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民军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456&run=13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清河军分区1940年2月22日,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清河
军分区司令员马千里率部渡过小清河,进入博兴、蒲台、利津地区,积极宣传中共团
结抗日正确主张,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山东纵队三支队渡过小清河开展平原
游击战、创建根据地揭开序幕。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1940年2月下旬, 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部命令东西两
路军向小清河北进军。东路军由基干二营和第六军分区特务连等部组成,在马千里指
挥下,从三岔、高儿港附近渡过小清河, 迅速插到广饶、博兴北部;西路军从长山陶
唐口一带胜利北渡,进入高苑和邹平十三乡一带。同年10月,第三支队在北隋、牛庄
整编, 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许世友、政委刘其人、副旅长杨国夫、政治
部主任徐斌洲、参谋长马千里。辖3个团:七团,团长郑大林、政治委员孙正;八团,
团长谭祖本、罗少卿,政治委员李曼村;九团,团长赵寄洲、许云轩,政治委员岳拙
园。该旅共5000余人。根据地在广饶北部,司令部、政治部曾在牛庄、北隋一带驻扎。
1942年2月,山东纵队三旅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兵团二师1952年3月, 该师在六户、沙营、辛庄子之间
的广蒲、广利干沟三角地带进行军垦,1954年撤离。由山东省劳改局接管组建劳改农
场, 称“五一”农场,由公安部队一个营看守。1977年3月移交胜利油田,改名“五
七”干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6223部队1966年2月, 驻守五一农场的公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驻军仍为一个营,代号6223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9515部队1969年2月, 该部3个连与驻五一农场的部队换防。197
1年10月组建为一个营,1975年撤离。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东营军分区1983年1月15日, 组建东营市及东营区、牛庄
区、河口区人民武装部,东营市人武部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武
装部,正师级单位,隶属山东省军区领导,设作训、特兵、军动、供管、政工、军械、
卫生等7个科室。 东营区、牛庄区、河口区人武部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东营
市东营区、牛庄区、河口区人民武装部。10月15日,惠民军分区所辖的垦利县、利津
县、广饶县人武部改归东营市人民武装部领导。198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
东营市人民武装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东营军分区,仍为正师级单位,辖司令
部、 政治部、后勤部,下设作训、军动、管理、组织、宣传、供应、卫生等7个科;
军分区仍辖6个县(区) 人武部。1985年12月,军分区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分
区教导队,不再设科。1986年6月,县(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1996年4月,县(区)
人武部改归部队建制,军分区辖5个县(区)人武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东省总队东营支队1985年1月, 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部队东营市支队,支队在广饶、垦利、利津三县武警大队基础上,分别接收原武警惠
民地区支队直属大队及所属第一、二中队和武警泰安市支队二大队五、六中队, 同实
行义务兵役制度的边防、 消防部队统一组建为正团级单位。1992年6月,武警山东省
总队颁布东营市支队新编制。1995年3月,根据国发[1995]5号文件要求,武警部队
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支队党委接受上
一级党委和同级地方党委的双重领导。武警部队主要是处置突发事件、看押、看守、
警卫、守卫、城市武装巡逻、货币押运及配合公安机关执行任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东营边防支队1986年6月, 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东
营边防支队,下辖东海、广利、新安、黄河口、孤岛、刁口、新户等7个边防工作站,
9个船舶管理站。 主要负责东营地区沿海的反内潜外逃、海上走私偷渡,维护沿海一
线和海上的治安秩序、生产秩序,依法实施边境管理、船只管理和渔民管理。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东营市消防支队(东营市公安消防支队) 1987年3月,组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东营市消防支队,副团级单位。1991年3月调整为正团级单位,
下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防火处。各县(区)设有消防中队,为正营级单位。主
要承担消防监督、灭火、抢险救援等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营边防检查站根据国函[1995] 131号关于东营港的批复,19
96年4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营边防检查站, 为现役正团级单位。主要担负东营海
港对外开放的边防检查任务。
附:拥政爱民
全区驻军自觉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模范地执行各
级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积极参加、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有力地促
进了地方两个文明建设。 建区后,驻军共投入兵力5.5万多人次,义务劳动90多万个
工作日,平均每人每年投入义务劳动日30多个,共抢险救灾70多次,爆破冰凌1 5次,
解救遇难群众3960余人次, 完成土方550多万方,加固黄河大堤万余米。驻军各单位
把创建军民共建文明油区活动纳入议事日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与地方共同成立治
安联防队,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维护油区治安秩序,多次在协助破获重大刑事案
件中, 圆满完成任务。至1997年底,武警支队配合公安部门抓获各类犯罪分子1 200
余人, 破获各类案件500余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军分区采取抓点示范、升
级连片的方法,在全区建立56个文明油区。辖区工农兵共建文明油区活动普及全油田,
得到总政治部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充分肯定。据统计,驻军官兵为群众做好事6600
余件,其中:义务修理家电972余台次,钟表821块,自行车535辆,清理各种垃圾4万
立方米,平整沟渠2万余米,为市和油田训练学生、青工、经济民警7万余人次,为地
方培训普法骨干148名, 上法制课300多场次,为群众义务查体17250人次,为车站群
众服务1461人次,为受灾群众捐款23.5万元。长期的拥政爱民活动,使军队与群众团
结如一家,形成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
滨海会战1987年滨海会战中,驻军官兵克服困难,铺设管线60多公里,架设桥涵
87座, 修筑公路163公里,与石油工人一同填海造路70多公里,将防潮大堤向海中推
进9公里,为滨海夺油会战开辟新战场。
抗旱救灾1990年7月, 辖区发生特大旱灾。灾情发生后,驻军官兵紧急投入到抗
旱斗争中,出动运水车百余台次,解决灾区群众吃水困难。
海潮救险1992年9月,受16号热带风暴的影响,河口、大王北一带公路海堤塌方,
电讯线路中断,油田坚持生产的1600多名职工、民工被潮水围困,军分区领导亲临现
场指挥,在空军和舟桥部队的援助下,及时营救出被围困的职工和群众。
创建省级卫生城1995年,在创建省级卫生城的关键时刻,驻军官兵无私奉献,清
理各种垃圾3万立方米,平整沟渠10758米,铲除杂草20余亩,为创建省级卫生城做出
贡献。
农业开发会战1991年11月9日, 东营军分区、武警支队、边防支队的官兵10 0多
人, 到龙居乡参加2万亩荒碱地开发会战。1995年10月4日,驻军官兵100多人,到西
范乡参加荒碱地开发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