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村庄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3&rec=100&run=13

住宅建筑新中国成立前,村庄呈块状聚落,山村建设多依山就势建筑。一般有1条主街, 稍大村庄有2-3条,街道皆系土路。街两旁有胡同,宽2-3米,两侧建民房。地主毫绅及富户住房多为四合院,或组合式建筑群体,少数地主有砖瓦结构的2层旧式小楼。 绝大多数农民住房比较狭窄、简陋。建筑材料以当地山石、土坯、山草、麦秸为主,人均住房面积在3-5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住房条件逐步改善。50-60年代, 建筑式样仍以传统的长型老三间为主,多为石基坯墙木架结构草房。门为两扇整木板门, 窗为方格状固定木棂窗。后期出现房顶用麦秸苫盖,房檐用2至3行机制缸瓦苫盖的房屋(称“四不露毛”) 和少数全盖瓦顶房屋。70年代,开始使用混凝土材料和钢材,主要用于粘合料、预制檩条、钢材梁杈、门窗等。门窗多为方格玻璃门窗,瓦顶。80年代,农村住房建筑材料和建筑式样变化较大。内外装饰开始使用石膏天花板、水磨石、水刷石、釉面砖、马赛克等。建筑式样一改传统老三间,为4开间、5开间、或新式前檐出厦,两侧连带厢房,门连窗,大玻璃窗,室内多间口,实用价值大增,通风、采光、保温程度大大提高。80年代后期,少数富裕村民, 建起式样新颖的独院2层长条楼房或点式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1 6.22平方米。
公共建筑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公共建筑有石碾、石磨(有的带碾、磨房)、水井、桥涵、少数村庄有庙宇、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多数村庄新建办公室、学校、场院。60年代后,又逐渐增加灌溉机井、变压器房、饮用水池、集体仓库、医务室、代销、经销店等。有的还建立了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图书室、幼儿园。各村庄都修了连村公路(机耕路),实现了村村通汽车。
新村建设选介
鲁村镇崮山村: 位于鲁村镇驻地东3公里。该村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解放前,村貌破烂,居住分散。解放后,多居住在水库下游低洼处。1980年,村规划在村西建设新村。至1985年,新建民房345间,5693平方米。大街5条,东西3条,南北2条,宽8米。小街10条,东西2条,南北8条,宽3米。均装有路灯。并新建学校、办公室等。 村民住宅均面南行列,呈方格状。两户一排,每户独门独院,内有正房5间,厨房、猪圈等,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中庄乡西孝村:位于中庄乡驻地北1公里。该村1981年前为自然发展,无规划,1982年始改造旧村, 建设新村。到1985年,旧村改造进展较快,建起新房272间,建筑面积5386平方米,完成全村建设量的31%。新村平面布局为“井”字形纵横排列,“十”字大街宽9米,5米宽大道3条,东西向小街10条,房屋每4户一排,每排16间。每户正房4间,厨房、仓库各1间,另有猪圈等。建筑面积91平方米。房屋高门窗大,前墙水刷石装饰,室内水泥地面,每户独门独院。村里新建办公室、学校、幼儿园、机电灌设施和饮用储水池等。到1990年,建房屋600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