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2&rec=62&run=13

【概况】2000年,东营区文化部门始终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搞好各类常规性文化活动的同时,
突出抓好区域性文化工作,做好精品工程和文艺创作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
文化市场日常管理工作,做到边规范,边发展,繁荣净化文化市场。加快文化基础设
施建设,培育和发展电影市场,以科技影片带动电影市场发展。

【群众文化】 2000年1月28日,东营区与油田12家二级单位及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举
办第三届春节联欢晚会《新千年礼赞》 ,共调用演职人员100多人,有16个节目参加
演出。 2月18日举办东营区第三届元霄节调演,区直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6个代
表队2000余人参加展演。 2月19日组队参加市民间艺术展演,获优秀节目和表演一等
奖。3月6日组织举办东营区第六届农民文艺调演,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精心准
备, 节目水平有较大提高。5月26日举办“油城青年歌手卡拉OK大奖赛”,分民族和
通俗两种唱法,来自油田、市直等70多名歌手参加大赛,有15名歌手进入决赛,分别
评出民族和通俗唱法一、 二、三等奖。5月15日-9月15日举办东营区2000年百部爱国
主义影片展映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 活动历时4个月,演出文艺节目18场,放映电影
55场, 深受群众好评。9月29日举行“庆祝建国五十一周年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颁奖
晚会” ,评出组织奖9个,优秀节目奖15个,创作奖5个,特别奖1个,优秀演员奖20
名。11月,同区科委、卫生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三下乡”活动,编演一批以反映新人
新事为题材的文艺节目,到各乡镇巡回演出,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管理】2000年,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的管理力度,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全面搞好文化市场管理。1-3月份开展打击非法音像制品专项斗
争,按照《出版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没收淫秽宣传制品,实
行影片专供, 保护知识产权。4月,对音像制品、书刊非法出版物进行集中整顿。由
区文化局牵头,公安、工商部门配合,对辖区内音像制品和书刊市场用15天的时间进
行集中治理整顿,查处非法出版物,净化文化市场。此次治理共出动人员70人次,车
辆21台次, 整顿音像制品、书刊业户201家,查获盗版VCD光盘152盘,盗版书刊22 4
册。7月8日-9月20日,对辖区内电子游戏厅进行专项治理,共整顿电子游戏、电脑游
戏业户102家,查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子游戏厅48家、电脑游戏室42室、赌台5张,
收缴赌博机12台、赌博电路板198板、电脑主机25台,治理活动取得较好成绩,被省、
市两级检查验收合格。

【文艺创作】王为民创作的舞蹈《长调魂》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山东省舞蹈选拨
赛中荣获三等奖。崔占芳创作的油画作品在东营市文联、市美协、市书法家协会、黄
河书画院联合举办的《迎接新世纪画展》中分别获二、三等奖。

【电影发行】2000年,区电影管理站努力实施跨世纪农村“2131”工程,拓宽电影市
场,寻求电影放映落脚点。把电影放映宣传转向宣传企业产品、企业形象、企业工作
动态,实行“企影联姻”。入春以来,为配合全区农村电网改造,由区电业局出资购
买“农村安全用电” 科教片2部,在全区放映90多场,教育和提高农民的安全用电意
识, 收到较好效果。6月,为龙居乡养蚕站购买科技影片《大棚养蚕新技术》,在全
乡放映40多场,受到养蚕户的好评。全年放映爱国主义影片130多场,科教影片189场,
观众达6万多人次。
(李海霞)

·广播电视·

【概况】2000年,东营区广播电视局按照“宣传工作是中心,事业建设是基础,队伍
素质是保障,内部管理是关键”的原则,全面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全年在上级台
用稿810条,其中在市电视台380条,市电台280条,省电视台45条,省电台105条,均
创历史最高水平,市电视台用稿总条数位居全市第一。区电视台先后开设“学英雄,
见行动”、“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城市美化工程”等栏目,制作
31部反映全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专题片。系列报道《士兵的风采》《蓝海公司思
想政治工作》《辛店镇富而思源教育》和《青衣江畔英雄曲》等在省、市电视台播出
后,产生强烈反响。10月份,区开路电视35频道试播成功,信号覆盖东营区和周边县
区的部分乡镇,相继推出科技栏目《希望的田野》和《综艺欣赏》《东营纵横》等栏
目。 在省电台用稿实现新突破,并荣获省电台颁发的先进集体一等奖,有2人获省电
台模范通讯员称号。 9月,区电台联合省电台在牛庄镇成功举办科技下乡现场直播活
动。在2000年度省市广播电视好新闻评比活动中,有7件电视作品和5件广播作品获奖,
其中省级以上获奖作品有3件。全面实施农村有线电视建设。全区9个乡镇、街道办事
处已有6个接通有线电视信号。 全年投资上百万元,架设区到乡镇光缆干线57公里,
建设杆路12公里, 完成产值近150万元。推行“一遍制反馈式”维修服务承诺,及时
清理私拉乱接,信号质量大幅度提高。市五金交电公司、市食品公司、市副食品公司、
西苑商厦、市蔬菜公司、市建行、西苑小区等单位2000多户并入东营区有线网,全年
新安装用户达1000多户。 年内投资80万元,更新了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制播设备。7
月,建成东营区电视会场,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录播或现场直播。

【东营区电视台】2000年东营区电视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
的中心工作,以真、实、快的办节目方针,吸引更多观众,自办节目有《东营区新闻》
《东营纵横》《希望的田野》《综艺欣赏》《广告文艺》《影视节目》等栏目,深受
广大观众的喜爱。《东营区新闻》为隔日新闻,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
星期日为一周要闻综述。在办好自办节目的同时,加大外宣力度,全年在市以上电视
台用稿425条, 其中,省电视台用稿45条,外宣工作在全市取得条数第一,分数第二
的好成绩。数字摄像机增加到4台,实现数字编辑,为省市电视台上稿的清晰度提高,
用稿量增加。 10月,购置1千瓦开路电视发射机,发射半径有效值40公里,填补东营
区多年来没有开路电视的空白。在创建电视精品工程方面,获得全市电视节目评比新
闻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获山东广播电视奖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东营区人民广播电台】2000年,东营区人民广播电台加强节目改革力度,设置了四大
节目板块,即《八面来风》《相会在午间》《共度好时光》《东营晚风》,节目28个,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等领域,全天播音长达14小时,列各县区同
级电台之首。全年总播出量为511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为4800小时以上。自办节目中,
有4000多个小时的节目采用直播,更为各县区电台之最。外宣工作成绩突出,全年被
省电台用稿105条,被省电台评为先进集体一等奖,2人获省电台模范通讯员称号。有
5件作品在省、 市广播电视好新闻评比中分别获奖,其中录音通讯《她同样是英雄》
获东营广播奖一等奖,获山东广播奖三等奖;系列录音报道《蓝海启示录》获东营广
播奖一等奖,获山东经济广播奖三等奖。在事业建设方面,投资近20万元, 新购1000
瓦发射机1台,天线1副,录播设备7台,保证了正常工作需要。

(宋晓春)

·档案管理·

【概况】2000年,东营区档案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机关档案工作创出新水平。按照
山东省档案局《山东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办法》的总体要求,全区首
批有16个机关档案工作达到省规范化目标管理标准,实现由省级先进单位向省级规范
化目标管理的转化。 其中,一级3个,二级6个,三级7个。企业档案管理走在全市企
业档案工作的前列。东营区石油化工厂、区离子膜厂等区直企业档案工作实现目标化
管理,其中区石油化工厂达到省级企业目标化管理标准,受到省档案局的表彰;顺通
化工、胜利建安、南里工业公司等12家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小城镇建
设档案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牛庄镇是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城镇之一,结合小
城镇建设,牛庄镇对小城镇建设档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
度化管理标准。政法系统档案全面规范。结合区公安分局和区检察院新建办公区启用,
在全区政法系统全面开展档案工作上水平活动,使之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目标管理标
准。其中,区法院、区公安分局达到省一级标准,区检察院达到省二级标准,其他达
到规范化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的日益规范,促进了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区各级各单位共接待查考者2万余人次,查考利用档案4.6万余
卷册,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发挥,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行
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会同有关部门、单位,
有计划的对全区区直机关、教育系统、乡镇及村居四个方面档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抽
查,抽查率为20%~30%。全区档案事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档案的法治意识大大
增强,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档案馆条件明显改善】区委、区政府重视档案工作,首期投资10万元,用于改善档
案馆档案管护条件,从根本上改变区档案馆档案管理落后的局面。档案馆购置复印机、
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切纸机、空调机等档案管理设备和保护设施,
馆藏档案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管理设备和保护设施配备跨入全市先进行列。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区档案局包扶的龙居乡常家村,是全市33个重点扶贫村之一。
2000年,投资34万元(其中协调扶贫资金24万元),完成260亩撂荒地的改造(其中包括
修建生产桥4座、新上小型电灌站1座、疏挖灌排沟3条、土地全面整平) ;兴建大棚1
7个, 扩大养殖面积1200平方米;调整产业结构,新发展桑园50亩;新打机井两眼,
架设水管线到户,解决人畜饮水和发展庭院经济用水问题;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全村
人均纯收入2200多元, 比上年增收950元,突破市委提出的当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
元的目标。

【提高档案队伍素质】全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160人次;档案文秘
专业招收学员44名,其中,本科17名,专科27名;在实践中培训人员37人,受训人员
基本技能得到很大提高;组织档案人员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全年有60多人在区级
以上报刊、 电台、电视台等发表稿件190多篇。通过举办专业业余教育和专业培训,
全区档案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袁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