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作物栽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rec=182&run=13

境内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瓜菜等
。建国前,因受地势、水利和种植习惯的影响,多采用粗放型栽培管理,基本上是广
种薄收。建国后,开始推广应用农作物栽培科学技术。河口区成立后,通过实施黄淮
海平原农业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对种植业的科技投入,科学种田技
术水平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小麦
境内主要农作物之一。清代和民国时期,境内小麦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
的1/4。家地(距村庄近的地)、洼地(境内东部的淤荒或离家远的地)都有种植。受境
内晚秋、春季多干旱气候的影响和传统种植方式的制约,产量仅占粮食总产量的1/6
。建国初,开始引进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0%,仍沿用传统
的种植方式,亩产量在40公斤上下浮动。60年代中期,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施用
化肥,提倡深耕、合理密植,小麦单产增长30%以上。70年代后,对农田进行旱、涝
、碱综合治理,水利设施配套,灌溉能力提高,普遍推行密植耧和机播,推广昌乐5
号、泰山1号等优良品种,改大田平播为畦播,小麦亩产达到60公斤以上。1980年后
,对有水浇条件的地区,普遍推广足墒、足肥下种,重追起身、拔节肥和浇好起身、
拔节、灌浆水,同时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对无水浇条件的旱田麦,选用抗旱品种,施
足底肥,实行镇压、划锄保墒,培育壮苗等措施。晚茬麦注意选用适宜晚播的早熟、
抗冻、抗病、抗倒伏的品种,还实行棉麦套作。河口区成立后,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综
合开发,以义和镇、济南军区生产基地和新户乡为主体的小麦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玉米
境内主要农作物之一。民国初期开始种植。建国前,种植面积仅占粮食种植面积
的7%。建国后,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多为当地农家早熟品种,少量种植中晚熟品种
,亩产在50~70公斤。60年代前,水浇条件差,肥力不足,群众习惯稀植,行距为4
3.2厘米(八寸耧),亩植2000株左右,常为大豆或绿豆间作。播种前一般不施基肥,
只在苗期追施炕洞灰或陈年土杂肥。60年代开始引进玉米杂交种。70年代后期,推广
麦田套种。河口区成立后,推广早熟高产杂交品种,随着水浇条件的改善和施肥量的
增多,种植密度加大,亩植4000~4500株以上,亩产可达350公斤左右。主产区在新
户、义和、太平等乡镇。
谷子
清代及民国初期,谷子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因谷子耐干旱、产量较高、易保存
,秸杆又是饲养大牲畜的优质饲料,故种植面积较大。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种植面
积仍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0%以上,多为当地农产品种,有猫爪谷、紫根谷、小黄谷、
红粘谷、小金谷和沾化碱谷等,均为春播作物。习惯等行距(65厘米)种植或宽窄行相
间(宽行65厘米、窄行32.5厘米)种植。50年代末,大面积种植地瓜,谷子种植面积锐
减。90年代初引进推广夏播早熟新品种,与小麦、玉米、大豆轮作,采用40厘米等行
距播种,亩产一般在120公斤以上,高产者可达150~200公斤。
大豆
境内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长,播种面积大。建国前种植面积列粮食作物面
积的第三位或第四位。因种子杂劣、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60年代以前
,主要是传统品种小黄豆、铁麻杆、吊死鬼、红毛衣、高粱红、落地黄、六月红、羊
眼、大青豆和小青豆等,均宜春播。70年代更新推广早熟新品种向阳1号、美国9号和
广文丰5号等,逐步改为夏播,亩产量增至150公斤左右。河口区成立后,普遍种植鲁
豆1、4、5号和向阳1号等,注重科学种植,实施适时播种、增施肥料、合理密种,适
当浇水等增产措施。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以济南军区生产基地、六合乡为主
体的大豆经济产业区。
高粱
境内土地瘠薄,盐碱地多,又多春旱夏涝,故群众习惯种植高粱。清代及民国初
期为当地群众的主粮,建国前种植面积一直居首位。其栽培方式主要是春播、稀植,
夏播很少,称“晚高粱”,基本不施基肥,很少追肥,迟至寒露或霜降成熟。1965年
开始普遍引种杂交高粱。70年代后期,推广高产玉米,实行一年两熟,不再大面积种
植高粱,只在边远地片少量种植。
杂粮
境内传统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有绿豆、红小豆、豇豆、黍稷、白豆等。
建国后,60年代前各有少量种植面积,因产量低,又非主粮,种植日渐减少。进入8
0年代,主粮高产,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用作生活调剂的小杂粮需量日增,种植面积
有所增加。主要品种:绿豆有一柱香、大明子、小明子,小豆有红小豆、朱砂豆等品
种,白豆有黑脐爬豆,黍稷有黄黍、皂皮黍子等品种。绿豆可春播,也可夏播或与棉
花、玉米间作。白豆、小豆多夏播或在经夏季雨水压碱后的地块上点播。黍稷以前多
春播,近年多夏播。
棉花
境内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棉区集中在黄河故道两侧,品种为当地“土棉”(亚洲
棉),分白色和紫色两种。建国前种植面积小,产量亦不高。建国后,种植面积有所
扩大。1957年开始推广棉花良种,改进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产量有所提高。1984年
种植面积8.3万亩,总产(皮棉,下同)3415吨,亩产41.1公斤,

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几年,植棉面积有所下降。境内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新户、太
平、义和等乡镇。建国初期沿用传统植棉方法,干籽下地,播期较晚,管理粗放,尤
其对病虫害束手无策。自1957年,开始普遍实行浸种或温汤浸种下地,防治病虫害措
施逐步科学化。80年代推广优良品种鲁棉1号、6号,引进中棉10号,改传统的春播为
麦收前10~15天在麦田点播种植。自1983年始,普遍推广棉花地膜覆盖。此后几年,
种植面积有所下降。1987年后,随着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从来无植棉习惯
的乡镇也开辟为棉花种植区,开始推广使用助壮素、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霜前
花比例明显增大,产量显著提高。1998年逐步推广抗虫棉品种,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花生
境内土地多为沙质土,除盐碱地外,大多适合种植花生。境内种植花生的历史虽
然较长,但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20世纪50年代,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河口区
成立后,不断更新良种,采用科学施肥,改平地点种为起垄合理密植,新的栽培技术
逐步普及,产量不断提高。1984年亩产达到86公斤,2000年亩产140多公斤。
瓜菜
建国前,境内瓜菜种植为零星种植,以自食为主,集市销售为次,主要品种为西
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甜瓜、脆瓜、西葫芦、白菜、菠菜、辣椒、茄子、萝
卜、土豆、茼蒿、葱、韭、蒜、藕、扁豆、豆角等。20世纪80年代,引进芹菜、甘蓝
、花椰菜、油菜、西红柿、洋葱、食用菌等。1987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并且由田园
种植向成片和大棚菜转变。主要集中在六合、义和、四扣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