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耕作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98&run=13

20世纪50年代,境内农作物种植方式有轮作、间作和混作。
轮作 有小麦~夏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制;小麦~大豆~冬闲~春谷 (或
高粱)~小麦,二年三熟制,并以二年三熟制为主。
间作 有玉米与大豆间作,一行玉米间一行大豆及多行玉米间多行大豆,小
麦与玉米间套等。
混作 有玉米与大豆混作。主要以大豆为主,满天星似的混作部分玉米,也
有谷子与高粱混作,以谷子为主,混作部分高粱。
20世纪60年代,主要作物小麦、玉米面积扩大,杂粮面积逐年减少,玉米间
大豆面积剧减,玉米与大豆混作被淘汰。种植方式改过去的二年三熟为一年二熟。
全面推广小麦~玉米~小麦的种植方式,并且玉米主要以套种为主。70年代初,
夏套玉米以纯作为主,很少间作套种大豆。小麦种植由畦内种植四、六行,逐步
扩大为十二、十六行,甚至宽到32行的长条大宽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习外地三作三收的经验,全县大面积推广麦田间作套
种半春玉米,一年三作三收的种植制度。麦田间套改稀植为密植,玉米中晚熟品
种不低于3000株/亩,早熟品种不少于3500株/亩,京早2号不少于4000株/亩,
春夏播玉米间套每亩株数不少于4000株。改等行距为大小行种植,大行2.5尺~3
尺,小行1~1.5尺。改单种为复种,推广几项作物间套,时间交错空间互利的复
种试验,统一种植规格。间套方式有粮粮间作,粮烟间作、粮油间作、粮肥间作、
粮棉间作等。
1987年,淄博市承担省科委“10万亩吨粮田开发”大型技术开发项目,分配
给桓台县4万亩,全县实际安排5.5万亩。小麦品种推广31l、303等品系,玉米品
种推广鲁玉9号等, 玉米种植密度每亩达4500~5000株。全县建立10个样板方,
其中兴旺吨粮田示范样板方, 全年单产达1051公斤,其中玉米单产590公斤,小
麦单产461公斤。全县5.5万亩吨粮田的玉米单产达到500.85公斤。其间,还推行
了立体种植开发试验,立体种植开发面积达55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