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吨粮县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2&rec=16&run=13

桓台县农业局

1990年春,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提出了建设吨粮县的宏伟目标,这是我县农
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在吨粮县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主管部门——桓台
县农业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吨粮县建设的技术准备
桓台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壤耕
性良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粮食高产农业区,素有“鲁北粮仓”之称。83年农村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县全面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农民对农业生产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并表现出对农业科技知识强烈的渴求,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主管
部门的县农业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全县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
不失时机地大力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
业生产的发展。从84年开始,多次聘请著名专家、教授来我县讲学传授小麦、玉米高
产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根据我县生产情况适时引进推广了:(一)优良品种:引进
了亩产千斤以上、 大粒、 大穗、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小麦优良品种鲁麦八号、
215953和适合密植、 亩产可达1200斤以上的紧凑型玉米品种鲁玉2号、掖单四号,84
年和85年首先在县良种场试验、示范,获得了全面推广的第一手资料。(二)小麦精
播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传统的播种、管理方法和种植规格,降低麦种播量,减少基本
苗, 种植规格由原来的每畦带8行、12行、18行减为6行、7行,扩大了行距,增强了
小麦的通风、透光能力。(三)玉米规范化栽培技术。根据紧凑型高产品种不同时期的
生产需要,制定的一系列科学栽培、管理及种植技术。(四)配方施肥技术。从84年开
始,对土壤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化验、检测,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供给水平,
合理搭配N、 P、K三级比例。配方施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作
物对各种养分的吸收能力.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实现了测、配、制、施一条龙的系
列化服务。各项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为吨粮县建设作了技术上的充分准备。
二、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为适应大面积高产开发技术推广的需要,从86年开始,农业局把建立健全完善农
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自86年开始,充实了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力量,
由2名高级农艺师,6名农艺师,6名助理农艺师和7名技术员组成的农技推广中心,形
成了强有力的技术阵容,建立了土肥化验室,配备了全省一流水平的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等化验仪器、 设备,建起了5处病虫测报站,成立了县植物医院,形成了基础设
备配套齐全,培训条件比较完备的技术推广中心。为加强农技推广中间环节的技术力
量, 在全县范围内招聘了105名农民技术员,充实到各乡镇农技站,并定期在县推广
中心接受技术培训。各乡镇农技站还配备了常规仪器、设备,承担起各乡镇的农技试
验推广和高产开发任务。为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各乡镇还成立了植保机防专业
队,每个专业队配备36~48台机动喷雾器,实行统一购药。统一喷药,统一防治,有
效地控止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危害。在加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同时,
全县343个行政村按500亩地一名的比例.配备了850名兼职技术推广人员,形成了县、
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与全县5500多科技示范户一起成为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辐
射十万农户的科技推广网络。
2、良种繁育供应体系。
桓台县农业局十分重视种子的繁育与推广,并注重加强良种的繁育体系的建设。
全县从事良种生产与繁育的有11名农艺师、17名助理农艺师和35名技术员。小麦、玉
米等主要农作物实现了种子生产专业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全县实行统一供种。县良
种场承担着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生产繁育任务。经过37年
建设,特别近十年建设,已成为机械化程度高、水利设施齐全,一圃三田配套的良种
繁育基地,每年繁育小麦原种50多万斤。县种子公司为保证全县四十万亩粮田的生产
用种,会同十三处乡镇种子站,在40个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领导力量强的村,
建起了4000亩的玉米制种基地和1500亩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每年生产玉米大田用种
150万斤,小麦大田用种1000多万斤。麦种除满足本县需用外,每年还援外200多万斤。
县种子公司仓库建筑面积432平方米,仓贮能力达150多万斤,承担着全县50%的种子
仓贮任务。为提高我县良种的生产加工水平,87年投资18万元新上一条种子精选加工
线,每年加工小麦良种200万斤,玉米种100万斤,提高和保证了良种质量。十三处乡
镇种子站从76年开始建站,技术力量不断壮大,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综合仓贮能力已
达100多万斤。
3、 推广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实现了“测、配、制、施”一条龙的系列化
服务。
为解决因肥料施用比例不当,造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失调,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产
量提高的问题,从87年开始,每年对全县四十万亩粮田进行土壤养分取样化验,根据
不同的化验结果科学地确定N、 P、K、微肥的搭配比例和肥料配方,由淄博复合肥厂
根据配方生产专用肥,供给全县农户,融厂家、科技、生产于一体,形成了“测、配、
制、施”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同时,还把推广秸秆还田作为加强地力建设的一项重
要措施来抓。89年秸秆还田面积达35万亩,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36%。
三、抓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适应高产开发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以下
几条措施: 1、聘请全国及省内著名专家、教授传授粮食高产经验,制定高产措施,
指导高产开发和对科技人员培训。 2、组织全局技术骨干到全县十三个乡镇进行技术
承包,逐村到户举办培训班。同时,还利用赶好科技大集、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等多
种形式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并根据不同农时印发各种技术意见、管理措施、明白纸.
实现了“家家有张明白纸,户户有个明白人”。每年印发各种技术意见、明白纸和供
领导参考用的《农情简报》 、《病虫情报、《土壤墒情》等25万余份。3、办好中央
农业广播学校桓台分校和中华会函桓台分校,培训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
到90年上半年两校已毕业四个专业634名学员, 他们当中大多数成为农业战线的骨干
力量。
桓台县农业局,狠抓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了全县粮食生产连续12年丰产丰
收,为吨粮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990年全县39.8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19公斤,总
产16673.08万公斤, 分别比89年增长10.1%和9.6%。1990年5月,国内著名小麦
专家梅楠、余松烈等,对桓台县近40万亩小麦测产验收后这样写道:“在全县范围内
39.8万亩小麦实现大面积均衡高产,达到国内同类科技开发领先水平。”

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