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音乐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10&rec=48&run=13

音乐沂源境内音乐活动源远流长。1984年在东安故城古墓中出土的一套 (3件)完整的商代乐器铜鏊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境内就有音乐活动。清代以来,传统的乐器有鼓、琴、笙、箫、笛、胡琴、唢呐、三弦等。解放后,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提琴、吉他、铜管、扬琴等新的乐器也逐渐增多。解放前流行的歌曲有《五更》、《光棍哭妻》、《画扇面》、《倒卷帘》、《搬小姑》、《小寡妇上坟》、《十二月》 、 《送情郎》、《山西的机匠》等,乐曲有《苏武牧羊》、《桃李迎春》、《寄生草》、《二泉映月》《良宵》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流行的歌曲有《打死汉奸》 、《好男要当兵》、《攻打蒙阴城》、《向前走,别退后》、《勇敢队》、《烈火燃烧在沂蒙山上》、《快去把兵当》、《行进之歌》、《五杯茶》等。这些歌曲大都由部队和文艺宣传部门传播到社会上。 50年代至60年代, 以沂蒙山为题材的《我的家乡沂蒙山》、《沂蒙山小调》广为流传。县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沂蒙缫丝女工》、《请你干一杯沂蒙山的酒》等歌曲,在省、地音乐会演中获奖。《沂蒙情歌》、《飞腾吧,沂蒙》、《沂蒙飘洒着五彩的旋律》等10首歌曲,被收入《我的家乡沂蒙山》歌曲集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县文化馆经常举办音乐、舞蹈表演及创作学习班,培养一批音乐能手。青年歌手王世慧,198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第二名。全县参加省音乐家协会的有4人。
舞蹈民间传统舞蹈,多为群众性的集体舞。如龙灯、旱船、狮子、竹马、秧歌、高跷等,多在元宵节期间串街演出。锣鼓伴奏,热闹非凡。全县民间舞蹈有25种之多,其中芯子阁、高跷扑蝶、垛牌坊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临沂分册。
1958年文化馆编演的舞蹈《人民公社锁蛟龙》获好评,1972年《养蚕姑娘》,1982年《蜜蜂与蝴蝶》 在地、省会演中获优秀节目奖。全县参加省舞蹈家协会的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