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2&rec=42&run=13

【综述】 2011 年是十六届政府收官之年,在任期四年中,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圆满完成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河口高点定位、率先崛起奠定坚实基础。理清工作思路,推动科学发展。适应黄蓝经济区建设要求和“港区一体、统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区委、区政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发挥港口优势,科学规划‘一港三区一带三线一城’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努力实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高点定位、率先崛起”的总体发展思路。按照产业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在河口北部规划建设了 180 平方公里的山东河口蓝色经
济开发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建设,“两纵两横”框架道路全面竣工通车,引进格瑞特光伏电池片、戴瑞克新材料等多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已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河口城区,规划建设15.6 平方公里的湖滨新区,精心打造黄河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四个主题板块,道路配套、景观改造和人防中心等公共标志性建筑加快推进。

【2011 年区政府工作】
(1) 经济总量快速膨胀,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至2011 年底,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8 亿元,按可比价格,是 2007 年的 1.95 倍,年均增长 18.2%。
(2) 工业实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达到 527 亿元,分别是 2007 年的3.4 倍和 3.3 倍。
(3) 投资、 消费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8 亿元,四年累计完成 554.5亿元,年均增长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 亿元,年均增长14.9%。
(4)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 2011 年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10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31%,年均增长2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50 亿元、贷款余额65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14%、22.8%。
(5)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支撑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比例由 2007 年的10.1:62.9:27 调整为6:54.8:39.2。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年全区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 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 422 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80%,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原盐产能分别突破750 万吨和 200 万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起步,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 35 万千瓦。
(6) 黄蓝经济区建设。蓝色经济开发区高标准建成海防路、滨园路、明园路、兴园路 4 条道路, 招引落户过亿元项目 15 个,湖滨新区全面掀起开发热潮,新建黄河路西延等道路 5 条,塑造健康养生岛等人工岛屿 5 座,全面完成李坨旧村拆迁,顺利启动区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拉开开发框架,形成景观雏形。
(7) 实施骨干企业培植工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 2007 年的 84 家发展到 106家, 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由12 家发展到55 家,过十亿元企业达到10 家。富海集团跻身全国制造业 500 强,黄河口家具跃居全国家具制造业“效益十佳”企业前三强,旭业化工等25 家企业列入山东省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8)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快速膨胀,棉花、小麦等传统农业连年丰收,冬枣、水产、畜牧等优势产业变大趋强,建成冬枣标准化生产基地2 万亩,黄河口海参、大闸蟹养殖面积分别达到 8.5万亩和 3 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7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135 个。
(9) 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餐饮、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快速成长,全区物流企业发展到 42 家, 四年累计接待游客 106 万人次,被授予“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区”称号。
(10) 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的原则,高标准完成城乡空间体系规划和湖滨新区、道路交通等 16 项专项规划,城区详规覆盖率 82.6%。提速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四年油地携手投资 29 亿元,实施了集中供暖、城区绿化、道路改造等工程 64 项,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1 条24 公里,新增水面55 万平方米、绿地 89 万平方米;银河公园、银座商城、 黄河口文体艺术中心等一批便民工程竣工投用,河安小区、河阳新区等 23个住宅小区建成入住,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 21.6 平方公里。
(11)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 启动实施了供暖供气改造工程,新建改造换热站 6座, 更换供热管网2000 余米,供热效果明显改善;引进芯能燃气公司,实施燃气入户改造 3000 余户,实现了城区所有居民区 24 小时供气,彻底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生活难题。
(12) 城市管理。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13) 村镇建设。 四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 278 公里, 新建农村社区 17 处、农房8934 户,改造危房 1950 户,
(14) 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四年改造中低产田 4.5 万亩, 治理骨干河道580 公里,全部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乡村客车、通有线电视。
(15) 创新造林绿化模式。在全市率先实施“三网”绿化工程,累计植树 821 万株,绿化面积 5.56 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6)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注重加强生态建设, 累计实施节能减排项目 34个, 取缔土小污染企业 56 家,建成河口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 11座。
(17) 改革工作。一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
实施,中小企业信用互助会、和润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挂牌营业,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二是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土地管理改革顺利展开,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建设。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更加深入,建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6个,流转总面积 3.6 万亩。三是企业改革。油田改制企业14 家,安诺其、汇海医药实现与母公司捆绑上市。四是区乡机构改革、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圆满完成,粮食、价格、公用事业等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18) 招商工作。 深入实施“大开放、 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四年招引过 5000万元项目 143 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 72.5 亿元。
(19) 对外贸易工作。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四年实现进出口总值 2.33 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 6035 万美元,外贸企业发展到 40 家,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
(20) 社会事业。 四年累计投资 21.5 亿元,实施便民实事 55 件,就医、入学、养老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人民生活向着全面小康阔步迈进。
(21) 产学研结合。 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建成汇海医药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平台 16 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40%,
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区”。
(22) 教育事业。城乡全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投资 1.35 亿元实施校舍安全改造、教学仪器更新、河安小学建设等工程 15 项,创建为山东省教育示范区。
(2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室 50 处、镇街卫生院 4 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 4 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 5 年保持在 99% 以上,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24) 文化体育事业。新建文化大院 65 处、农家书屋 104 个,创建市级小康文明村 55 个,成功举办油地军港运动会、山东河口·湿地风情全国摄影大展等活动,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区”等称号。
(25)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98‰以内,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6)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着力推进依法治区,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7)“平安河口”建设。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更加完善,生产安全、校园安全、油区安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先后获得“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28) 妇女儿童、 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外事侨务、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对台事务、防震减灾、档案、统计、史志、援疆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29) 民生工作。 一是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25564 元和 9544 元,年均增长10.4%、13.8%。二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1.1 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 1.9 万人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1.8% 以内。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先后 4 次上调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3 次上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范围扩大到 70 周岁以上,各项保障标准均居全市最高, 走在了全省前列。四是设立 3612345 民生热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倾力解决群众难题, 日均受理来电 150 余件,打造为民服务新品牌。五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室 50 处、镇街卫生院 4 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 4 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 5 年保持在99% 以上,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六是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 652 套,发放经济适用房、 廉租房货币化补贴 310 余万元。研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油田新建职工住房 5570 套。

【重要文件提要】
1.《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口区 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河政发〔2011〕6 号)
主要内容: 一、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一)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三)服务业加快发展。(四)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五)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六)“三大行动”成效明显。二、 201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科学规划‘一区五园一带两线’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努力实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率先崛起”总体战略,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和谐城乡建设”、“机关效能提升”三大行动,突出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着力
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二)发展目标。 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201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 17% 以上,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6%、17% 和 19% 以上,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增长 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 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0% 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 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分别 10% 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4%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2‰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目标。 三、2011 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二)深入实施“三大行动”,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三)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四)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力促社会和谐稳定。
2.《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东河政发〔2011〕7 号)
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定位。“十二五”期间及到 2020 年战略定位是,紧紧围绕率先走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道路,实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 力争用 5 ~ 10 年的时间,把河口区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创新区和中国宜居宜业湿地之城。三、发展目标。(一)战略目标。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实施三步走战略 : 第一步, 到 2012 年,继续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形成大规模开发建设格局,基本确立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初步构筑起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富有特色的生态支撑体系、推进开发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四大体系”。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90 亿元,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力争达到 10.5 亿元。 第二步, 到2015 年, 基本形成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城乡一体、海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化工基地、盐及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基地,力争 1 ~ 2 家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 亿元,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力争达到 16.8 亿元。第三步,到 2020 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本构建起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蓝色海洋经济体系、新能源产业体系、绿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生态水系湿地系统、生态化社会体系等七大高效生态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的高效生态经济先行区和特色鲜明的蓝色经济区,实现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50 亿元,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力争达到 30 亿元。(二)“十二五”主要目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四、发展布局。按照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园区带动、率先突破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未来开发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未来五年河口区总的发展布局是,加快形成“一区五园一带两线”经济发展新格局。其中,“一区”即河口经济开发区;“五园”是指山东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黄河口能源装备制造园、富海工业园、黄河口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五大现代产业园区;“一带”是指以环渤海高等级公路为依托,形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隆起带;“两线”是精心打造神仙沟和滨海长廊两条特色旅游线。
3.《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东河政发〔2011〕9 号)
主要内容:一、充分认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突出重点,推进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按照区域发展需要,依托“一区五园”空间布局及城镇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 4 处综合性物流园区。1、黄河
口渔业集散基地。2、临港生活服务基地。3、河口城区物流园。4、黄河口仓储物流园。(二)合理布局,推进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三)集聚资源,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四)培育典型,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四、扶持政策。五、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三)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4. 《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 ~ 2015 年)的通知》(东河政发〔2011〕15 号)
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二、目标任务。到2015 年,建成符合区情、特色鲜明、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三、工作措施。(一)全面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三)加快构建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四)切实加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五)努力推动城乡体育、人群体育协调发展。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大经费投入。(三)注重宣传教育。(四)实施考核评估。
5. 《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口区妇女发展“十二五” 规划和河口区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河政发〔2011〕16 号)河口区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总体目标。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妇女与健康。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二)妇女与教育。1. 主要目标。 2. 策略措施。(三)妇女与经济。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五)妇女与社会保障。(六)妇女与法律。(七)妇女与环境。四、组织实施。河口区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建立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建立完善儿童政策保护体系,保障儿童合法权利;优化儿童发展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权利的实现。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儿童与健康。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二)儿童与教育。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三)儿童与福利。 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四)儿童与法律保护。1.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五)儿童与社会环境。1. 主要目标。2. 策略措施。 四、
组织实施。

【区政府重要工作会议】
1.第2次
2011 年 4 月 29 日, 区委常委、 副区长马保文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2011 年第 2 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关于调整我区部分特岗津补贴标准的意见》等问题。
2.第3次
2011 年 6 月 24 日上午,区委常委、副区长马保文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
2011 年第 3 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河口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问题。
3.第6次
2011 年 8 月 29 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苟增杰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 2011 年第 6 次区政府常务会议。 会议研究了《河口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和《河口区重点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并传达学习了省市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4.第7次
2011 年 9 月 13 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苟增杰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 2011 年第 7 次区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了给予巴建柱开除公职处分的有关问题。
5.第8次
2011 年 9 月 26 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苟增杰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2011 年第8 次区政府常务会议, 对举办“山东河口·湿地”全国摄影大展以及开展全区服务业基本经济单位清查等情况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