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方戏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534&run=13

戏剧吕剧境内时家村(今属牛庄镇)是吕剧的发源地,时殿元是该剧种的主要创始
人。吕剧艺术是由说唱扬琴(北路)演变而来的,究其渊源与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坐唱扬琴”--“化装扬琴”--“吕剧”形成。
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山东琴书传入广北地区,民间艺人争相学唱。自幼
以演唱民间小曲为生的时殿元,亦拜师学唱琴书。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殿元专程
到盛行琴书的曹州府学习演唱技艺,演技大进,返乡后,在民间演唱,逐渐成名。光
绪十九年(1893年),与徒弟崔心庆、崔心悦、谭明伦、武春田等,组建起山东琴书班
社,取名“同乐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殿元只身去河南省开封、安阳一带,
边卖唱边学艺, 近半年。 此后,他的演唱技艺日趋提高。此时期,琴书表演形式是
“坐唱” ,演员一般为2人搭档,有说有唱,主乐器为扬琴,伴有坠琴和挎板击节。
这种“坐唱”形式的琴书就是吕剧的最初阶段。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同乐班在诸城赵村与京剧班唱“对台戏”失败。为了与
其他戏班抗衡,时殿元决心改造传统的山东琴书。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
面受到启发,与班内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商议,决定将角色少、道具简单的
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装演出。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 (1901年2月)
过小年,“同乐班”在家乡时家村首演新戏。时殿元化装扮王小执鞭赶驴,崔心悦化
装扮二姑娘,身缚驴形道具 (假驴用竹、布、纸等材料扎成,并加彩绘,驴头、耳、
眼、尾均可活动) ,做骑驴状。二人载歌载舞,表演生动活泼,令观众耳目一新,演
出十分成功。此后,时殿元等又陆续将琴书《蓝瑞莲打水》、《王汉喜借年》、《洞
宾戏牡丹》、《光棍哭妻》等小戏目,改编成化装扬琴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因演出
《王小赶脚》时以“驴”为道具,群众便把“同乐班”称为“驴戏班”。时殿元师徒
所创化装扬琴,突破了山东琴书的旧窠,具备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初步形成吕剧
原始形态。
在琴书《王小赶脚》等剧目化装演出获得成功之后,时殿元等人不断探索。他们
对“化装扬琴”的剧目内容、表演、唱腔、音乐伴奏等诸方面不断改进,演出的角色
行当和乐队人员也逐步增加,使之进一步丰富、完善。化装扬琴的演出由初期的“拉
地摊”,走街串巷,发展到搭舞台组班演出。清代末年(1909年) ,在广饶辛镇(今属
东营区胜利镇) 首次搭舞台演出《王小赶脚》、《登云休妻》、《小姑贤》等剧目,
连演十天不衰。
化装扬琴产生后,民间艺人辗转相传,境内逐渐形成以时家村吕剧艺人为中心的
师承代系关系。参加化装扬琴《王小赶脚》的吕剧创始人及其戏班主要成员时殿元、
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武春田、宋世修、李老四、崔宝善等人为第一代吕剧艺人。
他们分别传艺授徒, 带出第2代吕剧艺人,至今已经五代。以早期吕剧艺人为核心,
先后形成同乐班、共和班、时谭班、黄家班、常家班等化装扬琴班社,这些班社长期
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周村、潍县及胶
东一带的乡村,对化装扬琴的广泛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8年,化装扬琴班社开始由乡村转向城市,先后在省城济南,以及烟台、青岛、
大连、长春等城市演出。三、四十年代,济南的“义和班”集聚了当时大部分著名化
装扬琴艺人,成为实力最强的化装扬琴班社。这时期,除保留化装扬琴的传统小戏外,
还排演一些“本戏”、“连台戏”,角色行当更加多样,唱腔在“四平”、“二板”
基础上又创设了二板散板等多种样式,伴奏方面逐渐加入笙、笛、唢呐、低音二胡以
及锣鼓等乐器。舞台扮装亦更加丰富多样。这标志着化装扬琴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
吕剧在未正式定名前,民间有多种称谓。其一,因演唱《王小赶脚》时以“驴”
为道具,被群众称之为“驴戏”;其二,因演出剧目多系反映男女爱情、家庭关系等
内容,大都和两口子(夫妻)有关,两口人即为一个“侣”字,故此又被称为“侣戏”;
其三,因主要伴奏乐器坠琴在演奏中多上下捋动(捋音),故又有人称其为“捋戏”。
建国后,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从全省20多个地方剧种中选定吕戏为重点改革的剧
种。1952年,经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王统照提议,正式定名为“吕剧”。
吕剧创立之初,在时家村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以时殿元、谭明伦、薛金田等吕剧早
期艺人门人子弟为骨干的庞大业余演出队伍。当地许多业余剧团常在几个村庄相互串
演,成为习惯。建国后,各村镇的业余吕剧演出团体更加活跃。以时家、谭家、东武、
东张、大杜、小杜、魏家、牛庄等村为中心,遍及全境,方圆百余里,几乎村村有吕
剧表演团体,人人都会吕剧腔调。农闲时节、年节喜庆之日,演唱吕剧娱乐成为习俗。
人民群众对吕剧怀有深厚感情,爱之几近痴迷。“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吕剧团被
文艺宣传队代替,吕剧传统剧目被禁演。“文化大革命”后,境内吕剧业余演出活动
复兴。 1989年,山东省举办首届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全省有7个剧团汇聚省城济南,
东营市选送吕剧发源地牛庄镇农民业余剧团自编自演的吕剧《离婚记》参加,一举荣
获四项大奖。 1991年,东营区开展“吕剧故乡唱吕剧”活动。是年2月,台湾著名影
视制片人凌峰带领《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专程到牛庄镇拍片,时家村吕剧老艺
人时清举、谭文章、时寿常、禹兴卫等人,为摄制组表演古装传统剧《金玉奴三打薄
情郎》等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吕剧这一剧种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挑战。
京剧民国年间,境内京剧流行。今油郭乡、六户镇、西范乡、辛店镇、史口镇一
带, 每逢年节, 有些村镇便组织子弟班排演京剧,在本村或串村演出。传统节目有
《甘露寺》、《二进宫》、《失空斩》、《捉放曹》、《苏三起解》、《打渔杀家》、
《徐策跑城》等30多个。解放战争时期,刘营村(今属油郭乡)农民业余剧团成为革命
根据地一个最活跃的京剧团。
刘营村农民业余京剧团,始建于1947年冬,成员36名,由京剧老艺人刘汝溪 (艺
名刘小三,高派老生)任团长兼教头。该剧团除在当地演出外,还经常到外地赶庙会。
1950年冬,剧团参加渤海行署三分区举办的首届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他们演唱的《空
城计》、《徐州起义》等被评为优秀节目,同时荣获团体一等奖。1952年冬,广饶县
以刘营业余剧团为基础,成立广饶县京剧团。1959年,广饶县京剧团改为吕剧团。此
后,民间演出活动渐少。70年代,西范乡有不少村庄在业余演出中演唱《红灯记》、
《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选段。
曲艺流传于境内的曲艺形式,主要是山东琴书。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
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传入广北地区。东寨村(今属油郭乡)张兰田、张志田兄弟是广
北一带早期琴书艺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商村(今属油郭乡)艺人商秀岭,几
次到鲁西南学习研究南路琴书,在实践中将南路琴书中的《凤阳歌》与所唱《四平调》
揉合创新,形成别具风格的琴书新腔,时称“新凤阳歌”。之后,其徒商业兴,在继
承其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对许多唱腔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山东琴书中独具风格的东
路琴书,被时人称为“商派”琴书。
东路琴书唱腔优美,曲调丰润,唱词朴实生动,颇受群众欢迎。主要曲目有《包公
案》、《呼家将》、《杨家将》、《王定保借当》、《王天宝下苏州》、《鸿鸾禧》、
《八仙庆寿》、《梁山伯下山》、《小姑贤》、《潘金莲拾麦》、《朱买臣休妻》等。
民国时期,商业兴、关云霞夫妇先后在胶东半岛、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地卖
艺演出。1936年秋,北平胜利唱片公司和汉城唱片公司将商业兴演唱的20余部曲目灌
制成唱片, 发行到国内外。建国后,商业兴夫妇回到山东。1957年6月山东省第一届
曲艺汇演大会决定,将商派琴书正式命名为“山东东路琴书”。1959年,商业兴任青
岛曲艺团团长,他专心致力于曲艺教研工作,培养了朱丽华、周建业等一批著名的琴
书演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