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种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2&rec=24&run=13

土烟(晒烟)种植境内土烟种植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前,县内各区均有零星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全县种植1000亩。50年代末,烤烟种植面积渐多,土烟渐少,至60年代中后期,绝大多数烟农改种烤烟。
烤烟种植始于1928年,时称"洋烟",三岔(时属临朐县)郑家庄村民郑玉环、郑良善等6户农民共引进种植20亩, 产烟叶2100公斤。1930年传至璞邱、三岔店、鲍庄等村。1938年日军侵占三岔,至1945年烤烟停种。1946年三岔乡 (时属沂源县文坦区) 受临朐影响又种烤烟。翌年10月,三岔店成立手工卷烟厂,促使烤烟种植面积增加, 至1951年, 三岔乡烤烟面积达到2100亩。 为全县唯一的烤烟种植区。1955年烤烟种植扩展到第三区(悦庄),第一区(南麻)一带,是年,种植6100亩。此后, 其他区亦开始种植。1972年,烤烟生产纳入国家计划,1974年全县种植1.3万亩。至1976年,烤烟为三岔、土门、悦庄、石桥、南麻等5个公社的主要经济作物。1977年, 全县各公社均种植烤烟,种植总面积2.86万亩,1980年5万亩。1981年,将烤烟列为全县农业翻番短线项目, 大力发展。1983年,全县种植8.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51.1%,其中三岔、悦庄两公社超万亩,三岔居全县之首,成为著名的青州烟的产地。 1987年,沂源县被列为山东省优质烟生产基地,是年种植5.1万亩。 1990年全县种植5.8万亩,大面积种植集中在三岔、悦庄、石桥、鲁村、张家坡、徐家庄等6个乡镇,占全县总面积的72.1%。
品种土烟品种:主要有老民烟、长把子等。质量差、产量低,至60年代无发展。
烤烟品种:境内最早是从临朐引进的大黄金、小黄金两个品种,至60年代末一直是当家品种。70年代引进多叶型品种金星6007、革新三、五号,潘元黄、偏金黄等,金星6007为当家品种。1978年,从云南引进红花大金元,逐步淘汰高产多叶型品种。1984年,引种G140、中烟14、中烟15。G140、红花大金元为主栽品种。1986年,三岔乡董家峪村烟农发现耐旱耐肥水、叶片落黄均匀易烘烤的品种,经县烟草公司选育后取名"源选1号" ,一时全县广为种植,1988年达万亩以上。后经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鉴定,该品种有叶片薄、色淡、油分少等缺点,无推广价值,且售价低,遂淘汰。此时,全县种植的8个品种中,有6种是美国品种,另两个是云南品种红花大金元和提纯401。 红花大金元自1987年起优良性能逐渐退化,烟农多不种植。至1990年,全县种植的品种,尚无十分适宜沂源地理、土壤、气候特点的品种。
良种简介G28: 美国品种。耐肥水,易烘烤,高抗黑荃病、青枯病、结线虫病等,易感花叶病。适宜土肥水较好的地区种植。
NC82:美国品种。叶片含水少,易烘烤,高抗黑荃病,较耐肥,耐旱差。适宜平原和肥水较好的丘陵地种植。
NC89、K326、K394等美国品种:均有生长期短,抗病性强,叶片落黄好,油分大等优点,适宜水肥条件好的土地种植。
中烟86: 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用G28和净叶黄杂交,农艺性稳定,高抗黑荃病,兼抗赤星病。
栽培1928年以前,境内烟草栽培沿用传统习惯,技术性差。1928至1949年,开始探索栽培技术,此期只有几项简单的技术:冷床育苗、移栽稀植、黄尖采收,对病虫害则束手无策。1950至1990年,重视推广栽培技术,逐步实行品种良纯化,种植区域化,栽培规范化。
轮作换茬:1928至1969年,境内植烟均为夏烟,年年换地块,作物茬口安排不科学。70年代起,推广连作2-3年后的烟地换茬,改种其他作物,2-3年后再种烟,至1990年仍用此法。
间作:1973年推广地瓜黄烟间作(2行烟3行地瓜),后改为二、四间作,南北向栽烟,东西向栽地瓜。80年代后,烟瓜间作渐少。
育苗:1972年前,用冷床露天育苗,1973年改种春烟后,推广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育苗。头年"大寒"前将种子直播苗床内,年后"立春"浇水管理。1976年改直播为芽播。 将种子催芽后播入畦内, 加盖塑料薄膜。1989年推广营养钵育苗,至1990年仍用此法。
施肥:70年代前多以饼肥为主,每亩15公斤,随栽随施,很少追肥。70年代,提倡多施土杂肥、圈肥,亩施1500公斤左右,多作基肥,少数穴施。80年代,实行取土化验后配方施肥,施肥量每产50公斤烟叶需氮肥1.25-1.5公斤,磷肥0.75-1公斤,钾肥2.25-3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1:2或3,多以复合肥为主。
移栽: 春烟"谷雨" 移栽,1983年起改为"立夏"移栽。夏烟在"夏至"到"小暑"移栽。 植株密度,1959年前亩栽1200-1300棵,行距1米,株距50-60厘米。60年代密度有所增加。70年代实行大小行栽培,大行距1米,小行距70-80厘米,株距30厘米, 亩栽2500株,山岭薄地3000株,烟瓜间作1800-2000株。1983年改为稀植,翌年实行规范化种植,亩栽1300株,行距1米,株距45-50厘米,至1990年未变。1984年以前多为平栽(栽后至团棵期再培土) ,1984年后改为起垄栽植,总结为"三大一足一好"(挖大穴,刨大窝、浇大水、施足肥、用好药) 。根据当地习惯又分干栽法和水栽法。
田间管理:移栽至团棵期是决定烟草质量高低的重要阶段,此期管理措施主要是中耕除草、 培土、追肥。中耕的要诀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莫伤根;近锄浅、远锄深、四面见锄棵棵匀。"中耕后进行一次性培土,垄高15厘米。
中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打顶、抹叉。打顶早晚与留叶多少密切相关。1949年前后, 每株留叶30片左右,打"现蕾头"。60-70年代,多不打头,任叶片生长,使烟田呈现"大花园"现象(开花多,质量差)。1984年实行规范化种植,至1990年,叶片控制在每株18-22片, 见蕾打头,及时抹叉,控制住"花园"现象。打顶、抹叉的要诀是:"抹叉不过寸,过寸跑了劲"。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