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1&A=1&rec=261&run=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办企业发展迅速,生产经营的范围逐步拓宽。1980年
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项目不断增多,商品化、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
建区初,境内乡镇企业共有511家(东营区315家,牛庄区196家),固定资产483万
元(东营区177万元,牛庄区306万元)。两区合并后,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推行以承包
责任制为中心的“一包三改”(承包到户,改革、改组、改造)措施,积极进行企业改
革,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经营项目,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1988年,乡镇企业发展到
7558家,固定资产8000万元,总产值21957万元,比1983年增长9倍。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条件不成熟而仓促上马的企业,出现效益下降、
企业亏损等问题,有的停产、倒闭。1989~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减少1016家。为解
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区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多
数企业的发展,淘汰低水平的重复项目,全区关停企业11家。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
把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转移到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上。同时,加快企业存量资产的调
整,推动乡镇企业的经济联合,以名、优、特、新产品为龙头组织联合和兼并,盘活
存量资产。经过治理整顿,全区乡镇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投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一般性加工工业比重有所下降,工业项目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水平有明显提高。在乡
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超过25%。全区乡镇企业在调整中得到
巩固和发展。1991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37995万元,比1988年增长73%。是年,
东营区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乡镇企业--东营鲁昶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成立。
1992年后,乡镇企业拓展规模、扩充实力、提高素质,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
强。至1997年,全区乡镇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34284万元,新上一批规模大、
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项目。同时,通过技术改造,使大批老企业的规模
和水平显著提高。期间,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注重推行以股份制为主的产权
制度改革,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措施,组建大企业集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
强企业经营管理,全区乡镇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素质全面提高,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
主力军。1997年,全区共有乡镇企业11970家,比1984年增加11459家;从业人员4.9
3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是1983年的3.7倍;固定资产达到51880万元
;总产值326589万元,实现利税39854万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103倍和42倍。产值过
千万元的企业10家,产值亿元的乡镇企业1家,国(一)型企业2家,省优质产品13种。
有7家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达到部级标准,23家企业基础管理达标,15家企业现场管理
达标,3家企业设备管理达标,5种产品填补国家或省空白。全区乡镇企业共完成“星
火”、“火炬”和“新产品开发”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20项。全
区初步形成以精密铸造、工艺美术品等为主体的出口产品系列。同时,培养造就了一
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有省级乡镇企业家2人,市级乡镇企业家20人,区级乡镇企
业家60人。乡镇集体企业中,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
65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3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