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主要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3&rec=577&run=13

一、文明城市建设
1988年,在全县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满意在桓台活动,以党风正、
作风好、群众满意;效率高、服务好、基层满意;创一流、政绩好、上下满意;讲文
明、态度好、来宾满意;内部管理好、机关干部满意为活动标准,在全县逐步形成满
腔热忱的服务态度,诚实无欺的经营作风,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安定团结的社会环
境。 1989年4月,在全县开展学习梁学章、义务做好事活动月,县直88家机关、企事
业单位,2347人走上街头义务为群众服务。同年,县工会、团县委等部门先后组织开
展忆十年、 话改革演讲赛和形势报告会4次,倡导和树立爱国家,爱集体的主人翁精
神;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改
革精神和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县委将1990年定为学英模、树新风活动年。
3月5日,召开全县学英模、树新风2000人誓师大会,会后编印15万字的《英模事迹选
编》 5000册下发到机关、企事业单位。7月31日,唐山镇于堤村共产党员伊茂义,为
抢救晕倒在酒精池内的村民赵宗杰而英勇献身, 8月,县委追认伊茂义为优秀共产党
员。年内,印发《新风颂》17期。举办雷锋事迹,学习焦裕禄,县以上劳模,一流工
作四个展览,对31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集中进行宣传。其中,有28人的先进
事迹被市《英模谱》收录,收录人数居全市之首。
1991年1月,桓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省委验收,4月,在泰安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会议上,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同年,
全县从各行业评选出学习焦裕禄、学铁人、学雷锋、学蒋筑英、学赖宁标兵50名,并
采取举办展览和巡回报告等形式弘扬正气, 用典型事迹推动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
1993年,加强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小城镇精神文明为重点,以打三霸(路霸、
市霸、地霸),整三市(饮食市场、文化市场、劳务市场),创三优(优美环境、优
良秩序、优质服务)建设文明城镇活动。1995年,组织开展“八不、一要、一带头”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
吸烟、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一要见义勇为、带头讲普通话)和学
张家港经验、建文明城镇、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活动。
1999年,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全县各行各业围绕市民素质教育、城镇建设管
理、 社会秩序、社会服务、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开展创建活动。9月,县农行、唐山镇
分别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创建
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县文明委在县博物馆广场,组织举办市民文明行为
五项实践活动[文明乘车、文明行路、文明出租(车)、文明用语、文明护绿]启动仪
式,1000余人参加会议。2002年在索镇中心大街组织开展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
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害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讲粗
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十不守则宣传一条街活动,县大班
子领导、省、市、县文明单位及各界群众3000余人参加。10月,马桥镇被中央精神文
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民俗改革 1987年6月, 在全县农村开展以改革陈规陋习、树立社会新风,建立
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改革,制定印发《关于民俗改革的
若干规定》10.5万份,农村户均一份。全县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新
风俗, 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1988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要位置
介绍桓台县民俗改革情况。其后,《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及省、市20余家新
闻媒体进行报道。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俗改革先进县称号。8月,县文明办组
织编写60余万字的《桓台县民俗改革材料选编》。10月,全省首届民俗学术研讨会在
桓台召开。同时成立全国首家县级民俗改革学会,并聘请山东大学民俗专家为顾问。
12月,组织民俗改革报告团,在全县13个乡(镇)、企事业单位巡回报告15场次,受
教育2万多人次。 桓台县民俗改革被省委宣传部领导誉为 “山东省的一面旗帜” 。
1996年,全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在桓台召开,与会领导参观唐山、耿桥镇的民
俗改革现场。1999年,实行办理婚、丧事填写《移风易俗保证书》制度,年内,填写
4000份。坚持每年在清明节、麦收、秋收前后组织开展三次民俗改革集中宣传治理月
活动。至2002年,全县共组织此项活动16次。
十星级文明家庭 1991年始,在全县农村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家庭(爱党爱国、
重视文教、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移风易俗、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助人为乐、家和
邻睦、环境卫生)评选活动。每项内容代表一星级。8月,组织试点,10月全面推开。
年末,评出十星级家庭2475户,占参评总户数的23.7%;七至九星级家庭72733户,占
69.7%;六星级以下家庭6895户,占6.6%。活动中解决提留尾欠款192万元;拆除宅基
地遗留问题房屋1654间;新修、拓宽村内及连村公路323条;解决民事纠纷528件次;
新签订赡养合同4844份; 促进家庭和睦1928家;筹资兴办工业项目1892项。1995年8
月3日, 全县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现场会在唐山镇召开,省、市文明办领导到会
并讲话。 11月1日,全市农村创建文明家庭现场会在桓台召开。《大众日报》、《淄
博日报》、省、市电台、电视台分别对全县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行报道。1999
年, 在全省开展“孔府家杯” 倡新风活动中,全县有80户荣获全省倡新风模范户,
160户荣获市倡新风模范户。至2002年,全县83%的农户达到十星级文明家庭标准。
三、城乡容貌治理
1988年,县委、县政府将城市容貌治理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机关企事
业单位均有自己的卫生区域, 在每年的“五一” 、“十一”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1995年,县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通过决议,把每月25日定为全县卫生清洁日,首次将
容貌治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1999年始,县文明办每年在“七一”、“十一”
和春节前组织建委、农委、公安、民政等部门对13个乡镇卫生容貌综合整治情况进行
检查。至2002年组织开展卫生容貌综合治理16次。
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1991年,围绕争创文明城市,文明县活动,在各行各业开展以为单位增光,为桓
台添彩为主要内容的“双为”系列活动。在党政机关开展争当最佳公仆活动;在政法
系统开展我为国徽添光彩活动;在城建系统开展争当城市美容师活动;在经委系统开
展振兴经济、建功立业活动;在文教系统开展争做文明使者活动;在外出人员中开展
桓台在我心中,我为家乡添彩活动;在工交财贸卫生等窗口单位中开展温暖在岗位活
动。通过文明创建系列活动,推进了全县的精神文明进程。1996年,在全县推行社会
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内容、承诺标准、承诺责任、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
督、提高服务质量。全县60余家单位分三批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1997年,县委、县
政府树立县农行为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县文明委、市农行、省农行分别作出向桓
台农行学习的决定。2000年,县文明办将70家窗口服务单位的承诺内容汇集成《桓台
县窗口服务行业社会承诺制度汇编》印发全县,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2001
年始,在全县各行业开展创建文明示范窗口单位竞赛活动。至2002年全县有18家单位
荣获市级文明示范窗口单位。
五、市民文明素质教育
1991~1992年冬,省、市、县委三级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到全县13个乡(镇),
利用2个月的时间, 集中对全县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1993年,县委利用
冬春季节三个月时间在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宣讲团13个、编印宣讲
材料2万份, 分别对农村、企业、机关、学校进行宣传教育。1994年,制定《桓台县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在全县开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的学习教育。并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学《邓选》知识竞赛,获优秀组织奖。1995
年,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学习活动。年内,
先后举办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大型图片展, “渔洋杯”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卡拉OK大
赛,“华德杯”爱国主义教育知识万人竞赛等教育活动。开展外学孔繁森、王廷江、
韩素云,内学沈志祥、王开华、穆玲英的“双三学”活动。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五
旗一巾”(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红领巾)教育。1996年,在全县深入开
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998年,下发《桓台县1998 ~2000年市民文明
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并通过召开动员大会、配发教材、举办骨干培训班等形式进行
教育。 1999年,举办全县“建行杯”市民文明素质教育知识竞赛。2000年5月19日,
全市市民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县地税局召开。 2001年,制订《桓台县2001 ~2005
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计划》,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
至2002年,连续举办三届评选全县十佳文明市民的活动。同年,县世纪中学被省委宣
传部授予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
六、群众创建活动
1989年9月, 在全市组织的“川三杯”文明村歌大赛中,华沟村、唐山镇、荆家
镇分获一、二、三等奖。10月,县文明办、文化局、水泥厂、市文明办、市电视台在
桓台水泥厂举办“马公山杯”文明工厂厂歌大奖赛,水泥厂、索镇酒厂获大奖,水泥
厂获特别奖。1994年,成立桓台县省市级文明单位联谊会。同年,举办“农行杯”乒
乓球赛、“农信杯”蓝球赛、“计生杯”文艺会演、“天龙杯”爱国主义歌曲卡拉OK
大赛、夕阳红老年书画笔会和为期三个半月的县城文化夜市等活动。1995年,开展在
农户中配备一台电视机、 一台收录机、 一台影碟机、一个书橱、一个报架为内容的
“五个一”文明示范户建设活动,全县有八万余户达到五个一标准。并开展讲文明、
树新风、献爱心、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
讲一个好故事、参观一个好企业、专访一个好村庄的“五个一”活动。同时组织举办
农信杯万人国情知识大奖赛。1996年,在全县开展为党增光、为国出力、为民造福的
三为活动。在中小学中开展争当文明小市民活动。1997年,以庆“七一”迎香港回归
为载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先后举办迎港归专题报告会、首届职工合唱节、
电影放映周、庆港归迎盛会大型消夏文艺晚会,教委系统、经委系统、公安系统、商
业系统分别举办专场文艺晚会,锣鼓军乐艺术表演、举行庆回归国旗一条街、彩旗一
条街和投资6万余元的龙飞凤舞庆回归大型焰火晚会等23项全县性的大型活动。 1999
年,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及澳门回归为主题,举办桓台县博物馆开馆暨
文物展览、 桓台县文明单位卡拉OK大赛、两场文艺晚会(教育系统、文化系统)、3
场专场文艺演出(省市歌舞团、省吕剧院、省京剧院)、龙飞凤舞庆国庆50周年大型
焰火晚会(12家省级文明单位主办)、庆国庆50周年书画展、庆国庆50周年电影放映
周等20余项大型活动。2001年,对全县省、市级文明单位实行滚动式末位淘汰管理考
核办法。至2002年,全县有两家省级文明单位被淘汰。
七、全国文明村镇(行业)先进单位简介
唐山镇 地处桓台县中部,辖3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43.6平方公
里,3.8万人,3.8万亩耕地。1988年,镇党委、政府加强全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
设,分别成立镇、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设红白理事会、青年之家、民兵之家、
妇女之家、婚礼厅和游艺室。开展模范党员、四有公民、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
八星级文明职工、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1989年,唐山镇建成江北第一个“吨粮镇”。
1990年9月,在中国乡镇百颗星评选中,荣获中国乡镇之星。1991年1月,被国家建设
部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文明集镇。1994年,跨入全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镇。1996
年,全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活动,有5000余人被评为好婆婆、好媳妇。推行喜事新
办,丧事简办。5月1日,在唐一村婚礼厅举行10对新婚夫妇集体婚礼。11月,唐一村
王钦忠80多岁的老母亲病故,村理事会主持不待客,不披麻戴孝、不烧香、烧纸等,
节约开支8000余元。市电视台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同年,市移风易俗现场会、市民政
系统婚丧改革现场会在唐山镇召开,并参观唐一村的改革现场。年内,唐山镇被确定
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9年,
全镇开展破除迷信净化社会风气活动。 9月16日,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
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2.68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100万元,
直接出口创汇2158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68元。
马桥镇 位于桓台县西北部, 辖27个行政村29396人,8840户,有汉、壮、回、
朝鲜、彝、佤、白七个民族。1988年始,乡党委、政府将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工作议程,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直单位、乡属企业、村负责人任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
导小组,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措施。在全乡开展民俗改革,提倡喜事新办、丧事
简办、神事不办。提倡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弘扬正气。1990年冬,在全乡开展
四项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评选模范党员、四有公民、十星级文
明户和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等活动。1991年10月,由乡改镇。1994年,建成老干部活动
中心, 内设600平方米的门球场,21平方米阅览室,38平方米书画室。同年,成立老
年书画组,成员10人,先后举办夕阳红、“计生杯”书画展,青沙湖笔会等,自此,
老年书画组每年“七一”、“十一”均举办全镇书画展。春节组织义务为烈军属、特
困户写春联。1995年,后金村投资50万元建成村级文化大院,建有戏台、门球场、棋
类室、乒乓球室、音乐室等。马桥镇中学建有160平方米阅览室,藏书6万册,马桥小
学、后金小学、北营小学阅览室各藏书万余册,后金村阅览室藏书1.2万册。1997年,
全镇27个村相继开通有线电视。1999年,镇府投资60余万元,架设有线电视光缆60公
里,设“光点”9个。至2000年,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2800户,占总户数的32%。2002
年, 全镇完成税收1.4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901元增至4182元。在各镇千
分计奖考核中名列全县第一名。10月29日,马桥镇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
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县农行 1988年,中国农业银行桓台县支行辖乡镇13处(所)社和16个科室,11
个储蓄所。县农行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适时调节、提高效益的货币
信贷方针。组织开展储蓄宣传、优质服务窗口竞赛、规范管理、开辟新的储蓄种类等
活动。 1991年, 农村储蓄存款达45733万元, 比1988年增长1.18倍;发放各种贷款
45342万元,比1988年增发10547万元。同年,实行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
业化,调整充实基层领导班子44个,充实年轻干部25人。采取办职工夜校、读书演讲、
知识竞赛、民主对话、家访等形式对职工队伍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四有”教育。为职工兴办小食堂、小菜园、小水井、小烤炉、小锅炉、小暖气、
小电瓶、小浴室、小娱乐室,为职工排忧解难。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
文明单位。1995年,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程,成立以行长为组长、分管行长为副
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同年,开展手握手的承诺,心贴
心的服务,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对营业员实行星级管理,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企业
精神、 企业理念、 品牌形象得到凝聚和体现。 年末, 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76499万元、 31089万元,实现利润783万元。1996年,创办文明学校,组织员工学文
化、 学技术、学法律,员工素质得到明显提升。1999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
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9457万元、70528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