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rec=616&run=13

婚姻
解放前,男婚女嫁,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法定年龄。信奉早结婚早生子,
多子多福,十几岁的小夫妻较多。境内农民大多贫穷,一夫一妻,男女同耕,一夫多
妻者极少。女向男家或男向女家求婚,均经媒人提亲撮合,男女订婚讲究门当户对,
“属相”相合,年龄相当,双方父母包办。初次见面,男方父母给女方看钱,此后,
凡大节要事,“亲家”皆走动。其实订婚不是法定手续,儿女长大后也可退婚。旧时
流行“因亲结亲”、“亲上保亲”,因此,姨表作亲、姑表作亲、订娃娃亲之风较重
。但忌姑女给舅子作媳妇。贫苦人家的男孩难成亲,万般无奈将自己的女儿许作对方
儿媳,换取对方女儿为儿媳,俗称“换亲”。有的三家各有年龄相仿儿女,甲方女许
给乙方子,乙方女许给丙方子,丙方女许给甲方子为媳,称为“转亲”。有的买一外
地逃荒女子抚养,到结婚年龄便与子成婚,此谓“童养媳”,抚养期间叫“团圆着”
。旧时婚配极讲究“缘分”,认为既成婚配,就是命中注定,必须顺天从命。女人“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男家人,死是男家鬼”。男可休妻,但若没有正当理
由休妻,世人会认为不道德。
解放后,政府严令禁止近亲结婚,加之人们的科学知识日见丰富,“亲上保亲”
逐渐减少,现已绝迹。
河口地区居民因来源不同,结婚礼仪习俗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利津沾化型旧时儿女订婚时先下柬帖,男女双方把姓名、年龄、生辰,写在柬上
,经媒人交换,叫“换号”,男女双方把家长的姓名、年龄、生辰写在红纸上,经媒
人交换,叫“换柬”,送柬时,男方要送订婚彩礼(衣料、首饰、钱财什物)。结婚时
女方曰“出门子”。男方下“婚帖”,俗称“送日子”。帖上写明迎娶时间,还送“
联盟帖”,写明开脸时间、梳妆、上下轿方向及送嫁女客“属相”。
大吉日前一、二日(必须是双日),男方派人将衣箱被褥送至女方曰“送圆方”。
女方设酒饭招待“送圆方”人等并发赏钱。不论春夏秋冬,男方必须给女方一套上轿
棉衣,若夏日,则将棉衣置轿内做坐垫。婚前一日,男方家中贴喜联,吹鼓手在大门
前广场上奏乐,称作“响门”。晚上,吹鼓手伴奏,新郎由司仪带领到全族长辈家叩
头,称“拜门”。
第二日吉时,新郎披红插花乘坐红轿,带着绿轿,鼓乐伴奏,旗、锣、伞、扇开
道。轿前“挑轿炉子”的儿童缓缓而行,“驾毡”的左右紧随,并一路抛撒红纸花或
金花,去女方迎亲。若女方居住较远,为不影响拜天地时辰,女方可提前搬至男方村
中,暂借房屋居住,就近成婚,称为“借公馆”,又叫“搬娶”。路途不甚远者,男
方早去迎亲叫“长娶”。女方长辈亲迎新郎入席(连同“驾毡”者)谓之“接女婿”,
鼓乐队及执锣、旗、伞、扇者一律有赏钱。席毕,新娘身穿红衣,头蒙红巾曰“蒙头
红”,足不履地(冬天也不准穿靴),由哥哥背到椅子上,稍停,椅子前早备两块石头
曰“踏脚石”,新娘稍站,即由两位伴娘(又称女送客)搀至轿中,其他送客有男2人
(一般是新娘兄长)、压车压轿(称挡轿门)儿童2人、赶车拉陪送嫁妆的数人。花轿往
返不得同路。鼓乐齐奏至男家门口,为等吉时,当路横一木凳,吹鼓手使出浑身技艺
吹奏乐曲,也有清唱跳舞的,中间有赏钱。待时辰一到,新郎先下轿进屋中坐等,送
客均由男方两男两女接入迎宾房,寒喧一番便入宴。新娘由女宾扶持下轿,越马鞍、
步红毡至庭院公堂前,与新郎同拜天地、拜公婆后入洞房,此时房上红砖放平,燃放
爆竹,抛撒火烧、花生、红枣。吃“下轿饺子”即为“合卺”。晚上,夫妻同饮“交
杯酒”,小叔子和晚辈人都来“殃媳妇”、“要火烧”,有的长辈(远房)和大岁数人
也来凑趣,谓“三日无大小”。此后,女方的眷属频频来男家给新娘送饭,称“送小
饭”,娘家送“宽心面”。男方亲友皆至庆贺,人来客往,笑语喧哗。如此宴宾三、
四日方毕。新娘第三日回娘家叫“圆三”,第四日由新娘的嫡亲送新娘去婆家,叫“
回四”,合称“圆三回四”。至此,大礼告成。
如女方属第二回结婚,一切从简,一不用花轿,二不用迎亲,仅以马车迎接,曰
“拉回头”。有的女方男殁且有子女,在夫家招婿,叫“坐山招夫”,男到女家。有
女无子者,找一养老送终女婿,称“养老婿”。招“养老婿”必须请村中有威望者立
文书(实际是合同),男子不到万般无奈一般不走此途。女年轻殁,且有子女,有姐或
妹再嫁姐夫或妹夫者叫“填房”。此皆旧时陋习,解放后均革除。男到女家,国家提
倡,也为新风,叫“女娶男”。
旧时还流行冥婚。未成婚的男子,死后均要找一死配偶,俗称“找阴亲”。“娶
阴亲”虽模仿活人结婚仪式,但一切从简,男女家长虽喜实悲。建国后,政府禁止“
娶阴亲”,但在农村仍未绝迹。
鲁西南型旧时男娶女嫁均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包办。订婚先写“小喜”
(俗称换帖),男方帖上写一个“允”字,下写主婚×××拜。女方写一“许”字,下
注主婚人拜。至换“大喜”(又称龙凤柬)时,男方邀请女方长辈去赴宴见面(称会亲
家)。女方长辈须带两只鸡、五斤酒。婚前,男方给女方下婚柬(称送日子),写明要
求何时结婚。如女方同意,则如期成婚。女方陪嫁有柜、橱、桌、椅等用具。大吉日
男方用一牛车去迎新娘,牛车两侧挂两个大红纱灯笼。新郎坐车前,并带一礼盒,内
装一刀肉(一般8~12斤不等),俗称“离娘肉”,并带一只公鸡。女方留下礼品后回
敬面条(叫宽心面)与一只母鸡。车回到男家门前,先由两个儿童举燃着的火把绕车一
周,互换火把后离去,俗称“燎车”(即驱邪赶魔之意),由女嫁娘将新娘扶下车,红
毡铺地,再用椅子把新娘抬进院,拜天地,拜公婆,拜亲属,鞭炮齐鸣,屋顶平放红
砖,房上有人抛撒红枣、喜糖、花生、火烧。伴娘扶新娘入洞房坐帐,然后“吃下轿
饺子”,喝“交心酒”。翌日,新娘的哥哥或叔叔去男方看望,男方盛情招待,酒饭
毕,去新娘公婆房中作礼节性看望,寒喧毕,询问何日来接新娘。一般过完七天方回
娘家。俗语曰“先住七,后住八,发了婆家发娘家”。
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型礼仪大致与沾化、利津同,唯亲朋好友不送钱财,
一律以大馒头(一般一个用1斤多面粉做成)为礼。新娘子穿绿裤红袄,肥肥大大。婚
前最后一个双日,女方向男方送嫁妆,一般有桌、椅、箱、橱、衣服、被褥等。数量
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
建国后,提倡男女婚姻自由,自由恋爱。订婚时男女双方互送长辈名号,俗谓“
送号”或“换号”。男方一般购置6~8件衣料作为订婚礼物。婚前到当地民政部门登
记,领取结婚证。大吉日乘坐马车或拖拉机、自行车,由男女送客陪送到男家。第二
天回娘家,第三天回婆家(这也叫圆三回四)。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是三大件(自行车
、手表、缝纫机)。进入80年代,农村经济条件好转,订婚彩礼日趋升级,一般要求
三、四千元及四间砖瓦房,另外还有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男方一
般耗资上万元。娘家陪送嫁妆一般是桌、椅、箱、橱,有的户陪送三轮车(动力)或十
二马力拖拉机。
80年代后,河口城区男女青年结婚又是另一种类型。男女青年确定关系后,双方
选一较熟悉的人作名誉媒人(叫“邀媒人”),告知双方家长,订婚一般彩礼是“三金
”(金项链、金耳环和金戒指)加一千零一元(称千里挑一)。结婚前到妇幼保健站体检
,然后带体检证明去民政部门登记。吉日时,男方准备轿车四辆,多者六辆,多是前
后各配白色小车,叫“白头偕老”,也有一色红车或全是黑车,车上披红挂花,去女
方迎娶。男伴郎、录相师一同前往。女方有伴娘2人陪新娘上车,一同到早已订好的
酒店,男女双方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司仪指挥新郎新娘拜高堂,证婚人宣读结婚证,
来宾代表致贺辞,一应完毕,宴会开始。此种仪式,一日全毕。河口近郊村庄安排男
女青年结婚亦出现一日婚期。进入90年代,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不少单位
举行集体婚礼,十几对、几十对新婚男女欢聚礼堂,领导主婚,同事庆贺,一日完婚
。但随礼之风日盛,数量逐年上升,80年代初期,随礼一般为十元、二十元,后升至
五、六十元,90年代以后,上升为一、二百元。随礼数额油田比地方高。
丧葬
旧时,有人亡故,往往木棺、土葬,重仪,“入土为安,厚葬为孝”,也有“穷
不可厚葬,富不可穷埋”的说法。无论厚葬薄葬,殡葬礼仪都复杂繁琐。人在弥留期
间,即备好寿衣寿棺。寿棺视家境而定,一般户做一具3~4料板的柳木棺材,也有7
~8料上好木质的,贫穷者,凑付一副薄皮匣子(俗称“狗碰”);有的使布棺,即用
木棍作架罩白布绷成棺材型;也有的席卷土埋。葬穴(坟),穷人挖土穴,又叫“土窝
”,死者掩埋直接用土盖,人们叫金裹银盖,富家用砖石砌坟,叫“打坟”。河口地
区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
利津沾化型老人“倒头”(即死亡)后,晚辈立即到房顶上“叫魂”,而向西南哀
叫“爹家来呀!”(或娘家来呀!),连叫3遍。意在唤回死者灵魂,又有讣告本族及乡
里之意。先安柜屋(即操办丧事临时场所),安排给老人净面、擦身、理发、修面、洗
脚、换衣(父由子,母由女料理),不论季节皆棉衣(很薄),不系钮扣,白纸盖脸(旧
时,谦虚称:无脸见先人),然后,停于冷床上,床前设供桌,烧香,点常明灯。子
女穿白孝服,丧主家门上贴白纸。由长子站于门外凳上,面向西南为死者“指路”,
高呼三声“爹(或娘)向西南大路去”,全家人嚎啕大哭。然后,柜屋组织人员置办丧
葬一应用品和告知所有亲友,俗称“报丧”。报丧有两种形式,多为丧主派人向亲友
口头讣告死者去世和入殓、出殡时间,儿女亲家中的正祭,必须书写柬帖,红纸黑字
,写明出殡时间,邀为正祭。如母丧则由长子头戴孝巾去外祖家报丧。然后柜屋安排
风水先生或村中稍懂此行的人士选好坟址。有老坟的可循先人安排而定。于院中扎画
灵棚。晚上,子侄结队去土地庙告庙,又叫“赦老”,回归时,早安排人在灵棚前燃
堆火,孝子火前跪拜磕头,然后回灵棚。第二天晚上,儿女侄男媳妇结队去土地庙送
盘缠,烧车马(纸糊),洒浆水,告慰死者,然后入殓。
“少亡”当日殡葬,不入老坟;老丧殡期一般三、五、七日不等。河口境内一般
是三日丧,排五较少,排七尤稀。殡丧期间,在院中扎画灵棚,灵前设供桌,上摆时
鲜水果菜肴,燃香点烛。棚前左右排女婿所赠“敬亭”,又叫“金亭”,皆红布金字
。灵前竹帘上贴白纸一张,黑字写清死者生辰年月,享寿年华,殁时年月日,孝子门
上贴白纸,意为“守孝”。从坟墓挖好垒成至殡葬期间,夜间由外甥轮流守墓,并扎
棚居住。殡丧有当日丧(即第三天或第五天……上午开丧下午入葬),二日丧(即第二
日或第四日……)均下午开丧,由柜屋书写并到灵前宣读“开丧文”。然后孝子、孝
妇到坟上打扫墓穴,支锅、点火“煎糕”称“熏坟”又叫“温炕”。夜间,由吹鼓手
奏哀乐,由红白帽子(治丧司仪)三献五唱(既献酒、献菜、献食物水果,鼓乐班子大
奏哀乐至凌晨)。早饭后,大门外设桌叫“公仪祭”,白纸大帐,记人名和祭礼款数
,丧毕一并交丧主。公仪祭仅对庄乡,亲朋则到柜屋送交祭礼,祭礼多寡视亲戚远近
自定。鼓乐班子奏哀乐,孝子孝妇各进灵棚中专设位置,孝帘遮面,唯哭泣而已。丧
主近门近支亲戚来客纷纷吊唁。吊唁又分官吊、哀吊,平辈官吊,晚辈哀吊。灵棚中
右设一坐,为丧主陪吊者位(与死者平辈),凡来吊唁者,官吊时陪吊者一一回礼;哀
吊时陪吊者可端坐不动;如外甥、表侄哀吊则送与白帽(实是三角型白布折起)。女客
给孝妇钱(叫收头钱)和烧纸,孝妇下跪磕头,以示感谢。儿孙辈已订婚者,岳父或公
婆来长辈数人,皆列大宾宴请作陪,并三跪九拜于灵前哀悼,司仪长喝短哼,肃穆宁
静,大宾宴上来吊唁者,一一遵照口喻跪拜揖首。岳父或公婆一方,大宾祭仪必丰,
且给未过门的女婿或媳妇布料、帽子、花,女婿或媳妇磕头致谢,对方给“磕头钱”
,此仪叫“爱抚女婿”,“爱抚媳妇”。此支销量大,往往成为亲戚中经济上一大负
担,河口境域南部此风较重。午后二、三点左右“起灵”,即起棺,孝子跪于灵前默
哀,孝妇孝女于灵后大哭,起棺于“灵辇”(俗称龙头架子)前,孝子摔瓦(后演变为
黑碗)。灵辇经寨门或十字路口,均停步但不落辇,进行“迎门祭”、“路祭”、“
出庄祭”,皆行三跪九叩大礼。若二老有一人健在,孝妇、孝女至庄边路口,司仪(
白、红帽子)长喊“脱花孝”,孝妇、孝女脱去头上所罩白布返原路回家。灵舆到坟
地,至近亲戚拜“顶灵祭”,外甥拜下葬祭。如二老均殁,娘家人拜“合葬祭”。尔
后,落棺下地掩埋。孝子循原路回家。翌日黎明前,孝子沿街呼“谢--了”,以谢众
庄乡资助、扶持。第三日早,孝子孝妇哭于坟上,填土筑坟,焚纸祭奠。以后逢七日
即祭奠一次,称“三七”、“五七”等等。
鲁西南型老人故去(谓倒头),孝子孝妇大哭,再烧倒头纸。一般礼仪与利津沾化
大同小异。唯庄乡送“公仪祭”,不送钱币送烧纸。司仪,利津沾化叫红、白帽子,
鲁西南称“礼向”。治丧人员,利津沾化叫内柜、外柜,鲁西南叫“大总理”。老人
倒头,在坟上扎一芦棚,俟老人入土为安后,孝子守芦棚以尽孝,仪式与利津、沾化
籍传统大同小异。
寿光型礼仪及治丧时间,基本与利津、沾化一致,唯服色别于利津、沾化风俗。
老人殁后,孝子孝女孝妇皆白衣白裤白鞋,男孝子帽子上缝白布,女孝子发束白布,
孝重成风。
建国后,取缔了棚业、纸草业、行人业、吹打业和封建阴阳先生,逐步树立了殡
葬新风尚。服期自动缩短,一般子女不超过一年,侄孙不超半年。如今,村村成立红
白理事会,先辈故去,子女亲属表白鞋,戴黑纱,扶灵柩安葬,丧事礼仪有所简化。
实行丧葬改革,推行火化后,多数丧主将骨灰盒按土葬仪式埋葬。敬送花圈者渐渐兴
起。为省地省钱,很多村镇又有新改革,有的村统一设坟地立公墓;有的村不准使用
吹鼓手,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庆祝
随礼又叫贺喜。男女成婚,亲友均备礼品祝贺,因关系亲疏厚薄而礼分轻重。礼
品有喜幛、床单、被面、衣服、首饰等,如今送钱者居多。
过生日旧俗老人到60岁生辰,子女亲朋前往祝寿,称“庆寿”。礼物必备面条、
面桃,谓“寿面”、“寿桃”,其它不拘。排摆宴席,尽兴畅饮。20世纪90年代后,
兴用“大寿蛋糕”和“福寿酒”,燃鞭炮,摆宴致贺。许多家庭到酒楼设宴,为老人
祝寿。有的子女在电视或电台节目中点歌祝贺。如今过生日之风发展到儿童和中青年
人,尤其给儿童过生日,日渐普遍。
乔迁旧俗村镇居民迁入新房,亲友均带着礼物前来祝贺迁居之喜。礼品多以炊具
为主,谓之“温锅”。主人备酒菜,邀新邻好友欢聚,祝愿家庭幸福,邻里和睦。近
年此俗盛行。
份子酒旧时,有朋友自远方来,荒洼之中购物较难,几十里外的集市也是五天一
市,在此环境下,知己好友闻讯,各取家中野味、海鲜、陈酒、蔬菜,聚于一处,宴
请宾朋。
生育
求子旧时,妇女婚后多年无子,公婆会求神拜佛,盼生贵子,有的去庙里抱个泥
娃娃,称“拴儿”。
坐月子婴儿出生称“添喜”,重男轻女之家称生男为“大喜”,生女为“小喜”
。生男孩者在产房门口屋檐上扎一系红绸的弓箭,生女孩者只挂一红布,忌外人打扰
、惊吓,兼以避邪,并可表明婴儿的性别。当日向娘家报喜。产后第三、五、八、十
二日,外婆、姑母、姨母来送鸡蛋、面条、米、面、红糖、面片儿、布料和婴儿穿的
小祆、小裤、枕头、半褥子等。平素有往来的邻里朋友也都送礼祝贺,主家皆回敬煮
熟的红鸡蛋。最隆重的是第12天,俗称“十二晌”或“十二日”,产妇娘家人前往给
婴儿圆耳朵,用圈盆盛99个水饺,希冀小孩长命百岁。
满月亦称“出月子”。届时娘家接母子去住一段时间,谓“住满月”,为婴儿剪
胎毛(有的是在十二晌后由婴儿的祖母剪),带红线(挂一块猪耳骨,用以压惊)、手镯
、项圈和长命锁等。
百晌婴儿出生百日(也有103天的)曰“过百晌”或“过百日”,亲朋好友前来庆
贺,送布料、衣裤、面条、平安钱等礼物,外婆家送百晌馍馍。中午主家设宴款待宾
朋,吃长寿面。
命名婴儿出生后,由长辈为其起一个乳名,俗称“小名”。学前再按辈份起大名
,俗称“大号”。旧时,女孩无大号,婚后在姓前冠以夫姓,称“某某氏”。建国后
,此俗废。按辈份起名者渐少。
周岁婴儿出生1年后的生日,要举行家宴庆祝,亲友来贺,十分热闹、隆重。
辫锁子迷信的人为保孩子长命百岁,由算命先生为婴儿算命,若命中有锁子,则
要找属相合适、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认作干娘,用1色、3色或5色线按一岁一对
铜制钱辫成锁子,挂在小孩颈上。周年后开锁(有的开锁时间依算命结果而定)。
过继旧时,无儿的夫妇过继亲兄弟或堂兄弟之子为自己的儿子,养老送终,继承
家业。过继时要举行仪式,要有族长、家长参加,要定立文书。建国后,此俗渐废。
祭祀
垒七旧俗老人死后第七天清早,举家祭奠致哀,称“垒七”。此后每七天一次,
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到“七七”的,但极少。此俗仅农村沿袭。
家祭旧时农村农历除夕,家家正房中设祭,供祖谱挂主子,叫“请家堂”,又叫“
请主子”。年初二午饭后,焚纸送行。此俗今不多见。
忌日老人死后,每到周年,子女备供祭品到坟上祭奠,俗称“上忌日坟”。
四季祭旧俗,每年的几个节令均上坟祭祖。春季清明节;夏季麦熟后,六月初六
以前(称为新麦子坟);秋季七月十四;冬季十月一日。如今清明节上坟的习俗较普遍

祭碾磨旧俗,农历除夕夜,除祭奠天地外,并在井台、碾台、磨台、粮囤、车辕
前摆供祭奠,意在酬劳它们一年的辛苦。建国后,此俗渐消,只在上面贴对联。
礼节
清代,行跪拜、作揖之礼。民国时禁行跪拜礼,改行鞠躬礼。建国后,人们一般
的交往礼节是握手、点头致意和鞠躬等。农村遇春节、吊唁、祭祀等特殊场合行跪拜
礼。亲友之间馈赠礼品或招待宴请,必在一定时节回敬。亲朋、同仁久别重逢,亲切
握手,互相问好。分别时道声“再见”并招手致意。有客至,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
。待客时,请客人左首坐,备餐敬酒,让菜劝饭。客去时,主人送到门外,握手或招
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