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综合农业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92&run=13

南部缓岗粮食、瓜果、经济作物发展区 本区位于大寨沟以南,张东铁路以
东。地跨4个乡镇,包括周家、侯庄两个乡的全部,索镇、果里2个乡镇的29个村,
共有73个村。 农业户数18653户。7816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18.24%,男
女整半劳力33756人, 总面积105.55平方公里,折合158318.7亩,占全县总面积
的20.72%, 人口密度740.5人/平方公里。耕地123247亩,垦殖率占77.85%。
其中粮田面积90355亩,占耕地面积的73.31%,是全县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个
区。
本区内土地面积较多,人均占有耕地1.58亩,比全县平均1.23亩高28.46%,
土地机动余地大。 电气化程度高,电灌面积占全县电灌面积的36.12%。由于地
下水深,100米以上的深机井占全县总数的51.04%,虽然粮食产量较低,但人均
占有粮食576.93公斤, 比全县平均数480.8公斤高20%。土地较多是发展以瓜果
为主的经济作物的基本条件;由于地下水位深,提取地下水难度大,宜于发展耐
旱作物;粮食占有多,对发展以粮食转化为主的农村加工业和养殖业创造了条件,
该区又靠近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张店)市场,销路有保证;本区还紧邻城市工矿
区,侯庄乡又有较多的矿产资源(属金岭铁矿一部分已拟定开采),再加上距沙、
石资源丰富的四宝山较近,利于以建材业为主的农村工副业的发展。张北、张田
公路干线和张东铁路从境内穿越,交通十分便利;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潜
力很大。
本区发展的方向是:在提高现有耕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抓住粮食生产和多种
经营这两个环节,以粮食、瓜果、工副业为重点,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
发展。实行有机旱作农业,以适应水资源不足的客观条件。通过扩种耐旱作物,
利用土地较多的优势,稳步建成以粮食、瓜果生产为主的生产基地。利用靠近城
市的辐射功能,距沙、石资源较近的有利条件,加上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以建
材业为主的乡镇企业。
中部平原“城郊型”农、工、商综合发展区 本区位于南干渠以南,大寨沟
以东,张东铁路以西,西猪龙河以东。地跨7个乡镇,包括耿桥、唐山2个乡镇的
全部,索镇、邢家、田庄、新城、果里5个乡镇的83个村,共134个村。有农业户
数3610l户,152308人,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35.55%。男女整半劳力69790人。
总面积158.9l平方公里, 折合238357.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1.19%。人口密度
958.45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566亩,垦殖率为75.33%,人均耕地1.18亩,
其中粮田面积135811亩,占耕地面积的75.64%,是全县粮食生产的主要产区。
本区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近18万亩,占全县总有效灌溉
面积的35.15%。 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8050.7马力,占全县总马力数的40.25%。科
学种田水平比较高,区内的大庞、后七、花园等村的科技队已建立近30年,在小
麦、玉米、黄烟等农作物的生产上,都摸索了一些经验。一些新技术、新品种的
推广、示范,也多从这些村开始,对全县的农业生产起了带头作用。
索镇是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城镇人口比较集中
的地方,以索镇为中心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张东铁路从本镇穿过,工业比较集中,
索镇的邻近乡村工副业亦较发达。 该区粮食总产量是4个区中最多的,粮食生产
在全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烟、蔬菜、畜牧业的生产亦有一定基础。
本区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城郊的优势,瞄准城市市场消费要求中的“鲜”
“活”农畜产品,利用距离较近,交通方便的条件,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
力发展新鲜蔬菜、瓜、果、肉、蛋、奶等商品生产,发展“城郊型”农业;走农、
工、商综合发展的路子,实现郊区为城市服务,发展出口商品,建立农副产品基
地;利用城郊的优势,发展工副业和第三产业,在为城市服务的过程中,达到富
裕农民的目的。
北部湖洼水产、 蔬菜开发区 本区地处马踏湖,跨4个乡镇,包括起凤镇全
部,荆家、邢家、田庄3乡镇的28个村,共52个村。农业户数27299户,116876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27.28%,男女整半劳力54226人,总面积123.64平方公里,
折合185464.5亩,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4.27%,人口密度为945.29人/平方公
里, 耕地面积97215亩, 垦殖率为52.42%, 人均耕地仅0.83亩,其中粮田面积
74960亩,占耕地面积的77.11%,人均粮田仅有0.64亩,是全县人均耕地和人均
粮田面积最低的一个区。
本区地面高程7~9米,为全县最低区。土壤类型多为湖积湿潮土、湖积黑潮
土、湖积潮褐土和潮土,土壤表层质地多为中壤,部分重壤,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有机质含量高。本区是“引清济湖”引渗灌区的主要效益区,湖区盛产的苇、蒲
和苇蒲制品畅销东营、潍坊、烟台、济南、北镇等县市,盛产的白莲藕曾是进京
的贡品。该区不但物产丰富,而且环境优美,加上沟渠纵横,水田相间,气候宜
人,又有“糖拌花下藕”,“辣子黑鱼片”、“蒲白黄鳝汤”、“鳞炸鲫鱼”、
“金丝鸭蛋”等名吃及名胜古迹,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蔬菜生产是本区的一
大优势,不仅面积大,而且以品质佳闻名全省,高王芹菜、荆家韭黄和青蒜都是
春节期间的珍品。该区十几年来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湖区开发和工农业生产。
本区发展的方向是:逐步治理水污染,充分发挥河、湖水的优越条件,发展
水产业和旅游业;蔬菜生产向高档精细菜发展;粮食生产要主攻单产,增加总产,
力争粮食自给有余;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搞好加工业,发展密集型工业,实行
集约经营,提高商品转化效率,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西北部洼地粮、林、牧及经济作物生产区 本区位于西猪龙河以西,孝妇河
以北, 小清河沿岸。地跨4个乡镇,包括马桥、陈庄2个乡的全部,荆家、新城2
个镇的32个村,共计83个村。农业户数18832户,8110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
的18.93%,男女整半劳力37938人,总面积121.43平方公里,折合182150亩,占
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83%,人口密度667.9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428亩,
垦殖率69.46%, 人均占有耕地1.56亩, 其中粮田面积74629亩,占耕地面积的
59.03%,是全县人均占有耕地较多,经济作物面积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区。
该区耕地较多, 人均占有耕地高于全县平均值26.82%,土地潜力较大。全
区有效灌溉面积120224亩, 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23.53%。由于河灌较多,又
多赖扬水站提水,所以电动机、柴油机都是大马力的,马力在全县所占的比重大
于台数所占的比重。
本区发展的方向是:抓住粮食生产不放,主攻单产,增加总产。逐步建成全
县第二个粮食生产基地,缩减棉田面积,扩大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并利用土地较
多的优势,发展林、果、桑生产,走一种二养三加工,农、工、商一体化的道路。
以农畜产品和农副产品为主原料,搞好加工业。广开生产门路,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