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礼仪风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600&run=13

交际清代行跪拜、作揖之礼。民国年间,提倡鞠躬礼和握手礼。建国后,一般的
交往礼节是握手、点头致意、鞠躬等。农村在祭祀、吊唁、拜年等特殊场合仍行跪拜
礼。客至,主人起身相迎,行握手礼,请客人先行,主人随后;进屋,请客人坐左首,
主人陪坐,先敬烟,后敬茶, 热情交谈;客人告辞,主人送到大门外,握手话别。宴
客时,待客人到齐,茶罢入席。旧时,男女不同席。请客人坐首席,主人陪坐,多谦
让一番后,分主宾落座。主人频频敬酒让菜劝饭,客人表示感谢。客人来访,赠送礼
品,接受者定要回访、回赠,是谓“礼尚往来”。
旧时,除近、远亲之间相互来往之外,又有结拜兄弟、认干亲等特殊交往关系。
要好朋友义气相投,结拜为兄弟,青年女子也有结拜干姊妹的。交好的两家,有的给
孩子认干爹、干娘,结为干亲。建国后此俗渐少。今又有所抬头。
婚嫁解放前,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贫富相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定婚到完
婚,青年男女全不由己,无法定婚龄, 早婚是常事。此外,还兴娃娃亲、指腹亲、换
亲、转亲、童养媳等。男子丧偶可以续弦(续娶) ,有妻可以纳妾,而女子丧夫要为夫
“守节”,倘若改嫁会受到种种非难和歧视。旧时,婚嫁分定婚、结婚两大步骤。
定婚一般是先提亲。男孩、女孩到了十几岁,由媒人从中说合,只要门户相当、
“命相” 、 “属相”相合、辈份相同、父母应允,即可口约为婚。第二步“递号”
(亦称“换号”),由男方长者选定日期通过媒人到女方家“换号”,一般带烟、酒、
糖、茶、鸡、鱼、肉和压号钱,“号”即一张红纸上各写有男、女双方家长的姓名、
表字。第三步“送柬”,是正式定婚。男方本族长者约同媒人携柬书和礼品 (必有压
柬钱、 包柬裤、 包柬袄) 送往女方。柬书是婚约的凭证,不得随意解除,双方成为
“未过门的亲家”,一方有婚丧事宜,另一方会携带礼仪物品前往庆吊。
结婚女方十六、七岁后,男方向女方提出结婚,如女方应允,男方准备迎娶。第
一步送请庚(俗称要年命)、送日子。送请庚是双方通书欲订婚期。送日子是男家根据
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择定成婚吉日后,写在婚帖上送到女家。送日子必须带
全女方事先要求的聘礼。婚期一旦确定,没有特殊的情况不得更改。第二步婚前准备。
男方布置新房,送“喜帖”,接亲戚,一般人家订花轿、吹鼓手,有钱人家订赁戏班。
女方父母为闺女置办陪送妆奁。第三步下催礼(也叫下水礼)、送婚呈。结婚前两三天,
男方携婚呈(有的在送日子时带上),抬食盒前往女家。食盒内装猪肉两块、鲤鱼两条、
白面8斤、 白酒两斤和馍馍、粉条等,并带喜鸡两只。女方款待时顺便介绍结婚这天
男女陪客和辈份,以便男方做好相应宴陪人的准备。第四步娶亲。婚礼前一天,男方
门窗油漆一新,贴上喜联,门口挂红灯,迎门贴双喜字。洞房里,炕下放接脚石,窗户
贴粉红纸,被褥里面填上花生、红枣、栗子等。傍晚,吹鼓手在大门旁奏乐,大户人
家的戏班开始唱戏, 新郎由一同辈者拿着红毡到本族各家去跪拜。这天晚上必须是公
公睡在新房里,有“公公睡新床,子孙定满堂”之说。结婚的这天一早,两乘一龙一
凤的花轿披挂一新,前面由吹鼓手、旗、锣开道。新郎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入
女轿。男轿里坐上新郎的侄子或弟弟,前簇后拥去女家迎娶。女方款待新郎并在新郎
的礼帽上插“金”花,腿上插两双(新郎用过的)红色金顶筷子,女方院内靠正房摆上
供桌,新郎前往跪拜后,便按约定的时辰让新娘蒙上头红,起嫁。新娘由送嫁的女客
挽扶着送入新郎来时坐的花轿内, 由兄长、舅、叔等4人陪轿,俩送嫁的妇女及姑、
嫂等另车同行。妆奁在前,旗、锣开道,吹鼓手奏喜庆曲随轿前进。花轿到新郎家门
口,按“婚呈”上订的方向落下后,由拿毡的领新郎出轿。新娘轿前一男童 (多数是
新娘的侄子)挡着轿门,得到赏钱后有人领走,两少妇将新娘扶出轿门。将两块红毡倒
换着铺到院内,不得让新娘脚着地。过门时,吹鼓手奏乐,鞭炮齐鸣。大门屋顶上用
红纸包的两块砖压上新郎从新娘家带来的筷子,将小面火烧、花生、糖果撒入门前看
热闹的人群中。新娘进门后,新郎、新娘面对供桌站好,按照“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的喊声跪拜,新娘由伴娘领入洞房。入洞房后,伴娘把新娘扶坐在椅子上,
把蒙头红揭去,拆了抓髻挽上纂(叫换头),踩石头上炕,面朝窗户的墙角盘腿坐下。
青年男女争看。婚主摆设宴席,款待女方的来客和庆贺的宾朋。晚上闹房、喝合婚酒,
至夜深人们散去。次日早饭后,新娘由婆家嫂子带领祭祖坟,拜同族长辈。
回门一般新婚第三天回娘家,第六天由家人送回婆家,谓“做六晌”,6天当中两
头住平(有的地方第二天称三日,第三天谓六晌)。至此,整个婚事操办完成。
建国后,实施《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男女平
等,实行结婚登记制度。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喜事新办、俭办,反对
铺张浪费,一些地方的婚事操办开始变革。结婚不用花轿、吹鼓手,改为骑马,披红
挂花,用锣鼓、彩旗。60年代,改坐挂彩的马车、骑自行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城乡青年的婚嫁情况变化很大。农村在较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婚俗,大多经过媒人介
绍、相亲、定婚、登记等步骤,婚期需择黄道吉日,仪式从简。城镇青年多自由恋爱,
建立感情后登记结婚,婚期往往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元旦、春节期间,
婚礼多在宾馆或饭店举行,同时设酒宴,届时,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也有的旅游结婚
或参加集体婚礼。一方面,婚嫁更重质量,不重形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条件的好
转,城乡均出现彩礼日趋升级,婚礼大操大办、旧习俗回潮的现象。
生育坐月子小孩降生,即到产妇娘家报喜。生男谓“大喜”,生女谓“小喜”。
生男孩的户在产妇门口屋檐上扎一弓箭系红绸,生女孩者只挂一红布。一则表明搭弓
为男,织布为女;二则避邪;三则避外人。乡邻亲朋多来祝贺。婴儿出生第5天(俗称
“五日”),产妇的娘家备米、面、鸡蛋及黄酒、小棉被、衣物等前来祝贺(俗称“送
米面”) 。是日,产妇婆家用面饼、熟鸡蛋或油条等分送送礼的乡邻。婴儿出生第12
天(俗称“十二晌”),产妇娘家给婴儿圆耳朵,用圈盘盛上99个水饺,希望小孩长命
百岁。
满月婴儿满月,娘家将母子接往家中度满月。为赶好日子,接的时间可提前或推
迟。
百晌婴儿出生第103天,亲朋好友携礼前来祝贺,礼物为布3尺(今多送成品衣裤)、
面条数斤 (或生面团两块) 、平安钱,姥娘家送百晌馍馍。设酒宴,饭食中须有面条
(称长寿面),并将熟面条分赠族人、乡亲,乡邻将钱放入碗内示贺意。有的地方分百
晌馍馍,并投入井、湾各1对。
辫锁子旧时,为保孩子长命无灾,有的妇女迷信于给孩子辫锁子。先由算命先生
算命, 若命中有锁子,则要找属相合适、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作为干娘,用5色
线按一岁一对铜制钱辫成锁子,举行仪式后,把锁子挂在小孩脖子上。周年后开锁。
此俗,今已淡化。
起名婴儿出生后,由长辈为其起乳名,俗称“小名”,以地名、时间、物件等起
乳名的都有。学前由长辈按辈份起学名,俗称“大号”。旧时,受封建观念影响,名
字多出自四书五经。女子则只有乳名无大号,婚后在父姓前贯以夫姓,称“某某氏”。
建国后,男女平等,都有自己的“小名”和“大号”,按辈份起名者渐少,随时代潮
流起名者增多。
周岁婴儿出生一年后的生日,举行家宴庆祝。
过继旧时,无儿的夫妇过继亲兄弟或堂兄弟之子为自己的儿子,养老送终,继承
家业。过继时要举行仪式,族长、家长参加,定立文书。建国后此俗渐废。
称谓书面称谓旧时,对近支长辈、兄长加“家”字,如家祖父(母)、家父(严)、
家母(慈) 、家伯(叔)、家兄;对已故长辈,改“家”为“先”,如先父、先母;对弟
及晚辈加“舍”,如舍弟、舍侄;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儿子为“犬子”,对
远房族家加“族”字,如族叔、族兄、族侄等;对姻亲加“姻”字,如姻伯、姻兄、
姻侄等,岳父母称女婿为贤婿;对亲友加“令”字,如令尊、令堂、令弟、令郎、令
爱、令正;世谊同辈称仁兄,自称愚世弟,对长辈称世伯,自称世晚;对老师称师尊、
恩师,自称门生、受业;称同学为砚兄(弟);老师称学生为贤契,自称友生;社会上
称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太太、未婚女子为小姐、女士。建国后,书面称谓逐渐
口头化,旧称谓只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社会上一般互称“同志”。先生、夫人、太
太、小姐、女士等称谓一度不用。80年代,在城镇又恢复使用。
口头称谓父系方面,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或老爷(yě) ,曾祖母为老奶奶或老嬷(m
a);称祖父为爷爷(yéye或yèye),祖母为奶奶或嬷嬷(mǎma);称父亲为爹,爸爸,
有的称父为爷(yé) 、叔,称母亲为娘、妈,有的称母为婶子;称伯父为伯伯、大爷
(yé) ,伯母为大娘,叔父母为叔、婶子,称姑夫、姑母为姑夫、姑。母系方面,称
外祖父为姥爷, 外祖母为姥娘或姥姥,舅父、舅母为舅、妗子;女婿对岳父母、儿媳
对公婆的称谓大多随夫妻对方对父母的称谓,也有的称岳父为大爷(yé) 、丈人,岳
母为大娘、丈母娘。同辈人对年长者称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对同辈年龄小的和
晚辈往往直呼其名。社会上对年龄较大者称大爷(yé) 、大嬷(ma))、大爷(yě)、大
娘、大婶、阿姨,同龄人称同志或大哥、兄弟、大姐、妹妹;80年代后,城镇人称先
生、女士、夫人、太太、小姐者渐多。
喜庆贺婚嫁男子婚娶, 亲友多赠衣料或床上用品。至亲须拿“磕头礼”和喜幛,
好友致贺多赠生活用品及室内装饰品。同事多凑份子送贺礼,同喝喜酒。女子婚嫁,
亲友亦携礼相贺,亲戚一般赠送衣物、床上用品或贺礼。朋友、邻里以关系亲疏而定,
或单送或凑份子。
贺生育青年夫妻生育子女,产妇的大娘、婶子、叔伯姐妹各备红糖、鸡蛋、白面、
衣料、饰物、玩具,前往祝贺。如今生育,婴儿父母的好友及同事亦有贺礼,多为衣
物、玩具、童车之类。主人回以喜糖、喜烟、红鸡蛋示喜。
贺寿诞境内群众注重老人和小孩的生日。旧俗老人年逾花甲后,子女亲友前往祝
贺,谓之“祝寿”(老年人的生日也叫“好日子”)。礼物必备面条、面桃,称“寿面”、
“寿桃”。遇70、80岁等“大寿”尤其隆重。小孩做生日是盼望其快快长大,也有纪
念母亲“苦日”的意思。
旧时富家老人寿诞,除子女、亲属外,尚有许多宾朋乡里登门祝贺,携厚礼, 送
寿幛,献寿联,歌功颂德,祝寿礼仪亦多。一般人家祝寿,亲朋送些酒、肉等食品以
示贺意,贫者则只吃顿寿面而已。建国后,祝寿仪式简化,寿礼添有生日蛋糕、寿酒、
鲜果、名茶等。80年代后,许多家庭到酒楼设宴,为老人祝寿。有的子女在电视或电
台节目中点歌祝贺。同时,过生日之风发展到中青年人。因独生子女渐多, 小孩多成
为家庭关注的中心,故过生日亦十分隆重。
贺新居旧时迁新居后, 亲朋多带礼品前往祝贺, 谓之“温锅”。多送豆芽、发面
(或馒头)、肉、鱼等物,寓意是生活富足、年年有余。近年,此习俗盛行。
送节礼旧时,每逢中秋节、春节,亲友之间相互往来,所带礼品一般为4色、6色
或8色, 鱼、肉必备。逢新婚之后,女婿到岳父家看望或拜年,所带礼品尤重,一般
为8色礼。招待宴席也特别丰盛。
丧葬丧葬自古极为重视。旧时讲究“入土为安,厚葬为孝”,亦有“穷不可厚葬,
富不可穷埋”的说法。境内以棺木土葬为主。达官权贵, 极尽铺张。庶民百姓虽循习
俗,多俭办。
解放前,人到暮年,子女便为其准备后事,修墓打棺、置办送老衣物。人死后,
由族人老者为死者穿衣净容(女的整梳发髻,男的剃头修髯),扶正身位,抬至灵床,
先由孝子“指路”,后讣告亲朋(也叫报丧帖),期亲披麻戴孝,糊制哀杖。母亲死了,
孝子亲赴外祖父家,孝女到婆家报丧。一般当晚“送浆水”。第二天在院内扎灵棚,
亲戚乡邻前来拜吊。晚上送盘缠、烧纸钱、焚纸车马及死者衣物。若是三日丧,这晚
上“入殓”, 盖棺加钉(五日或七日葬由丧主自卜)。棺停灵棚后堂,灵棚前堂摆有供
桌, 上有死者的牌位、 香炉、供品。孝子们守灵, 并朝夕祭奠,日夜不辍。丧主请
“里柜”、“外柜”主持丧事。吹鼓手在大门外高奏哀乐,乡邻、至友、亲朋前往吊
唁。孝子孝孙们向吊唁者叩头谢劳, 男的岳父、女的婆母为其“穿孝”(也叫盖服),
尤其是未婚媳妇盖服,男家得花大笔钱。午时,亲朋到齐,孝子叩拜“里柜”、“外
柜”后,即起灵。棺柩启动后,按迎门祭、路祭、墓祭顺序,祭拜后,揭罩下葬。坟
成后,孝子把哀杖插在坟上,兜着帽子、麻绳回家。当天,设宴招待亲友。第二日天
不亮,孝子挨户到门口“谢劳”,见人要跪拜。第三日早上圆坟,孝男孝女持祭品、
香纸到坟上祭奠。豪富之家发丧期间扎有幛棚、纸草棚,凡祭拜之处都扎棚,迎门扎
二层楼,谓“扎迎门”,披挂得五彩缤纷,里面陈列玉器古玩。人死后35天(俗称“五
七”) 、100天,孝子携祭品、香纸祭奠。3年内孝子穿白鞋、黑衣服撒边,不去娱乐
场所,宴席不划拳行令,待3年忌日至坟上祭奠后孝期满。
建国后,政府大力宣传破除迷信,改革封建殡葬方式,取消棚业、纸草业、行人
业、 吹打业和风水先生,简化殡葬礼仪,缩短服期,刹住了选墓地、发大丧的陋俗,
逐步树立殡葬新风尚。60年代,改革土葬,以自然村建立公墓,改变乱葬乱埋多占耕
地现象。80年代后,推行火葬,各村、镇建立纪念堂,丧事由村红白理事会办理。凡
丧事开追悼会,孝子戴黑纱,不雇吹鼓手,一切从简,厉行节约。90年代,火化已经
普及,但丧葬陋习时有回潮,个别的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祭祖旧时,每年清明节、农历六月初六、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十月初一、年除
夕、先人忌日及婚后的第二天,都要上坟烧纸、祭拜、添新土、压坟纸。年除夕有的
大家族请影、小家族请轴子,俗称“请老爷(yě) 老嬷(ma)”,即请逝去的先人齐来
过年,初一傍晚送回,届时烧纸焚香,燃放鞭炮。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在农村请影、
请轴子者渐少,按时上坟的习俗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