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1&rec=108&run=13

【综述】2010年,河口区农业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
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和各项惠农政策,按照省、市、
区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手段,以增加农
民收入为中心,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发展,围绕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
项目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10年荣获东营市文“三网”绿化文明单位荣誉。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区农业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项目建
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实现农业增
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65元,同比增长13%。全区棉花种
植面积达到41.8万亩, 完成籽棉产量6.3万吨;全区芦苇面积保持在40万亩,完成
总产量17万吨,实现产值8500万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1) 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棉花、花生、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得以迅速发展。
(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
重上升。
(3)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合理。2010年全区农村二、三产业劳动力达到2.1万
人,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由1984年的8.5%提高到40.5%。
【减轻农民负担】
(1)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加
强组织领导。区、镇(街道)充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和办事机构,做
到机构、职责、人员、经费“四落实”。一是治理农业生产性费用和经营服务乱收
费,清理和取消农业用水、用电等生产性费用中的不合理收费和搭车收费,制定农
村用水和用电收费办法。二是治理农村中小学教育乱收费。规范农村中小学“一费
制”收费办法。三是治理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乱收费和拖
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治理力度。四是治理征地农民补偿政策落实,开展征占农民土
地合理补偿的专项治理。组织专项检查,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五是落实农民负担
监督卡和信访举报制度。全区统一使用和发放省减负办统一印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
区减负办设立信访办公室。2010年,全区没有因农民负担问题引发的信访案件。
(2) 全面落实“四项制度”。一是落实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
各村建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价目表等,将村的所有收费及价格公示,并同
时公示收费的文件依据、项目名称、征收标准、对象范围、举报电话等内容公
开。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全区中、小学已全面推行“一费
制”收费办法。实行收费卡制度,将国家规定的“一费制”收费范围和标准,全部
登记在收费卡上。三是落实农村公费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全区严格执行农村
订阅报刊经费不超过800元的规定,没有发现订阅报刊经费超过800元的村。四是落
实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区、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上级文
件规定,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
【村财管理】
河口区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继续实行的是“村财乡管、联村会计、核算中心”
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1)突出抓资金代管率和代管质量。
(2)重点抓对农村财务的专项审计工作,对个别村的财务区站进行重点审计。
(3)财务公开。实行村级民主管理,密切干部群众关系。全区统一规定每月8
日为财务公开日,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财务事项全部公开。
(4) 定期会商。每月定期指导组织民主理财小组对各村收支进行理财,每村
选出3-5名群众威信高, 有一定会计知识的村民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对本村的
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审计,对不合规定或不合理开支予严禁入帐。
(5) 建立监督和反馈制度。对公开内容不合规定的村,按规定时间整改财务
公开榜。
(6) 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培养。2010年重点对农村财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结
合日常工作中用到的业务类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全区农村会计人员的政
策水平和办事能力。
【土地承包】
(1) 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山东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的宣传,抓各项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
(2) 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查处等方
面的各项制度, 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全年共办理土地承包信访案件4起,没有出
现被省、市通报的案件,处结率100%。
(3)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借鉴滕洲经验,在4个农业乡镇建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大厅,在区农业站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
中心。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一是制定《河口区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证换、补发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对各村土地承包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对4个农业乡镇171个村的汇总分类,全区一类村75个,占总村数的43.86%,二类村
56个,占32.75%,三类村40个,占23.39%。一类村所占比例较大。三是做好政策宣
传。印发“河口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补发工作试点方案”、“关于换发、
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户承包耕地的基本情况进行逐
项核实统计,张榜公布,做到“权属合法、面积准确、界址清楚”,依法逐户登记。
四是抓好工作落实。对清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引发的矛盾,并妥善解决。对权
属不清的地块依法确认权属;对承包耕地存在证、地不符以及实际面积不实需要变
更的,及时变更。
【新能源建设】
(1) 2009年沼气国债项目。2010年10月底,全区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户,项
目总投资640万元, 涉及全区4个镇(街道)46个村。其中,新户镇760户、义和镇
584户、河口街道340户、六合街道316户。
(2)服务网点建设。2010年农业部门以国债项目村为依托,新建5个沼气乡村
服务网点, 每个网点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均达到具备一处服务
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
批沼气配件“六个一”的要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5万元,已达到验收标准。
(3)市级农村沼气项目。一是完成1000个沼气池建设任务,其中新户镇372户、
义和镇157户、 河口街道220户、六合街道251户。项目共涉及15个村,获得市级项
目补贴资金为100万元。 二是完成秸秆沼气项目。全区共发展秸秆沼气1000户,其
中新户镇162户、义和镇298户、河口街道305户、六合街道235户。项目实施以村为
单位, 每个项目村不少于60户。秸秆沼气项目是从4月开始实施,到10月底完工。
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拨付市级补助资金4.8万元;三是沼气合作社建设。新建1处
沼气合作社, 应沼气池建设户的意愿,义和镇组织3个沼气池专业施工队伍,组建
义和镇胜通沼气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自3月成立后,按照“五统一”管理原则开展
工作, 开展培训46次,培训人员1200余人,为584户社员统一购置了沼气原料,共
沼气用户开展出沼渣320余次。拨付市级补助资金5万元。四是建设一处秸秆生产食
用菌示范基地。河口区新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玉米桔杆和棉花桔杆栽培食用菌,
年可利用农作物秸秆2100多吨。该示范基地已通过市级验收,拨付市级补助资金15
万元。
(4)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利用。在义和镇三合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0台,每户
给予500元补助。
(5)沼气安全生产和沼气技术培训。一是区农业局同每个沼气项目镇(街道)
签订安全责任书。多次下发通知,安排各镇、街道搞好沼气安全生产。二是开展沼
气安全生产培训讲座。 全年开展沼气培训班10期,共培训486人次。三是向上级争
取项目资金。争取《河口区2010年市级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河口区2010年村
级服务网点建设项目》,其中省级以上资金50万,市级资金214.8万,共254.8万元。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1)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0月15日,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高瑞杰副站长、研
究员到河口区检查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10年河口区作为国家项目县继续围绕
“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工作。全区共出动1200人次,
动用车辆500余辆次, 累计采集土样1100余个,覆盖40万亩耕地,组织技术人员开
展技术指导815余人次,涉及100个行政村。累计化验土样的氮、磷、钾、有机质、
PH值、 盐分、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等微量元素17500项次,得到数据
15万个,发放施肥建议卡2.1万份,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万份。一是加强指导。举办
各类培训班157期, 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群众4112人次,安排田间“3414”小
区试验5处、肥效对比试验5处,建立标准示范方3处,建立100个长期耕地质量监测
点。二是逐步完成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区域耕地资源空
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构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三是社会效果。实施测土配
方施肥项目后, 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减少面源污染,节约生产成本,通
过调查,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50~80元左右。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一是争取实施河口区农产品质量安
全检测站建设国债项目。购置更新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进口仪器设备,提高实验室的检测功能。二是在各镇(街道)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室,形成了二级检测体系。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累计抽检基地、 超市、市场蔬菜样品240个,检测项目6000项次,举办农产品质量
安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民群众1213人次。
【“三网”绿化工程】
从2009年7月份以来, 河口区进一步扩大植树规模,注重生态成效,所承担的
2009~2010年度市级重点路域绿化断档贯通工程、 示范区扩建提升工程、示范水系
绿化工程、示范基干林带和柽柳林建设、区乡村工程等建设任务已全面完工。全区
共实施路域绿化58.8公里, 水系绿化17.8公里,新建“三网”绿化示范区7个,控
制面积9.3万亩,完善示范区3个,控制面积7.8万亩,建设柽柳林4.2万亩,沿海防
护林8.3公里,完成工程投资1.5亿元。
【高效生态农业】
(1) 农业产业化。一是发展龙头企业。2010年,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7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二是无公害、
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工作。培育“黄河口冬枣”、“黄河口海
参”、“黄河口文蛤”、“黄河口梭子蟹”、“三丰香油”等十几个知名品牌,其
中, “黄河口文蛤”顺利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全区共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山
东省名牌产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达到30个、有机食品2个,面积25万亩。三是农民
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坚持民办公助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类农村合作经济
组织,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管理技术,打造农产品品牌,2010年,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1家, 全区农户入社率达30%。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
织带动种植基地50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37处,带动6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
营。
(2) 观光旅游农业和特色蔬菜生产。依托我区区位、资源优势,坚持统筹规
划、有序发展的原则,发展观光农业,一是突出特色。重点发展新户百枣园、天河
湾、河口街道北湖碧水田园、东营朗园生态观光农业园、孤岛军马场农博园等休闲
农业项目。2010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达到41.8万亩,棉花(籽棉)总产量6.3万吨。
二是品种改良。 良种统供和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全区棉花良种率达到95%以上。三
是发展特色蔬菜。制定《河口区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意见》,推广大棚蔬菜种
植,重点培育蔬菜专业村、专业户,引进无公害马铃薯、金塔椒、金针菇等特色品
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继续推广实施2009年沼气国债项目。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户,项目总投资
640万元,涉及全区4个镇、街道的46个村2000个农户。以国债项目村为依托,新建
5个沼气乡村服务网点, 已完成投资35.5万元。二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区开发
整理3.5万亩、现代渔业开发3万亩,疏浚治理河道51公里。三是路城绿化。高标准
实施“三网”绿化示范区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提升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水平。 四是重点设施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处,改造农村危桥5座,新建改造
农村公路59公里。五是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农村住房1400户,改造危房600户。
全区农房集中建设开工18项3256户。其中,已完工2885户,完成任务的206%;改造
危房624户,完成任务的104%。
(2)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是龙头企业建设。全区规模以上的农业企业发展到7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
业龙头企业1家, 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0家;全
区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7.95亿元,销售收入总额达11.5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
元的3家。
二是拉长产业链条。新上宝阳农业开发公司良种猪繁育及饲料加工项目、大正
肉制品公司年生产加工生猪15万头生产项目、振宇水产公司沙蚕工厂化养殖项目、
通和水产公司浅海贝类基地建设和海参池改造项目、华春公司海参育苗车间扩建项
目等重点项目10余个,预计总投资4亿元。
三是培育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全区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注册成员
2373人, 注册资金达到5834万元。 总资产7350万元,入社社员8678户,带动农户
14000户以上。拥有商标8个,“三品”认证10个。今年新增40家。比年初计划目标
超出20家。
四是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河口区实施的以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冬枣
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基地建设和“河口区‘百千万’黄河口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2010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产地认证5个。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黄河
口” 等品牌。全区有15家企业达到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要求;现有农业龙
头企业60%以上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 已有“黄河口冬枣” 、 “黄河口海参”、
“黄河口文蛤” 、 “黄河口梭子蟹”、“三丰香油”等十几个知名品牌,其中,
“黄河口文蛤” 顺利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全区共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山东省
名牌产品2个。
五是休闲观光农业。重点规划建设军马场农博园、新户镇星月湖渔枣乐园、神
仙岛休闲观光农业园等休闲观光园。
六是加强新型农民培训。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全区开班8个,共培
训农村劳动力1010人。采取举办培训班、田间授课、到职业学校定期轮训等多种形
式,每年培训农民近2万名。
(3)土地产权改革。
以区、乡农经部门为依托,在区乡两级建成规范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
大型电子显示屏等设施,设有信息采集、验证审核、信息发布、咨询洽谈、合同监
管等服务窗口。注重信息化建设,搭建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区乡土地流转全部实现
信息化。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
心岗位目标责任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理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纠
纷仲裁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
(4)农村金融改革。
与各涉农金融机构沟通协商,建立完善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
相结合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机
制,实行“村大联保体”担保和“农村小企业联盟”担保等模式,增加贷款额度。
【东亚飞蝗查治】
(1)病虫害状况。
2010年, 全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总计750.72万亩次,其中病害45.43
万亩次,虫害438.39万亩次,飞蝗121.8万亩次,农田草害134.1万亩次,农田鼠害
11万亩次;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总计1412.02万亩次,其中病害防治面积37.46万亩
次, 虫害防治面积1136.29万亩次, 飞蝗防治面积105万亩次,农田草害防治面积
123.27万亩次,农田鼠害防治面积10万亩次。
(一) 小麦。2010年小麦病虫发生较往年偏重,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3.45
万亩, 防治面积3.35万亩次,挽回损失1654吨,其中病害发生面积0.6万亩次,虫
害发生面积为2.85万亩。
(二)棉花。2010年河口区棉花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较去年偏重,总
发生面积467.2万亩次,防治总面积1149.2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14329吨。其中棉
花虫害发生426万亩次, 主要为棉蚜、棉铃虫、棉蓟马,棉盲蝽;病害发生41.2万
亩次,主要为苗病、炭疽病、黄萎病。
(三)玉米。虫害发生2.6万亩次,其中玉米螟中等发生,二代发生面积1.1万
亩次, 三代发生面积0.4万亩次;病害发生1.4万亩次,其中玉米病毒病发生1.2万
亩次, 玉米大斑病发生0.1万亩次。玉米病虫害防治面积在3.65万亩次,防治效果
95.8%左右,挽回经济损失1070吨。
(2)东亚飞蝗发生防治。
东亚飞蝗2009年夏蝗发生为中等发生年份,发生面积为70.4万亩,平均密度为
0.529头/平方米,0.2~0.4头/平方米的为64.4万亩,0.5~1头/平方米的为5.2万亩;
2010年河口区秋蝗发生程度中等发生, 发生面积为51.1万亩,平均密度为0.9头/
平方米, 发生密度为0.2~0.4头/平方米的为47.1万亩, 0.5~1头/平方米的为
3.5万亩,1.1~3头/平方米的为0.5万亩。土蝗发生75万亩。
【国家级科技项目】
(1) 河口区蝗区资源基础调查数字化与蝗区勘界工作。成立蝗区勘界和资源
调查技术小组,结合夏蝗拉网普查,对全区14个蝗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情况
以及2010年夏蝗和秋蝗发生情况作了详细调查。 共出动车辆100台次,动用查蝗员
20人,调查蝗区14个,调查样点1830个,调查面积183万亩。
(2)建设课题实验基地。在河口区5号蝗区东侧通过挖筑台田的模式,改造蝗
区300亩, 建立课题综合试验基地150亩,设立标志牌,其中建设面积为667平方米
高标准试验虫源大棚1个,常年保持饲养试验用蝗虫一万头以上;建立了面积667平
方米笼养试验场一个,可以进行多项笼养常规试验研究;建设多样化植被控制蝗虫
示范小区2000平方米, 香花槐控制示范区100亩,棉花控制示范区20亩。在试验基
地,建造管理板房,树立项目标志牌,安排专人对基地进行管理。
(3)项目试验。全年共完成各项试验研究7个,包括:化学农药田间筛选试验、
微孢子虫和绿僵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生态控制示范研究、飞蝗行为控制剂和高毒
力微生物制剂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绿僵菌持续控制作用研究、生物农药对鱼、虾、
蟹的药害试验、 化学与生物农药笼内效果对比试验。撰写论文1篇。建立蝗虫标本
室1个,积累、收集高标准蝗虫各类档案资料。
【种植业】
2010年全区粮食作物面积7.69万亩,与2009年粮食面积相当,其中:夏粮(小麦)
2.3965万亩,比2009年增加3000亩;秋粮合计5.3万亩,其中:玉米面积4.8万亩,
比2009年玉米面积减少1000亩;大豆种植面积1000亩,比2008年大豆面积减少2000
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2.62万吨,比2009年减产1800吨;其中:夏粮总产8076吨;秋
粮总产1.8124万吨。
全区棉花播种面积41.771545万亩(其中: 济军生产基地12.62076万亩,新户
镇10.92287万亩,义和镇7.89491万亩,六合街道6.055085万亩,河口街道3.97437
万亩, 孤岛镇543.5亩,仙河镇2492亩)。比2009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增加16余万
亩;2010年棉花籽棉总产6.3万吨。全区油料面积(花生)3000亩,产量900吨。
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发展, 各种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推进梅家放心蔬菜基
地建设,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9个。
(1)及时调度农情、指导农业生产。
及时调度各种农情,指导农民做好春耕备播工作。制定、下发各种技术意见10
期,接受各项技术咨询80余起,撰写农业信息10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尤
其是8月份全区遭受涝灾后,对各类作物进行测产调查,全区小麦单产337公斤,比
去年减产15公斤,全区夏粮总产8076吨;全区玉米单产300公斤,总产1.426万亩;
水稻单产500公斤,总产2719吨;全区棉花单产151公斤,总产6.3万吨。
(2)组织项目实施。
及时落实实施区域,万亩棉花高产创建落实在河口街道三合、民生、西五村、
坨子和义和镇的草场, 共计涉及到2个镇(街道)5个村,462户棉农。项目采取筛
选高产区域、精选高产品种、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以奖代管等措施,组织实施
棉花高产创建活动。 经9月16日棉花高产创建测产验收专家组的测产调查,十亩高
产攻关田平均亩产皮棉112.1公斤,百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皮棉112.1公斤,万亩
示范片的平均亩产皮棉101.85万亩,明显高于其他棉田。河口街道三合村、新户镇
永和村、义和镇六顷村组织实施。秸秆还田,深松、深翻400余亩。
(3)农作物保险工作。
河口区为农业保险试点县区,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全区小麦、棉花、
玉米保险工作。 全年来河口区小麦承保9897.49亩, 承保率41.24%; 玉米承保
2.633646万亩,承保率48%;棉花承保34.72294万亩,承保率83.6%;全区各种作物
承保比重较高,争取各级补贴资金5166108.328元。8月份农业灾情发生后,与东营
市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河口区分公司,对各种作物的受损面积进行勘查、定损。
(4)良种补贴工作。
一是制定补贴方案。 制定《河口区2010玉米(水稻) 良种补贴实施方案》、
《河口区2010年棉花良种补贴实施方案》、《河口区2011年度小麦良种补贴实施方
案》 。 召开全区棉花、玉米(水稻)、小麦良种补贴工作会议。全区棉花、玉米
(水稻)良种补贴面积核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小麦良种统购工作已全部结束。
二是落实惠农资金。全年总计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资金8922007.45元,涉及
到全区25630户种植户,总面积505320.35亩,其中:小麦直补面积23965.23亩,涉
及3809户农民享受到小麦直补资金199.2689万元,补贴资金已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
放完毕; 全区棉花良种补贴涉及13648户, 面积417715.45亩, 需补贴资金
6265731.75元; 全区玉米良种补贴涉及玉米6510户, 面积47534.02亩,补贴资金
475340.2元; 全区水稻良种补贴涉及18户面积5438亩,补贴资金81570元;2011年
度小麦良种统购涉及到1375户,面积10667.65亩,补贴资金106676.5元。
(5)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安排工作。
2010年春组织实施北京艾美尔盐碱地改良试验、 180个甜高粱品种对比及抗盐
性试验、协助实施800余亩的抗盐性新品种——菊芋的引种试验,组织实施张杂谷8
号的引种试验、承担实施省站盖顶肥对棉花防早衰效果的试验。
【农业机械化】
2009年河口区农机总动力211728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原值37398.64万元,净
值28800.6万元, 电动机844台,10755千瓦,柴油机1254台,9765千瓦,农用拖拉
机4216台, 65141千瓦,农用运输车3140辆,41669千瓦,联合收获机147台,4182
千瓦,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65台,24633千瓦,渔业机械1659台,23132千瓦。配套
农机具869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田间作业配套机械1726台,小型拖拉机田间作
业配套机械6972台。农机从业人员发展到11100人,农机作业经营总收入达42382.6
万元,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2010年完成机耕31.624千公顷,完成机播
33.674千公顷, 其中免耕播种1.367千公顷, 完成机收4.8千公顷,其中玉米机收
2.630千公顷,机械植保28.2千公顷。
(1) 农机供应与维修。2010年,农机经销点及维修点共有97处,其中农机经
销点17个,供油点31点,维修点80处。经营收入达385.1万元。
(2) 农机培训与推广。一是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新技术咨询服务。全年共
培训新型技术农民2800余人,发放农机操作技术明白纸4000余份。二是推广各种各
类农业新机械。 购进新机具974台(套)。2010年通过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争
取购机补贴资金299.849万元, 新增大中型拖拉机88台,推广秸秆还田机31台,谷
物和玉米联合收获机31台,免耕播种机21台。三是推广耕作新技术。完成保护性耕
作面积667公顷。
(3) 农机管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层层
签订责任书。二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多次召开安全成产会议,三夏和三秋生产期
间深入基层进行安全宣传,向广大农民朋友散发农机防火知识、农机安全行驶知识、
农机安全作业、农机维修安全等宣传材料3000余份。“三夏”、“三秋”期间检修
农机具共1427台, 培训机手100余人次。三是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区农机监理员、
安检员进行田查路检的同时会同公安、安全等部门开展联合大检查。2010年全区田
查路检2453台次,保证农业机械化的良好技术状态。四是严格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
试制度,严格对拖拉机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试。五是拖拉机牌证管理和拖拉机及拖
拉机驾驶员的年检工作。 全年办理拖拉机挂牌64台,办理驾驶证509人,年度检验
拖拉机180台。

区农业局班子成员
党组书记、局长:孙卫东
副局长:吴峻山 张庆江 樊学华 孙长河
工会主席:郭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