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宣传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7&rec=25&run=13

宣传工作党的宣传工作一直由县委宣传部负责,内容是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教育、团结、鼓舞全县人民积极参加革命和建设。1944年6月, 中共沂源县委在全县开展以“反奸诉苦”为中心的减租减息运动。运动中,县委在全县广大贫雇农群众中进行“谁养活谁”的教育,使他们逐步认清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提高了阶级觉悟;同时组织广大贫雇农游斗恶霸地主和汉奸,使全县减租减息运动进展顺利。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日军投降后干部群众产生的“解甲归田”思想,县委及时在全县进行形势教育和反奸诉苦阶级教育,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日军投降,并非革命到底,蒋介石正阴谋发动内战,和平麻痹思想是错误的。解放战争期间,沂源县各级党组织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发动群众,取得土地改革、动(员)参(军)支前、生产救灾等项运动的胜利。
1950至1953年,县委宣传部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组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取缔反动会道门、贯彻婚姻法等宣传活动。宣传形式有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口号、出黑板报、排演文艺节目等。1953至1956年,以宣传党中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组织农民、手工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主要内容,采取对比教育、典型示范等方法,引导农民、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1963至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宣传部门举办三史(村史、家史、社史) 阶级教育展览,观众达96500人(次)。并利用幻灯、图片、广播、黑板报、编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宣传地主如何剥削农民,教育群众仇恨旧社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走集体化道路信念。“文化大革命” 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受到严重干扰破坏。1978年6月,县委宣传部采用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和讨论。80年代,县委宣传工作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同时也加强了本县情况的对外宣传,对沂源县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整风整党1947年11月至12月,中共沂源县委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三查 (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 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运动,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在认真总结对敌斗争经验的同时,深入进行思想作风整顿。县委给对敌斗争成绩突出的左现田、张玉水、左太传等133人记功 (特等功3人,一等功6人,二等功1人);对8名犯错误的同志给予记过处分。
1952年1月至1954年7月,中共沂源县委对全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分期分批进行整顿。 参加整党的有98个乡,453个乡村支部,8447名党员。经过学习、登记、审查和处理4个步骤,清除各类坏分子135人,劝退出党272人,自动退党656人,受党纪处分122人。整党期间,吸收471名优秀分子入党,选拔64名德才兼备的青年充实到党政机关, 提拔252名优秀党员担任基层领导。这次整党,时间拖的较长,致使后期流于形式, 效果不好。 根据上级指示, 1955年又对49个乡231个乡村支部,4096名党员分4批进行补课。通过补课,清除党员70人,劝退和自愿退党183人,72名党员作为教育等待处理。这次整党运动,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纯洁了党的组织,密切了党群关系,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1957年8月根据中央《关于整风运动》 指示和省、地委的部署,中共沂源县委成立整风领导小组,在全县开展整风运动。运动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全县共“鸣放”意见42.18万条,张贴大字报37.32万张。这次整风,对改进党的领导作风,增强党群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 在后期进行的反右派斗争中,发生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全县有107名党内外干部、 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处分的党员4 49人,团员342人,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1968年秋,根据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组织的意见和问题》的指示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五十字建党纲领”,县革委领导全县进行整党建党。 由于这次整党建党指导思想上的错误, 错误地处分了一批党员,吸收一批“造反派”入党,造成党的组织和思想的严重不纯。
1972年3月,中共沂源县委重新建立,继续开展整党建党工作。6月,整党建党基本结束。全县14处公社,有13处建立党委;660个行政村已建立644个党支部;参加整党的12858名党员中, 劝退出党35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6人,未恢复组织生活376人。 整党中发展党员2870人。这次整党建党,使党的各级组织基本健全,组织生活开始恢复,但因受左倾错误影响,党的组织和思想严重不纯的问题未到得解决。
1985年5月至1987年3月,沂源县委根据中共中央整党决定和省、地委的部署,相继进行县、 乡、 村3批整党。 全县参加整党的有26个党委44个党组1031个支部22949名党员。 经过学习文件,对照检查,集中整改,组织处理,党员登记和检查总结6个阶段, 较好地完成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任务。这次整党,先后充实调整15个县直机关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17个党委11个党组27个党支部,发展新党员867名,按照新时期的用人标准,考核选拔后备干部680名。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对党员进行核查和组织处理工作。全县受纪律处分的党员56名(其中开除党籍8人),占党员总数的0.24%;不予登记的23名,占0.1%;缓期登记的52名,占0.23%。农村整党的支部677个,验收合格的603个,占89%;基本合格的67个, 占9.9%;不合格的7个,占1%。这次整党,发展不平衡,少数单位问题解决不深不透,面貌变化不大,个别单位前整后犯,清财工作没有搞清,兑现工作留有尾巴。
党校教育中共沂源县委党校以农村党的领导骨干为主要培训对象,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教育,主要采取辅导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948年秋,县委在西北麻村开办“党训班”,学员有区委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等,主要学习中共华东局关于整党和公开支部的指示精神,为整党和公开支部做好思想准备。 1951年成立“沂源县委学委会”,简称“县学”。19 52年,成立中共沂源县委党校,1950至1952年,举办20余期区、乡、村领导骨干训练班,轮训2800余人(次),主要进行国际国内形势及中共“七大”党章教育,农业互助合作和整党整风教育。1953至1958年,举办各类训练班20期,训练3800人次,主要学习中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以及国家有关合作化运动、粮食政策、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等。
1962年至1964年底, 举办8期训练班,训练县直、厂矿、公社和大队干部2800人。主要学习《农业六十条》、《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等中共中央文件。1964年因干部下农村搞“社教”,党校停止办学。1972年恢复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举办过各种学习班和轮训班。
1979至1984年,举办各种学习班、轮训班、读书班15期,训练党员干部3700人。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现‘转移’办党校,服务四化搞教学”;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奋斗目标。
1985年后,党校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机构设置等都达到中专体制的标准。先后办起中专班、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和进修班。至1990年底,中专班招生6届,招收学员290名;函授大专班招收2届,招收学员213名;后备干部培训班举办3期,培训干部150人;举办各类进修班42期,训练党员干部8700余名。
1990年,县委党校设有办公室、总务处、理论教研室、专业课教研室、教务科、党校工作科、文化教研室、图书资料室、档案室等机构,有教职工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