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9&rec=91&run=13

【概况】 2006年7月3日,根据东区编发[2006] 4号文件,在区供销社挂东营区
服务业发展局牌子,具体负责全区第三产业的有关服务工作。10月25日,东营区服
务业发展局成立揭牌仪式举行。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服务业演变为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新格
局。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相对繁荣,经营业户增速较快,仍占据服务业的主体
地位, 但在服务业所产生的GDP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业
业态发展势头强劲,规模效应凸现,成为最显成长性、最具活力的市场。现代物流
业方兴未艾,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民营经济和外资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日
益凸现,繁荣发展局面正在形成,并且正由批发零售、餐饮业、房地产业逐步扩展
到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信息等社会事业和新兴领域。现代服务业逐步
发展壮大, 在服务业中的GDP比重逐年上升。投资和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
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已成为促进就业增长和财政增收的主要渠
道。 至2006年底,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到998家,其中规模以上23家,注册为物流
公司的13家,连锁经营企业15家,物流配送中心6家。共有经营业户12269户,从业
人员达12.3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32.1%,税收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49%左右。

【服务业经济运行】 2006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20%,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4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位列全市第一。七大
流通系统实现营业收入71.19亿元, 增幅15.03%,百货大楼、银座购物销售额均突
破6亿元。 全区流通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流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与
效益的统一,企业效益大幅增长,七大流通系统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4.25%和
36.96%,呈现出多年未有的繁荣景象。

【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 东营商贸园一、二期工程基本配套,三期工程已经市
政府正式批准,年内顺利完成2.1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8万平
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5011万元,分别增长50%、37%。商业步行街建设
进展顺利。 年内完成长安大厦等建筑物拆迁3.4万平方米,西三路至西四路基础设
施配套基本完成, 5万平方米商业建筑投入使用,一套现代化、综合性精品商业街
初具雏形。西郊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一期项目建设的各项基础性工作顺利
完成,并和澳大利亚客商洽谈融资问题,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长安美旗、新区美式
生活广场、沙营农产品批发市场、广利港码头等服务业项目完成科研和立项工作。

【零售业发展】 东营区有现代零售方式的17种业态中的百货店、超市、专业店、
专卖店等10余种;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到15家,设立门店260家,物流配送中心6家。
会计电算化、 POS机、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成为零售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
撑平台。大型超市、专卖店等成为继传统百货业态后,零售业的主力业态,会员制、
同行异业联盟得到较快发展;商业大厦、胜大集团积极向县区延伸,胜大超市、蓝
海集团、天河银座餐饮连锁经营取得新进展,胜大超市连锁店已发展到35个,成为
油城消费者的知名品牌。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年内,东营区作为试点区,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
程”,年内建成标准化农家店20个,并全部列入商务部扶持范围,争取国家扶持资
金7.8万元。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开展,初步构建以乡镇店为龙头、村级店为
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区服务业发展局会同药检、工商、技术监督、卫
生、物价等部门,针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加
大对各类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力度,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扰乱
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整规工作向纵深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酒类市场
和畜禽屠宰市场的专项重点整治,加大节日市场检查力度,规范各类食品的进货渠
道,通过抽检、索证、认定、认证等手段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严防质量过期商
品和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流入市场,确保食品消费安全。同时切实抓好节日期间商
品市场供应工作,指导和督促各有关单位备足货源,规范营销,狠抓产品质量,确
保食品安全卫生,满足节日市场需要,确保广大市民节日期间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黄曙海 崔守忠 曹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