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79&run=13

桓台县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光照充足,气温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
具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良好条件。旧中国,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占居统治地
位,有34%的耕地掌握在地主、富农手里,地租率一般为50%左右,加上各种名
目额外剥削,实物地租竟高达60~90%。日伪统治时期有增无减,农民常年“半
年糠菜半年粮”,农村经济破产,数万名农民流往城市和东北。1936年亩产量不
过150公斤,解放战争后,实际产量下降到129.5公斤。
建国38年来,桓台县农业生产取得很大成就。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速度较快。
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474万元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增加到
19326万元, 增加15852万元, 增长4.56倍, 平均每年递增4.6%;比1978年的
9687万元,增加96.39万元,增长l倍,平均每年递增7.98%。但农业生产的发展
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这个阶段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取得了农业社会
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这八年农业总产值增长16.4%,
平均每年递增1.9%。
第二阶段(1958~1962年):这个阶段因受“左”倾思想指导,全县农业生产
遭到了严重挫折, 农业总产值连年下降,1962年比1957年下降了50.3%,平均每
年下降12.8%。 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下降19.8%,平均每年下降4.3%,桓台
县高于全国下降比例。
第三阶段(1963~1965年):这个阶段经过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和全县广大干部
群众共同努力, 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65年农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190%,平
均每年递增42.6%。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37.1%,平均每年递增11.1%,
桓台县高于全国发展水平。
第四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
努力,农业生产仍然得到了发展。1976年农业总产值比1965年增长72.6%,平均
每年递增5.1%。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51%,平均每年递增3.8%。
第五阶段(1977~1987年):这个阶段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
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
猛发展,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比1976年增长90%。平均每年递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