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8&A=1&rec=1&run=13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 沂蒙山区, 1944年5月建县。由沂水、临朐、蒙阴
(1945年划入)县部分地域组成,总面积1732.13平方公里。因地处沂河源头而得名。
沂源东依临朐,西靠莱芜,南连蒙阴,北接淄川、博山,东南与沂水接壤,西南同
新泰毗邻。1990年辖6镇、11乡、678个行政村、1039个自然村。居汉、回、蒙、藏、
满、 壮、 朝鲜7个民族, 计56786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少数民族人口占
0.44%。
沂源历史悠久。最早的山东人"沂源猿人"表明,早在50万年前人类便在此繁衍
生息。周朝时,鲁国在艾山附近设艾邑,在盖冶村设盖邑,纪国在阮峪村东设浮莱
邑等治所。 西汉时, 盖邑改称盖县。东汉末在东安村设东安郡所,隋朝开皇四年
(584年)改为东安县。后沂源地域大部属沂水县、新泰县、临朐县。元朝至民国时,
沂源为沂水、 临朐、蒙阴3县属地。1938至1939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曾驻鲁村和
东里店。1944年建县后,先后隶属中共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鲁中行政主任公署所
辖的沂蒙专署和沂水专区、临沂专区、临沂地区行政公署。1990年1月1日划归淄博
市。
沂源县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一般海拨高度300-500米,鲁山主峰海拨1108.3
米, 东南沂河谷地海拨180米。 境内层峦叠嶂,峰秀谷幽,有山头2075个,河谷
1600条。 境内河流大部属淮河流域, 是沂河、汶河、弥河发源地。沂河在县内长
84.6公里,流域面积1451平方公里。
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因山高谷深,小气候明显。全
县年平均气温11.9℃, 地温14.4℃,太阳辐射量125.8千卡/平方厘米,降水690.9
毫米,蒸发量1836.1毫米。无霜期189天。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威胁严重。
全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240.17万亩, 其中耕地52.36万亩,林业用地150.75万
亩。山丘地占99.3%。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8.7万亩。境内矿藏资源较多,有铁、金、
银、铜、锌、锰、煤炭、石膏、铝矾土、钾长石、石灰石、石英石、方解石等。全
县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年平均降12.90亿立方米,可利用量0.80亿立方米,
地下水总储量平均3.67亿立方米,年平均可开采量8941万立方米。生物资源丰富。
主产小麦、玉米、地瓜。大自然的恩赐和人民的劳动创造,使沂源有着一大批土特
名产,其中,黄烟、苹果、花椒、花生、蚕茧久负盛名。家畜、家禽品种繁多,其
中沂蒙黑山羊闻名全省。野生动植物有上千个品种,其中,沂源全蝎全省产量第一,
享誉全国。木材积蓄量71万立方米。
沂源地灵人杰,英杰辈出。明代有吏部尚书杜泽,河南按察使江孔燧,女诗人
高玉章。清代有工部主事齐更新,诗人齐振锡。清末民初有书法家高海清,名医张
化一、王太东、叶本第。抗日战争时,有中共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行政委员耿光
波,抗日县长杨荆石,县参议长刘子升。解放战争时,有"七月英雄"侯成安。新中
国成立后, 有200多人担任县团级以上职务,其中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涛,
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耿涛。这些沂源的精英与广大人民一起,为家乡、为祖国的
文明建设贡献了才华和心血。
沂源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人文古迹和景色秀丽的风景名
胜。有著名的"沂源猿人"化石遗址,上崖洞旧石器遗址。有中儒林墓葬群和姑子坪、
西顾庄、北曹家庄等一批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存。有东安古郡治所和古齐国长
城遗址。有荆山寺、栖真观、神清宫、织女洞、隋唐摩崖造像等古迹。有山东第四
高峰鲁山森林风景区及"北方最大的喀斯特洞群"。还有其它众多自然山、水、泉、
瀑风光和森林、桃花园景区,无不景色各异,千姿百态,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的
好地方。
沂源是沂蒙山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富有不畏强暴,勇于抗争,勤劳朴实,无
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清末,农民起义军捻军和幅军进入沂源,百姓不顾封建朝廷禁令,积极参加、
支援起义军。1928年12月,东里店小学成立中共党支部,领导人民开展抵制日货、
打击土豪劣绅活动。 翌年5月,发动3000多名农民协会会员和群众在东里店、安乐
一带游行示威,四乡民众纷纷响应,从此,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抗日战争爆发后, 沂源人民英勇开展抗日救国斗争。1938年3月,黄庄组建抗
日武装,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0月,柳枝峪等村组建回民支队,后改称八路
军山东纵队回民连。1938年底,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在日军大举进犯下,
率部退驻鲁村和东里店。1939至1942年,日军在东里店、鲁村、黄庄等地建立据点。
1943年1月, 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吴化文部投降日军,形成日、伪、顽合流,沂源人
民惨遭蹂躏。在艰苦的环境里,沂源人民不屈不挠,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英雄的南岩民兵参加战斗120多次,歼敌300余人,延安新华社播发了他们的事迹。
青冶行民兵在40天里战斗96次, 歼敌125人,屡建战功。1943至1944年,沂源人民
配合八路军胜利地进行了3次讨吴(化文)战役,歼敌12000人。英雄连长何万祥在第
三次讨吴战役中英勇作战,不幸牺牲在老虎山上,人民永远怀念他。
解放战争时,沂源人民为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淮海、济南等战役作出
了巨大贡献。华东野战军奖给沂源担架团"支前京沪杭,功扬沂蒙山"锦旗。1947年
6月,国民党数万军队占领沂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7月,全县人民又配合、
支援华东野战军打响南麻战役,歼敌9000人。在艰苦的岁月中,20万沂源人民曾经
承担中共党、政、军10万余人的供给,并出色地完成参军支前任务,充分表现了沂
源人民吃苦耐劳,不怕牺牲,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伟大品格。
抗美援朝中,全县人民节衣缩食,捐款18.9亿元(旧人民币) ,捐粮19.15万公
斤。
为了人民的解放, 国家的独立,战争年代全县参军12749人,支前民兵、民工
173830人, 出动担架8640副次、 独轮车10750辆次,运送伤员91460人,粮食弹药
44250万公斤,支援粮食(熟食)4700万公斤,做军服、军鞋250万件(双)。被县、团
级以上机关授予荣誉称号的有15040人次,有4620人立功,有1451人为国捐躯(不含
末批烈士者) ,无数外籍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群山之中,沂河岸边,人民功臣永载
史册,革命业绩光照千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源人民又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高唱凯歌,奋勇拼搏,
用勤劳智慧的双手,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宏伟乐章。
1950年,全县完成土地改革,此后继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实现了农业集体
化,逐步进行现代化建设。但"大跃进"时期受左倾错误影响,农业发展违背客观规
律, 出现了严重失误,加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出现困难。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好转。"文化大革
命"期间的"以粮为纲"方针, 虽使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又造成农业内部结构失调
严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沂源县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逐步实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
确立了"以林为主、农林牧工商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农业结构趋
向合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80年代,全县普遍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
步解放了生产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亦有较大改善。全县累计投资
6.47亿元,投工9660万个,兴修大、中、小型水库125座,塘坝372座,栏蓄水1.27
亿立方米, 控制流域面积685平方公里。 打机井1587眼。投资2240.8万元,投工
33.5万个,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53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面积778平方公里。
1990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2万千瓦。林木覆盖率由21%提高到32.3%,
被国家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529万元(1980年不变价),
是1978年的0.8倍。 1990年粮食总产量148254吨,比1978年粮田面积减少13%,总
产量增长7%。1990年全县果品总产量3.9万吨,比1978年增长79%。
沂源工业起步较晚,解放前均为私营手工作坊,十分落后。1949年,全县工业
产值(不含市属以上工业,下同)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在新中国成立后
的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发展迅速,
1957年工业产值303万元,年平均递增6.8%。"大跃进"时期,受左倾错误影响,全
县工业一度超越实际盲目发展,造成较大浪费。1961年贯彻国家经济调整政策后,
没有盲目"一刀切",全部下马,而是实事求是地保留了一批骨干企业,为后来的经
济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后,工业发展逐步正常。"三·五"计划期间,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 工业生产受动乱影响,一度陷于停顿,广大干部工人顶着压力,恢
复生产,降低损失,19 7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93万元,年平均递增6.8%。"四·五"
期间,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并发展了轻工业。"五·五"、"六·五"期间,认真贯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乡、镇、村企业异军突起,工
业生产越上一个新台阶。 1985年全县工业产值8367万元,年平均递增14.1%。"七
·五"期间, 克服资金短缺、市场疲软等困难,工业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1990
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7309万元(老口径,1980年不变价)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3
%,年均递增20.2%,创历史最好水平。已形成采掘、电力、机械、建材、化工、
玻璃、造纸、纺织、制革、塑料、服装、食品等18种行业的工业体系,全县有各类
工业企业1333家。其中,药用玻璃、化工、建材、制革、纺织、造纸、酿酒等行业
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县的62%和87%,为全县的工业支柱。
工农业的发展,为交通、通讯、商业、外贸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前,沂源交通闭塞,通讯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兴办交通、
通讯事业。1953年,全县第一条公路博沂路建成通车,翌年开通长途电话。1990年,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68.8公里,拥有客、货车2447辆,年客运量105万人次,货运量
113万吨。 全县有邮电局、所19处,邮路总长257公里,开通电报3路,长话23路,
安装电话机2868部,邮电业务总收入286万元。
解放前, 沂源县仅有少量私营商业, 1948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不足330万元。
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商业贸易发展较快,是年社会商品零售额
达到1658万元。1978年后,商业体制逐步改革,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形成国有、集
体、个体、私营等多种体制的商业体系。1990年,全县有商业网点5363个,从业人
员1.4万人, 商品零售总额2.6亿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4亿元,物资供销总
额6836万元。全县有农贸市场48个,集市贸易成交额9875万元。对外贸易也有较大
发展。1990年,全县有外向型企业15家,出口食品、纺织、化工等12类41种产品,
销往8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3520万元。
财政、税务、金融事业发展壮大。199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666.1万元,是1949
年的82.7倍, 1977年的4.2倍。1990年全县完成各类税收2436万元,其中工商税收
2296万元。 银行现金收入6.7亿元,货币净投放6319万元。年末银行、信用社存款
余额3.36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6亿元。全年保险费收入468.3万元,理
赔160.8万元。
建国后,固定资产投资几经膨胀、压缩,投资方向渐趋合理。1990年,全县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3229万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092万元,占65%,教育、卫生投
资476万元,占15%,城乡建设发展较快。1990年全县房屋施工面积5.3万平方米。
县城(南麻)建国初为千人集镇,现已建成1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城市人口达到3.29
万人,成为一个较具现代城市规模,基础设施较完备,青山半入城,绿水绕厢流的
秀丽山城。
经济的发展,促使科教文卫等事业蓬勃发展。1990年,全县有各种科技学会、
协会、 研究会63个,会员4200人。科技人员发展到1054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76
人。 1978至1990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29项。其中有41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88
项获县级科技成果奖。
新中国成立后,沂源县教育事业逐步发展。1952年,山东省立沂源初级中学在
东里店建立,1956年,沂源二中在南麻建立,此后至1971年,全县各公社陆续建立
中学, 同时建立师范、职工、函授学校4处。1979至1984年,又发展职业教育,广
播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至此,沂源县小学、中学、中专、大专教育格局形成。
1990年,全县教职工达到5631人。有中学56处,职业学校2处,小学617处,年末在
校学生77857人。全县高考录取860人,比19 78年增加5倍。文化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1990年,县城建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宫
和新华书店。乡(镇)建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年放映电影8300场,
发行图书、教材225万册。群众性体育运动活跃,1990年召开县级各类运动会14次/
2265人,机关、厂矿召开运动会125次/6980人,在市级以上运动会上夺得3枚金牌。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扶持沂源建起县人民医院,后陆续兴建6处县分院,7处乡
镇卫生院和42处卫生所, 1990年全县有病床990张,卫生人员1225人,农村卫生室
1016处, 乡村医生574人。医疗设备比较先进,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通
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讲究食品卫生,进行预防接种,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了传染病、
地方病和职业病的发生。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46
‰。
沂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离不开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政府的无
限关怀。1984年,国务院将沂源老区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从中央到地方,各级
采取综合措施扶贫开发,至1990年底,国家共扶持资金7199万元,以工代赈物资折
款495万元, 供应贫困农民大量平价化肥、柴油、钢材、木材、水泥、煤炭,建设
1692处扶贫工程,解决了184个自然村的人畜用水困难,使83个村通电,193个村通
汽车。 全县391个贫困村,已有339个村越过温饱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
元。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建县46年来,沂源县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已取得了
辉煌的成绩。特别是1980至1990年,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大好形势下,全县人
民又以高昂的热情,抓住机遇,镜意进取,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逐浪搏击,使经
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10年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倍,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5倍, 财政收入增长5倍,县属工业利税增长2.9倍。乡镇企业
迅速崛起,产值达到全县的40%。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倍,人均占有粮食增长35%,
此期并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优化投资环境,外向型经济开始大发展。全县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但是,也应看到,制约沂源经济发展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是水利资源缺乏。全
县尚有33万亩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 199个自然村饮水困难。水土流失严重,占总
面积90%的土地有程度不同的土壤侵蚀现象。农业对气象、自然地理条件的依赖性
较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不少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均严重制约了沂源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优势大于劣势,困难和希望并存。在这蓬勃的大发展时期,沂源县正经
历着前所未有的苍桑巨变。勤劳朴实,不甘落后的沂源人民定能战胜困难,迎接挑
战,取得更大的成绩。可以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代人锲而不舍的艰
苦奋斗,一个文明富足,繁荣昌盛的新沂源必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