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救灾 救济 扶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3&rec=130&run=13

一、救灾
1988年,全县共发放救灾款3.5万元,救助430人次。1990年7月9日,陈庄、马桥、
荆家、 田庄、起凤等乡(镇)遭受特大风雹袭击,26584亩玉米受灾,其中9213亩绝
产, 造成粮食减产400多万公斤,4376人严重缺粮;1739亩蔬菜受灾,1007间房屋损
坏。 灾情发生后,县政府发放救灾款8.2万元,组织社会捐款32万元救济灾民。1992
年秋,全县大旱。10万亩玉米、6万亩棉花萎蔫,湖区4600亩养鱼水面95%干涸清池,
8500亩藕池50%变为旱田,1万多亩苇田不能生长,经济损失1800万元。县政府发放救
灾款26.5万元。 1993年5月初,25万亩小麦遭遇风灾和蚜虫侵袭,成灾面积8万亩。8
月, 32万亩玉米得大叶斑病,减产三成。县政府发放救灾款17万元。1995年5月,果
里、邢家、田庄、唐山等乡(镇),小麦得“不孕症”,受灾面积4842亩,其中绝产
2001.11亩,经济损失226.11万元。9月,马桥、陈庄、荆家、田庄等乡(镇)发生洪
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7.75万亩,成灾面积6.85万亩。县政府先后发放救灾款25.2
万元,救济款10万元。同时,县委、县政府组织机关干部1000余人深入灾区帮助救灾。
1996年5月,耿桥、唐山、田庄等镇遭受风灾,小麦倒伏3780亩,减产71.75万公斤。
6月13日, 10个镇遭冰雹袭击,时间持续5分钟,大者直径2厘米。唐山、果里、周家
三镇小麦倒伏,徐斜、王斜、徐店、薛庙、孔家、小店子等28个村小麦断倒,麦粒落
地近50%,经济损失达10988万元。7月30?31日连降暴雨,马桥、陈庄、荆家、起凤、
田庄等镇发生涝灾。后金、西孙、辛庄、崔家、大元、双跃、后刘、王明等村进水,
庄稼被淹。 玉米受灾面积97113亩,绝产69012亩。县政府发放救灾款170万元,并组
织开展抗灾自救, 轻灾镇帮重灾镇,向唐山镇捐赠小麦65638公斤,向周家镇捐赠小
麦41894公斤,向果里镇捐赠小麦32950公斤。1997年8月20日,全县遭受暴风雨袭击,
39万亩玉米倒伏,减产三成。县政府发放救灾款92万元,并发动全县企、事业单位捐
赠化肥140吨、水泥85吨、柴油30吨。1998年8月,全县遭遇龙卷风侵袭,玉米成灾面
积20多万亩,经济作物1.5万亩,房屋损坏9450间,倒塌750间。伤亡30人,其中死亡
2人,重伤20人。输电、通讯线路倒断6200米,树木倒断1万余棵,8家村办企业停产。
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开展救灾捐助、倒房重建、损坏房维修和
重点帮扶等工作,发放救灾款57万元,救济款10万元,组织机关干部捐款12.7万元。
2001年5月, 全县大旱, 造成36.96万亩农作物受害, 成灾面积37390亩,粮食减产
548.8万公斤,经济损失658万元。8月,起凤、荆家、田庄、索镇等镇遭受大风袭击,
玉米倒伏,成灾面积13755亩,粮食减产459.3万公斤。县政府发放救灾款25万元,救
济款15万元。 2002年4月24日夜间遭遇冻灾,果里镇的小麦和周家、唐山、田庄、起
凤等镇的葡萄、西瓜、棉花、苇田等经济作物受灾面积14.23万亩,成灾面积58360亩,
绝产18180亩,经济损失4131万元。造成全县缺粮2906户、10169人。县政府发放救灾、
救济款70.5万元。 7月,县政府制定《桓台县救灾预案》,成立县救灾协调领导小组
(灾情发生后即转为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救灾预案》规定,由县
长担任组长(灾情发生后为救灾总指挥),由民政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实行救灾工
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工作体制;规定了灾情发生后救灾机构的组成、主要
职责和临灾应急措施。
二、救济
1988年始,对1957年年底前参加工作、1961年1月至1965年6月期间精减退职职工
中丧失劳动能力而无依靠、生活困难的老弱病残者149人,给予本人原标准工资40%的
救济费。年内,共发放救济款4.47万元。1989年,侯庄乡面窝村和荆家镇后孙村各一
农户失火,分别发放救济款1000元和800元。1990?1998年,救济因车祸、火灾等突发
性事故造成的36个困难户, 发救济款7万余元。1999年始,对侯庄镇凤鸣村两孤儿每
月救济40元。 同年7月,对精减退职老职工调整生活补助,建国前参加工作的每人每
月提高100元, 建国后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提高90元。全县享受救济老职工68人,年
增支救济金8万余元。2002年,为39名困难企业军队转业干部实施月补助500元的特殊
保障,年支付资金23.4万元。同年春节,为农村3400户困难家庭发放面粉86.7吨,价
值12万元。
三、扶贫
1988年,全县扶贫工作实行无息贷款、有借有还、重点扶持方式,采取项目、资
金、效益落实到户办法,对543个贫困户发放扶贫周转金23万元,当年脱贫387户,脱
贫率71%。 1993年,在福利企业安置优抚对象困难户183人、贫困户281人就业,当年
脱贫率达97%。 至1995年,共扶贫4565户,脱贫4132户,脱贫率为90.5%。1996年7月
始,对年人均收入达不到500元的贫困农户,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8年5月
始,对城镇贫困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始,开展“手拉手”和“心连心”
城乡社会互助活动。实行扶持一点资金、送去一条信息、帮上一个项目方式,全县90
多个单位与1450户结成帮扶对子, 当年脱贫率92%。2000年,全县扶贫工作实行政府
行为和社会行为相结合、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相结合、帮扶单位积极性和救助对象主
观能动性相结合,既扶贫又扶志,扶持一户,脱贫一户的办法。至2001年,参加帮扶
单位108个, 投入资金17.41万元,帮扶物资折款16.5万元,提供技术信息907条,共
帮扶447户、 1632人脱贫。2002年,开展单位、党员和先富户与困难户结对子活动,
155个单位和个人参与,投入资金20多万元,帮助155户困难户上副业项目110个。
四、支援灾区
1991年,江苏、安徽等省发生洪涝灾害后,全县开展募捐活动,提出“不忘六四
年, 外省人民支援咱”的口号,向灾区捐赠小麦170吨、面粉330吨、现金4万元,共
计折合人民币55万元。 1993年8月,临沂、枣庄、菏泽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向灾区捐
赠小麦150吨、面粉50吨、圆葱50吨、水泥300吨,总价值28万余元。1994年,沂源县、
高青县遭受洪涝灾害,向沂源县捐赠面粉25吨,向高青县捐赠衣服4万件。1998年9月,
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县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
援的互助精神, 仅10天时间募捐衣服54085件、棉被4764床、现金64万元支援灾区人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