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285&run=13

1941年,中共清河区战时邮政总局成立,境内人民邮电事业由此发端。60年代初,
为适应油田会战需要,惠民地区行署东营办事处在辛店公社东营村设立东营邮电所,
开办函件、包件、汇兑、报刊发行和话传电报等业务。
1964年5月9日成立东营邮电局,全面开办函件、包件、汇兑、报刊发行、机要通
信、电报电话等业务。是月,开通东营至张店的第一条长途电路。7月,开通东营至
济南的人工电报电路和东营至淄博的自办汽车邮路。10月,东营局设立第一、二两处
矿区邮电所。
1965年,东营邮电局独立核算。年内安装三路载波机1台、八路载波机1台、100
门市话交换机1台、20门长途交换机2台,在惠民地区首家开通东营至济南有线电传电
报电路。
1966年7月1日,垦利县邮电局与东营邮电局合并为垦利县邮电局,县局驻东营,
原垦利县邮电局驻地西双河为邮电支局,广饶县的辛店支局、史口支局划归垦利局管
辖。至年底,垦利县邮电局共设立邮电支局、所25处,其中:矿区邮电支局、所14处
,代办所1处,农村支局、所10处,设立信筒信箱40个,邮路总长度为335公里,电报
电路3条,长话电路18条,磁石长途交换机40门,磁石市话交换机100门,职工161人
。1969年12月,邮电体制改革,垦利、东营两局分设,东营邮电局又分为东营电信局
和东营邮政局。1973年8月,东营邮政局、东营电信局合并为东营邮电局。是年,东
营邮电局有支局、所14处,邮路148公里,邮运汽车3辆,摩托车2辆,长途报、话电
路11条,市话交换机容量100门,话机68部,职工82人。
1983年11月成立东营市邮电局,负责境内邮电事业的经营管理。1984年,共有邮
电局、所15处,职工128人,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自动)800门,报话电路24条,邮路
52公里,邮运汽车5辆。
市局成立后,为适应东营市和胜利油田通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采取“统筹规划
,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措施,加大投入,加快邮电通信现代化的步伐

“七五”期间(1986~1990年),东营地区邮电通信主要通信能力比建市局前翻了
两番多,市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8部,市局电话进入全国长途自动拨号网,实现市
内电话自动化。邮运汽车10辆,邮路扩展152公里。邮政快件、特快专递、邮政储蓄
、集邮、用户电报等业务相继开办。
“八五”期间(1991~1995年),邮政通信建设持续发展。1991年12月21日,700
0门程控电话综合工程割接开通。电信通信进入国内先进行列。1992年。邮电通信完
成“两化四网”(市到区长途传输数字化,部分乡镇电话自动化;市到省无线寻呼联
网,移动通信联网,市到县区电话联网,油田通讯专网进入邮电公网)的奋斗目标。
1994年,开通“127”自动寻呼台,并与县区联网;移动电话用户达500余户;新建2
处电脑化邮电支局,有6个乡镇实现电话自动化。1995年11月,邮电企业全部改为自
动拨号。长途传输建成独立交换局,交换能力达到2010路端,是“八五”计划的2倍
。农村支局、所电话全部实现自动化,市到省、市到县区实现微波和光缆传输。微波
电路长度152公里,长途光缆55皮长公里,建成移动通信网、无线寻呼网、全国可视
电话网、“168”自动信息网、分组交换网、DDN网等6个网络。无线寻呼用户达1.7万
户,并实现全省联网。12种程控电话新业务、磁卡电话、无线寻呼、鲜花礼仪电报、
商业信函等相继开办。
至1997年底,市邮电局有职工618人,邮电业务总量为17430.07万元,邮电业务
总收入20029.42万元,拥有本地网电话用户83684户,移动电话用户17980户,分组交
换机用户208户,数字数据业务用户46户,168公众多媒体用户152户,局用交换机容
量达到70724门,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710路端,模拟数字移动交换机信道达到
1825个,电缆长度为251.7皮长公里,长途来去话接通率分别达到56.2%和50.39%;
本地网电话接通率达到69.2%;长途自动电路可用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