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商品流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3&rec=436&run=13

明清时期,索镇、新城已成为区域性商品集散重镇。至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境
内各业商号200余家, 盛时达800余家,年交易额达800万元(银元)。各商号多集中
于索镇、新城,以日用品、粮、油等为主。1939年,日军侵占桓台,设立“组合社”,
控制商业市场,日用品奇缺,至解放前夕,大部分商号被迫停业。
建国后,县政府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政策方针,扶持
工商业恢复和发展。各类商业发展到1131户,人员1600余人。1953年,国家对粮、油
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统
一市场秩序。至1957年,境内集市发展到43处,为历史上集市贸易盛期。1958年后,
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曾先后两次将公私合营
和集体商业并转为国营商业,取消个体商户和集贸市场,大部分商品实行凭票供应。
从1978年开始,商品流通体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多种
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商品流通网络。到1988年,国营商业计划
经营管理流通体制逐步被打破。全县商业、供销、物资、粮食系统的44家企业推行承
包经营责任制, 实行效益、工资、工效三挂钩。社会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增长40.8%,
完成年计划的123.3%。1990年,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供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1993年,取消各类计划商品,实行市场调节。在零售企业中推行个体经营机制,流通
体制向产权制度改革转移。 1997年9月,县商业总公司、百货大楼合并改制为桓台商
业集团,县物资集团总公司所属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1998年,商业、粮食、供销等
15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2002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
额15.41亿元,比1987年增长5.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