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地下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3&rec=55&run=13

一、地下水类型、埋藏深度及含水层
境内地下水类型系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层孔隙水。依据岩石性质和含水特征, 含
水层由新至老,分为3层。
浅层孔隙水 埋深小于50米。 含水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砂及砂土夹钙质结核层,
以粉砂最广,一般3?4米,总厚度为8?15米,各层间无隔水层。县境中北部各镇富水性好
(大庞村漏斗区除外),含水层透水性较强,岩性为细砂、粉砂,局部有中粗砂及砾石,其
厚度大于10米。降深25米时,单井出水量每小时40立方米。果里镇侯庄一带,含水层透
水性强。局部有中、粗砂及砾石, 含水量丰富。受附近采矿影响,水位降深大,50米以
内浅层含水量被渗透,该区域已成为浅层缺水区。
中层承压水 埋深在50?100米之间。含水层岩性以细砂为主,中砂及砾石次之,一
般2?3层。田庄镇大庞一带、耿桥东南漏斗区范围内,井深都在100米左右,所用水均属
中层承压水。
深层承压水 埋深大于100米。含水层岩性以中砂为主,粗砂及细砂次之。钻孔揭
示300米内,淡水含水层一般有13层,总厚度为45?70米。砂层之间粘土相隔,属承压水。
1980年前, 新城以东,起凤以南地区为自流区域,水头高度一般高出地面5米左右,天然
流量每小时10立方米。1985年后, 深井增多,压力减少,不再自流。县境中北部各镇及
县城吃水井均在300米左右,属深层承压水。
二、地下水水位及季节变化、运动方向
境内地下水水位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年景随汛期到来,灌溉用水量减少,地
下水位缓慢上升。随晚春或晚秋来临,用水量增加而逐渐下降。2002年,据29个地下水
文观测站测定,全县平均地下水埋深以3月份最浅,为12.44米;10月份最深,为14.65米,
深浅相差2.21米。3?7月份为全县集中开采期,水位下降明显。
1988?2002年,全县平均下降4.71米,年平均下降0.31米。小庞至前大王,侯庄、南
辛、前毕、雅和一带漏斗区,由1983年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2年的85平方公里,占全
县总面积的16.3%。每年8月中旬始,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得到补给,水位普遍上升。
年平均水位相差最大的是在2001?2002年,最大变幅为1.56米。西分洪河、南干渠以南
地区, 地下水位等值线呈平行排列,密度较大,地下水力坡度为1/700?1/800,流向自南
而北和自西南向东北。北部湖区地下水位等值线较稀,且不规则,水力坡度在1/1000以
上,地下水流向不定。境内地下水下降幅度较大。至2002年底,地下水埋深平均大于20
米的有2镇,索镇埋深21.3米,果里21.8米。其中,前毕村地下水埋深38.82米,比1988年
同期下降23.43米。埋深超过15米的有田庄镇,深度16.2米。埋深超过10米的有3镇,周
家14.8米,唐山11.7米,新城10.8米。埋深大于5米的有2镇,陈庄7.5米,马桥5.3米。埋
深2?5米的有3镇,荆家4.9米,邢家3.9米,起凤2.9米。其中鱼龙一村地下水埋深1.95米。
全县地下水埋深从县境东南部的38.82米降至北部湖区1.95米,深浅相差36.87米。
三、地下水矿化度
境内矿化度小于0.5克/升的淡水面积为86831亩,占总面积的11.12%。分布于果里、
周家2镇及索镇、唐山镇南部。0.5?2克/升的弱矿化度水面积为655753亩,占总面积的
84.01%。分布于县境中部、西北部8镇。2? 5克/升的中矿化度水面积为37988亩,占总
面积的4.87%。分布于锦秋湖、马踏湖,荆家以东、起凤全部以及田庄、邢家2镇北部。
四、地下水含氟量
桓台县属高氟区, 最高含氟量为6.6毫克/升。全县343个村,只有39个村的水井达
到饮水标准。含氟量小于1毫克/升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新城镇西北部,陈庄、马桥2镇西
部,小清河南岸,田庄镇驻地附近,果里镇三龙、玉皇阁,索镇刘茅、张茅,周家镇苇河、
沈家村等地。大于3毫克/升的地区,在邢家镇东部和索镇西北部。
按地域划分,大寨沟以南井深150米左右即可符合饮用水标准,南干渠以北,起凤、
荆家、邢家、田庄大部分镇村饮用水深度均在300米左右, 其他地区井深在200?300米
之间。到1995年,全县打深水井362眼,所有含氟量高的村庄都有了符合标准的吃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