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婚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12&rec=5&run=13

嫁娶旧社会,男婚女嫁,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定。男女互不见面,一切由家长和煤人包办,本人不得自主。从定亲到结婚,礼仪繁多,富家尤甚。富裕人家婚嫁程序是:
提亲定亲:讲究门当户对,经煤人串说称作提亲。双方认定可以作亲,男家请先生算命,测生辰“八字”,相合,方定亲。定亲程序为送书子(也称下柬),男方用印有“地久天长”、“愿结秦晋”等字的龙凤红柬,写上男女生辰八字及“恭恳金诺”等语,一式两份(双方各一份),附上衣料、首饰、红绑腿带等物品,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收后,写“谨遵钧命”回帖,压回笔砚或鞋帽袜等,婚姻正式确定。
送日子:男女到了婚龄(男15、16岁、女17-20岁) ,男方请人择定结婚吉期,写红帖送往女方。双方根据吉期做结婚准备。
催妆: 婚前两天,男方用食盒盛鲤鱼一对、公鸡1只、猪腿一对及艾蒿、葱等礼品送往女家,称“催妆”。食盒上贴大红对联:“未及迎亲先纳采,略借奠雁作催妆”。
送奁房:婚期早晨(有的前一天),女家将奁房(嫁妆)送往男家,男家对送奁房人招待酒宴给赏钱。奁房的多少,穷富各异. 一般是桌、椅、柜、箱、脸盆、被褥和衣服,并有绣花枕头若干,有的多达二三十对,以备分送给婆家长辈。
结婚:吉日上午, 新娘坐花轿前往男家。轿前旗、伞、吹鼓手,吹吹打打,称“送亲”。悦庄以东地区,新郎坐蓝轿先到女家,举行仪式后,蓝轿在前,花轿在后,称“迎亲”。花轿有两“送客”护送。送客多为新娘的兄弟。新娘身穿红袄,系裙子,戴蒙头红(布),怀揣铜镜或青钱,脚踩红包袱包裹的粘糕。轿到门前,两女“架客”打开轿帘搀扶新娘下轿。过门时鼓乐鞭炮齐鸣,红毡或红铺地,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大门两边各放火盆,门槛上放一马鞍,意取红火与平安。新人在香案前拜天地后,宾客喜宴开始,新娘进入洞房。架客将新娘蒙头红取下,交婆母抱一抱,意为早抱孙子。晚上,晚辈进洞房嘻闹,向新人索取糖果,名曰“闹房”。次日晨新娘给公婆长辈磕头认亲,上午祭祖坟。第三天新娘回娘家,称“回门”。
贫困之家,婚嫁礼俗十分简单,坐不起花轿,多骑毛驴或坐小推车。有的童养媳结婚,在男家炕头上“开脸”(挽纂),称做“灶炕头上门”。
1950年5月, 《婚姻法》实施后,婚烟自主,家长包办已很少,经人介绍,见面相亲,由己决定的居多。喜事新办已蔚成风气。从60年代兴起,除黄庄镇外,新娘奁房一反旧俗,完全由男方置办,且要求渐高。70年代要求具备一看二听三转四蹬”(钟表、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和三间房。80年代为沙发、彩电、组合家具和三间瓦房。见面礼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结婚时,70年代坐拖拉机,80年代中期起改为坐货车和小汽车。
寡妇改嫁旧社会寡妇不嫁称“守节”,若再嫁,社会舆论认为“不守贞节”,公婆阻拦,娘家反对,邻里耻笑,多数寡妇痛苦终生,少数改嫁者也觉地位低下,自卑自感。1949年后,寡妇再嫁受法律保护,舆论支持,“贞守节操”流弊已除。
丧葬旧社会,丧葬用木棺土葬。病人死前家人为其穿寿衣,死后净面、理发。放置灵床上,烧“倒头马”,供“倒头饭”,点长明灯。子女披麻戴孝,到土地庙“泼汤”、“送盘缠”,早晚各1次。长子拿竹杆站于凳上,面向西方喊“爷(或娘)呀上西天”,名曰“指路”。然后将尸体移入棺木名曰“入殓”。邻里帮助办理丧事,亲友带供品祭仪吊唁,或付人情(钱),近亲献“茶食”,女婿献“铭旌”。
一般农户人死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出殡,长孙打幡引路,孝子在前,棺材在后,长子捧一瓦盆在当街摔碎,称做“摔老盆”。墓穴有石头坟和砖坟。棺木下葬后,儿子先填3掀土,默念:“一掀高一掀,辈辈出高官。”然后众人埋土,堆成土坟。孝子绕坟左右各转3圈,名曰“圆坟”。
贫苦户无钱置棺材坟墓,便用箔卷尸。刨坑当日埋葬,称“箔卷土埋”,礼仪程序甚为简便。富户丧葬,礼仪繁琐,吹鼓奏乐,佛道诵经,宾相司祭,扎棚守灵。多三日丧,亦有五日丧。出殡时亲友设供“打路祭”。
死后7天称“一七” ,一般过“五七”。子女到坟祭奠,烧化纸马、纸钱等祭品。
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移风易俗,旧的丧葬礼俗逐渐简化。1974年始,全县推行火葬,尸体火化后装入骨灰盒。穿白戴孝、付人情、送殡、烧纸祭品,在农村仍盛行,80年代有发展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