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粮食高产开发之路 为早日建成吨粮县而奋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2&rec=10&run=13

—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有关同志在山东省吨粮县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桓台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1986年,桓台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商品粮
基地县,1988年被列为黄淮海平原农业大开发定点县,1990年又被国家计委、农业部
列为国家第三批商品粮基地建设县。自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已连续获得十一年丰产
丰收。 89年,40个村,13万亩粮田亩产过吨粮,有5个乡镇玉米一季超千斤,一个镇
实现吨粮镇。作为全国夏粮创高产活动达标单位,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一、立足实际,提高认识,不失时机地进行吨粮县建设
县委、县政府于89年冬天提出建设吨粮县。这既是动员全县人民大办农业的一个
鼓舞人心的号召,又是一个建立在科学分析之上的决策。也是我县农业发展史上的一
个创举。
1、 生产力诸要素量的积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吨粮县建设提供了客观物质条
件。
桓台县地处山前洪冲积和黄泛冲积平原的叠交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耕性良好,
土质肥沃,加上气温适宜,光照充足等诸方面的自然条件,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自然优势。1978年以来,全县人民始终坚持以农为本,重投入、重科技、重
服务, 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一是农田水利建设具备一定规模。目前,全县有机井
10062眼, 其中6592眼基本实现了机、井、房、渠四配套。1987年至1989年又相继建
成了年可引水1亿立方米, 干渠、支渠和乡镇配套引水渠总长为197.5公里的引黄过
清补源工程,受益面积已达40万亩,初步形成了井浇河灌互补的灌溉网络,轮灌周期
由原来的15—20天, 缩短为7—10天。二是农机化程度较高。截止1989年,全县农机
总动力达到27万千瓦, 平均每耕亩0.53千瓦。 农用拖拉机3019台, 田间作业机具
8910台件,机具配套比为1:2.95。脱粒机4250台。玉米套种耧达到11000把,浇水、
脱粒、耕翻、小麦播种及运输等环节已实现机械化、小麦收割、玉米套种、秸秆还田
等作业项目,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3%、83%和63%。三是农业技术推广有了突破性
进展。科技队伍逐步壮大,全县拥有县乡两级专业科技人员320人,农民技术员440人,
科技示范户5500多个,形成了联结县、乡、村、户,辐射全县10万农户的四级科技网
络, 达到了平均每500亩地一名技术员的技术力量。近年来,我县先后推广应用了优
良品种、小麦精量匀播、玉米合理密植、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等一批先进
适用的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四是地力基础较好。近几年来,我
县畜牧业稳定增长,支农工业稳步发展,秸秆还田面积达到62%,县内两处小化肥厂,
年可生产碳铵7.5万吨, 磷肥2万吨,基本满足了粮食生产对低档氮磷的需要。1989
年秋前的土壤养分普查表明:全县平均有机质含量1.36%,碱解氮59ppm,速效磷11
.7ppm,速效钾91ppm。加之增施的有机、无机肥料,基本接近亩产吨粮的地力要求。
五是粮食产出基础较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粮食生产突破了中产阶段的徘徊,开始
向高产阶段迈进。1989年,全县粮食耕亩单产达到810公斤,总产32485.47万公斤,
小麦、玉米单产分别达到381公斤和470公斤。作为制约农业发展诸要素的农田水利、
农机、农业科技和地力等方面,经过十几年来量的积累,已经为粮食生产的大面积高
产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客观物质条件。
2、双层经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改善了生产关系,适应并促进了粮食高产开发。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不断得以完善,与之配套
的农业积累,投入和社会化服务机制也日益健全。目前,以国营为龙头、集体为骨干、
个体、联合体为补充的,包括科技、良种、生资供应、农机、水利等五大类别,服务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系列化配套服务组织发展到1437个。全县范围内逐步形
成了一种具有桓台特色的,以井划片,统一耕作,分户经营的连片规范化种植的经营
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体两个积极性,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合力。
生产关系的完善。使粮食高产开发具备了必要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良好服务体系。
3、 吨粮县建设是桓台农业发展的实际与党中央进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等一系列
指示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桓台县建设吨粮县,固然离不开良好的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但更
重要的,是顺乎了桓台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党的农村政策与桓台农业生
产实际的结合。
第一,吨粮县建设是粮食生产连年稳产高产的必然趋势。1978年,全县粮食单产、
总产分别为458公斤和1.8亿公斤, 1983年则达到533公斤和2.06亿公斤,1986年实
现627公斤和2.54亿公斤,1989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单产、总产分别突破800公斤和3
亿公斤大关, 实现了自78年以来的连续十一年稳产高产,达到了平均每年5.85%的
递增速度。对近五年耕亩单产递增率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等主要因素进
行综合分析, 经过艰苦努力,1991年耕亩单产、总产达到1005公斤和38912万公斤是
完全可以做到了。连年高产开发的现状,使县委、县政府看到了桓台农业发展的巨大
潜力,清醒地认识到粮食亩产过吨粮,是粮食生产由低向高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吨粮县建设是桓台经济发展、大局稳定的要求。桓台县地少人多,粮食生
产对国计民生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随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单一经营农
业的经济模式逐步改变。一方面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建筑业,促进了建筑业的腾
飞,另一方面,围绕粮食的高产出,兴建了一批支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而农业
最终又成为工业、建筑业是否稳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投资的主要场所,从而使农、工、
建成为桓台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支柱。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5716万元,
工业总产值达到101899万元,建筑队伍发展到5.6万人,完成建安产值4.5亿元,实
现劳务收入1.57亿元。 在农业这一基础之上,三业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可以说,
正是由于桓台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定,带来了桓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
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第三,党中央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为桓台吨粮县高产开发提供了政策保证。
十几年来,桓台农业之所以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农业经济政策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党中央向农业倾斜政策的逐步出台,重视农业的大气候
正在逐步形成,各行各业都在支援农业,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更加高涨,为农业粮
食高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桓台县委、县政府正是基于对这种形势的认识,依据
十几年来从吨粮田到吨粮村直到吨粮乡镇进行高产开发的成功探索,当机立断,不失
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吨粮县的战略决策。
第四、专家论证为吨粮县建设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论证在先、决策在后
的原则,桓台县委、县政府没有满足于对吨粮县建设各种有利条件的认识和对机遇的
把握,对吨粮县建设这一庞大的社会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进行了周密详尽的科学论证。
县委、县府先后邀请了国内著名的小麦、玉米专家、教授,在对全县十三处乡镇逐个
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对全县进行吨粮开发作出结论,即桓台进行吨粮县建设,立题适
时,目标明确,条件具备,措施可行,同意立题开发。至此,吨粮县建设方案经过县
委六届六次全会和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充分酝酿讨论并做出决议,正式提了出来。
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及各有关部门对桓台进行吨粮县建设
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关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这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进行
吨粮县高产开发的信心和勇气。
在建设吨粮县这一决策的酝酿提出、分析论证和确定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它的
重大经济、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吨粮县,
必然会对我县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更大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必
然会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带来利国利民的直接经济效益;必然会使农业
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促进工业、建筑业和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必然会对全
县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产生巨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增强县委、县政府的凝聚力、向
心力和号召力。
二、确定目标,落实措施,努力奋战,力争两年建成吨粮县
吨粮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吨粮县建设决策之后,我们以积极而慎重的科学态度,充分讨论酝酿,反复征求
意见,确定了吨粮县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措施。
1、 吨粮县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农村工作会
议精神为指针,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科技投入为先导,以物质投入为基础,以
加强领导为保证,以建立综合性的承包集团为手段,用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立
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开发,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走
开发吨粮田,普及吨粮村,建设吨粮乡(镇),实现吨粮县之路。自90年起,奋战三年
.力争两年建成吨粮县:实现产量、效益、后劲同步提高,农、林、牧、种、养、加
各业协调发展,形成一个以少投入、多产出为基本特征,以农业内部良性循环.各业
互相促进为基本模式的农业新格局。
吨粮县建设的具体目标是:粮田面积稳定在38.85万亩,1992年,力争1991年耕
亩单产突破1000公斤, 总产超过38912万公斤。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轮作,复种指
数为2,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39.7万亩,单产425公斤,总产16872.5万公斤,玉米
种植面积为38万亩,单产580公斤,总产2204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实现2.7亿元,人
均收入突破1000元。
2、吨粮县建设的实施步骤。
吨粮县建设的实施步骤是:三年规划,两年实现,关键看头年,根据这一要求,
我们的方案是:
1990年在全县13万亩粮田实现吨粮的基础上,实现玉米千斤县,吨粮田面积达到
30.85万亩,占计划面积的79.41%,九处乡镇实现吨粮乡镇。
1991年吨粮田面积达到38.85万亩, 占计划面积的100%,全县13处乡镇普遍建
成吨粮乡镇全县实现吨粮县。
3、吨粮县建设的主要内容。
按照吨粮县建设的总体构想,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八项建设”。这“八项建设”
既是吨粮县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吨粮县建设的主要措施。一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投入向发展集体经济倾斜,进一步
完善双层经营机制。按照“发展县级、强化乡镇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在巩固已建
立健全的农机、水利、科技、良种、购销五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再建立健全畜牧兽
医、林业、经营管理等服务体系,努力做到服务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县乡村
户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二是农田水利建设,以开源节流为主攻方
向,继续抓好引黄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引水回灌网络。抓好机井房渠配套建设,
实现地下管道防渗化,达到每40亩地一眼机井,每亩地8米防渗渠。三是农机化建设。
按照“集体、大型、配套”为主的原则,大力发展集体农机事业。到1991年拖拉机拥
有量达到3500台,拖拉机与机具配套达到1:4,进一步提高农机化程度。四是地力建
设。按水肥并重、粮畜齐抓的方针,通过迅速发展畜牧业和增加秸秆还田面积,提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走有机农业良性循环的路子。同时全面推广配方施肥,按需补充各
种养分。五是农田林网建设。搞好林网的补植与整理,按照部颁标准,进一步完善林
网化建设,并切实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六是科技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
推广网络,积极支持以农民为主体,以科技人员为骨干的各种专业科技协会和技术研
究会,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中枢,以乡镇综合服务站为骨干,
以村农技服务组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础,以各种专业协会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七是软件建设,搞好吨粮县建设资料的积累、整理。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导科
学的角度,解析吨粮县建设成果,形成一整套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以促进农业进
一步发展。八是基层班子建设,从组织、思想、作风等方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
高村级班子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领导素质和科技素质,为普及吨粮村奠定基础。
下大气力抓好这“八项建设”,农业生产水平就能得到全面提高,吨粮县建设就有了
可靠保证。
三、加强领导,周密安排,迈好吨粮县建设第一步
建设吨粮县,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的关键是第一年。因此是否能迈好这关键的一步,
事关吨粮县建设的成败。为此,我们不求今年必成,但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必须一
着不失,环环扣紧,务求必胜;各项措施必须按照实现吨粮县的要求一步到位,落到
实处。按照这个思路,近期,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强舆论宣传,为吨粮县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89年冬季以来,我们已
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对吨粮县建设的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进行了宣传发动,并进行了农业基础地位的再教育,以造成全党全民大办农业的强大
声势,增强支农观念和服务农业的意识。县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建设吨
粮县的决议,县政协向全县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发出了题为“同心同德、艰苦创业,
为两年建成吨粮县而奋斗” 的公开信, 县委宣传部、县农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了题为
“全民动员,群策群力,为早日建成吨粮县多做贡献”的公开信等等,为建设吨粮县
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前段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建设吨粮县在桓台已是大势
所趋,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县上下,不分男女老少,无论各行各业,都把建
设吨粮县的号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心往吨粮县建设上想,劲往吨粮县建设上使,
努力为吨粮县建设做贡献。随着吨粮县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将继续做好这方面
的工作。
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抓好生产关键环节。90年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加
强农业基本建设工作摆在吨粮县建设工作的首位,注意了对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指挥
调度。 一是狠抓了以开源节流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新打机井392眼,建
机井房1337座,修防渗渠46万米,8个乡镇出动一万余名劳力,完成了11.5万立方米
的引黄清淤工程,达到了40—50亩地一眼机井,引黄效益面积扩大到40万亩,为实现
大面积均衡增产,县政府先后拿出60万元资金为“南三乡”、索镇东大洼等贫水地区
打机井,有效地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水浇条件,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建设吨粮县提供
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二是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89年秋种全面推广了秸秆还
田,配方施肥,适时精量匀播,浇好跟种水等技术措施。在种好的基础上,县政府不
是满足于苗情好,而是及时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农情特点,责成农业主管部门
定期下达关于农业生产的实施意见,指导面上的工作。例如三月份集中组织对全县40
万亩小麦搞了“三个一遍”,即浇水一遍,划锄一遍,追肥一遍,及时有效地保证了
小麦壮苗早发。小麦生长后期,针对病虫害在全县大面积发生的情况,全县13处乡镇
统一建立了植保机防专业队,实行了群防群治的办法,取得了成效。由于对小麦生长
的各个环节实施了及时科学的管理,使90年小麦长势成为桓台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据
全国著名的小麦专家梅楠、瞿志海、余松烈等测产评定,全县小麦亩穗数39.75万株,
每穗26.5粒,千粒重按三年平均47.5克,实际产量可达415.3公斤。目前,正值最
后夺取小麦生产大丰收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考虑: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
想,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和防风、防火、防汛准备。及时搞好抢收抢
脱,实行作业机械统一指挥调度,统一安排任务,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
一供电供油的“五统一”管理办法。为防止小麦遇阴雨天气霉变,县委、县政府决定
在麦收期间,除国道外,县乡公路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水泥院落,将一律敞开为群众
晒粮提供方便。
3、 切实加强对吨粮县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指挥,县
长、分管县长任副指挥的吨粮县建设指挥部,各乡镇都成立了农委,配齐了农委主任,
并成立了吨粮高产开发机构。二是采取县六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包乡镇,乡镇干部包
村,村干部包地块的办法,将吨粮县建设的任务指标层层分解,签订合同,落实责任。
89年秋天以来, 县里已先后分三批派9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吨粮县建
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三夏工作,县委、县府又决定由县六大班子、农口各部
门和乡镇机关干部的全部(除留下值班人员外),县委机关干部的二分之一,县直其他
部门按现有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组成工作组,各由一名副局级以上干部带队,骑自行
车,自带铺盖卷直接到村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是县委、县政府注重对
农业问题的研究,切实把农业生产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90年,县委常委会和县府常
务会,分别有三分之一的议题研究吨粮县建设问题。人大、政协也结合各自的工作特
点,分别搞了许多调查研究,对吨粮县建设提出了大量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全县真
正形成了全党全民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的合力。四是开展为农优质服务达
标和吨粮杯竞赛活动。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开展为农优质服务活动的意见》和《关于
开展吨粮杯竞赛活动的意见》,对吨粮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桓台进行吨粮县建设还刚刚起步。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农用
生产资料的缺口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小部分中低产田还没有消除,对今后
可能发生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足够的预见性,但是我们坚信,有党的农村经
济政策做保证,有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的大
力支援,有我们过去进行吨粮高产开发的经验教训和良好的生产积累,只要全县人民
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励精图治,就一定能够圆满地实现吨粮县建设的总体规划,夺
取粮食高产开发的决定性胜利。

199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