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598&run=13

饮食建国前,当地农民以高粱、玉米、大豆为主粮, 辅以黍稷、绿豆、白豆、小
豆、小米等杂粮。一般一日三餐, 早晚习惯喝粥或小米、绿豆稀饭。贫富之间生活差
距很大。富户多半吃细粮、鱼肉、蔬菜;中农以饼子、窝头为主食,自种的蔬菜为主
菜;贫苦人家,半年糠菜半年粮,春季常以“谷扎”、“芑馏” (粗粮掺野菜蒸成球
形)、“扒拉子”(粗粮掺胡萝卜及其叶、榆树叶及榆钱、槐花、地瓜叶或其它野菜蒸
成半散状) 充饥。每逢节日,面食有卷子、饽饽、单饼、油饼、蒸包、煎包、果子、
面条、水饺等。穷人家则粗粮细做,如包皮饼、小米绿豆干饭、杂面等,春节如细粮
不够, 掺些白玉米面,千方百计包顿水饺。建国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59~196
1年三年困难时期, 生活一度困难。60年代后,地瓜、小麦种植面积增多,地瓜干渐
成主食。70年代,玉米渐成主食,部分地区开始种植水稻, 小麦种植面积增多。80年
代,特别是建区后,面粉成为主食,辅以玉米、小米、大米、豆类等。
过去,当地百姓的副食以蔬菜为主,有白菜、茄子、萝卜、黄瓜、豆角、辣椒、
番瓜、南瓜、菠菜、韭菜等,有时吃豆芽、豆腐等豆制品和粉条、粉皮等淀粉制品,
常年家备葱、蒜、虾酱和自腌萝卜、蒜、姜等咸菜,自腌咸菜习惯延续至今。近年,
蔬菜增加圆葱、土豆、西红柿、卷心菜、菜花、蘑菇、芹菜、油菜、山药、蒜苔等。
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人们四季皆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过去,普通百姓除年
节外,鱼肉蛋食用较少,多购买肥猪肉,将其炼成猪大油食用。后来,食用油以棉籽
油、豆油、花生油为主。近年来,专业化养殖增多,鱼肉蛋奶消费明显增加。本地种
植的瓜果有甜瓜、脆瓜、香瓜、桃、梨、枣等,近年增加苹果、西瓜、草莓、葡萄等
品种。
当地群众有饮茶、吸烟、喝酒的习惯,过去多饮生茶,今尤喜茉莉花茶。男性及
老年女性吸烟者颇多,吸水烟、旱烟、菸叶、土制烟卷,富户吸香烟。多饮低档散酒。
近年来,烟、酒、茶消费均趋向中高档。戒烟、喝绿茶、饮啤酒者增多。
服饰建国前,当地百姓多自己纺线织粗布,以青、蓝、白色为主,做成高领袄、
褂、袍、大腰肥裆裤等, 有单、夹、棉之分,腰带亦为布腰带。男子上衣多为对襟,
女子为右掩襟。年轻女子多穿红绿印花布衣服和撮花布衣服。冬季有外扎腰、扎裤腿
的习惯。农民干活时穿自做的浅布鞋、双脸子鞋、牛鼻子鞋等,鞋底是手工纳的多层
底,冬季穿棉鞋,闲居时穿“蒲窝儿”(用蒲草或苇穗编织的鞋)。袜为土布白袜或蓝
袜,雨天穿满纳帮底的泥袜。秋季戴帽垫,冬春戴风帽、橹帽。年轻女子婚前多扎长
辫子,婚后梳纂套网扎簪子。富有者戴耳环、手镯、戒指等, 老年妇女戴“脑带子”
帽,前边饰以帽花,小孩戴挽帽或虎头帽。中年男子多戴毡帽头、三大扇帽。
建国后,女子戴首饰之俗渐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绝迹。人们多穿细布衣服,
粗布衣渐少,常用布料有卡其布、条绒布。中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
穿球鞋、五眼鞋、圆口鞋、解放鞋。年轻女子穿蓝士林布上衣,女干部、女学生多穿
列宁服, 着力士鞋、松紧鞋。冬季部分家境较富裕的男女着黄、黑、蓝色棉大衣。男
子留分头、平头,戴八路军帽、八角帽。冬季戴解放帽或三大扇帽,围长围巾。中年
妇女多留齐耳短发,青年妇女扎两条辫子,围红、绿、黄等色方头巾。老年人的服饰
仍沿袭旧俗。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服饰也出现新变化。石油工人多穿蓝色棉布
工作服,分单、棉两类,鞋为牛皮工鞋、橡胶雨鞋,配有雨衣。“文化大革命”期间,
青年人多穿军服、戴军帽、着军鞋,上下一身草绿,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70年代末,
时兴涤纶、涤棉、毛织品,流行灰、蓝、黑色,服装款式变化不大。男女皆穿塑料底
鞋或翻牛皮鞋、布鞋,穿土布袜或线袜者渐少,穿人造纤维袜者渐多,但许多农村家
庭主妇仍在新买的纤维袜上缝上一个厚实的粗布袜底,以使袜子耐磨。
进入80年代,人们的服饰观念更新,变讲究实用耐穿为追求美观时髦,色彩日益
丰富,款式不断翻新,质料渐趋高档。领风气之先者总是青年人,尤以城镇青年为甚,
西装、茄克衫、面包服、运动服、羽绒服、筒裤、喇叭裤、牛仔裤、呢子大衣、风雪
衣、 健美裤、萝卜裤、脚踏裤、羊毛衫、T恤衫等新潮迭出。女青年多穿百褶裙、连
衣裙和高筒尼龙丝袜,男青年中穿大红大绿或大花者不为鲜事。老年人则大多保持着
传统的服饰习惯。男子多留分头、平头,个别男青年留长发,男子中一度流行鸭舌帽,
但戴帽者越来越少。女子发型各异, 有的留披肩发,有的扎辫子,有的留马尾式,有
的烫发。女子戴帽在防晒和防寒的同时,更具装饰作用。男女夏季多穿凉鞋,冬季穿
皮鞋、旅游鞋、翻牛皮鞋、布棉鞋,女式鞋多为高跟鞋。用化妆品、戴首饰者渐多,
化妆品多为增白、润肤品和香水, 首饰主要有各式发卡、戒指、耳环、项链、手镯,
但质地贵重的纯金制品不多。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穿中山
服的少了,穿西服的多了;穿布鞋的少了,穿皮鞋的多了;穿棉衣裤的少了,穿羊毛
衫的多了;穿化纤制品的少了,穿纯天然制品的多了;单纯追求高档品的少了,注重
个人感受的多了。服装有了礼服和休闲服之分,礼服主要指西服,讲究质地考究、裁
剪合体、熨烫笔挺;休闲服包括休闲西服、茄克等多式服装,讲究穿着舒适、自然大
方、具有个性。女子裙装款式更为丰富,且穿裙装已不再局限于夏秋季节,冬春亦有
穿裙装者。部分青年女子夏季喜穿超短裙。城镇中、老年妇女穿裙装者增多。首饰多
为金、银、玉制品。男用首饰主要有领带夹、戒指和项链,佩领带夹者比较普遍,戴
戒指、项链者多为青年人。女子佩戴的饰品有发卡、耳坠、项链、戒指、手链、手镯、
胸针等,城镇女子佩戴者比较普遍,农村以青年女子为主。
居住建国前,士绅富户住青砖瓦房,四合院落,北屋三间或五间为正房,略高,
东、西、南屋为偏房,略低。院门为大门楼,门前两侧有石墩或石狮。一般百姓有三
间北屋为正房,多两明一暗。房屋为青砖打基,土坯垒墙,屋顶梁檩多用榆木、杉木。
三间屋用梁2架, 檩15~27根,屋长约9米,宽约4米,屋顶置以高粱秸,厚30厘米左
右,上放硬麦穰泥,用脚踩实,后用稀麦穰泥抹平。屋顶可乘凉、晒粮、放柴草等。
建国后,农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建房多为土木结构,70年代后,砖瓦结构增多。
建区后,群众收入增长,人们的住房大多翻盖一遍。各村实行住房统一规划,房屋式
样大多相似。一般建正房5间,偏房2间,砖瓦结构居多,石头墙基,有的是钢筋混凝
土结构, 有的盖2层楼,房屋门窗普遍加大,外镶玻璃,内嵌纱网,装有铁棂。室内
地面以砖或水泥铺地,接地墙角抹一圈水泥或饰以人造大理石,近年刮瓷墙面渐多,
有的屋顶设吊顶。偏房有的为平顶房,水泥抹顶, 用作摊晒粮食或堆放物品。无偏房
或院门开向东、西方向者,多在院门内侧建有影壁,或饰以“福”字,或贴有山水、
花鸟图案的瓷砖;南向开门者,院门多在偏房一侧,偏房南山墙兼具影壁的装饰作用。
院门渐宽大,多为木门或铁门,分为两扇;传统的起脊门楼仍居多数,但新平顶门日
渐增多,门柱上多贴有瓷砖,饰以花鸟图案,门楣上有“幸福之家”、“安居乐业”、
“前程似锦”等字样。
60年代,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初期,工人住的是地窝子、干打垒,后改为土坯房。
70年代后,砖石结构瓦房增多。80年代,城镇开始建楼房,建筑面积有50、60、70平
方米等。90年代,平房渐少,楼房增多,城区开始集中建设楼房,居民住宅面积逐步
加大,室内装修更为考究。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住宅小区发展较快。
行路建国前后,境内村镇之间多是土路,下洼种地走的是荒草野坡羊肠小道。妇
女缠足不能远行,走亲戚、回娘家多是骑毛驴或由男人推木轮车接送,讲究点的坐牛
马拉的铁瓦车。医生、经纪人一般是骑小毛驴,俗称“走驴”。小商人推木轮车或肩
挑背负。50年代后,农村盛行胶轮手推车、地排车、马车。70年代,自行车逐渐普及,
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中短途代步工具。80年代后,汽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拖拉
机等遍及城乡,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国营大型长途汽车四通八达,私营中巴客车和
机动三轮车灵活机动,活跃在城乡之间。城区油田、地方公交网相互补充。出租车有
小轿车、三轮摩托车、人力三轮车。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摩托车,个别家庭购买了汽
车。
器具炊具旧时,人们用石磨、石碾粉碎原粮。垒土灶,安铁锅、铁鏊,烧柴草,
手拉风箱鼓风。切菜用铁刀和木质案板。烧水用锡壶、铜壶、铁皮壶。50年代始,用
机磨粉碎原粮。70年代,使用煤油炉、煤炉者增多。80年代,农村多数家庭仍沿用传
统的灶台、铁锅、风箱等,灶台以砖砌成,使用风箱者减少,个别用电动鼓风机鼓风。
越来越多的家庭改砌小灶,用铝锅、铝壶,有的使用液化气。城镇居民逐步普及使用
液化气灶、高压锅、电饭锅、电壶、电热饮水器、抽油烟机等。城镇居民所用锅、铲
一度以轻便、不锈的铝制品为主,后出于营养学的考虑,许多家庭恢复使用铁锅、铁
铲,以增加饭菜中的铁元素。90年代后,使用不锈钢炊具者增多。切菜用的案板多有
两块,分别用作切生食和熟食。
餐具建国前,用陶制碗、盆、盘、罐和竹筷。建国后,逐步改用瓷制碗、碟、盘、
汤匙及搪瓷制品。70年代后,汤匙兼有铝制品。80年代后,合金餐具渐多,以不锈钢
制品为主,如不锈钢碗、匙、杯等。筷子多用竹筷、木筷。
饮具建国前,用锡制酒壶、瓷酒盅、粗瓷茶壶、茶碗,爱喝茶的人家用当地产的
苇草编“茶囤子”保暖。建国后,保温瓶开始普及。70年代,细瓷、搪瓷、玻璃制品
渐多。80年代出现磁化杯,90年代出现不锈钢保温杯。
家具建国前,少数富户有八仙桌、太师椅、立柜、立橱、茶几、皮箱等,用料考
究,制作上乘。一般人家有方桌、圈椅、抽屉桌、木柜、木箱、方凳、杌子、长条凳
等。建国后,旧式家具渐被淘汰。70年代后,开始置办大件家具,如立柜、五斗橱、
高低柜、三抽桌等。80年代,新式家具日益增多,如大衣柜、写字台、折叠椅、茶几、
沙发、角橱、床头柜、席梦思床等;各种家具式样不断翻新,日趋高档;越来越多的
家庭购置组合家具,如:组合橱、组合柜、组合沙发,甚至全部家具均为统一配套产
品。收音机、钟表、缝纫机、电风扇、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先后进入城乡家庭并普及;
城镇居民及农村富裕户大多购置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照相机、放像机、电冰箱、电
子琴、组合音响等,有的家庭还购置钢琴、空调等高档用品。
卧具建国前后,农村群众普遍睡土坯炕,铺草席、苇席,盖自织的粗布棉被褥,
有的印花或织上条纹,夏季撑棉线蚊帐。城镇居民多睡木床和铁管床。70年代后,土
炕逐渐被淘汰,被褥用机制印花细棉布。80年代后,多数家庭添置了被套、绸缎被面、
毛巾被、线毯、毛毯,床帷、床罩、电热毯、席梦思床、鸭绒被,蚊帐多改用透气性
强的化纤制品。
娱乐建国前后,民间多在春节及元宵节期间组织演出戏曲(吕剧或京剧)、踩高跷、
跑旱船、扭秧歌、舞龙,举办灯展,放焰火。清明节前后荡秋千、放风筝。平时,参
加娱乐活动者以少年儿童为主,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捉迷藏、踢毽子、跳方、
拾子儿、弹杏核儿、砸杏核儿、打瓦、打耳、跳皮筋、打“懒老婆”、打冰溜滑、老
鹰捉小鸡、抵拐、下五福、四顶、象棋等。中青年人劳动间歇及农闲时以下五福、四
顶、象棋及钓鱼为娱乐。60~70年代,增加看电影、听广播、打扑克,同时一些体育
项目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也作为娱乐活动,在城镇青少年和农村在校师
生中日渐普及。80年代后,城镇青少年娱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听录音、看电视、看
录像、跳舞、唱歌(主要是卡拉OK)、打台球、转呼拉圈、滑旱冰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
人们的业余生活,少年儿童的玩具代之以各式布娃娃、玩具汽车、变形金刚、电子游
戏机等现代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