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学成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46&A=2&rec=29&run=13

《墨子》一书,由于语言质朴,文采较少,其文学价值常为人们所忽略。公正地说,《墨子》不仅是先秦时代一部“成一家之言”的理论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作品。
一、 承上启下的过渡文体
先秦诸子散文体裁,前期以语录体为主,代表作是《论语》;后期以专论体为主,代表作是《荀子》、《韩非子》。《墨子》的文体恰是上述两种体裁的过渡形态,既有语录体,也有专论体,以〈尚贤〉等“十论”表现这种特点最典型。(早于《墨子》的《左传》确有完整的记事和议论,但它是历史,不属于专门阐发思想观点的诸子著作。)
与《论语》相比,墨子“十论”有如下 几个方面的进步:
一是每篇都有鲜明的标题以概括其中心思想。如〈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都是。《论语》每篇虽然都有标题,但并不代表该篇中心思想,只是任意摘取各篇首章首句两三字,有的甚至不成词汇。如《论语》中的〈学而〉,这两个字根本不能构词。《墨子》的文章从无中心的标题到有中心的标题,不但表现出思想理论的系统化,也说明写作技巧的进步。
二是每篇各段之间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把同类性质的话简单化地凑集。与《墨子》成书期相近的《吴子》,是吴起的语录汇编,各段语录互相独立。《墨子》不同,每篇所有墨子的话已化为有机整体。其承接方式,一是自设问答;二是假设反对者的诘难。问答式的论辩,《论语》已有,但都是对话:或师生谈话,或君臣问对,属于依实记录,自然成篇。《墨子》的问答则是作为自己假设,属于有意识作文章。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不能不说是一种演进。
三是文章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章法井然。《论语》多独白,往往三言两语,对话长的不多,基本上无章法可言。《墨子》文章比《论语》长得多,第二组24篇,最长〈明鬼〉篇2433字,最短〈非攻 上〉也有420字。每篇都有精心安排的章法,往往一开头就明确提出论旨,然后展开分析论证,或步步推进,或正反对比,或先分后合,或先合后分,最后归纳出结论,与开头相呼应。后世所谓“起承转合”的文章作法,在《墨子》中已见其端倪。
二、 有意识地在论说文中运用形式逻辑
《墨子》一书,特别是其中的〈墨经〉部分,有丰富而系统的逻辑思想,例如“类”(种类)、“故”(原因)、“悖”(矛盾)等重要逻辑学概念,“辟”(比喻)、“侔”(比较)、“援”(引证)、“推”(推理)等论证方法,和以“本”、“原”、“用”——“三表”作为衡量言谈是非的标准等,在《墨子》全书中,几乎随处都可以找到运用这些方法的典型实例。
所谓“明故“,即着重体现因果律。如〈兼爱上〉,熟练地使用归纳法、对比法和三段论,因果关系辨析非常清楚。
归纳推理法是《墨子》最擅长的,尤以〈所染〉最为突出。该篇既是“辟”——以物喻人;又有“侔”——正反对照;还有“援”——引证历史;而通篇都是“推”,主要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同时也包含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无论从形式逻辑还是文章写作来看,水平都相当高。
如果把《墨子》文章的逻辑性同其它先秦诸子相比,它的地位也许更清楚。孔子主张“正名”,注意概念和定义的准确性,但《论语》论证过于简单,往往没有展开。《孟子》长于比喻,艺术表现力比《墨子》要强,但有时推论不免牵强,不如《墨子》严谨。《庄子》汪洋恣肆,充满想象,但充满诡辩,许多怪论不顾形式逻辑。只有荀子批判墨子的“尊天”、“明鬼”、“非乐”,指出其经验论的片面性,强调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他的思想比墨子全面、深刻,文章也比墨子分析透僻,议论精详,辞藻富丽,句法整饬。可以说,正是荀子使先秦议论文臻于成熟。《韩非子》的论辩也非常有力。然而不论是《荀子》还是《韩非子》,其文章技巧和逻辑思想,都与《墨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间的学习与继承关系是无可否认的。
三、 曲折完整的故事——〈公输〉:叙事文学的典范
《墨子》继承了《左传》叙事文学的优良传统,创作了长篇曲折完整的故事——《公输》。〈公输〉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十分注意语言的修饰和锤炼。如描述墨子在驳公输盘时一连用了五个相同句型,构成一个排比句式:“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其势如破竹,干脆利落,毫不含糊。在劝说楚王时,从三个方面列举事实,极力夸张形容,铺张排比,行文如滚滚大江东去,一泻千里。
其次是情节复杂多变,扣人心弦。公输为楚设云梯以攻宋,墨子从远道赶来加以劝止。开始他故设圈套,出重金请公输杀人;公输盘说“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便抓住这句话加以批评,指斥公输盘攻宋是“不杀少而杀众”。接着又去见楚王,设喻说有人舍其文轩而窃人敝舆,舍其梁肉而窃人糟糠,此何故也?楚王说:“必为有窃疾矣”。墨子于是指出,以有余之楚攻不足之宋,正与有窃疾者同。楚王无话可说,就让公输盘与墨子比赛攻守之术。斗技之后,胜负已决,双方已想到下一步怎样制服对方。公输盘吞吞吐吐,暗藏杀机。墨子洞悉一切,又偏不说破。双方都在卖关子,为文章蓄势,待到楚王发问,读者也急于想知道结局时,才亮明底牌,揭穿公输盘的阴谋,同时交待墨家弟子在宋国城上早有准备。这样曲折多变,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只有在早出的《左传》中才能找到。
其三是有意识地刻划人物。《论语》、《孟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某些人物个性,但只是素描速记式的,很难说是着意描写。〈公输〉有《左传》的风彩,写墨子,不仅极状其能言善辩、机敏老练、善于以理折人的过人智慧,而且着重展现其深谋远虑、不怕牺牲、安排周到、敢于以实际行动制止侵略战争的胆略。最后用归宋遇雨而守门人不纳,只好在门楼下过夜作尾声,烘托出墨子立大功而不居的利他主义的无私品德,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平凡而伟大。次要人物公输盘,也能看出某种神态和心理活动。所有这些,都出于作者精心构思,决非简单记录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