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青年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342&run=13

组织沿革 1923年9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桓台县第一个支部在张店火车站建立,隶属济南团
地委领导。1927年底,又建立铁山团支部。1928年下半年,团组织受到党内叛徒破坏,组织活动中断。
1937年9月, 长桓地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 设队长和组织、 宣传委员,直属省队领导。
1939年8月,长桓临益四县边区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取代长桓地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设会
长、委员6人,直属清河地区青救会领导。1940年5月,四县边区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改称桓台县青年
抗日救国联合会。1941年,县境形势恶化,组织活动中断。
1946年3月,桓台县青年民主联合会成立,有副会长1人。1949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桓
台县委员会成立,取代青联会组织。下设组织部、少年儿童工作部,有团员325人。此后,团县委在
重点村镇以先进青年为对象,发展团员,建立支部。至1951年底,建立基层团委9个,支部147个,发
展团员2023人,其中农村团员352人,占团员总数的17.4%。1952年1月,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桓台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团县委,由9人组成,增设宣传部。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桓台县委员会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桓台县委员会。至年
底, 团县委下辖基层团委8个, 支部633个, 有团员11699人,其中农村团员4545人,占团员总数的
38.8%。此后,桓台团组织进入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1965年底,团县委辖基层团委51个,总支57
个,支部595个,团员7984人,其中农村团员3587人,占团员总数的44.9%。“文化大革命”期间,
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群众工作组,兼管青年工作。1973年1月,召开共青团桓台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恢复共青团桓台县委员会独立建制,团的各级组织相继健全。至1976年底,全县有基层团委18个,总
支63个, 支部721个, 团员19560人, 占青年总数的22.5%。其中农村团员15986人,占团员总数的
81.7%。1987年底,共青团桓台县委员会由27人组成,其中常委7人,书记、副书记3人,下设办公室、
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少年工作部等工作机构。团县委下辖基层团委39个,团总支97个,支部1076个,
有团员25341人,占青年总数的23.2%。
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桓台县委员会1952~1987年举行11次
团员代表会议。每次会议均以审议通过团县委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历届团县委为主要议程。
1952年1月21日至23日举行第一次会议,与会代表123人;1955年8月29日至9月1日,举行第二次会议,
与会代表217人;1956年8月1日至3日举行第三次会议,与会代表321人;1957年12月20日至22日举行
第四次会议,与会代表300人;1959年10月举行第五次会议;1962年12月21日至26日举行第六次会议;
1965年3月6日至11日举行第七次会议; 1973年1月17日至20日举行第八次会议; 1978年12月29日至
1979年1月1日举行第九次会议,与会代表750人;1982年1月2日至5日举行第十次会议,与会正式代表
335人, 列席代表19人;1985年4月29日至5月1日举行第十一次会议,与会正式代表343人,列席代表
15人,特邀代表8人。
主要活动 建国前,桓台县团员青年参加反霸、减租和土改斗争,带头参军和支前。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团员青年参加一系列民主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活动。1952年,华沟村宋丰
富率先实行科学种田,小麦亩产350公斤,受到农业部、共青团华东工委奖励。1954年,全县加入农
业合作社的团员4156人,占团员总数的88%。1961年,全县开展“五好青年”(思想、劳动、学习、
团结、 节俭) 、“四好团支部”(政治思想,身体、学习、工作,组织生活,团结青年)活动。至
1964年3月,评出“五好青年”1633人,“四好团支部”77个。此后,着手建立农村青年活动阵地。
至7月,有377个农村支部建立青年活动阵地。占农村支部总数的89%,其中建成综合性(夜校、图书
室、黑板报、歌咏队、读报组、业余剧团、学习小组、篮球队)俱乐部189个。1975年3月,桓台县首
次青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表彰先进集体8个,先进青年140人。1978年6月,
全县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次年,有3名团干部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团县委被团省
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至1983年3月,全县评出先进集体58个,模范团员855人,新长征突击手960
人,红旗单位11个,青年突击手标兵20人。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开展“四优一能手”(优秀青年厂
长、经理,建筑施工队长,车间主任,团支部书记和生产技术能手)“七五立功杯”竞赛活动,举办
各种培训班300余期, 开展青工比武170余次, 完成“五小” 项目120余个,创造价值10.5万元。有
3000名青工由二级工转为三级工,1700名由三级工转为四级工,180名被县科委评定为技术员,21名
定为助理工程师。团县委荣获团省委、省经委、企业政治部、乡镇企业局授予的“七五功勋杯”。
1963年3月,团县委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提倡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4800多名团员
青年做好事4437件。1977年,学雷锋做好事1万余件。1980年,全县建有学雷锋小组1138个,11212人,
承包“五保户”900余户。1981年,学雷锋小组增至1662个,做好事25207件。同时,开展“一帮一,
一对红”活动,成立帮教小组96个,帮教挽救失足青年82人,其中明显好转的44人。1982年3月,在
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中, 成立学雷锋小组3278个,有81349名青少年走上街头治理“脏”字;
8485名青少年植树131455棵;26572名团员青年整修路面558条,148638米;4258名团员青年组成375
个承包户,建成青年苗圃4184亩,做好事96767件。
1981年11月,全县基层团支部开展“青年民兵之家”活动。至1983年底,建成青年民兵之家277
处,占团支部总数的40%,其中设备价值5000元以上的37处。共计自筹经费12700元,有房屋735间,
电视机137台,电影机39部,幻灯机16台,图书46405册,文艺器材15478件,文艺队43个,体育队87
个,夜校90处。1984年底,全县有18处青年民兵之家被团省委命名为“红旗青年民兵之家”,有26处
被团市委命名为“红旗青年民兵之家”。1986年,建成市级先进青年之家22处,唐山、耿桥团委分别
受到团县委表彰。
1987年4月,桓台县被团省委确定为试行团员证制度颁证试点,至8月结束,颁证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