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区总体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248&run=13

城区规划 1950年,县机关迁驻索镇始对城区建设搞过三次规划。
1957年首次编制《县城建设规划概图》,为县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8
年始,县政府机关由乌河两岸的旧城区,迁至张义公路西侧的新城区,后因
县治并于博兴县及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未能实施。
1978年编制《桓台县城道路规划》,建成新城区与旧城区联系干道——
索镇大街。1981年9月,编制《桓台县城总体规划》。1984年1月,山东省人
民政府正式批复。是年秋,又对县城总体规划作了调整、补充修订。1985年,
淄博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近期为1987年,远期到2000年。城区规划的
指导思想是: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建设一个以食品、
轻纺、建筑机械为主的新型城市。县城性质:以食品工业、建筑业为主、结
合发展农副产品、扩散产品、深加工产品的县城。城区规模:东至铁东路,
西至五里庄,南至于家磨村,北至拖拉机修配厂,规划面积为6.5平方公里,
控制面积达1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990年发展到4.5万人,至2000年达6万
人。城区发展方向:以西、西北、西南为主,城区布局分为6个区。
1.工业区 在张北路西侧及城区北、西北,为食品、化工、轻工、工艺、
建材工业区。重点发展城区西北工业区。服务性行业居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
2.仓库区 以张东铁路两侧为主,南起火车站,北至粮食仓库。东侧为
石油、煤炭、钢材、木材库,西北部为国家储备库,中部为地区性转运库,
南部为生活资料仓库,总面积45万平方米。
3. 生活区 在城西南和西侧布局,西南部为品型居住小区,占地面积为
21.91万平方米,居住10600人。西部为锦秋新村,占地面积为18.02万平方米,
居住8120人。东部旧城区乌河两岸为城镇居民区。
4.文化区 在中心大街以北,槐荫路与兴桓路之间,面积4万平方米。
5.风景绿化区 重点建设好“四园”:即云涛古迹园、人民公园、带状
公园和生活区内的游园;“三带”:即乌河两岸的绿带、公路防护林带、工
业区与生活区间的防护带。
6.城市中心区 安排在张北路、槐荫路、兴桓路、中心大街两侧,为全
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城区内外交通 城区道路为方格状和两环形,主干道11条,其中南北向
4条,包括车站西路、张北路、西过境路、兴桓路;东西向7条,包括永丰大
街、索镇大街、中心大街、镇府街、建设街、北过境路、南过境路。1987年,
城区干道为张北路,兴桓路。城区内环路,连接城区内的交通,外环路连接
过境交通,章索路、张北路、北桓路。
专业规划
1.供水管线 主管道近期以树枝状为主,由泵站提水后进入水厂,经过
滤、沉淀、消毒、加压后进入输水线路和用户。1984年,城区总用水量为114
万吨/日,其中生活用水量1600吨/日,工业用水量9650吨/日,自来水普
及率为81%。万元产值耗水量为410.6吨,人均生活用水80公斤/日。至1985
年底,主管线下设支管线和分支管线,直径100~300毫米,长16669米,设计
工作压力7公斤/平方厘米,使用压力3公斤/平方厘米,末稍压力1公斤/
平方厘米。1987年,生活供水率达85%。远期规划逐步形成树枝状与环状相
结合,至2000年实现城区统一供水。远期用水量3.65万吨/日,其中工业用
水量2.92万吨/日,人均生活用水量150公斤/日。潜层水,为工业用水水源,
深层150米以下地下水,为食品工业和生活用水水源。
2.排水管线 城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形式布置。雨水通过建设街和镇府
街东西向雨水管道排往乌河,雨水管渠总长度6195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由索镇大街、建设街、兴桓路会合至镇府街,流至泵站加压后排往郭家沟渠。
1987年生活污水排放3.65万吨,工业废水18.26万吨,日排放1500吨。污水干
管长度5324米。规划至2000年生活污水量将达到0.5万吨/日,工业废水量2
万吨/日,经泵站加压后,输送污水厂处理,达到符合《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后,排往东猪龙河。雨水以建设街和永丰街东西主干管渠排往乌河。
3.供电线 主输电线为110千伏。由城区迁至西过境路以西,经11万变电
所主变降压输入城区。城区内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高不低于12米。供电线布
局, 东西向线路布于南侧,南北向线路布于西侧。至2000年,建设年发电量
2700万度的热电厂1处。
4.电讯线路 由中心街路北邮电局出线,分700路走向,总长5250米。至
2000年,设容量2500门自动程控电话,建邮电支邮12处。
5.供热、煤气管线 近期规划蒸气管网、热水管网主干管沿城区主干道
布置。在西城区、东城区各建1处供热站。至2000年供热负荷达10135百万大
卡。同时,利用热电厂的余热,为城区居民提供热力资源。1987年在张东铁
路西侧建一煤气厂,煤气输送,用中、低两级供气系统。至2000年,城区设4
个区域性低压湿式储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