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2&rec=173&run=13

【综述】 河口区卫生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2011年,有在职人员37人,其中行政人员8名, 事业人员29名。内设办公室、规划财务股、卫生法制与监督股、医政股、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股5个行政股室, 下设卫生监督执法局一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和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两个股级事业单位。河口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0家, 其中二级医疗机构5家,一级医疗机构4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家,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各1家,民营及个体医疗机构53家, 村级医疗机构128家,其他21家;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62人,其中执业医师741人,每千人占有执业医师3.22人,注册护士638人,每千人占有注册护士2.77人;床位1214张,每千人口占有床位5.28张。2011年,河口区卫生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城市卫生为重点,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先后被授予全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示范集体、2010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在2011年度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中,河口区卫生工作列各县区之首,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自2010年3月31日起,河口区所有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街道)卫生院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对国家和省规定的523种基本药物全部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 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自2011年5月1日起,所有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全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35%, 最高降幅49%,用药量最大的抗生素类药品降幅平均为43%。基层医疗机构收入来源由以药品收入为主向以政府补助为主过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强化。

【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一)理顺机构性质。2011年,将新户中心卫生院太平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新户镇太平卫生院,组建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六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六合街道卫生院。 (二)科学核编定岗,对5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核编定岗。(三)公开竞聘主要负责人。按照“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组织考察、公示、聘用”等规定程序,由区人社局具体实施,纪委监察局全程参与监督。对全区5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公开竞聘,5处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部竞聘到位, 其中新任主要负责人2名。(四)完成全员聘用。根据核定的编制及岗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全员聘用。共聘用专业技术岗位75人,管理岗位5人、 工勤岗位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91.5%,非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占8.5%。(五)建立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要求,出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两级考核、两个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活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11年, 参合农民70650人,参合率达100%,人均筹资额312元,参合率、人均筹资额均居全市第一位。(1)大额医药费补偿。区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标准达到80%以上,封顶线达到10万元。安排专项资金120万元,设立区级大额医药费补偿基金, 对参合农民个人全年住院费扣除2万元后,在常规补偿和市级大额医药费补偿基础上,再进行补偿,2万元以上部分补偿率不低于80%,达到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不低于70%的医改目标。 12月20日成功举办全市大病补偿现场发放会议,市区两级大额医药费补偿资金一起发放到参合农民手中。 (2)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建成数据机房,配备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器、磁盘阵列、防火墙、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完成新农合信息管理软件升级, 并与阳光190、优抚定补管理软件实现无缝隙连接,方便参合群众就医和医疗救助。2011年补偿合作医疗资金1935.06万元,其中门诊补偿375.32万元,住院补偿1559.74万元,受益农民262241人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1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人均25元,免费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1项4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2011年,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106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7万份, 建档率82.6%;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施规范管理23060人; 为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免费查体3.1万人次, 齐鲁晚报、东营日报等省内主要媒体、刊物做专题报道。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60例;为529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 为506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35~45岁农村妇女免费筛查宫颈癌、乳腺癌9757人,超额完成医改任务;投入专门资金改造农村厕所2000处。

【居民就医条件】 (1)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区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新址工程,实施六合街道卫生院业务楼改造和中医院便民门诊建设工程;对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急救车辆和急救设备进行更新; 在海宁社区、河滨社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处;选派80余名业务骨干到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举办专家讲座12次,成功举办全省B超学术交流会; 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编制74个,招聘技术人员50名,引进全科医师3名。为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全科转岗医师7名,设立乡医培训基地5处,乡村医生集中培训187名。(2)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160余万元,建成城乡卫生信息协同系统建设。 (3)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与省立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聘请专家定期坐诊,使居民不出河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群众就医更为方便。

【公立医院改革】 (一) 完善公立医院投入补偿机制。自2011年起连续3年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区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每年拿出100万元支持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人才引进培养和重点学科建设。(二)建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推行绩效考核、 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 完善财务管理,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三)公立医院配备基本药物,实行网上统一招标采购。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品种配备达80%以上,销售额占药品总收入40%以上。(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拓展便民惠民措施,推行临床路径管理、预约诊疗、优质护理、新农合现场直报、院务公开、志愿者服务、信息化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等人性化服务措施。

【医疗服务质量】 2011年,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病案评审、 处方点评、急救及护理技能比武、120急救站点拉练等活动,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探索建立医院内部面向临床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遏制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开展惠民医疗服务,推行优质护理等人性化服务措施,区人民医院、中医院设立爱心服务站,开展为患者导诊、咨询、术前访视、出院回访以及洗头、洗脚、剪指甲、免费接送等服务。

【卫生监督执法】 (1)推行卫生监督员区域责任制、笑脸公示制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高餐饮单位和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此项工作在2011年全省卫生监督稽查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截至2011年,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610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28户,办理健康培训合格证明420余人。(2)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清查问题奶粉专项整治行动、学校食堂卫生治理整顿行动以及餐饮单位食用油和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整治等活动, 监督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671户次。(3)推进医疗机构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26家,取缔无证行医5家,立案处罚21起,没收非法药品、医疗器械5箱,规范医疗市场秩序。10月21日食品安全职能交接后,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建立食品安全成员单位会议制度、食品安全案件举报受理与查处制度、信息收集、发布及报告制度。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农村食品安全、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管理以及鲜奶吧、猪肉产品、瘦肉精、制售假洋酒等专项整治活动,规范食品市场秩序。

【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 (一)强化疫情监测和预警。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监测和管理力度,全区52个公共卫生监测点运转正常,各医疗机构疫情直报网络随时畅通。对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动态监视,每日进行分析和研判,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监测24小时无缝隙覆盖。(二)强化落实部门联合控制手足口病措施。与教育等部门加强联动,在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好学生晨午检、缺勤登记、追踪报告等三项制度,做好环境消毒、定期通风、健康教育等三项工作。疾控机构开展学生查体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三)强化医疗救治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全区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着重培训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预防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共培训医护人员260余人。 (四)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四进”措施,对群众实行面对面健康讲座,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范能力。(五)强化应急管理。健全完善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人员培训、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工作,并在全市首批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应急示范区。

【妇幼卫生工作】 全面贯彻“一法两纲”,依法搞好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推行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网络直报制度。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由原来的2种增加到4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儿童系统化管理率稳定在95%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100%,6月内纯母乳喂养达到98%以上; 发放出生医学证明905份,发放率90.6%。开展包括油田户口在内的婚前免费保健工作,共为2784人实施免费婚前保健服务,婚前医学检查率达79.82%,查出疾病患者542人,疾病检出率达19.47%,分别进行指导和干预。

【其他工作】 (1)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中医基本现状普查和“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等活动,将中医科、中药房建设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配套政策,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加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2)推进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活动。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严格督导检查评估。2011年,全区卫生系统各单位均设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和室外吸烟场所。(3) 强化卫生应急管理。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印发《河口区卫生局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河口区卫生局防汛抗旱应急救援工作方案》、《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和《河口区防雪救灾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卫生应急方案, 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联合公安、药监、消防等部门开展突发疫情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确保无漏报、迟报,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设立卫生应急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应急设备购置,加强设备装备,提高应急能力, 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应急示范区。(4)开展平安卫生创建活动。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固定日接访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年无集体上访事件发生。

【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 活动】(1)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岗位实际,积极工作,履职践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2)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优化诊疗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①改善服务流程。从方便病人就医出发,不断丰富“一站式”服务内涵,推行窗口弹性服务,根据病人就医增长情况,建立灵活弹性的工作制和无假日检查制,做到高峰时段开足窗口,有序分流病人。②改善服务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门诊标识系统,通过设立就诊流程图、电子触摸屏等,为患者提供就诊流程、专家简介、科室布局、服务价格等服务信息,实行收费及服务项目全面公开,窗口服务透明度提高。③改善服务设施。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在门诊、急诊设立导医台,提供导医分诊服务,配齐服务设施。畅通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实行危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④改善服务态度。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决杜绝禁语、粗口,医务人员着装整齐,按时到岗到位,做到温馨服务,态度和蔼,根据病人需求建立相适应专家门诊,保证专家门诊时间。⑤完善投诉处理机制。通过设立效能监督公示牌、投诉电话、投诉邮箱,举报箱等形式,畅通患者投诉渠道,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充分表达。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在区医院和中医院采用APN排班与责任护士制相结合排班模式;每个病区选出3~4个责任护士,一个责任护士负责大约6~10名左右患者,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责任护士负责分管顾客所有治疗护理,健康宣教疾病指导、陪同检查、标本送检及生活护理。2011年,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2800余例,陪同检查5000余人次。

【开展“健康山东行动” 】 在区电台专设健康山东宣传栏、在卫生局门户网站开设健康山东行动专栏,利用电子显示屏、政务公开栏宣传健康山东行动开展情况及成效;区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山东行动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开展“三个主题”宣传活动,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发放“居民健康知识材料”3万份,参加“健康山东? ?健康风向标”10项健康好习惯与10项健康陋习公众评选以及“巧媳妇”杯——我的健康故事征文活动,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50余场次,营造浓厚氛围,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强化公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印发《河口区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在社区、单位开展健康示范创建活动。截至2011年底, 河口区创建健康示范单位4个,健康示范创建率达100%。组织开展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突击日、爱国卫生大检查等活动,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开展卫生村、卫生单位创建活动,仙河镇顺利通过全国爱卫会 “国家卫生镇”复审,2个单位、9个村全部通过省级卫生单位、省级卫生村验收。
(1)干部保健。2011年组织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健康查体工作,共检查861人,查出疾病涉及30余种, 对患病干部及时给予健康指导,提高全区干部健康水平。
(2) 卫生行风建设。开展机关效能提升行动和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技能比武、技术演练,推进素质提升工程。精心打造“健康长城”服务品牌,倡树“为人为事立德立诚,行医行政精细廉明”的服务理念,“精细廉明、务实创新、奉献和谐”的机关精神初步形成。坚持开门办医,开展“群众满意我行动”专题活动。完善专项资金内审、合作医疗审核等监管机制,规范国债项目、合作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作。 实施药品网上议标集中采购制度,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95%以上的药品纳入集中议标采购, 降低药价。
(3) 人才工作。制定《河口区卫生局人才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卫生人才工作力度,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先后选派30余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全区18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乡医服务能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 实现城乡联动、油地军港协作。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全科医师3名。对卫生系统社工岗位和社工义工队伍进行梳理调整,做到社工、义工岗位不交叉。探索实行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新模式,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互补协作优势。推广新户镇老鸦村慢病康复俱乐部、六合街道控烟俱乐部成功经验,将俱乐部载体下沉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方便群众,扩大影响面。落实政府购买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将公共卫生协管员政府补助标准由100元/人/月提高到300元/人/月。探索实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新机制,在社工管理当中实施“三百”工程。实施“关爱母亲”工程、“健康下一代”工程、“母婴安全”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开展医疗保健服务队结对帮扶活动、“黄河口义工千家行”活动,为1万余名结对帮扶对象开展入户服务。
(供稿人: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