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粮食储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214&run=13

仓储 1945~1947年,县政府利用旧当铺、油坊、祠堂、教堂、庙宇、农舍等代
作仓房。1948年设立区粮库8个,存粮点20个,储粮容量470万公斤。1953年,新增储
粮点9个,仓容量增至573万公斤。1954年,粮食局自建第一座简易仓房,容量46万公
斤。 1956年又建简易仓房18座,新仓容量200万公斤。至1957年,全县存粮点64个,
仓房492口, 容量1250万公斤。此后,不断新建、改建仓房。1969年建造土圆仓,至
1973年建成86个,可容粮333万公斤,社队自建872个,可容粮1200万公斤,不久多被
废弃。 1976年,投资10万元新建仓房22座,容量825万公斤,初步解决了仓容不足的
问题。1979年,全县存粮点33处,占地3万平方米,有房式仓200口,容量4808万公斤;
简易仓54口, 容量548万公斤;货台243l平方米。1983年,在果里、侯庄、周家、新
城、耿桥、田庄、马桥、邢家8个乡(镇)投资35万元,建成房式仓16座,容量700万公
斤。自1980年,新仓房均用沥青护面、护墙,达到上不漏、下不潮、无缝隙的标准。
至1987年,全县仓容量达5000多万公斤。
护粮 1950年前,主要以倒仓、曝晒、过筛、冷冻等办法防霉防蛀。1950年,始
有探粮器、粮食温度计、油蒸式水分测定器、喷粉器、喷雾器、干湿温度计等器械,
遂采用“通风储存法”,1956年始采用“密闭储存法”。1958年,采用低温密闭法储
粮的仓房450口,储粮1万多公斤,无霉无蛀。1976年开始推广塑料薄膜密闭缺氧储存
法,至1981年脱氧储粮占45 %,1985年达56.5 %。1986年,全面推行“双低”(用药
低剂量、低温度)储粮法和粮面薄膜压盖保粮法。同时开始试改“双笆仓”(在原房式
仓的内上顶加一层拱形顶棚)2口,容量46万公斤。1979年,县粮食局设立化验室,备
齐常用化验器械, 为粮食储存服务。 至1985年,全县各种主要化验仪器和防治器械
184件。 境内的粮食害虫有米象、麦娥、锯谷盗、米虱、黑粉虫等,以前四者危害最
大。家鼠、麻雀、霉菌等也是危害粮食储存的主要生物。虫害及霉烂,主要采用通风、
过筛、高温曝晒、低温冷冻、压盖脱氧等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防治;对鼠雀则主要靠
仓门防鼠板、窗口防雀网等各种捕捉方法防治。
四无粮仓 1955年, 县粮食局成立“四无粮仓”领导小组。翌年,全县有99.2
%的粮仓达到“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标准,被山东省命名为“四无
粮仓县”,并获奖金2000元。雅和粮站荣获粮食部“护粮先进单位”称号。此后,制
定了仓储管理条例,紧把清仓消毒、入库质检、储藏密闭“三关”。1964年,经检查
验收,有20个储粮单位达到“四无”标准。“文化大革命”初期,“四无粮仓”率下
降, 1969年为74 %。1977年,“四无粮仓”又回升到97.8 %,被评为惠民地区“仓
储工作先进单位” 。1981年,全县“四无粮仓”达99.9%,被惠民地区命名为“四
无粮仓县” 。 1983年, 桓台县荣获全省“四无粮仓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按照
《山东省粮油仓库消防设备配备标准》全县配齐各种消防器材638件。1986~1987年,
经淄博市鉴定,“四无粮仓”保持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