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王渔洋在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3&rec=524&run=13

一、人品与教子
王渔洋受家族“忠勤报国”、“诗书报国”思想影响,居官清正廉洁,体恤下情,
宽政慎行,常以“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自勉。深受社会名流、百姓
的爱戴和康熙皇帝恩宠。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王渔洋的儿子王启上任河北唐山县
令时,亲撰《手镜录》一册给他,予以教诲。全书有50余条做官经验和原则,其中有:
公子公孙做官,一切倍要谨慎检点。见上司、处同寅、接待绅士皆然,稍有任性,
便谓以门第敖人,时时事事需存此意。做官自己脚手须正,持门第不得。
日用节俭可以成廉,而下人衣食,亦须照管,令其无缺。
春秋课农,须身亲劝谕鼓舞之。游需减驺从,自备饮食,令民间不惊扰。
地方万一有水旱之灾,即当极力申诤,为民请命,不可如山左向年以报灾为讳,
贻民间之害。
必实实有真诚与民同休戚之意,民人有不感动者,不恃智术驾驭。
也是王渔洋居官40余年勤政爱民,为政清廉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官方还是朋友为
王渔洋写的传记,都提到其为官正直清廉、不具私心的品行。
二、诗坛地位
康熙三年(1664年)十月,王渔洋官迁礼部主客司主事后,对于涉足文化界,倡导
“神韵”诗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康熙六年(1667年),王渔洋与汪琬、程周量、龚
鼎孳等名士结为文社,荟萃了京师文坛精英,成为京师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文社。王
渔洋在诗坛的地位得到公认,很多诗坛新人投其门下,凡被指点者,皆视为王门弟子,
并可扬名诗坛。康熙十七年(1678年),时任户部四川司郎中的王渔洋以博学善诗文之
名,得到康熙皇帝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为侍读,入直南书房,成为清代汉
臣部曹改词臣的先例。同年,应康熙帝之命,择取个人诗作300首为《御览集》呈上。
康熙曾谕曰“山东偏执好胜者多,惟王士否,其作诗甚佳。”自此,王渔洋受到康熙
的格外恩宠,并写了“带经堂”、“信古斋”两堂额赏赐,对稳固王渔洋诗坛领袖的
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清史稿》卷二六六中“士以诗被遇、清和粹美、蔚为
一代正宗”。李元度所撰《国朝先正事略》开篇说: 国家文治轶千古,雅扬风,巨公
接踵而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称道。公以诗鸣海内五十余年,士大夫识与不
识,皆尊为泰山北斗。
三、诗书会友
王渔洋一生朋友遍天下,尤其是文学界朋友颇多,主要有徐夜、吴伟业、钱谦益、
施闰章、宋琬、朱彝尊、洪、孔尚任、赵执信、蒲松龄等。
徐夜 受外祖父王象春“禅诗”亲传,成为明末清初“山左诗坛”有影响的诗人。
清顺治十年(1653年),王渔洋赠徐夜诗句:“湘东品弟留金管,江左风流续《玉台》”。
徐夜回诗: “野雁想潜窥,摹绘得其真”。顺治十三年(1656年),王渔洋与徐夜同游
长白山(邹平),编刻《长白游诗》一卷。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渔洋殿试四川,作
诗350首,编为《蜀道集》,徐夜为之作序。康熙三十年(1691年) ,王渔洋为徐夜编
印《徐东痴诗选》二卷,并加评点。
钱谦益 官至翰林院学士,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顺治十八年(1661年)夏,钱谦益
看过王渔洋捎去“丙申年少作”诗作称之: “词坛有人,余子皆可以敛手矣”,意识
到王渔洋前途无量,后生可畏。此后常有书信来往,并为《渔洋诗集》作序,书赠扇
面等。钱谦益故后,王渔洋谓之:“虞山公遂谢人世,泰山梁木之痛,如何可言”。
吴伟业 官至国子监祭酒。博群籍,学有本原,以诗歌著称,誉为“现代中之大
家”。顺治十二年(1655年) ,王渔洋进京参加会试时与吴伟业相识。康熙三年(1663
年)九月,王渔洋作《论诗绝句》40首寄给吴伟业。次年,吴回书称其为论诗大作。
施闰章 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参与《明史》编修。顺治十三年(1656年),任山
东提学使,在济南与王渔洋同游历下,王渔洋作《历下奉赠愚山学宪十五韵》赠之,
施闰章出示诗集《越游草》。之后,两人常有诗作相赠,施闰章将王渔洋引为知己,
并对王渔洋的为人及诗作评价颇高。
宋琬 官至户部郎中,其诗作著名一时,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康熙四年
(1665年)夏,在为王渔洋题像诗中用“讼庭清映玉壶水”赞扬其为官清廉。
朱彝尊 《明史》 编修官。 其诗与王渔洋齐名,并称“南朱北王”。康熙三年
(1664年)六月,朱彝尊途经扬州时,两人建立文字之交,被传为艺林佳话。康熙十三
年(1674年) ,王渔洋编《感旧集》,朱彝尊为之作序,文中称:“新城王先生阮亭以
诗名天下,与学无所不博,其交友较予为广。”王渔洋先后为朱彝尊《日下旧闻》、
《明诗综》等诗集作序。
洪 著有戏剧《长生殿》,康熙十四年(1675年),王渔洋阅洪诗卷并大为叹赏,
收其为徒。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渔洋妻子张氏卒,洪作《代王阮庭先生悼亡》诗
一首。洪 卒后王渔洋闻讯作《挽洪思》诗挽之。
孔尚任 清初著名戏剧家,国子监博士,著有《桃花扇》等。孔尚任爱好收藏,
每得好物,常约王渔洋赏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京初演《桃花扇》轰动京师,
触怒康熙皇帝而被罢官。孔尚任一度生活困难,在京滞留两年多的时间里由王渔洋资
助,孔尚任感念不忘,作“七古长歌”谢之。康熙五十年(1711年),王渔洋卒于故里,
孔尚任由曲阜到新城吊唁。
赵执信 翰林院庶吉士。在京十年与王渔洋交往颇深。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
月皇太后谢世,王渔洋应诏到京寄宿赵宅。二月,王渔洋起程返故里,赵执信同诸王
门弟子送别。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赵执信请王渔洋为叔祖赵进美写《墓志铭》。
蒲松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王渔洋由淄川亲戚家,与蒲松龄相识,后经
书信交往,二人关系密切。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王渔洋在《戏题蒲生
卷后》中诗云:
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蒲松龄写下了《次韵答王阮亭先生见赠》诗云: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
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康熙四十年(1701年)春,蒲松龄致函王渔洋,并寄上缮写本《聊斋志异》两册,
请其评点作序。此后王渔洋为《聊斋志异》书稿评点30余条,其中题词“卓乎成家,
其传于后无疑也。”对日后《聊斋志异》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王渔洋与蒲松龄自相
识至王渔洋病故一直保持一诗一文的交往,从未间断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