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众文化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532&run=13

文化馆始建于1973年,当时属惠民地区驻东营办事处,负责油田和地方的群众文
化工作。1984年,归口东营区文教局。1987年,隶属东营区文体委,设办公室、图书
室、 摄影室、美创室,编制5人,馆址在商河路369号。1988年,迁址济南路103号,
设音乐组、 舞蹈组、美术组、文学创作组,有图书室2间、摄影室1间,美术创作室1
间,置有电子琴、手风琴、音响、民族乐器、服装道具等文娱活动设备。至1997年,
编制5人,其中:取得馆员职称的2人、助理馆员职称的2人。
文化馆以农村、机关、企业、学校为阵地,进行组织、辅导和培训工作,开展各
项文化活动。建馆初,在农村以抓文化站、文化室、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为重点;对
机关多在节日期间,组织联欢会、演唱会等文艺活动;在企业 (包括市直单位、油田
单位)利用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培养业余文化活动骨干;在区属中小学,建立文艺队、
鼓号队,利用假期举办幼师辅导班和青少年手风琴、电子琴、美术培训班。每年元旦、
春节期间, 组织城乡和农村开展传统文艺项目表演, 参加市、区文艺汇演与调演。
1987年, 组织“庆元旦联欢会”,全区100多名文艺骨干创作表演吕剧、黄梅戏、琴
书、相声等节目38个。1988年12月,举办全区首届群众文艺汇演 (后改为农民文艺汇
演) ,评出创作奖1个、优秀节目奖9个、优秀演员18人。1991年,开展“吕剧故乡唱
吕剧” 活动。 1995~1997年, 举办各类群众文化辅导班、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1
344人。1997年元旦、春节期间,各乡镇开展文艺汇演,村村一台戏。6支代表队参加
全区文艺调演,演出剧目12个,分获演出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创作奖。
文化站1985年始,建立乡镇文化站。1987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文化站,
配备专职文化站站长。1996年,东城街道办事处文化站成立。
建站后,各站每年均自行组织各类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书画展、演讲会、电影
放映等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举办民间文艺表演。1988年,开始组织辅导各村参
加两年一届的全区文艺汇演, 至1997年总计参演节目650多个。各站培养了一批文艺
骨干,创作的作品(文学、书画)获省级奖5次、市级奖12次。
文化大院1995年始建设农村文化大院, 至1997年底,全区建成文化大院205个,
占村(居) 总数的92.7%,其中:一类26处、二类33处、三类146处、达到省级标准的
10处。形成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的文化活动网络。
文化大院大多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电视放像室、老年活动中心、乒乓球室,供
群众开展活动。部分一类文化大院还设有标准展厅。部分村利用文化大院开办农民夜
校,组织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科学种田的本领。每年元旦、
春节期间,文化大院成为民间文艺活动集训中心,群众自发组织开展踩高跷、扭秧歌、
舞狮子、 扛裹、打老虎、跑旱船等项活动。1992年春节期间,油郭乡组织140余人的
“高跷队”,到农村、城镇巡回演出。胜利镇辛镇村建立的农民文艺宣传队,自购乐
器、 服装总价值2万余元。1997年元宵节期间,龙居乡的传统文艺节目“打老虎”在
城乡表演,受到群众欢迎。
业余文艺会演1985年,参加市首届业余文艺会演,参演节目吕剧《秀花劝夫》和
打击乐《丰收锣鼓》获二等奖。1986年,参加市第二届业余文艺会演,表演唱《养猪
乐》、舞蹈《高山青》获表演二等奖。1987年,东营区举办庆“元旦”、“春节”群
众文艺会演, 7支代表队共演出节目14个,分获组织奖、创作奖和表演一、二、三等
奖。 1988年12月,举办首届群众文艺会演,8支代表队共演出节目16个。后每两年举
办1届,共举办11届,每次有8支代表队参加。1990年,参加全市吕剧调演,参演节目
《东营是个好地方》获演出三等奖。1993年,参加全市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东营区
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1997年,举办全区中小学吕剧汇演。
图书图书阅览建区至1997年未建图书馆, 仅在文化馆设图书室。初时有图书室1
间,藏书不足万册(系由惠民地区驻东营办事处移交)。1987年后,陆续购置部分图书。
图书借阅量为3000册,1992年停止借阅。至1997年,有图书室2间、藏书1万册。
各乡镇文化站均建有图书室, 藏书总量约2万册,借阅量很小。1996年后,各村
的文化大院先后建成,并设图书室,藏书均在5000册以上,借阅量达千册左右。
图书发行1984年市在境内建立国营书店1处,随后在城区设立书店2处,年发行各
类书籍350万册。 90年代后,个体经营的书屋、书报亭日渐增多。至1997年,有书店
80家,年发行量为150万册。
电影电影放映1971年, 惠民地区驻东营办事处成立电影放映队,年放映200场次
以上。 1985年,成立东营区电影管理站,工作人员7人,放映队16个,年放映量2800
场次。至1987年,全区有放映队19个,其中:乡镇(街道办事处) 10个、村办5个、个
体办4个, 放映人员25人,形成以区电影管理站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为主的放映网
络,年放映2100场次。1986年10月,辛店镇建成全市第一家乡镇影剧院--东营影剧院。
90年代,因受电视的冲击,电影市场逐渐萧条,部分放映队停业。1993年10月机构改
革后,加大管理力度,稳定放映队伍,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影市场,年放映900余场次。
1994年后,在电影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东营区的电影事业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1995年,区电影管理站被市电影公司评为农村电影发行先进单位。
市和油田电影公司(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建于1984年,在区境内设有19个放映单
位(均系油田二级单位),年放映2000多场次。
电影发行区电影管理站设有影片发行办公室,负责影片的调度和收发检片,编制
2人。 1988年前,按计划排片,分配给下属各放映单位。1988年后,改为日租片,对
重点片、教育片、科教片统筹安排。建区以来,各放映单位利用科教影片宣传党的路
线、 方针、政策及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87年6月,牛庄镇、西
范乡电影队,被国家广电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林业部、科协、科委授予“首届
农村科技教育影片汇映月”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区电影管理站制作的幻灯片《洞
房悲剧》、对话《兄妹谈法制》,获“东营市首届幻灯汇演”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