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勤工俭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440&run=13

建国初期,广大师生走勤工俭学的道路,各学校师生自己动手,建设校舍。1956年,桓台二中建
有菜园,师生轮流劳动,解决自己生活用菜问题。桓台一中各班利用校园地种菜,改善师生生活,并
利用劳动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参加建校劳动,解决学生宿舍困难。
1958年,校办厂(场)、组大量涌现。桓台一中相继办起木工,铁工、电工、水泥、饲料、缝纫、
砖瓦和农场。县工读师范实行半工半读,学校办起农场、硫酸厂。师生还轮流到张店农药厂、新华制
药厂修铁路,收入3万余元,大部分用作学生生活费和学习用品费,余者购置课桌凳、床,改善办学
条件。
1961~1963年,纠正1958年以来学生劳动过多的偏向,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1965年,桓台
县第一、二农中,实行场校合一、半耕半读的办学宗旨,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加农场生产,解决学生
部分生活费用。
“文化大革命”初期,勤工俭学活动停顿。1970年,强调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学校实行开门
办学,校办厂(场)、组又恢复起来。桓台一中办起镀锌厂、五七修配厂、缝纫组、医药组、无线电
修理组和农场,桓台三中办起翻砂厂。南辛联中办起粉笔厂。索镇一联中办起烘炉组和缝纫组。岔河
小学饲养家兔900只,其收入以解决学生的学杂费和书籍费为主。1973年,全县有263所学校与生产队
挂钩。4所中学与工厂挂钩。全县校办工厂总收入1.8万多元;校办农场拥有土地541亩,纯收入3万余
元。1973年达83936元。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校办工厂一度停办,土地交队所有。1982年4月,全国勤工俭学会议后,
全县勤工俭学活动被列入政府和学校的议事日程。1983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仅果园收入18929元。桓
台三中建筑队,年纯收入逾万元。
1984年,县教育局成立勤工俭学管理站,全县勤工俭学步入制度化轨道。校办工厂数量增加,生
产规模扩大。至1984年底,从事勤工俭学的专职职工达107人,年纯收入115900元。1985年,开展勤
工俭学的学校167所,校办工厂22处,纯收入达48366元。校办农场拥有土地275.5亩,果园51亩,纯
收入38288元。 县勤工俭学管理站办起“育才印刷厂” 。是年,全县勤工俭学总收入达21.45万元。
1985年,桓台县教育局下达《勤工俭学管理制度》。全县所有勤工俭学的经营项目,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1987年,全县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333所,从业人员540人,年收入达8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