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沿革1959年3月,沂源县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9月更名为沂源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1962年,科协归属县委宣传部。1964年,科协与科委合署办公。 期间,县直农、林、水等系统成立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会员100余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科协和各专业技术协会活动停止。1978年,县科协恢复,1981年与科委分离,为县政府的独立工作机构,1983年归属县委。随着科协组织的恢复,县级各类学会协会相继建立。1980至1 981年,成立、恢复农学会、林学会、水利学会、畜牧兽医学会、医学会、机电学会、农机学会和珠算协会。1982年2月,沂源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麻召开,选举产生由27人组成的沂源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1982至1984年,成立气象学会和电影学会。1985年5月,沂源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由29人组成的县科协第二届委员会。1985年后,又相继成立机械、中医、现代工艺美术、野生动物保护、会计、财政和蔬菜等学会和协会。 至1990年底,县级学会、协会发展到17个,有会员876人。 全县每个乡镇普遍建立科协委员会,配有专职干部,全县有670个行政村建立科协组织,会员达3500名。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发展到55个,会员达31 56名。
主要活动1985年后,县科协及各学会先后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食品研究所、上海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18个省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协作关系, 共同研制开发了炒红果、浓缩酸枣汁、蔬菜保护地栽培、“791”韭菜栽培、佛手瓜引种和推广等27项新技术成果,其中有17项在全县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县科协和6个乡镇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和科普服务部。至1990年底,科协系统举办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培训班1982次,参加学习者达137920人; 组织科技人员到农村集市进行科普宣传467次,编印《沂源科普》、《致富信息》及各种科技资料388期,发行22.8万份,举办科技讲座833期,放映科技电影、录像395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