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耕作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3&rec=13&run=13

熟制结构建国初期,以传统的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制为主,一年二熟制较少。1949年一熟制的面积4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4.4%;二年三熟 (小麦-夏玉米-春作物) 面积20.4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0.7%;一年二熟的5.9 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9%。 粮田复种指数120.3%,总复种指数124.3%。从农业合作化时期始,耕作制度发生了变化,一年二熟面积逐年上升,二年三熟面积逐年下降。1970年,一年二熟(小麦-夏玉米)面积16.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8.7%;二年三熟的3.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6%;一年一熟的37.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5.3%。1979年,一年二熟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1.3%,一年一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55.7%;二年三熟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3%。粮田复种指数154.5%,总复种指数142.8%。1984年,一年二熟面积23.2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0.1%;一年一熟面积30.0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4.4%; 二年三熟面积1.9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5%;粮田复种指数162.1%,总复种指数143.8%。与1949年相比,粮田复种指数增加41.8%,总复种指数增加19.5%。至1990年复种指数、总复种指数无大变化。
间作套种有粮粮、粮棉、粮油、粮菜、粮烟等方式。玉米间大豆、地瓜(沟内)间玉米、花生间玉米、高粱间大豆、地瓜沟内套黄烟、“满天星”式的谷子地里混种大豆或高粱,棉花或花生地里混种芝麻。60年代间作种植最为兴盛,提倡“一高一矮”(高杆作物与矮杆作物搭配) ,“一胖一瘦”(株型肥大作物与株型紧凑作物搭配) 、“一尖一园” (禾本科尖叶作物与豆类、棉花、薯类等园叶作物搭配) 、“一深一浅”(深根与浅根作物搭配)、“一荫一阳”(耐荫作物与喜阳光作物搭配)等方式。70年代,纯播作物产量提高,小麦套种玉米面积逐渐扩大,间作面积渐少。小麦套种玉米:小麦畦宽1.8米,8行小麦中间留一套种行,麦收前半个月左右,在套种行点种玉米,以提前和延长玉米生长期,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
轮作换茬“换茬如上粪”可以合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青石山区多以地瓜-谷子或高粱、地瓜-烤烟或棉花轮作,砂石山区多以花生和地瓜轮作。双季田小麦、玉米则实行换种调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