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华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3&rec=104&run=13

【概况】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北京石油学
院。1969年,迁校山东东营,改称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 更名为石油大学,石油大
学(华东) 是石油大学的主体。1997年,石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行列。
2000年,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和网络教育学院。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石油大学(华东)已由一所单科性工科院校发展成
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以本
科生、研究生培养为主,同时开展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的多形式、
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
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通用型和新型学科专业比重越来越大,服务面向不断拓
宽,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大大加强。学校现有13个教学院系,45个本科专业;
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 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有5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
心) 。学校还建有成人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校有教职工3310人,其
中专任教师1120人,教授、副教授480人,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65%。现
有两院院士3人, 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242人,4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
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1人被确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
专家。 截止2001年底, 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2000人, 各类研究生2200人,函授生
10000多人。
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被誉为“石油科
技人才的摇篮”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4.6万名博士、硕士和本、
专科毕业生,以及1.2万名函授、夜大毕业生,13000多名培训生。这些毕业生大都成
为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管理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有的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如吴仪同志、
周永康同志,何国钟院士、沙国河院士等。三大石油公司的总经理均为石油大学毕业
生,全国各大油田、炼化企业的领导、也有许多是石油大学的毕业生。在毕业生中,
还涌现出“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楷模”秦文贵、“五四奖章”获得者
刘汝山等全国知名的典型人物。
石油大学(华东)还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推动石油行业
科技进步的重要依靠力量。学校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固而又广阔的科研市场。有
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36个校内研究所(室、中心) ,有专兼职科研人员600多人。学校在定向井丛式井钻井
技术、重质油加工技术、油藏描述技术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批国内外
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承担石油、石化工业科技前沿的重大研究课题方面,学校具有雄
厚的实力和明显的优势。 “九五”期间,科研经费逐年增多,累计达2亿多元;承担
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863”项目18项,落实中石油、
中石化科研项目49项; 获省部级奖励158项,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奖、科技
进步奖及发明专利。
石油大学(华东)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形成“实事求是、艰苦
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形成“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爱国奉献、 科学务实、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1993年学校被评为
“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
进学校”,1999年被评为“全国民主办学先进高校”,2000年再次荣获“山东省党建
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石油大学(华东)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在教育部公布的7项办学指标中,有5项列
教育部直属高校前6位。 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建设,学校办学环境有很大改善。
校园占地3000多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是山东省校园文明建设优
秀学校。 固定资产总值达7亿元, 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图书馆藏书
123万册。有正式建制教学实验室32个,7个基础教学中心实验室为山东省一类教学实
验室, 有20个多媒体和多功能教室,6个语音实验室。微机室实现联网且全天开放,
因特网进入学生宿舍。 还建有6个校内实习基地、3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集生产、
教学与科研功能于一体的炼油厂、机械厂、仪表厂等校办企业。

【学科建设与“211工程” 建设】6月份,学校“211工程”一期建设顺利通过教育部
组织的专家验收。 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211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科学,
实施顺利, 总体建设质量较高,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6个重点学科和图书、网络
两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绩突出,其中6个学科捆绑成5个参加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申报,
全部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211工程”二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11工程”
建设不仅使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而且在教学水平、科学研究、队伍
建设、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进步,总体办学水平有明显提
高。

【师资队伍建设】 2001年,学校新增2名院士:本校沈忠厚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士,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希孺教授来校工作。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规范,2001年有44
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引进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和硕士共35名。研究生导师队伍得
到加强, 新增研究生导师46名。继续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190人晋升高一
级的专业技术职务,其中20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29人晋升副教授。学校中青年教师
成长较快,李根生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林承焰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杨少春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刘晨光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招生与就业】2001年各类招生数量都创历史最高记录,实际招收本专科生4400人,
比上年增加1500人, 在校本专科生首次突破万人大关;招收研究生531人,较上年翻
了近一番,各类研究生总数超过2200人;网络教育学院和成教学院招收网络、对口高
职和函授生4200多人, 在册成人本科生超过1万人,继续教育培训4000人次;招收外
国留学生20人。 2001年学校举办3次大型双选招聘会,毕业生供不应求,供需比连续
两年达到1∶4, 紧缺专业达到1∶8, 毕业生一次签约率达到98%。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等校外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加
强新培养计划的落实。一方面严把质量关,保证毕业生质量。经过严格审核,获毕业
资格的学生占应毕业生数的94.7%; 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复合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完善,扩大辅修和双学位培养范围,有152人取得双学位证书,
61人取得辅修专业证书。 有227名学生修读双学位,比上年增加169%。学校首次试行
本硕连读办法,有36人被推荐为本硕连读生。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继续保持较高通
过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所提高,有2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被
评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教学基本建设得到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1年除投入正常的教学经费外,
学校拨款800多万元用于学科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电化教学及
实验室建设、旧教室改造和新建体育运动场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扩大电化教室
及计算机房容量,学生用机数达到1300多台,基本满足学生上机的要求;本科专业增
加到45个, 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4个校级工科基础
课程教学基地开始建设,公开出版教材15部,完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建设的立项工
作;启动“新世纪教改工程”,确定“十五”期间教材立项选题和学校教改项目26项。
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成功举办第10届大学生科技节,在第7届“挑战杯”
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活动中获得多项国家及省级奖励。举
办“大学生教改论坛”,鼓励、组织大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收到良好效果。
学校还获得2001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二等奖,女子万米冠亚军。顺利进
行2001级4000名新生的集中军训工作。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1年学校发放各类奖学金、 助学金共666万元。为了帮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提供4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 与东营市工商银行合作,有1900名学生得到助学贷
款, 总额690万元;学校和各院系积极开展引资工作,从校外引进奖学金、贷学金和
困难补助,争取到中石油、中石化、物探局、斯伦贝谢公司等的奖学金、助学金总额
近100万元。

【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2001年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研经费实现历史性突破,
到位科研经费6500万元,较上年增加1000万元。学校首次承担国家“十五”一级重大
科技攻关项目,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标志着学校科学研究水平进入较高层次。
全年验收、鉴定科研成果71项,申请专利44项,共有25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科
研综合实力排在全国高校前50名。 高水平论文数量有较大增加, 发表论文总数、被
SCI和EI收录的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为第31名、 46名和33名,科研成果专利申
请数排在第35位。科技处被教育部评为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全年
共有近百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 包括7名院士、多名外籍专家,共举行学术
报告会200多场次,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体制改革与岗位津贴改革】 学院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至2001年底已组建8个教学
学院,给予院系相应的办学自主权,提高院系办学的积极性,逐步实现校院两级办学
格局。通过学院制改革更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资源利用率和管
理效益。网络学院、高职学院、成教学院的建设立足改革,增强实力,建立南校区、
北校区和西校区。与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二
期工程建设开始启动。试行岗位聘任和津贴制度。试行岗位津贴制度是学校一项重大
分配制度改革,新方案体现教师是主体、教学科研是一线的思想,体现重实绩、重贡
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新方案施行以
后,学校对教师和干部进行设岗和聘任工作,完成校机关的机构调整和二级干部换届,
机关编制整体压缩15%。 第一次采取公开答辩、公开竞聘、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干部,
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重要岗位。年底进行考核,并根据业绩和贡献兑现津
贴和奖励。

【校办产业与后勤改革】校办产业全面超额完成全年预定指标,年产值达到9.09亿元,
上缴国家税金5313万元,实现利润1574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29%和30%。校办
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新的发展,山东石大科技有限公司和教育部油气加工新技术工
程中心完成注册,创办石大科技创业中心,成为东营市科技成果孵化器的示范基地。
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深入。年初,学校正式成立后勤服务集团,并成立与之配套
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职能范围,理顺关系。一年来,后勤服务集团初步完成体制
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健全配套措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继续开
展医疗制度改革,出台新的《医疗保险改革过渡方案》,遏制医疗费的不合理增长,
比2000年减少支出近100万元。 产业经营单位与后勤服务集团自负工资奖金人员总计
已接近1000人,基本实现学校“三三制”改革目标。

【办学效益与职工生活】2001年,学校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拨款经费减少的情
况下,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共节约、挖潜、增收1400多万元,超过年初制定的目标。
各种经费拨款年终达到7187万元,比年初核定指标净增1291万元,不仅平衡了预算,
而且使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收入增加,办学效益提高。
“安心工程”进展顺利,职工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竣工和在建住宅楼570套共7万
平方米,开始实行住房补贴和水电气补贴。2001年,全校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平均
增加收入为历年最高,其中离退休人员人均增加近3000元。

【对外合作与社会服务】2001年学校继续加强油地校合作,与胜利油田的合作科研项
目达186个, 经费2600多万元。召开地校双方领导联席会议,落实为东营市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措施。通过向校外和上级部门输送及外派干部,支持和参与地
方经济建设。与东营市各县区首次开展科技对接活动,合作项目达50多项,创办联办
科技企业20家,在油田、石化及地方产生较大影响。经山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
在青海、任丘等地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3个,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
校还加强与各大油田的沟通与合作,走访校友,宣传学校,收到很好的效果。

【沈忠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1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01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忠厚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忠厚,男,1928年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1955
年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北京石油学院钻井教研室副主任、华东石油学院开
发系主任、钻井研究所所长、石油大学高压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沈厚忠还曾兼
任美国《高压水射流》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劳保学会水射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水动力研究及进展》与《石油钻采工艺》杂志编委。
沈忠厚教授近20年来一直从事高压水射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将射流技术
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对石油钻井工程做出卓著的贡献,其主要成
果是:(1) 结合研制高效钻头,对淹没非自由射流动力学规律、自振空化射流理论、
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理论进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发明新型加
长喷嘴牙轮钻头、自振空化射流钻头、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钻头等3种新型高效钻头。
3种钻头在10余个油田和油区现场应用,累计用数3500余只,平均提高钻速25%~35%,
获直接经济效益约1.7亿元。(2)在国内外钻井工程领域,首次创立以井底岩面获最大
水功率为目标函数的水力设计新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3)
在国内外首创自振空化旋转射流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在10个油田现场应
用,单井增油20%~30%,单井增注30%~130%,累计创经济效益1.2亿元。
沈忠厚教授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国家发明三等奖1次、省
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3次,获中外专利13项,在中外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出版英文专著1部、 中文专著2部,本人曾荣获“全国能源工业特等劳动模范”等6种
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励。

(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