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桓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4&rec=7&run=13

桓台县统计局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
施“工业立县、环境立县”战略,加快建设绿色、开放、现代化的新桓台,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
市形象显著提升,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为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GDP) 12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
增加值9.05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34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实
现增加值36.79亿元, 增长15.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763元,比上年增加5204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209万元,比上年增长38.1%。
第二产业成为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就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
看, 2004年,第二产业对全县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70.5%,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首
位, 拉动GDP增长13.4个百分点,成为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全
县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26.9%, 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第二位;第一产业对全县生产
总值增长贡献率为2.6%,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第三位。
产业结构得到新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4∶61.0∶30.6调整为7.2∶63.4
∶29.4。 第一产业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回落1.2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迅速提升。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结构深层
次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就业和再
就业压力以及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等。

二、 农 业

2004年,认真落实各项涉农政策,460万元种粮直补款和150万元玉米良种补贴兑
现农户, 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农林
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5万吨,比上年增长8.7%。其中:夏粮总产14.4万吨,比
上年增加0.7万吨, 增长5%;秋粮总产18万吨,比上年增加2万吨,增长12.5%。经济
作物中,棉花总产达0.3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47.63万吨,下降17.5%,水果产量
2.61万吨,下降3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
│ 2004年 │ 比上年±%
────────┼───────┼──────
粮食 │ 324637吨 │ 8.7
────────┼───────┼──────
其中:小麦 │ 144203吨 │ 5.0
────────┼───────┼──────
玉米 │ 179344吨 │ 12.7
────────┼───────┼──────
棉花 │ 3038吨 │ 47.0
────────┼───────┼──────
油料 │ 303吨 │ -32.8
────────┼───────┼──────
蔬菜 │ 476293吨 │ -17.5
────────┼───────┼──────
水果 │ 26181吨 │ -35.0
────────┴───────┴──────

林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00 公顷。四旁植树30 万株,木材蓄积量达
38.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3%。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年末大牲畜存栏1.59 万头, 生猪存栏7.2万头,羊存栏
3.9万只,家禽存栏318万只。全年生猪出栏11.9万头,比上年减少0.5%,羊出栏4.34
万只, 比上年减少0.9%, 家禽出栏608万只, 比上年减少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
21332吨, 比上年减少0.2 %,禽蛋产量达28748吨,比上年增长0.2%,奶类产量8029
吨,比上年增长32 %。
渔业生产有较快增长。年末水产养殖面积666 公顷,比上年增长11%;水产品总
产量3200吨,比上年增长6.7%。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强化。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4万千
瓦, 其中农用排灌动力达26万千瓦。 年末拥有自走式联合收获机465台, 农用汽车
1450 辆, 农用拖拉机2786台。全年农村用电量为4805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
化肥施用量(折纯)2.7万吨。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8.8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81 万
亩。

三、 工 业

2004年,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工业强势发展,工业强县建设步伐加快。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4.21亿元,比上年增长
42.1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5%;集体企业完成
15.1亿元,增长47.14%;股份合作企业完成0.98亿元,增长23.04%;股份制企业完成
120.94亿元,增长40.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32.47 亿元,增长58.93%。分
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完成84.54亿元, 增长41.03%; 重工业完成109.67亿元,增长
43.06%。 分隶属关系看, 县属工业完成29.02亿元, 增长26.76%; 镇属工业完成
165.19亿元,增长45.27%。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54.34亿元,增长47.7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98%。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 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5.19%。产品结构顺应市场进一步
调整,产品质量普遍提高。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如下:
────────────┬────────┬──────
│ 2004年 │ 比上年±%
────────────┼────────┼──────
自来水生产量 │ 361万吨 │
────────────┼────────┼──────
轴承 │ 1977万套 │ 4.9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107104台 │ 30.3
────────────┼────────┼──────
针棉织品折用纱线量 │ 2506吨 │
────────────┼────────┼──────
纱 │ 8689吨 │ 11.1
────────────┼────────┼──────
机制纸及纸板 │ 86.71万吨 │ 32.9
────────────┼────────┼──────
白酒 │ 2060吨 │ 31.2
────────────┼────────┼──────
塑料制品 │ 12849吨 │ -12.4
────────────┼────────┼──────
人造板 │ 15.59万立方米 │ 4.0
────────────┼────────┼──────
家具 │ 10.01万件 │ -22.1
────────────┼────────┼──────
水泥 │ 60.41万吨 │ -23.3
────────────┼────────┼──────
农用化肥合计(折纯) │ 21399吨 │ 1.5
────────────┼────────┼──────
高压开关板 │ 3878面 │ 14.1
────────────┼────────┼──────
低压开关板 │ 5201面 │ 44.8
────────────┼────────┼──────
发电量 │30273 万千瓦时 │ 81.1
────────────┴────────┴──────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7.28亿元,比上年增
长42.47%;实现利润14.41亿元,比上年增长43.32%;实现利税22.34亿元,比上年增
长42.8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8.3%,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4年,全县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清理
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46亿元,比上年
增长56.56%,其中:城镇7.67亿元, 农村投资51.77亿元。规模以上投资59.44亿元,
增长57.69%,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48亿元,增长54.8%。
住宅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房地产企业开发住宅投资额达2.29亿元,
比上年增长77.5%。 竣工面积2.71万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额2.99亿元, 比上年增长
269.1%,销售面积22.4万平方米。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县
拥有资质建筑企业73家, 其中,建筑工程一级资质企业6家,二级资质企业27家,三
级资质企业40。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2004年,公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运力继续增强。高标准完成了柳泉北路、
205国道桓台段绿化和城区11条道路的改造建设。年末,全县拥有营业性载客汽车262
辆, 全年完成客运量43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750万人公里;出租汽车176辆,完成
客运量95万人次, 客运周转量2420万人公里;拥有载货汽车3459辆,挂车231辆,完
成货运量387万吨,比上年增长12.8%,货运周转量3564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7%。
全年实现客运收入2021万元, 比上年增长1.8%; 货运收入10982万元, 比上年增长
19.2%。年末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110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668.43万元,比上年增长
14.8%,邮送广告178.04万件,比上年增长4.5%,国内特快专递信件3.45万件,比上年
增长23.2%。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8.9万部,全年新增电话用户1.5万户。信息网络
发展日新月异,网上应用内容日渐丰富,各类通讯增值业务发展迅速。

六、商业、外贸

2004年, 消费品市场活跃, 居民消费逐渐升温。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92亿元,餐饮业零售
额3.63亿元, 其他行业零售额0.9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9%、18.2%和14.1%。年
末城乡集贸市场67处,其中专业市场4处。
实施“一号工程”,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全年实际引进县外资金22亿元,比上
年增长47.7%。 合同利用外资92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0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
长61.5%和47%。年内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家。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直接出口创汇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年内新增自
营进出口企业14家。年内外派劳务人员380名,增长1.4倍。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04年,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财政税收实现快速增长。全年两税收入7.56亿元,
比上年增长37.6%, 其中国税完成4.84亿元, 增长42.5%,地税完成2.72亿元,增长
29.3%。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地方财政支出5.70亿元,
比上年增长42.2%。财政已连续14 年实现收支平衡。
金融存贷款稳定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调整。金融机构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应对土地政策、产业调整对信贷资金管理的影响,着力缓解经济运行中重点环节
的资金供需矛盾,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
款余额达到789588万元,较年初增加11766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07628
万元,较年初增加6481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39430万元,较年初增加12302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 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375万元,同比少收入11万元;累计赔
款支出3239万元,同比多支出392万元。综合赔付率为28.5%。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再添硕果。国家科技部授予我县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称号。
年内共组织实施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20项,其中东岳公司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项
目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博汇公司的“高档涂布白卡纸”和东岳公司的“10000
吨/年聚四氟乙烯” 项目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申请专利124项,7项成果获市科技
进步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职业中学1处,在校生2458人;普通中学25处,
在校生33288人, 其中高中4处,在校生10419人;小学77 处,在校生29997人;幼儿
园138 处, 在园儿童15029人,6-10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全面推行素质教
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县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9.0%,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9.8%;
年内全县升入大专以上学生2319人。
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完成20集电视连续剧《初仕——王渔洋》后期制作和审报,
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并于10月11日举行了光盘发行仪式。 为纪念王渔洋诞辰370周
年,出版了《新城王氏家族》、《新城名胜》。组织参加省、市各类曲艺书画大赛并
取得优异成绩, 共有15人次获奖,其中省一等奖1名,市一等奖4名,铜奖2名,优秀
奖8名。 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文化馆吕剧团组织下乡演出60余场,丰富了农村文
化生活。
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2个,病床1788张,卫生事业总人
数23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59人,占总数的83.93%。注册个体行医机构18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举办各种类型运动会42次,参加人数4200人,布置传统
项目107个, 参加活动人数53550人。全年有53550名学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达标活动,其中优秀级12744人,占达标人数的23.8%。体育升学测试中,全县有23名
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有46人次破28项县纪录。

九、物价与人民生活

2004年, 市场物价平稳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涨3.5个
百分点。从消费大类看: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类上涨,其他类均小幅下降。
2004年各类价格指数(% )如下: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3.5
─────────────┼───────
其中:食品 │ 109.6
─────────────┼───────
烟酒及用品 │ 98.9
─────────────┼───────
衣着 │ 99.5
─────────────┼───────
家庭设备及用品 │ 98.9
─────────────┼───────
医疗保健 │ 99.5
─────────────┼───────
交通和通讯工具 │ 96.6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 101.4
─────────────┼───────
居 住 │ 106.6
─────────────┴───────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10235元, 比上年增长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00元,增长25.2%;农民
人均纯收入4821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885元,增长12.8%。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如下:

─────────────────────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
──────────┬──────────
成套家具 │ 127套
──────────┼──────────
彩色电视机 │ 118台
──────────┼──────────
家用电冰箱 │ 77台
──────────┼──────────
洗衣机 │ 90台
──────────┼──────────
影碟机 │ 57台
──────────┼──────────
移动电话 │ 93部
──────────┼──────────
空调器 │ 60台
──────────┴──────────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
───────────┬─────────
洗衣机 │ 74台
───────────┼─────────
电冰箱 │ 47台
───────────┼─────────
空调器 │ 14台
───────────┼─────────
大型家具 │ 282件
───────────┼─────────
彩色电视机 │ 115台
───────────┼─────────
影碟机 │ 51台
───────────┼─────────
固定电话 │ 104部
───────────┼─────────
移动电话 │ 77部
───────────┴─────────
年末,县属单位在岗职工期末人数为37634人,年工资总额44876万元,职工平均
工资12478元,比上年增长6.9%。

十、劳动保障与人口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涵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形成。2004年全县参加
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560家, 参保职工27550人, 收取社会保险基金5500万元。
264个机关事业单位11695名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缴保险费3460万元,
为2536名离退休人员支付退休费374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95家,参保职工29256
人, 收取医疗保险基金1953万元,支付医疗费用116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58万
元, 支付失业救济金259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年有1400人参保和续保,保费收
入160万元, 有5629人领取养老金,发放金额30.6万元。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
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保持下降。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
率11.4‰,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4.5‰。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
为155300 户,总人口487295人,非农业人口82620人。
注: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的
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不变价计算。
2、按照国家统一规定:GDP核算中,第一产业仍放在第三产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