识、中心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
召开了为外来投资者法律服务座谈会,听取其意见及建议,并向其赠送书籍,实现了从被动
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结合“信用东营”、“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在全院范围内
开展了创建“信用窗口单位”活动,形成了诚信为本、依法办案、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扎
扎实实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全面完成招商任务,院党组与各庭室分别签订了《招商
引资目标责任书》,实行定期研究和调度制度。全年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9个,全部通过区
招商局考核验收,完成引进投资额926691万元,完成招商任务的4467%。另外还先后投
资10余万元,整平开发区土地100亩,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3月被区委、区政府表彰
为“改善投资环境先进单位”。
2002年,区法院积极落实区委的“民情恳谈”活动,先后派出10名副科级干部、10名干警组
成工作组进驻农村,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困难,先后投资2万元为新户乡新华村修建了一
座生产桥,投资3万元帮助新华村完成了自来水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及生产用水的问题。
包村工作组还捐献、购买图书300余册,为新华村建起了图书角,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宣传法律知识,以案讲法,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避免了民转刑案件,消除了不安定因素,
促进了当地的稳定和发展。

[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区法院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坚持体制创新,
按照“定编定岗、竞争上岗、双向选岗”原则,通过笔试、民主测评、面试答辩、党组投票
四个步骤,于3月中旬完成了机构及人事制度改革,29名年轻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为
建立能上能下、良性循环的用人机制,在改革中推出了三项新举措:一是签订内部“用人合
约”,实现“一岗双责”。即在庭室内部由正职分别与副职及所属庭室干警签订用人合约,
合约每年签订一次。而且在合约中赋予正职单方解除合约的权利。这样,庭室正职既管人又
管事,真正实现了“一岗双责”。二是设立“待岗学习办公室”,做到“能者上、劣者汰、
庸者下”。让落岗人员边学习边等待岗位,并对其待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作了相应规定
。这加大了落岗人员的压力,同时使上岗人员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极大地震撼了全院
干警的心灵,干警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三是实行“连续两年末位淘汰”制,真正做到“
任人唯贤”。在赋予正职权力的同时,我院又制定考核目标,实施连续两年末位淘汰制来激
励和约束正职,激发了正职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功的改革受到了市人大、市中院和区
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被8月13日的《人民法院报》予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