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12&rec=3&run=13

服饰境内居民崇尚俭朴。解放前,劳动人民皆穿家织土布,一年四季只有单衣、棉衣之分。 贫困者1件衣服穿几年甚至十几年,补丁罗补丁。不论男女,多穿大襟上衣,且男左女右。服色多为黑、蓝、月白。妇女的上衣均镶沿条,中、老年妇女用蓝色绦子镶边,青年妇女用红绿绦子镶边。少数商人富户有的穿“洋布” (工厂机织布),而且有夹衣,棉、皮袍。老年农民冬天多穿自制的老板子皮袄。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随之改善。60年代机织布普及,土布被淘汰,70年代人造棉、的确凉、化纤布普及,80年代毛呢料开始增多,解放前没有的内衣普遍穿用。内衣分线衣、毛衣、绒衣、衬衫等。毛呢料服和羽绒服也逐渐
增多。
80年代服装业兴起,又加取消布票制度,买布不受限制,群众服装逐渐丰富多采。服装样式,解放前均为手工制作,衣裤皆为中式。裤是大裆裤,皆用布带扎腿。农民男子多扎外腰(在上衣外扎腰带),以图干活利落有功。50年代起穿制服者渐多,样式为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女干部穿列宁服。60年代,冬季兴穿短大衣。女青年多穿对襟上衣,中西式裤均有。80年代各式服装发展迅速,西服、牛仔服、夹克服、风雪衣、各式裙装、套装、健美裤、长丝裤袜等时装日新月异,男女青年多追赶时髦。
鞋帽解放前,冬季男子多戴瓜碗帽,上缀红或黑纽,也有人戴毡帽。妇女多戴自制的柳叶帽,儿童多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农村男子多穿带钩铲鞋(俗名登倒山),此鞋结实耐穿,走山路不打滑。青壮年妇女有的穿木底鞋,走起路来咯噔响。“大礼帽洋袜子,高吊裤、大褂子”则是少数富裕人士的打扮。60年代始有胶鞋、塑料凉鞋、皮鞋,此后逐渐增多。70年代末起,城镇青年女子多穿中跟、高跟皮鞋。50至70年代,男子多戴遮沿帽,冬季戴三大扇棉帽,亦戴苏式栽绒帽,妇女普遍围线围巾或绒围巾。夏季,农民多戴“席夹子”(苇笠),近年亦戴草帽。
发型清末,男子均留发辫,未婚女子留单辫,俗称“一棵葱的大辫子”。已婚女子在脑后挽纂,带网子、插头钗、簪子、柳叶针等饰物,老年妇女挽鬏髻。中华民国成立后,男子去辫剃光头,俗称“和尚头”,男孩头顶留“芯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青壮年一般留平头、背头、分头,女性除老年妇女仍挽鬏髻外,青年妇女扎短双辫或剪短发。80年代始,男青年时兴长发,女青年时兴各式烫发。
手表:解放前在群众中罕见。70年代,公职人员戴手表者渐多,80年代,多数群众戴手表。
饮食解放前,境内居民生活艰苦,高梁、谷子为主粮,煎饼为主食,且喜吃酸煎饼。早、中餐吃煎饼、豆沫,晚上喝糊涂就咸菜,不来客不炒菜,“细米煎饼卷豆腐”则是较好生活。逢年过节或来客方吃白面馍或水饺。多数农户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掺糠咽菜,艰苦度日。每遇荒年兵患,则逃荒要饭。解放后农民生活逐渐改善。60年代地瓜干为主粮,玉米、小麦次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粮食连年增产,玉米、小麦成为主粮,玉米煎饼、白面馍成为主食,结束了“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菜肴也随之丰富起来。
宴席:农民最高规格是婚嫁宴席。一般是“二八席”即8个盘、8个碗。上菜的顺序是:一鸡、二鱼、三合菜。近年,城镇富裕户喜庆宴席,多由饭馆包办酒席。
饮茶:大张庄、黄庄一带历来有喝茶的习惯,喜喝“大把抓”(大叶红茶)。70年代后期,城乡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喝茶习俗遍及全县。
饮酒:解放前,一般居民只有逢年过节或婚丧大事才喝酒。经济条件稍好的老年人,在劳动之余有“喝二两”的习惯。一般喝白酒(高粱酒),亦喝自酿的柿子酒、软枣酒。50年代始,地瓜干酒为主,高粱酒、柿子酒、软枣酒已少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喝酒者逐渐增多,果酒、啤酒的销量也逐年加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社会团体、民间饮酒之风渐盛,且有奢华之风。
住房解放前农民的住房非常简陋,多是石墙、木架、草顶、木门窗,每户独院。贫苦农民房屋简陋,穷者住在极简陋上尖周圆桶状团瓢(草棚)里。中等富裕以上农户多为四合院。北屋为主房,名为堂屋,两侧有耳屋,东、西、南屋比主屋略低。一般大门置东南角,栏圈置西南角。极少数地主的房屋是石基、砖墙、瓦顶 (传统小瓦) ,大门内有影壁,上砌“福”、“寿”字。房屋概无后窗。50年代后,居住条件逐渐改善。70年代的新建农舍,改全木门窗为木格玻璃门窗,改全草顶为半草半瓦(机制缸瓦,名为“四不露毛”),或全瓦顶。80年代,新建房多为石基、砖墙、瓦顶、瓦门楼。富裕户房屋多大屋顶、前出厦、两暗三明的厅堂,大门楼及屋外墙面多用水刷石,釉瓷面砖,砌入花草图案。少数农户建起2层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