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桓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4&rec=6&run=13

桓台县统计局
2003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全县上下以建设“绿色、开放、现代化的新桓台”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工业
立县、环境立县”战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
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开放
经济、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地化解了“非典”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民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 合

GDP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经济运行步入新的一轮加速增长期。初步测算,2003
年全县GDP首次突破百亿元, 实现1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长速度创近十
年来新高。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4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60.97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66亿元,增长18.2%。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20559元,比上年增加421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109万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
年增长41.2%。
第二产业成为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就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
看, 2003年,第二产业对全县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66.9%,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首
位,成为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全县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30.1
%, 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第二位;第一产业对全县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3.0%,居三
次产业贡献率的第三位。
产业结构得到新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5∶58.4∶32.1调整为8.4∶61.0
∶30.6。 第一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升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回落1.5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显著提升。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结构深层
次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
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提高;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 业

2003年,全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完成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78 万亩,比上年减少3.87万
亩,蔬菜播种面积18.59万亩,减少0.11万亩。拥有规模塑料大棚836个,占地607亩。
速生林工程进展顺利。粮食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29.87万吨,比上年减少4 %。主要
经济作物增产。 全年蔬菜总产量57.77万吨,比上年增长2%,棉花产量0.21万吨,增
长15.5%,水果产量3.98万吨,增长1.3%。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
│ 2003年 │ 比上年±%
──────┼────────┼───────────
粮食 │ 298663吨 │ -4
──────┼────────┼───────────
其中:小麦│ 137315吨 │ -3
──────┼────────┼───────────
玉米 │ 159121吨 │ -9.1
──────┼────────┼───────────
棉花 │ 2062吨 │ 15.5
──────┼────────┼───────────
油料 │ 451吨 │ 21.9
──────┼────────┼───────────
蔬菜 │ 577667吨 │ 2
──────┼────────┼───────────
水果 │ 40286吨 │ 1.3
──────┴────────┴───────────
林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00 公顷。四旁植树30 万株,木材蓄积量达
35.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4%。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年末大牲畜存栏1.66 万头,生猪存栏8万头,羊存栏4.1
万只, 家禽存栏340万只。全年生猪出栏12万头,与上年持平,羊出栏4.38万只,比
上年增长29.1%,家禽出栏620万只,比上年增长2.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1370吨,
比上年增长2.8 %,禽蛋产量达28683吨,比上年增长1.3%,奶类产量6080吨,比上年
增长26.7 %。
渔业生产有较快增长。年末水产养殖面积600 公顷,比上年增长12.4%;水产品
总产量3000吨,比上年增长7.5%。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强化。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3.22
万千瓦, 其中农用排灌动力达25.3万千瓦。年末拥有自走式联合收获机447台,农用
汽车1396 辆,农用拖拉机2557台。全年农村用电量为41727.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2.2%,化肥施用量(折纯)2.5万吨。
2003年, 全县乡村人口40.03万人, 其中从业人员22.48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
56.2 %。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10.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8.4%。年末
实有耕地面积38.4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46 万亩。

三、工 业

2003年,实施工业强县建设,工业呈强势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因
素。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
44.2%。 分经济类型看, 集体企业完成38.33亿元, 增长74.5%;有限责任公司完成
47.84 亿元,增长3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20.48 亿元,增长40.3%。分轻
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57.22亿元,增长30.8%;重工业完成81.31亿元,增长67.9%。
分隶属关系看, 县属工业完成22.83亿元,增长30%;镇属工业完成115.7亿元,增长
47.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45亿元,增长
3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4%。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产品结构顺应市场进一步调整,
产品质量普遍提高。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如下:
───────────┬───────┬──────
│ 2003年 │比上年±%
───────────┼───────┼──────
自来水生产量 │ 361万吨 │ 2.6
───────────┼───────┼──────
轴承 │ 1886 万套 │ 14.8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82180台 │ -13.7
───────────┼───────┼──────
针棉织品折用纱线量 │ 14339吨 │ 10.3
───────────┼───────┼──────
纱 │ 7827吨 │ 8.8
───────────┼───────┼──────
机制纸及纸板 │ 65.23万吨 │ 17.9
───────────┼───────┼──────
白酒 │ 1570吨 │ -66.7
───────────┼───────┼──────
塑料制品 │ 14167吨 │ 5.0
───────────┼───────┼──────
人造板 │ 14.99万立方米│ 34.3
───────────┼───────┼──────
家具 │ 12.85万件 │ -17.9
───────────┼───────┼──────
水泥 │ 78.78万吨 │ 17.6
───────────┼───────┼──────
农用化肥合计(折纯) │ 21082吨 │ 10.3
───────────┼───────┼──────
高压开关板 │3400面 │ 68.3
───────────┼───────┼──────
低压开关板 │3591面 │ 46.2
───────────┼───────┼──────
发电量 │16652 万千瓦时│ 126.6
───────────┴───────┴──────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2.49亿元,比上年增
长46%; 实现利润10.03亿元, 比上年增长43.1%; 实现利税15.73亿元,比上年增长
34.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9.8%,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3年,投资规模迅速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39.64亿元,比上年增长95.4% ,其中城镇3.25亿元, 农村投资36.38亿元。规
模以上投资37.7亿元,增长102.6%,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31亿元,增长98.7%。
住宅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房地产企业开发住宅投资额达1.29亿元。竣工住宅
面积1.4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052万元,其中销售个人8052万元。
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建筑
业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创泰山杯7个,省级优良工程31个,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全县拥有建筑工程一级资质施工企业5家。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2003年, 公路基础设施继续改善,交通运力进一步增强。投资1.9亿元的寿济路
桓台段拓宽改造竣工通车; 205国道桓台段两侧16万平方米建筑物拆迁基本完成。年
末,全县拥有营业性载客汽车262 辆,出租汽车176辆,全年完成客运量438万人次,
客运周转量17151万人公里;拥有载货汽车3837辆,挂车130辆,完成货运量343万吨,
比上年增长11.0%, 货运周转量3081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全年实现客运收
入1985万元,比上年下降2.4%;货运收入9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全县通
车里程达到1037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23.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邮送广告170.41万件, 比上年增长132.6%, 国内特快专递信件2.8万件,比上年增长
33.3%。 信息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网上应用内容日渐丰富,各类通讯增值业务发展迅
速。

六、商业、外贸

2003年,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消费增长开始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7.54亿元, 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62亿元,餐饮业零售
额3.07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0.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8%、46.2%和7.6%。年末
城乡集贸市场67处,其中专业市场6处。
实施“一号工程”,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县外资金14.9亿元。
合同利用外资573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8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5.4%和57.5
%。年内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家。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直接出口创汇100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5%。年内新
增自营进出口企业10家。年内外派劳务人员156名,增长2.1倍。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03年,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财政税收实现快速增长。全年两税收入5.50亿元,
比上年增长24.7%, 其中国税完成3.40亿元, 增长27.9%,地税完成2.10亿元,增长
19.8%。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1.2%;地方财政支
出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财政已连续13 年实现收支平衡。
金融业秩序稳定,贷款额快速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671924万
元, 较年初增加141186万元,增长2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442811万元,
较年初增加54380万元,增长14.0%;各项贷款余额693197万元,较年初增加196158万
元,增长39.6%。金融贷款的增加强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发展。
保险业稳步发展。 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386万元,同比多增2226万元;累计赔
款支出2847万元,同比减少177万元。综合赔付率为25%。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年内共组织实施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8项,其中列入国家
“863” 公关计划1项,申请专利81项,3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新增省级高新技
术企业5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0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职业中学1处,在校生2125人;普通中学25处,
在校生35269人,其中高中4处,在校生9796人;小学83 处,在校生28550人;幼儿园
151 处,在园儿童15107人,6-10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县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9.0%,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9.8%;年
内全县升入大专以上学生2298人。县职业中专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验收。山东工
业职业学院如期招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城镇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电视连续剧《王渔洋》
拍摄完毕。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文化机构20处,其中图书馆1个,藏书60220册;历史
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现收藏文物3级以上294件,其中纪念馆197件,博物馆97件。
档案馆1个, 馆藏档案38942卷。 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为
4.8万户,中华宽带网在网用户1800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病床1657张,卫生事业总人
数21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48人,占总数的84.5%。注册个体行医机构15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举办各种类型运动会47次,参加人数4850人,布置传统
项目119个, 参加活动人数53032人。全年有53550名学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达标活动,其中优秀级12070人,占达标人数的22.5%。体育升学测试中,全县有11名
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有59人次破39项县纪录。

九、物价与人民生活

2003年, 市场物价平稳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比上年上涨2.5个
百分点。从消费大类看:娱乐教育文化、食品类上涨,衣着、烟酒类与上年持平,其
他类均小幅下降。
2003年各类价格指数(% )如下: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5
──────────────┼────────
其中:食品 │ 105.7
──────────────┼────────
烟酒及用品 │ 100.0
──────────────┼────────
衣着 │ 100.0
──────────────┼────────
家庭设备及用品 │ 99.8
──────────────┼────────
医疗保健 │ 97.3
──────────────┼────────
交通和通讯工具 │ 98.4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 106.6
──────────────┼────────
居 住 │ 99.3
──────────────┴────────
2003年,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县属单位在岗职工期
末人数为34350人,年工资总额39911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1675元,比上年增长20.9%。
据农村抽样调查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4185.56元,比上年增加268.32元,增长6.9%,
其中劳务收入2762.46元,占65.9%,种植业收入917.81元,占21.9%。农民人均生活费
支出2557.13元, 其中食品支出907元,衣着支出219.91元,居住支出368.79元,交通
和通讯支出362.23元,医疗保健支出195.66元,文教娱乐支出265.27元。农村居民住
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9平方米。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如下:
─────────┬──────────
│ 百户拥有量
─────────┼──────────
自行车 │ 254辆
─────────┼──────────
热水器 │ 47台
─────────┼──────────
电风扇 │ 221台
─────────┼──────────
抽排油烟机 │ 17台
─────────┼──────────
洗衣机 │ 75台
─────────┼──────────
电冰箱 │ 36台
─────────┼──────────
空调器 │ 9台
─────────┼──────────
摩托车 │ 54辆
─────────┼──────────
大型家具 │ 296件
─────────┼──────────
彩色电视机 │ 111台
─────────┼──────────
影碟机 │ 57台
─────────┼──────────
照像机 │ 10架
─────────┼──────────
固定电话 │ 87部
─────────┼──────────
移动电话 │ 49部
─────────┼──────────
中高档乐器 │ 6件
─────────┴──────────

十、劳动保障与人口

2003年,全面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发放生活保障金
及救济金321.5万元。 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2411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
休人员拨付离退休费3244万元。为3479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2629万元。城镇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全县共有参保单位284家,参保职工2.91万人,
支付医疗费1619.4万元。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3%,再就业率65%。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保持下降。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
率8.80‰,死亡率7.23‰,人口自然增长率1.57‰。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户
数为153491 户,总人口484427人,非农业人口79732人。
注: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的
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不变价计算。
2、 7月4日鲁政字[2003]260号将果里镇的阎高村、小官村、韩庙村、刘斜村、
罗斜村、甘家村和周家镇的杨楼村、郭家村共8个村划归张店区石桥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