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3&rec=108&run=13

【概况】2001年,全区民政系统较好地完成各项预定工作目标。完成乡镇、街道办事
处规模调整,全区由5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3镇、1乡、5个街道办事处,城
区建制镇全部撤销,改设街道办事处。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将低于生活保障线的
下岗职工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通过多方协调,将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80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
障, 同时加强动态指标管理,城市低保对象由原来的891人,增加到1452人;农村低
保对象由原来的1324人增加到1813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灾、社会捐助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共发放救灾救济款60多万元,救济困难群众4000多人次,全区社
会稳定,群众生产和生活秩序井然。城市社区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突出成绩,对原有
的城区居委会进行调整,重新划设为37个社区并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社区居委会办公
场所, 全区共完成社区办公场所建设25处,平均每处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以上,总
投资约2500万元。社区工作队伍进一步优化,选派了36名社区党支部书记,面向社会
公开招考13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 提高了社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起完善的社
区组织体系。 全年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720对,办理离婚登记354对,婚姻登记合格
率达到100%, 女性初婚、晚婚率达到99.8%。殡葬改革工作在继续推广龙居经验的同
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殡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殡改工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规范丧葬用品市场。制定完善的收养登记工作规章,依法办理收养登记30例,合格率
100%。 城区内地名标志设置及门牌号码安装使用工作进展顺利, 共设置地名标志牌
455块, 办理门牌398个,设置住宅小区内的标志牌2182块;设置路标广告标牌100多
块。县区行政边界勘定完成扫尾工作,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全部勘界工作任务的县区。
民间组织复查登记全面展开,共普查城区内各类民间组织1000余家,办理注册登记手
续58家。配合东营110收容遗送流浪乞讨人员4名,安置弃婴3名,处理无名尸1具。

【行政区划调整】参见“区情综述·行政区划”和“附录·《中共东营区委、东营区
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规模的通知》”。

【社区居委会建设】2001年,区委、区政府从建设、管理、经营城市的高度出发,对
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充分认识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确定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构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科学设置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社区职能、
拓展社区服务等措施,用1~2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科
学、 协作有力”的社区管理体制。2001年5月,东营区对城区居委会辖区进行调整,
重新划设为56个社区,每个社区的规模在1000~3000户之间,并将胜利油田家属委员
会划入新建社区管理范围。 7月20日,东营区召开社区建设工作动员会议,区委、区
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意见》(参见《附录》)。成立由区委书记
任组长,区五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街道党工委
书记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区政府办公室、民政局、公安局、计生委、
建委、工商局等部门调剂人员成立社区建设办公室,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
对全区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督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城区的社区建
设,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定期带领有关部门到东营区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
工作难题,出思路、提建议。各街道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党委主要领
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级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全区动员会议精神,宣传
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市、区两级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
传。通过领导讲话、新闻媒体报导和社会宣传,广大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进一步增强。
区六大班子有关领导每人联系3~5个社区,帮助协调有关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各街
道选择经验丰富、能力强的科级干部和骨干人员承包社区建设,按照“共驻共建”的
原则,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的积极性,为社区硬件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区委、
区政府与各街道签订《街道社区建设工作责任书》,与各帮扶单位签订《帮扶社区建
设工作责任书》,层层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区委、
区政府有关领导先后四次率领各街道及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赴杭州、上海、沈阳
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聘请外地社区建设工作的专家为本区的干部职工作报告,统一
大家的思想认识。各街道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又分批多次赴大连、南京、
武汉等地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考察学习,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组建的37
个城区社区全部高标准建设起办公场所,配备“四室、两站、一校、一场所” (居委
会办公室、党建室、警务室、阅览室,社保服务站、卫生保健站,市民学校,群众文
体活动场所) 。至年底,市、区两级财政投入600多万元,有关单位帮扶200万元,油
田支援500多万元, 各街道自筹1200万元,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社区办公
服务设施, 平均每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已有25处完工并投入使用。为确保社区工
作人员的素质, 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36名社区工作人
员,从机关选派36名在职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并通过换届选举实现社区工作人
员的新老交替。同时,按照“一居一警”的模式,从公安机关抽调36名干警,分配到
36个社区,专门负责社区治安工作。按照议事执行分设的原则,建立社区领导层--社
区党支部、社区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层--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
区执行层--社区居民委员会四个层次的社区组织体系,并对各个组织的工作职责进行
界定,规范工作运行程序,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逐步落
实社区职能。将社区职能定位在拓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党建、发展社区卫生、繁荣
社区文化、推进社区教育、加强社区计生、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公共设施、美化社区
环境、维护社区治安十个方面。结合机构改革,通过下放权力、执法委托等形式,进
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

【双拥和优抚安置】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年初,为部分特、一等伤残军人
及时更换助听器、 假肢和代步三轮车,为部分三老优抚对象整修住房,投资5万元对
牛庄烈士祠进行修缮。清明节期间广泛开展抚慰革命烈士家属和祭悼革命先烈活动。
5月份组织20名复员退伍军人到青州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疗养。全年共办理优抚对象评、
提残手续19例, 办理定补18例,落实烈属待遇5例。全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自发开
展形式多样的优扶活动,共组建送温暖小组230个,为优抚对象解难、办实事360余件
次。根据国家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全面展开全区优抚对象和优抚事业单位普查工作,
历时1个月, 普查认定享受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1801人,为优抚工作再上新水平
奠定了基础。 完成退役军人安置工作,2001年全区共接收上年冬季退伍军人227人,
其中城镇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130人, 农村退伍义务兵97人,经多方协调,均得
到妥善安置。大力支持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全区通过组织慰问团、召开军地座谈会、
联谊会、开展走访驻军、驻警活动等形式,认真为部队解难题、办实事支持驻军建设。
区和油田等有关单位本着“特事特办、部队优先”的原则,在驻军官兵家属工作安排、
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克服困难,提供优先条件。同时,油地双方大力开展科技拥军
活动,为驻军连以上单位全部配备了电脑设备及科技图书,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现代
化建设。

【地名标准化管理】2001年,继续推进地名标准化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招
商引资环境。一是搞好宣传,加强监督,确保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顺利进行。区政府先
后在《东营日报》、《胜利报》和东营电视台、胜利电视台、东营区电视台等新闻媒
体上连续刊登和播出有关地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使地名
标准化管理工作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辖
区内的新闻媒介、厂矿企业和工商业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使用标准地名标志和名称的
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未使用新道路名称的及时进行纠正,使新的地名和标志逐渐被
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二是严格质量、明
确标准,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开展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为保证标志牌的质量,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制造,严把质量关,从标志牌材料的选择到字体的设置,都按
照国家标准严格审查,发现不合格的立即通知厂家返工,确保标志牌的质量。严格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到物价部门核定收费标准并办理收费手续,领
取《收费许可证》。三是加强引导、搞好服务,提高群众和各类组织办理地名标志登
记使用手续的主动性。为了提高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效率,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标准
地名标志的使用要求。对未使用标准地名标志的,公安部门不予落户、工商、税务、
卫生部门不予发证、房产部门不予办理房产登记手续等等,使标准地名标志与人民群
众和辖区组织的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办理标准地名标志手续的自觉性。同
时,切实搞好服务,按照市、区两级关于营造招商引资软环境的要求,尽一切可能为
当事人提供方便。对外来投资者,优先给予办理门牌号码使用手续。四是开发软件、
数字化管理,使地名标志设置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切实提高地名标志管理水平,
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城区地名标志的设置位置、登记注册、使用人和单位的情况以
及收费等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并开发研制专项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降低工作成本。全年共新设地名标志牌455块,办理门牌398个,设置住宅小区内的标
志牌2182块, 设置路标广告标牌100多块。同时完成《山东名镇名村》资料征集工作
和规模调整后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更名工作,并调整行政区划版图。

【民间组织管理】 3月份始,全面展开民间组织复查登记工作,与区卫生局、教委、
科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体委、文化局6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民办非企业单
位进行复查登记的通知》,并在市、区电台、电视台、报刊上发布《关于对民办非企
业单位进行复查登记的通告》,提高广大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注册的自觉性和主
动性。为提高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动员区、街、社区
三级的工作积极性,采取上门调查、与工商部门核对等形式,广泛开展城区内民间组
织的普查工作,共普查各类民间组织1000余家。同时为各类民间组织办理注册登记手
续,全年共注册登记58家。加强对社团和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指导,依法取缔
非法组织1个。

(李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