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岁时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539&run=13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俗称阴历年。凌晨即起,燃放鞭炮,男女老幼着新装,祭天地诸神,食
水饺(水饺中按人口数放有硬币)。男女分别向长辈拜年,先直系,后近族,再乡里,行叩头礼(忌
冲人跪拜)。直系长辈受拜后付给子女“带岁钱”。见面,拱手互道:“过年好,发财,多福,您好”。
拜完年后,男女青年自由活动,老年人多在家中或邻里畅谈。从即日起,饭前先祭祖先。正月初二起,
外出访亲友,先新亲,次老亲,再朋友。馈赠馍、糕礼品。正月初五称“五末日”,为春节的最后一
天,晚餐食水饺,放鞭炮。正月十五前探亲访友均称拜年。
建国后,阴历年改称春节。焚纸香、敬诸神活动大为减少,贴“灶君”、供“天地”基本绝迹。
其他传统性礼仪习俗沿袭至今。城镇机关举行团拜。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泛称灯节。农家十五、十六日户户挂通宵灯。素有演戏、扮玩、放烟
花、闹元宵之俗。北部湖区的鱼龙村盛行演戏,乌河村民爱放“烟花”。西南部村民多扮高跷、旱船、
杂耍串乡会城。“文化大革命”期间,闹元宵一度中止。1985年,县人民政府在索镇首次举办元宵灯
展会,历时3天,参展单位62个,展出电器自动化彩灯1200余盏,观众达10万人次。从此,历年灯展、
杂耍、戏剧会演成习。
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填仓日。 民国时期,农家黎明前在院内撒灰圈,内放杂粮,谓
“五谷囤”,象征五谷丰登。节前做芝麻面饼,切成棱形碎块,文火烘干名为“箕子”,干炒大豆,
俗称“蝎豆”。20世纪80年代,炒“豆箕”之俗盛行。
清明节 民国初期,家家清明前一天到祖茔“添土”,次日祭祖。新婚妇回婆家,少女“踏青”。
男女着新装, 荡秋千、 放风筝,食鸡蛋(小儿鸡蛋染成红皮)。建国后,少女“踏青”之俗渐少,
“添土”之习基本废除。机关、学校祭扫烈士墓,青少年习作野游、放风筝等活动。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 俗称端午。民国时期,当天门窗两边插艾,悬纸符、采草药、食粽子,
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亲友间互赠粽子,取其谐音“增子”。小儿腕系五色线,妇女胸带“香荷
包”。20世纪50年代后,仍盛行食粽子,他习废除。
半年节(农历六月初一) 这天,用新麦面粉包水饺祭祖,意让故人尝鲜。50年代后,阖家改善
生活。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民国时期,称“鬼节”。媳妇回婆家,农村户户设家祭,拔高粱、谷
子、芝麻各两棵,用小儿带的五色线捆在一起,携供品到街头或巷口祭奠。回家后,将捆的五谷抛至
大门上。相传,祈后稷保佑五谷丰登。20世纪50年代后,在家或到郊外祭祖,家家煎“馅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又称团圆节。媳妇回婆家,外出者归,家人团聚。户户食月饼,晚间
饮酒赏月。20世纪50年代后,盛行宴客,亲朋互赠月饼为馈礼。
十月朔(农历十月初一) 民国时期,长工议工价,定辞、留,至祖庙祭先。20世纪50年代后,
农村家家煎馅食祭祖。
冬至 清末民初,学生致礼于师,请家宴。素有“冬至包子夏至面”之说。20世纪50年代后,以
水饺祭祖。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清末民初,塾师放学,农家户户用忝米加大枣、小豆等做糕,称腊
八糕。20世纪50年代起,盛行食糕饮酒。
辞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民国时期,当日晚,向“灶王爷”供麦芽糖瓜、糖藕、大豆、谷草,
焚纸香,阖家跪拜,为“灶君”饯行。20世纪50年代后,此俗废除,家家食水饺。
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当日,家家掸尘洗扫,整旧布新。午后贴春联、“门钱”,大门
口放拦门棍,晚饭前各门旁插香,焚纸钱。20世纪50年代末,盛行酒宴,敬神焚香等迷信活动少见,
其余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