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2&run=13

1214年(金贞祜二年、南宋嘉定七年)
金,山东东路兵马副元帅张贵 (桓台人) ,收集游民,保据驿台,遂绕驿台
(齐桓公戏马台)修筑城池,称新城。
1228年(蒙古孛儿只斤拖雷之年、金正大五年、南宋绍定元年)
8月,蒙古析长山、高苑两县各一部地域,置新城县,张贵为第一任县尹。
1265年(元至元二年)
县尹杨温始建新城县儒学。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
田、索二镇并于新城县。
1369年(明洪武二年)
由山西洪洞县、直隶枣强县迁入牧民,定居新城县。
1473年(明成化九年)
秋,黄泛淹及新城,田禾尽毁,民大饥。
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
知县胡应鸣主修第一部《新城县志》。
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
3月,大雪,桃树、杏树无花。
1624年(明天启四年)
知县张必大主修《新城县志》。
1626年(明天启六年)
7月3日,孝妇河黄土崖段决口,新城县被淹,田禾贻尽。
12月,明将孔有德、李九成降清后率兵攻克新城,知县秦三辅等被刺死。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
春,大旱,春苗尽毁。6月,飞蝗蔽天,蝗蝻孳生,屋、垣、灶皆满,禾苗、
草木被食尽,民大饥。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
10月,明将李九成降清后带兵又克新城,城里居民奋起抵抗,官吏士绅死亡
99人,民众伤亡300余人,无一降者。
1645年(清顺治二年)
济南城守营分防新城汛,驻新城。
1646年(清顺治三年)
冬,高苑县农民起义军谢千率兵3万,占领新城。
1648年(清顺治五年)
夏,阴雨60余日,毁房屋无数。
1662年(清康熙元年)
春,长山县农民起义军刘续率众入新城。
1668年(清康熙七年)
6月17日,郯城地震,波及新城县,墙倾屋塌,人、畜死伤无数。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
夏,大雨,孝妇河黄土崖段决口,新城被淹。
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
知县崔懋主修《新城县志》。
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
1月24日,张家茅托村西南洼现市,居民观望,经时消散。
1844年(清道光十四年)
毛家庄刘允基、刘允阶二兄弟献地20亩,创立毛家庄社学,县衙奖匾额书:"
清桑毓秀"。
1860年(清咸丰十年)
秋,县衙筹办团练,配土枪、土炮。冬,前大王村举人张绎武、团练周宗芹
在县衙支持下, 组织108个村的民众修筑大围子,东起乌河,西依西郑潢沟,南
沿郑潢沟、 涝淄河,北枕马踏湖,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14.25公里,墙高3
岔,周长50余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于1862年竣工。因四面靠河故名四河寨。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
2月19日, 捻军自周村入新城县境。西南各乡豪绅率民勇阻战于八股路洼,
双方伤亡数人。捻军挥师东进临淄。
8月10日, 捻军自济南干佛山东进,入新城县南薛庄,继又攻克"四河寨"东
北之乌河口,后东去。
是年,山西省宗氏(名待考)兄弟二人迁至宗王庄。宗氏兄弟为避战乱,去北
京入天主教。回县后在宗王庄一带发展教徒。
1863年(清同治二年)
秋,淄川刘德培起义军在新城与清将领僧格林沁部交战,互有伤亡。
1867年(清同治六年)
6月,东捻军首领赖文光率队入新城县陈家庄,攻打"四河寨"。
lO月,捻军从新城东进青州,途经赵家庄南之九龙口,遭"四河寨"民勇阻截,
互有伤亡。
1870年(清同治九年)
7月初,酷暑炎热,热死8人。乌河水尽温。
1877年(清光绪三年)
春,大旱。5月,大雨雹。麦、秋两季农作物绝产,人饿死者甚多。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私营永吉当铺,在新城开业,资本2万元(银币)。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旱涝成灾,秸粒无获,民众迁至山西、陕西、河南3省者达千余人。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
县衙新增田赋"银两税"、"税契银"和"盐课税"等7种苛捐杂税。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春,中旱。秋,特大涝灾,民众迁至山西、陕西省者达千余人。
秋,黄河南岸决口淹及新城,庄稼被毁,民众食草根、树皮。
冬,县衙实施“合勺成升”增税法,造成民不聊生。前大王举人张科森率大
寨、大王、旬召等村的3000余名农民直闯县衙,抗捐抗税。县衙被迫撤销了增税
法。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县衙组织民众疏挖小清河河道,宽30丈,深l丈许,至1892年竣工。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旱、涝灾害严重,民众迁至山西、东北者甚多。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秋,大涝,黄河南岸决口淹及新城,田禾皆毁。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意大利莫神甫在县境北部的邢家村建"若瑟教堂",1899年竣工。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7月4日,黄河决口淹及新城,西北部75个村庄被淹。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5月,海峰县崔曰永、春田子来罗苏庄一带,建立新城县义和团。9月初,大
师兄崔曰永率义和团员,焚烧南岭、东营等洋教堂。
11月, 新城县义和团围攻邢家若瑟教堂8天。意大利莫神甫勾结山东巡抚袁
世凯、驻胶州湾的德军和新城、高苑县武装围剿义和团。大师兄崔曰永等10余人
在吕家庄遇难。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新城县始设商家代办邮政。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刘家庄刘元善、张桥村张连清在乌河两岸打井灌田,获得增产。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新城县劝学所成立,配总董事1人,并将旧院改为县师范讲习所。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4月,因郑潢沟淤塞,由于堤村修闸,移其西流,称西郑潢沟。
1910年(清宣统二年)
新城县衙改称县署,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快、状、皂三班。
毛家村李仕昌献地20亩,捐款干元(银币),创办毛家初级小学,县署奖匾额
书:"仕昌学校"。
1911年(清宣统三年)
正月初一夜,大雪、加雷雨冰雹。
1912年(民国元年)
清帝退位。 大王庄张正源等6名学生,请知县吴式钊宣布共和。吴以学生结
党闹署为由,将其关押。省署获悉后,责令县署将张正源等学生释放。吴被免职。
豪绅耿懋禐,以自己书房为校舍,创办新城县立女子学校。
1913年
冬,各村修围墙,建民团。
是年,山东中路巡防马队二营驻新城,有马兵百余人。
1914年
1月,新城县易名耏水县。4月,又改名为桓台县。
1915年
英国人胡伟斯在桓城创办基督教会,发展教徒。
1916年
5月20日,护国军吴大洲、薄子明率部攻克桓城。
1917年
桓台县乙种桑业学校成立,校址置文庙。1923年停办,改为县立师范讲习所。
1918年
国民党桓台县警备队成立,下设6个分队,每队20人。
1919年
10月10日,桓台人在济南就学的学生王秀山、徐曰武、孙瑞亭、田俊忠等返
回家乡,组织城内两所学校师生320人及工商界60余人,举行罢课、罢工、罢市,
游行示威, 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日绝交"、"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
约"、"誓死收回青岛"等口号。
1920年
8月,桓台县邮政局成立,下设索镇、田庄分局和扒头桥(今里仁)、北石桥、
曹村3处信柜。
是年,春旱,夏蝗。10月,又发生蝗蝻,五谷绝产,民大饥。
1921年
春、夏大旱。秋大涝,孝妇河黄土崖段决口,新城被淹。
是年,荣家庄人购进铁制机织棉布,邻村效仿改拉梭机为脚踏铁机。
1922年
春,绅士穆德荣捐资建雅河庄德兴初、高两等小学一所,1928年停办。1931
年复学,易名雅河庄私立德兴小学。1934年7月,又改称县立雅河庄小学。

1923年
春,县立女子两等小学,改称桓台县立女子小学。
是年,县城有76户工商业者印发钞票,金融紊乱。
1925年
冬,王景陈在铁山一带组织小车子工会和短工团,反抗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
和压迫。
1926年
王景陈、李清贵、张振华、王希文等人组建农民协会,是年,农民协会会员
发展到3000余人;周玉林组建共青团组织,在铁山一带开展反封建、反剥削、减
租减息、打倒贪官污吏活动。
冬,桓台县师范讲习所成立,张迎舟任校长。
冬,国民党桓台县警备队改称县武装警察大队。
1927年
5月, 中共铁山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李清贵为书记,张振华为组织委员,
王文才为宣传委员。
夏,上级党组织派人在张店建立中共桓台县委,但未开展工作。
是年,曾建中共索镇支部和中共毛疃支部。
1928年
5月,冒充国民革命军团长李鸿坤带兵40多人入县境,被县警察大队击溃。
6月, 张迎舟筹建国民党临时登记处。次年,改称国民党山东省直属桓台县
区党部。
7月, 自称自治军招抚使的王讷和师长李刚带兵2000余人入县境。桓台县警
察大队队长王树彬诱王、李进城,当即将其擒获。王被保释,李被处决。

1929年
春,国民革命军新编二旅旅长孙殿英率旅部进驻桓台,筹集给养。因张迎舟
等人拒绝交纳粮款,10月移防。
4月, 国民党桓台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0月,改称农民协会整理委
员会。
8月,巨匪刘桂棠(外号刘黑七)率部入县境,骚扰百姓。
1930年
春, 全县始置4个区,一区区公所驻崔楼洪福寺,二区区公所驻石桥镇,三
区区公所驻索镇,四区区公所驻荆家镇。
6月, 阎锡山、冯玉祥反蒋大战开始,张迎舟选派桓台县师范讲习所毕业生
张松山、张胜呛、孙学文、逯鸣林等参加冯玉祥的青年军。
8月,晋军进驻桓城,并委派县长。原县长周裕苏外逃。
10月,县讲习所、图书馆合并,改称桓台县民众教育馆。
12月,境内始安电话,至1931年5月,装置电话18部,架设线路62.5公里。
1931年
2月,国民党桓台县党务筹备委员会成立。
3月, 国民党桓台县农民协会整理委员会在桓城召开全县第一次农民协会会
员代表会,选举干事6人,设正、副干事长各1人。
1932年
4月,国民党山东省直属桓台区党部执监委员会成立。
是月,官办平民工厂在桓城建成投产,有工人9人,布机4台,年产棉布6000
匹。
1933年
3月,国民党桓台县党务整理委员会成立,张开三、王霄霆、于诲亭为委员。
同月,桓台县钱业、布业、粮食业、菜业、油业、酿酒业、杂货业、棉业等
8个同业公会相继成立。
1934年
5月,国民党桓台县政府始设公安局,有警官、警士94人,长短枪81支。
1935年
春,桓台县首次从英国引进柳叶尖黄烟良种。
1936年
秋,全县推行"三作三收"耕作制。
是年,国民党桓台县政府县长吴景寿到任不久,即增加税收。仅征地税即有
大粮、糟粮、民粮和折征粮税(每两银折40块银元,合5石麦子)。
1937年
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在济南第一师范读书的长山九区人
孙铁民(学联会员)返回家乡,在花山村周围及索镇以南村庄的小学教师、学生中,
宣传抗日救国,发展学生抗日联合会会员。
9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长桓区队部成立,孙铁民任队长。
11月初,中共山东省委派赵明新、魏思文等到铁山一带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发展孙铁民、张冲凌、张辑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1月10日,赵明新、魏思文召集孙铁民、张冲凌、张辑光等在花山庙开会,
宣布成立中共花山支部,孙铁民任书记,张冲凌为组织委员,张辑光为宣传委员。
11月初,中共山东省委派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到长山中学进行抗日武装
起义准备工作。
12月上旬,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在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的支持下,在该
校秘密地举办抗日游击骨干训练班。中共花山支部选派马洪南、张捷三、孟宪尧、
张景闵、向旭等部分"民先"队员和爱国青年参加训练班。
12月26日,廖容标、姚仲明、赵明新等以长山中学抗日游击骨干训练班学员
为骨干,在桓(台)、长(山)、临(淄)、益(都)四县交界处的太平庄,举行黑铁山
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孙铁民、张冲凌、张辑光等组织花
山周围村庄的200余名群众,参加起义部队。
12月下旬, 国民党桓台县保安团100余人向胶济铁路以南逃窜,被曹村周立
浩等部分爱国青年全部歼灭。周立浩遂带领40余名青年加入黑铁山起义部队,被
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五中队。
12月, 国民党员胡宝峨, 在全国各地抗日武装起义的影响下,组织起一支
300余人的武装队伍, 胡凤林任大队长。1938年初,被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别动总队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委任胡凤林为司令,胡宝峨为特
派员,王自衡为副司令。
1938年
1月19日,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在廖容标指挥下,于小清河陶塘口安
家庄渡口伏击日军汽艇一艘,毙敌旅团长、联络队长、高级参谋长等12人。
夏, 桓台县从东北引进滨麦良种,试种后,亩产200公斤左右,比当地麦种
增产3成。
7月, 中共桓台二区、长山九区中心区委成立。张冲凌任中共桓台二区中心
区委书记,孙铁民任中共长山九区中心区委书记,对外称八路军办事处。
9月24日,日军在花山一带袭击国民党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独立营、特务团二营三连和第十三中队奉令支援十二梯队反
击日本侵略军。战斗中,十二梯队司令胡凤林不幸牺牲,战士阵亡70多人,群众
死亡153人。 10月下旬,八路军代表姚仲明、金明等参加十二梯队在索镇云涛召
开的胡凤林司令追悼大会,并讲了话。
9月, 长桓临益四县边区抗日动员委员会行政办事处在榆林村成立。同时,
长山九区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改称行政委员会,刘超任主席。
11月, 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成立,由孙铁民、马兢生、邢淑军、张冲凌4
人组成,孙铁民任书记。
11月10日,驻张店日军近千人配以骑兵、飞机袭击驻索镇的第十二梯队,继
又包围驻龙王庄的八路军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指挥全军胜利突围,毙伤日伪军
50余人。
12月底,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在东傅村举办四县边区青年干校。李晓光、
张哲民、傅赤先、王立亭等60余名爱国青年参加学习。
冬,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在马王、杨桥、面窝、东、西傅村开展新文字活
动。
1939年
1月, 由国民党员胡宝峨提议,公推王自衡任十二梯队司令。嗣后,山东省
政府主席沈鸿烈又将十二梯队改编为"山东保安第二十四旅",王任旅长兼国民党
桓台县党部书记。
2月上旬, 日军侵占桓城,组织"维持会",成立"桓台县公署"。同时,在索
镇安设据点。
3月初, 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在临淄县大寨村召开党员活动分子会议,第
二天转移到万盛村继续举行,县、区党政主要干部20余人参加会议。中共山东分
局派王子文到会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毛泽东《论新阶段》的报告。
3月18日, 驻雅河庄的山东保安第二十四旅旅部被日军包围,旅长王自衡率
队突围到华沟村南大联沟时中弹身亡,其部队溃散。
春,八路军长桓独立营建立,刘鸣歧为营长,耿汉亭为副营长,高鲁为教导
员,辖3个连,300余人。
5月底, 中共清河特委书记景晓村率苏杰、夏戎、王子彬、亓人、王大、刘
耀文、于一等部分干部来长桓地区的北六庄一带开展工作。
5月,张景琪、隽宇澄收编山东保安第二十四旅残部,张自命旅长。
6月6日,八路军长桓独立营配合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邹平县刘家井子村一带
对日作战,毙伤日军井口司令等人。次日敌人反扑,长桓独立营营长刘鸣岐、副
营长耿汉亭、教导员高鲁等人牺牲。
7月1日,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县边区联防办事处在面窝村成立,王
子彬任主任, 下设民政、财政、教育、武装4科。它是清河区最早建立的县级抗
日政权机构。
同月,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以老官庄、龙凤乡为中心划为北四区,建立
中共北四区委员会及区公所。
同月,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指定耿子安、相子正、许新安以刘家井子战斗
保存下来的武装力量为基础,开始组建八路军长桓一大队。10月初,长桓一大队
正式成立,张冲凌任大队长,相子正任副大队长,徐新安任教导员,计llO余人。
7月22日, 刘家井子战斗后,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马耀南、杨国夫率
领下由邹长县东进,行至桓台县牛旺庄时,遭日军袭击。当三支队突围至大寨村
时受敌伏击,司令员马耀南牺牲。
8月1日,中共清河特委机关报《群众报》,在东沙河村创刊。
8月,中国国民党抗敌自卫军鲁北支队除奸团成立,张明远任团长。1941年3
月,被编入抗敌自卫军鲁北支队特务营。
同月,桓台县各界群众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
秋,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区级),杨岳东任主席。
9月, 中共清河特委在西傅村召开会议,将中共清河特委改称为中共清河地
委,部署建党、建军、建政和创建平原根据地等工作。
10月,中共邹长中心县委在长桓边界的冯马、辛庄、张官、辛桥村一带成立
中共四区(俗称老四区)区委。
冬, 三民主义青年团山东支团桓台区队部在鱼龙村成立。1941年1月,改称
三青团桓台县分团部。
1940年
4月28日, 桓台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中埠村召开,成立桓台县抗日民主政
府,李铁锋任县长。同时撤销了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
5月, 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将长山九区特务队改建为桓台县特务队,张子浩
任队长,张聿武(即韩干)任指导员。
6月, 桓台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在老官庄成立,王应坤任会长,李光宗任儿童
团长。
同月,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布《为反对二十四旅张景琪、宋希惠率部投降
敌人告全县民众书》,号召全县30万人民团结起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而共同努力!
夏,桓台县青救会在老官庄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时间半月左右,各区青年
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70余人参加学习。
秋,桓台县文化教育抗日救亡协会在榆林村成立,于超任会长。
8月11日, 桓台县参议会在老官庄成立。孙铁民当选为参议长,邢涛、相子
正、张子文为副参议长,马兢生、邱汉三等47人为参议员。
8月中旬某夜, 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书记孙铁民,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
长李铁锋,县大队长相子正等率领党、政、军、民200余人,到大围子里的于堤、
唐山、前、后大王等村宣传抗日主张。
冬,乌河两岸群众疏挖洞子井灌田,形成干洞17条,支洞400条,计25公里,
连接水井10214眼,引乌河水灌田13万亩。
12月6日,桓台县国民教育委员会在二区召开成立大会,会议选出执委9人,
于鲁川等3人为常委。同时建立民众教育馆,推行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
1941年
1月25日, 桓台县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大队成立,李克生任大队长,王
工峰任政治指导员。
2月22日, 桓台县公安队队长张裕安,副队长张宇良带公安队叛变投敌,破
坏中共地方组织,惨杀党、政、军人员。斗争形势急骤恶化。
2月,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改称中共长桓县委。
3月, 侵华日军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建立乡村伪自卫团,实行保甲
制, 清查户口,发"良民证"、"身份证"、"旅行证"。至1942年
10月,日军在境内共推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实行掠夺战与"三光(烧光、
杀光、抢光)"政策,企图围困破坏革命根据地。
春, 桓台县政府采用“征工服役”方法,调集民工3万余人,疏挖孝妇河,
长15公里,深1米。
4月,中共长桓县委决定:组建30余人的县公安政治保卫队,王玉渺任队长,
邹大志、王玉树(即王三子. 后叛变)任副队长,刘敏任指导员,其任务是除奸和
打击投降分子。
5月, 在张店以东至金岭镇、湖田一带,成立中共新四区区委及区公所,王
济庭任书记,张精忠任区长。
夏.中共长桓县委决定将特务队并入长桓县大队.相子正任大队长,张子浩任
副大队长。
12月20日,驻索镇日、伪军到北六庄一带"扫荡"。马王庄被日伪军烧毁房屋
百余间,抢走粮食80余石和其它生活用品。
1942年
1月初,中共清河区委决定撤销长桓县、区政权和武装组织.成立长桓军政工
作团,相子正任团长,县委书记马兢生兼任政委。
2月,桓台县公安局长王建华(王应生)叛变投降日伪宪兵特务队刘荣纲部。
2月23日, 中共长桓县委书记马兢生在军屯村被叛徒张裕安、曹功九等伪军
包围,马兢生在突围中牺牲。
春,为适应斗争形势,中共长桓县委改称中共长桓工委,李本荣任书记。
12月31日,长桓军政工作团和长山独立营,在王海云(女)、徐德仁(内线)的
密切协助下, 夜袭南石桥伪据点,击毙叛徒张裕安、曹功九等7人。歼伪军30余
人,缴获长短枪19支和其它军用物资。
1943年
2月,相子正率领长桓军政工作团30人,从邹长县边区深入长桓内地活动。
3月9日,中共长桓工委书记李本荣,在赴中共清中地委开会途中,不幸在长
山六区马家洼被刘荣纲部所俘,后被押至济南杀害。
6月, 撤销中共长桓工委和军政工作团,重建中共桓台县委、县政府、县大
队。孙铁民任中共桓台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相子正任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
长兼县大队队长和县公安局局长。
8月,相子正率县大队武装人员在孙家庄一带将伪军吕希涵的一个中队击溃。
1944年
2月25日,桓台县大队在孙铁民、相子正带领下,由王海云(女) 、徐德仁、
徐照奎等人作内应,袭击驻周村抚育医院的朱庆云(叛徒)部队.缴获机枪1挺,步
枪8支,俘伪军9人。
3月,桓台县大队袭击苇子河伪军据点,俘敌11人。缴获步枪10支。
冬,县大队借张方笃(叛徒)丧父之机,派初廷芳化装潜入解家庄,处决了张
方笃。
12月,宋鲁源、张聿武率县大队夜袭驻罗家斜沟村的顽二十四旅通讯连,俘
7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抢50多支。
1945年
1月,驻卫固镇据点的伪军中队长吕希涵将革命干部、战士的家属抓去关押。
中共桓台县委派员潜入大寨村,将吕希涵的家属捕为人质,迫使吕将抗日家属全
部释放。
5月18日, 桓台县公安局长宋鲁源率领县大队部分武装,在打入敌人内部的
崔佃志配合下.全歼顽二十四旅驻古城的通讯队总部,毙伤7人,俘班长以下40余
人,缴获长短枪56支和其它军用物资。
8月初,孙铁民、宋鲁源率县大队在张(店) 桓(台)公路上伏击敌人,毙伤日
军13人,缴获日式机枪l挺及步枪弹药等军用品。
8月上旬, 桓台县大队包围驻黄家庄的顽二十四旅一个团,迫使副团长巩子
岭等lOO余人缴械投降,缴获机枪1挺,步枪70余支及其它军用品。
8月27日18时,桓台县大队配合渤海军区部队,向驻守在桓城的800余名伪军
发起进攻, 战斗于28日结束。俘营长郑品三以下官兵735人,毙伤40余人,缴获
长短枪676支, 机枪8挺,小炮13门,子弹16043发,粮食数百万斤。桓台县城首
次解放。
秋末,桓台县公安局设30余人的公安分队,罗茂祥任队长.初亭芳任指导员。
在县公安局长宋鲁源统一指导下,清剿潜伏在马踏湖的三十五纵队。俘参谋长齐
子良和特务队长伊云兰等30余人,缴获步枪1500余支,机枪30多挺,迫击炮2门。
9月17日, 驻张店日伪军千余人侵犯桓台城,县大队与其激战半日,主动撤
出。入夜派战士通霄袭扰。次日,敌人仓惶逃窜。
9月,中共桓台县委机关由桓城移驻傅山村。
10月5日, 桓台县人民政府在桓城召开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80余人参加。
中共渤海区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李曼村到会作《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会议就县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进行了商讨。
10月, 中共渤海区三地委工作团在索镇、唐山、桓城等地开展"反奸诉苦、
减租减息"斗争。 同时,中共桓台县委也在二、五区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
斗争。
秋,中共渤海区三地委、三专署、三军分区迁驻索镇。
冬,全县开展动员参军运动,有1100余名青年报名参军。
11月,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在于家营村召开万人大会,公判原桓
台县公安局局长、叛徒王建华,并当场枪决。
12月13日,桓台城关78名雇工增资后,致信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
1946年
2月, 以地主周德孚为首的昝家庄封建势力,煽动附近村庄不明真相的部分
群众,砸了中共渤海区三地委驻桓城的工作队,绑架毒打镇干部耿聿武。县政府
获悉后,派秘书科长张精忠带警卫排赶赴现场,平息了事件。
2月, 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在乌河云涛筹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国
民党军进犯时遭到破坏。
3月初, 陈庄附近村庄,因争用孝妇河水浇地引起纠纷,敌特分子趁机煽动
不明真相的农民砸了四区区公所,绑架副区长张千庭,扣押在田庄。县政府获悉
后,派张精忠带领渤海警备七旅骑兵连,赶赴四区,平息了事件。
3月.中共桓台县委机关由傅山村移驻东义和村,桓台县人民政府机关由桓城
迁驻索镇。
春,全县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
5月4日,中共桓台县委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战
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5月10日, 桓台县人民政府在索镇东门外召开庆祝反特胜利大会,有3000余
名民兵参加。会上表彰了10余名民兵模范,并当场将罪大恶极的汉奸特务邢光鑫
处决。
6月初, 驻张店的国民党三十五纵队通讯队35人,潜入傅坡村南的马家坟屋
内,伺机破坏"双减双反"运动。于堤游击小组于宏暾、于中川父子,当即带领本
村民兵将其包围,俘敌35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30支。
6月11日, 桓台县人民政府在张店召开逃亡地主和敌公务人员家属会议。中
共桓台县委书记孙铁民,县长相子正先后阐述了民主政府的土改政策和对逃亡地
主、敌伪公务人员的宽大政策。会后,有50余名逃亡地主和敌伪公务人员返乡。
6月上旬, 从周村逃出的残敌30余人潜入桓台二区马庄,被民兵侯立广发现
后, 诱至家中。民兵队长马建堂带领民兵将敌包围,迫使残敌投降,缴获机枪1
挺,长短枪30多支。
6月, 全县在"双减"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改革运动。7月8日,盘踞在潍县的
国民党第八军李弥部进犯金岭镇、张店,土改运动一度中断,被迫转入武装斗争。
7月17日,渤海军区七师一团二连三排排长李志业在济阳反击战中光荣牺牲。
渤海军区特通令将三排命名为"志业排",追认李志业为渤海军区特等战斗英雄。
9月初,从崔楼区划出部分村庄,新建田庄区。
11月,桓台县参议会成立,李干卿为参议长,巩乾端为副参议长。
11月10日,国民党七十三军某部侵占桓台城,县大队和民兵坚持日夜反击,
敌人于次日弃城逃回张店。
1947年
1月26日, 桓台县人民政府在耿桥村召开三区妇女代表会议。会后,25个村
的妇女开展捐献鞋袜立功竞赛运动。l 0天,捐鞋袜647双。
3月, 莱芜大捷后,华东野战军某部驻桓台休整。陈毅司令员在耿桥干部大
会上作《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华东野战军政委饶漱石、副政委黎玉到桓台
城,听取中共渤海区党委关于建军、支前、土改等工作汇报,并对今后工作作了
指示。
春,益(都)临(淄)桓(台)淄(川)四县联合剿匪委员会成立,同时,建立剿匪
指挥部,由桓台县公安局长宋鲁源、淄川县公安局长晏兴堂分任正、副指挥。
4月22日, 中共桓台县委在东索镇召开21个村的村干部、积极分子会议,全
面部置土改复查工作。
8月中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率6个师和部分土顽、还乡团,向胶
济铁路至黄河之间地区疯狂进犯。敌第十二军一O一团占领桓城。
8月, 桓台县对敌斗争指挥部成立,相子正任指挥,宋鲁源任副指挥,李晓
光兼政治委员。
9月,桓台县武工队王占奎、韩振东等人,在军屯俘国民党军1个班,缴获美
式冲锋枪2支,卡宾枪5支。
10月,区划调整,各区由以数顺序名称改以区驻地为名,全县设崔楼、石桥、
乌河、岔河、铁山、田庄、金岭、湖滨等8个区。
10月22日,驻桓台城的警保大队在陈效成率领下袭击陈桥、姬桥,杀害村干
部和群众15人。
10月24日,刘家茅托村刘海亭、刘象正等20余名敌特分子和被斗的成见分子,
乘欢送新兵之机,制造反革命暴动事件,杀害三区妇联主任李珍玉和刘家茅托民
兵队长刘士明, 抢走步枪3支,裹胁60余名新兵、民兵和干部投靠盘踞在桓台城
的敌人。
11月,中共桓台县委在荆家学校召开剿匪动员大会,县委书记李晓光、县长
相子正、县公安局长宋鲁源等参加会议。会后,兵分三路向胡家庄、田庄镇、吕
埠村之敌发动进攻, 歼灭还乡团骨干分子和血债累累的反共自卫队员200余人,
摧毁了各村的反共自卫队。
12月2日,富农分子崔明歧、崔明尧勾结驻桓城的国民党军101团团长马振铎
包围崔家庄,残杀了岔河区武委会主任韩学喜等12人,时称:"崔家庄惨案"。
12月7日, 驻桓城、张店、周村、长山之敌3000余人,分几路袭击果子里、
义和村一带。县人武部副部长兼石桥区区长张荣、区中队副队长刘士孝、指导员
王坤锡等9人,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12月,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开展"三查" (查阶级、查工作、查斗
志)、"三整"(整组织、整思想、整作风)运动。
1948年
2月7日,中共桓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在索镇举行追悼先烈大会,悼念一年来
为革命牺牲的46名烈士。大会号召全县军民继承先烈遗志,为打倒蒋介石,解放
全中国而奋斗。
2月, 国民党桓台县长柴克清带领国民党主力军及自卫大队进犯楼子庄、于
堤一带。桓台县大队、公安队奋起反击,歼灭自卫大队1个中队,毙伤60余人。
3月17日,桓台县大队、公安队配合渤海纵队十一师十八团及炮兵部队.渤海
军区第三军分区十五团、十六团,在渤海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张振球统一指挥下,
向桓台城守敌发起攻击。次日拂晓攻克城池,歼敌18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桓台全境再次解放。
4月初, 桓台县人民政府机关迁驻桓城后,组织救灾委员会,发给城西关被
国民党军队焚烧房屋的4l户、 557名居民救济粮3075公斤,衣服204件,棉被627
床,棉絮75公斤。
5月, 中共渤海区委和三地委土改工作团在全县宣传《土地法大纲》,开展
土地改革运动。
6月, 桓台县、区党员干部进行整党,纠正土改中伤害中农利益、打击民族
工商业者和在对敌斗争中乱打、乱杀的错误。
8月21日, 中共桓台县委按照"自愿结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插伙互助
组。同时,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军工属,实行代耕代种代收制。
9月24日, 桓台县人民政府组织担架队、运粮队和民兵队,运送粮食50万公
斤,支援解放济南战役。
9月26日,桓台县国民教育委员会成立,由县委宣传部长傅赤先兼主任。
10月14日,中共桓台县委县学成立,县委宣传部长傅赤先兼主任。
11月6日, 淮海战役打响后,桓台县支前团组成360辆小车,750余人的运粮
大队奔赴前线, 辗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的100多个县。战役结束后,县支前
团全体成员人人佩戴淮海战役纪念章,凯旋归来。
11月24日,桓台县运粮指挥部成立,县长相子正兼指挥,县委书记李晓光兼
政委。7天运粮145万公斤,碾米75万公斤。
1949年
2月,全县有2799名爱国青年加入新兵团,其中田庄区有900多名青壮年参军。
3月8日,中共渤海区三地委南下干部大队,自索镇启程。由县委副书记傅赤
先、副县长马俊怡带领的百余名桓台干部一起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工作。
5月13日2l时, 桓台县公安局发生26名犯人越狱严重事件。代理县长杨荣被
通报批评,公安局长蔡玉章被撤职。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清河地委、清河专署在索镇,中共桓台县
委、县政府在桓城分别召开庆祝大会。各区也组织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11月,清河专区联立师范学校在前毕村成立,招收初级师范班2个。1950年5
月,更名为淄博专区联立师范学校,校址迁至桓城。1953年春停办。
11月,小清河逯家闸建成,后改称义和闸。
12月,开始取缔反动会道门,依法处理了一批反动道首。
1950年
1月,全县干部群众争先认购胜利折实公债3000万元(旧人民币) ,超额完成
认购任务。
1月28日至2月1日, 桓台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桓城召开,大会
作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决议。
春,桓台县人民政府组织各区民工疏挖孝妇河、猪龙河、乌河,全长45公里。
3月1日,桓台县锄奸委员会和司法科成立,并建立陪审员制度。
春,中共桓台县委、县政府在索镇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
约签定。
春, 清河专署推进社赠给东镇美式12马力的汽油机l台,是全县第一台农田
灌溉动力提水机械。
4月,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机关由桓城迁驻索镇。
5月1日,桓台县划归淄博专署领导。张店市划入桓台县编为第九区。原区名
统一改为按序数称呼。崔楼区改称第一区,石桥区改称第二区,乌河区改称第三
区,岔河区改称第四区,卫固区改称第五区,高楼区改称第六区,金岭区改称第
七区,滨湖区改称第八区。
5月, 全县开展宣传《婚姻法》活动,并对马家、鱼龙村的两个婆母虐待致
死儿媳事件,依法处理。
8月,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
10月14日,全县万人集会抗议美军入侵朝鲜。会后,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
国的宣传高潮。至翌年2月25日,有132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0月, 桓台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到会代表250人。会议选举
产生了桓台县妇女联合会,张惠婷为主任。
11月,桓台县开始镇压反革命,至1952年底基本结束,依法处理了一批土匪、
恶霸、特务、反动会道门首领等反革命分子。
12月,全县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全县共划出地主2773户,富农2011户,
依法没收地主、富农土地25710亩,房屋2万余间,耕畜千余头,分配给少地无地
的贫雇农。
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康复医院在桓台县建立,下设马家、张家桥和邢
家3个分院。
1951年
1月4日至7日,桓台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3月,依法取缔"圣贤道"(即先天、后天道) 、一贯道(中央道)、三心天道、
龙华圣教会等反动会道门组织。
6月20日至27日, 桓台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一
致通过"为支援抗美援朝,全县人民捐献一架桓台号飞机的决议"。
7月3日,驻康复医院的伤病员在索镇云涛看戏时,与维持秩序的公安人员发
生争吵, 直至动手打人、对空鸣枪。经淄博专署专员王云生调解平息,时称"七
三"事件。
11月21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会议通过
了王立亭代表县委所作的一年来抗美援朝、土改、镇反和生产工作情况及今冬生
产、整党工作意见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
是年,桓台县麻疹流行,先后有1050人死亡。淄博专署组织医疗队下乡抢救
病员,制止了麻疹病蔓延。
1952年
1月, 在县直机关、厂矿、事业单位、财政经济部门中,开展反贪污、反浪
费、 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至1952年7月基本结束,依法惩处了一批贪污分
子。
1月,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
1月21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桓台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选举
产生了青年团桓台县委员会。
2月, 在工商界中,开展反行贿受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
工减料、反偷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3月, 各界人民代表万余人集会,抗议美军细菌战。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抗
议美国侵略军撒布细菌罪行书》。
春,开始向农民颁布《土地证》。
7月,本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和职务等级津贴工资制。
同月,本县教职员工实行工资分制,由以小米计算改按工资分计算。
9月,桓台县中学在索镇建立。1956年,改称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10月30日,侯庄苗永守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月3日,国家农业部授予桓台县东刘村刘汝洛为农业爱国丰产模范。
1953年
1月, 中共桓台县委召开桓台县农业模范代表大会,号召各区、乡之间开展
爱国增产节约友谊竞赛。
春,全县麻疹流行。县人民政府组织县、乡医生,划片包干,实行责任制,
制止了麻疹蔓延。
3月9日,中共桓台县委召开悼念斯大林逝世大会,万余人参加悼念活动。
4月2日至5日,桓台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
5月,桓台县由淄博专署划归惠民专署管辖。金岭区划归淄川县管。
5月,国家机关干部和教师,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5月20日,崔茅村办起全县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6月,全县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
10月,侯庄农民苗永守参加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
民志愿军。
同月,张(店) 义(和庄)公路桓台段(15.7公里)路基开工建设.当年冬竣工。
1959年8月, 铺为单车砾石道。1968年夏,又铺为沥青路面。1974年冬,由原宽
8.5米拓为23米。1975年春,又铺为19米宽的沥青路面。
12月,本县开始查田定产,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取消粮油自由市场。
1954年
1月17日, 桓台县人民政府召开农村信用合作社代表会议,会议通过《农村
信用合作社章程》。
5月6日,中共桓台县委召开全县农村生产合作社长会议。县委书记刘林样作
《迎接秋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发展的动员报告》。同时,成立县委互助合作委员
会,县委副书记邢善贵兼主任。
5月17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
7月7日至11日,桓台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选
举出席山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9月17日,全县实行棉花、棉布统购统销。同时,取消棉花、棉布自由市场。
9月,全县组织400余名报告员,分赴区、乡、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是年,张义公路乌河钢筋混凝土大桥建成。
1955年
1月28日至2月5日,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
2月21日,全县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新币1元兑换旧币1万元。
3月15日,全县开始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口粮的"三定"政策。
3月,按照《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全县有700余名青年应征入伍。
5月15日,中共桓台县委审干委员会成立,县委副书记魏斌兼主任。
6月26日至7月5日,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
夏,张义公路涝淄河钢筋混凝土大桥建成。
7月30日, 中共桓台县委召开干部大会,学习贯彻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
问题》的报告。
9月, 全国劳动模范、陈桥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公祥赴北京参加全国社会主义
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荣获国务院锦旗,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同月,桓台县各区名称由以序数称呼改以区驻地为名,第一区改称崔楼区,
第二区改称石桥区,第三区改称乌河区,第四区改称陈庄区,第五区改称卫固区,
第六区改称高楼区,第七区改称起凤区,索镇升为直属镇。
10月10日至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桓台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
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常务委员会,县委书记刘林祥兼主席。
12月,桓台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2月20日至24日,桓台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
生了县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苗仲德为县长。
是年,在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的指引下,全县农业生产合作
社发展到1332个,入社54036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7%。
1956年
1月4日,桓台县人委与临淄县人委就利用乌河水灌溉农田问题达成协议:乌
河水量临淄用30%,桓台用70%。
1月26日,中共桓台县委制定《桓台县农业发展纲要》。
2月20日,桓台县水利建设指挥部成立,苗仲德兼指挥。
3月8日,中国少年先锋队桓台县首次代表会议在索镇召开。
3月, 始建孝妇河益民闸,拦河灌溉。秋,又完成北干渠及支干渠的配套土
方工程。
3月,苗永守、刘汝英(女)等1 0人出席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
会。
同月,山东省省长赵健民带领春季生产检查团来桓台检查工作。
3月16日,中共桓台县委肃反领导小组成立,县委副书记魏斌兼组长。
春,桓台县广播站成立。5月1日,开始向全县人民广播。
4月,全县有300余名男女未婚青年迁至黑龙江罗北县落户。
5月,桓台县民工团500余人,赴打渔张兴修引黄水利工程。
5月25日至30日, 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选举产生
了中共桓台县委员会,全委会选举刘林祥为书记,魏斌、邢善贵为副书记。同时,
选举产生了县委监委会,选出席山东省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候补代表。
7月,桓台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县长苗仲德兼主任。
同月,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实行工资改革,全县国家机关部分人员的待遇由
实物供给制、包干制,一律改为货币工资制。个人及其家属的一切生活费用均由
个人负担。
7月,全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同月,中共桓台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全县开
始升(级)、并(社)、扩(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1月17日,乌河区雅和庄粮站周先进、护粮组穆秀珍(女)出席全国粮食生产
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国家粮食部授予雅和粮站为护粮先
进单位。
11月,桓台县粮食局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命名为"四无粮仓''县。
12月,桓台县撤销区级建制,划分为39个乡(镇)。
12月上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钱昌照、何基沣到桓台县视察乌河水电站
和洞子井工程。
是年,全县加入高级农业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3%,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
社的劳动者,占其总户数的95.7%,参加公私合营和合作社(组)的私营工商业者,
占其总户数的97.8%。至此全县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任务基本完成。
1957年
1月17日至21日, 桓台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
选举产生了县人民委员会,苗仲德为县长。
2月,《桓台大众报》创刊,中共桓台县委副书记魏斌兼总编。
春,从日本引进的胜利百号地瓜新品种,试种后比当地品种增产60%。
5月15日至25日, 青年团桓台县委副书记牟莲英赴北京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
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8月, 桓台县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在马家庄召开,选举产生桓台县工会委员
会。
12月, 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界中开展反右派斗争,翌年9月基本
结束。这次斗争犯了扩大化错误,全县有225名干部、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59~1964年分批给予摘帽。
1958年
2月7日,县直机关开始整风,横扫"三风"(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自由主义)、
"五气"(骄、娇、怨、官、暮气)。
2月,山东省文化系统50余名干部,到侯庄、官庄、三龙等村当社员。
3月初,兴修孝妇河灌区北干渠,各类渠道长3.4万余米,挖土1l万方,设建
筑物33座。
4月,惠民专区实业公司来桓台县筹建公私合营索镇铁厂。
4月30日至5月4日, 桓台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
议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魏斌为县长。
5月1日,桓台县钢铁领导小组及钢铁生产办公室成立。
5月, 中共桓台县委召开机关干部会议,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之后掀起"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出现了高指
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6月, 桓台县筹建四宝山炼钢厂、湖田煤矿、炼焦厂、石灰厂、陶瓷厂。全
县数万名干部、农民、学生利用土法炼钢铁。至翌年,上述工厂被迫下马或转产,
经济损失过亿元。
8月21日,桓台县第一个人民公社--起凤人民公社成立。
9月5日,全县222处高、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12处人民公社,实行"政
社合一"体制。
9月,全县农村取消农户厨灶,各生产队大办集体食堂,实行所谓"生活集体
化", "吃饭不要钱"。由于违背了传统生活习惯和经济规律,集体食堂于1960年
停办。
是月,全县劳动组织实行“军事化”。大搞深翻土地、水利化,无偿平调集
体和社员的财物、劳力,使生产力遭到破坏。
是月,桓台县民兵师成立,县长魏斌兼师长,县委书记刘林祥兼政委。
10月31日,撤销桓台县建制。卫固、江西道、石桥3个人民公社划归张店区,
其余9处人民公社并入博兴县。
11月,博兴县在索镇举办工读师范学校,设幼师、工师各两个班。1961年停
办。
同月,苏联专家康德拉特叶夫和罗多夫到湖滨人民公社参观。
12月4日,国家水利部、农业部组织9省市 (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安
徽、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参观团160余人,参观湖滨人民公社。
1959年
1月1日,索镇人民公社办起全县第一处校外儿童教育场所--"少年之家"。
1月4日,中共博兴县委召开五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
干问题的决议》,纠正人民公社中的平均主义倾向。
6月,乌河"五四"水利发电站建成投产,发电量为40千瓦。
8月, 中共博兴县委召开公社书记会议,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为
保卫党的总路线, 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奋斗的决议》。全县开展反对"右倾机会
主义"的斗争,错误地批判处理了一批干部。
9月28日, 全国劳动模范、高王大队队长胡象峨,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庆十周年典礼。
12月,商业部副部长王磊、全国供销合作社主任郭献瑞带领全国烟棉收购检
查团,来博兴县检查烟棉收购工作。
1960年
3月11日, 中共博兴县委召开五级干部大会,参会4209人。在"反右倾"的影
响下,讨论制定了1960年工农业生产指标,落实包产计划和征购任务,高指标又
在全县重新泛滥起来。
4月18日,唐山公社姜坊大队周吉林、陈庄公社董圈大队董向斌等4名民兵,
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的接见。
4月24日, 中共博兴县委在湖滨、桓城、陈庄公社的6个大队开展"反贪污、
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试点工作,至6月底基本结束。
8月7日,中共博兴县委制定《关于改进领导方法,转变领导作风的决定》。
秋,连降大雨,虫害孳生,加之工作失误,粮食大减产,人民生活困难,出
现浮肿病。县委号召全县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大搞营养代食品,渡过灾荒。
lO月22日,中共博兴县委生产救灾指挥部成立,县委书记朱立亭兼指挥。
11月5日, 中共博兴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
紧急指示信》,着手解决1958年以来"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县、社各部门集金
89.68万元,作为第一批平调兑现款发给群众。
11月,中共博兴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调
集1935名干部到灾情严重的队领导农业生产。同时,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精减下
放8211名工人(包括临时工),充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并动员县直机关干部家属
返回家乡,参加农业生产。
是月,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副书记钱瑛来博兴县视察社员生活。
1961年
1月14日,中共博兴县委整风整社领导小组成立,县委书记朱立亭兼组长。同时,
成立县委算帐退赔兑现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冯安吉兼组长。
5月, 中共博兴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
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7、8月间,全县连降大暴雨,仅8月份全县降雨200多毫米,陈庄区有12个村
被水包围, 平地水深2尺,小清河决口多处,受灾面积达1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
积的33.7%,减产2253万公斤。
9月1日,恢复桓台县建制,辖7个区、34个人民公社。
11月29日,淄博、惠民两专署在桓台县召开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会议,成立治
理工业废水污染领导小组,淄博市副市长李国栋兼组长。
1962年
1月11日, 中共桓台县委第一书记刘林祥、书记处书记兼县长魏斌出席在北
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1月17日, 中共桓台县委组织7000余名干部,深入农村开展以保人、保畜为
重点的大检查,并对2855个缺粮户,供应粮食6.34万公斤。同时,帮助生产队建
起疗养院54处,收容病人1529人,组织336名医务人员治疗危急病人。
2月21日, 全县将329个生产大队,1411个生产小队调整为333个生产大队,
2297个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体制。
3月15日, 山东省副省长王子文在张店召开治理工业废水领导小组会议。桓
台县副县长张方英汇报了污水危害情况。会议就污水治理作出处理决议。
春, 部分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 到户,农业生产有所回升。秋后,被视为
“单干风”,受到批判、禁止。
6月29日,索镇区调集3个公社的1115名民工,整修乌河两岸的洞子井干道10
条.水井433眼,至7月底竣工,灌溉面积9800亩。
7、8月,连降大暴雨,各河道发生溢洪。全县有61个村被水包围,塌屋3000
多间, 受灾面积15万亩,粮食减产770万公斤。灾情发生后,县、社领导干部深
入灾区,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11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杨国夫一行12人来桓台县视察工作,并到东沙河、
杨家桥、侯家庄走访老党员、老干部。
12月, 中共桓台县委为1958年以来在"整风补课"、"反右倾"、"拔白旗"、"
反瞒产私分"和整风整社运动中,被错误处分的828名党员、干部甄别平反。
1963年
3月,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县青少年和各界人民群众掀起"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4月, 桓台县县长魏斌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
5月26日至30日, 桓台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
选举县人民委员会,魏斌为县长。
7月2日, 将桓城区邢家公社并入城关公社,田庄区郭店公社并入诸葛公社.
陈庄区金家公社并入马桥公社,高王区王明公社并入刘家公社。
9月16日至20日, 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会议通过
刘林祥所作的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选举产生县委委员。全
委会选举刘林祥为书记,姜芳萍、郑宝瑞为副书记。
12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周兴、惠民专署专员宋立言、桓台县委书记刘
林祥,带领省、地、县工作组在唐山区的4个大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试点。
1964年
3月22日, 县公安局在陈庄区后金大队破获一起由殷佃会、殷佃之为首的反
动圣贤道重大案件。此案涉及山东、山西两省的20个市县,道首两殷被依法逮捕
判刑。
4月18日, 桓台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开始第二次人口普查
工作。普查结果:7月1日,桓台县人口为320629人。
5月, 桓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各区、社、队先后建起科技组织,搞农
业试验田。
6月11日, 共青团桓台县委书记魏瑞海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秋, 全县普降暴雨,总雨量为828.3毫米,乌河、猪龙河水位暴涨,孝妇河
黄土崖段决口, 进水村137个,冲塌房屋3.95万余间,淹死15人,伤20余人,死
耕畜36头,受灾面积45万亩,绝产21万亩,粮食减产2004万公斤。灾害发生后,
中共桓台县委成立生产救灾指挥部, 县、区组织500余名干部深入农村,同群众
一起抗洪排涝救灾。
9月下旬,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周兴来桓台县视察灾情,决定炸开张义公路、
张北铁路路基,加快洪水东泄速度。
冬,全县调集有收益单位的万余名民工,分别对东猪龙河、乌河、胜利河、
孝妇河复堤拓宽。
12月17日,全县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召开,成立桓台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
会,王守谅为主任。
是年, 国家拨给桓台县水利建设款568万元, 统销粮1000万公斤, 救济款
45.2万元,救济布18万尺,棉絮5000公斤,医疗费ll万元,农业税减免308万元;
外省及兄弟县支援副食品91.5万公斤,帮助灾民度过灾荒。
1965年
3月18日, 桓台县第二农业中学在良种繁育场成立,实行场校合一、半耕半
读制。
4月5日,索镇大街乌河大桥动工翻修,将石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桥高
比原桥升高1.1米,桥面宽7.5米,载重:汽一一20吨。
5月12日,桓台县2000多余名农民赴云南省修筑国防公路。
5月, 中共惠民地委调集地直和12个县近500名干部,在桓台县唐山区进行"
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 试点,县委书记刘林祥兼"四清"工作
大队队长。
8月底,中共惠民地委"四清"工作团桓台分团成立,下设7个"四清"工作大队,
队员1200余人,于1966年10月撤销。在"四清"中,错误地批判处理了一大批干部、
群众。
冬, 县人民委员会在南龙庄南洼建麻风村,占地面积165.5亩,建房77间,
收容治疗麻风病人。
1966年
4月21日至26日, 桓台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
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魏斌为县长。
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桓台一中部分学生给中共桓台县委贴出第一张大
字报,"文化大革命"在全县展开。
7月23日,撤销区级建制,并将34处人民公社合并为15处。
8月,学生上街破"四旧"(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焚烧古
书,砸毁碑碣和古建筑。
冬,中、小学校学生组成“红卫兵”,机关和工农群众成立“造反”组织。
部分工厂、学校停产、停课,大部分基层党政组织瘫痪,各级领导干部被批斗,
全县处于无政府状态。
1967年
1月2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6018、4807、6024部队和桓台县人民武装部先后
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实行"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农、支工和军管、军训),
对稳定局势起了一定作用。
3月18日, 在上海"一月风暴"影响下,由10余个"造反组织"联合夺了中共桓
台县委、 县人委的权力,成立由军队代表、"站起来"的干部和造反派代表"三结
合"的桓台县革命委员会。 此后。县直各单位和公社、大队先后被造反组织夺了
权。
4月27日, 早8点,桓台一中的200余名学生和几名邮电工人到公安局大院静
坐绝食,经地、县领导规劝撤离。
5月,在所谓"反二月逆流"的影响下,"造反组织"形成"革"与"保"两大派.派
性持续斗争,并发生多次武斗。
5月24日,全县有9处人民公社遭严重风雹,雹大者,重46.8克,造成8.81万
亩小麦减产。
7月1 3日,县革委组织有收益的社、队民工,修筑胜利河河堤。
7月17日, 中共惠民地委常委、原桓台县委书记刘林祥被"造反组织"揪来桓
台。 刘林祥受尽残酷迫害,不幸去世。1978年6月17日,中共惠民地委为刘林祥
平反昭雪。
11月,邢家公社利用3间破庙,办起"五七"农具修配厂,各公社效仿。
1968年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桓台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成立,对公安局、
检察院、法院实行军事管制。
8月,桓台县化肥厂筹建处成立。1969年6月,年产3000吨合成氨投产,后扩
为年产5000吨合成氨厂。
9月, "工人宣传队"和"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中小学,实行工人、贫下中农
管理学校。
11月,在所谓"反复旧"的影响下,"造反组织"又冲击县、社革命委员会,并
屡次发生武斗,全县再度出现混乱。
12月, 全县千余名公办中、小学教师"下放"到原籍工作,改工资制为"工分
加补贴"。
1969年
6月,全县掀起个人崇拜的"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的狂热。
7月18日,渤海发生7.5级地震,波及桓台,旧屋震塌。 ‘
9月27日,县、社革命委员会建立中共县、社核心领导小组。
9月,县农业技术干部到海南岛繁育玉米杂交种"新单一号"。
12月,桓台县第二农业中学与农场合并,更名为县良种繁育场。1972年,易
名桓台县五七大学。1984年,又改称桓台县教师进修学校。
是年,全县小学由“四、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初中由“三、二制”改为
“二、二分段制”,并由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
1970年
2月,全县以中共党员"五个必须做到"为标准.开始整党。
6月11日, 中共山东省革委核心领导小组负责人、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袁升平,副司令员张锰秀来桓台县田庄、大庞、赵家大队和县化肥厂、农场
视察工作。
6月,引清济湖总干渠和南、北干渠一期工程动工,长27公里。设建筑物9座。
7月28日,撤销傅桥、刘家两处人民公社.将其所属大队分别划入田庄、陈庄、
荆家、起风4个人民公社。
11月,唐山、索镇、果里、桓城4处公社的2.8万余名民工,疏挖大围子沟,
东起乌河,西至西猪龙河南端,长14.1公里. 并更名为"大寨沟",实现了东水西
调,西水东调。
12月24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三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会议选举
中共桓台县委员会。全委会选举张奇为书记,邹显刚、刘长汶为副书记。
1971年
春,全县有8万余名民工疏挖河沟125条,修建筑物46座,形成初具规模的水
利回灌网,效益面积36万亩。
春,桓台县制锨厂建成投产。
5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白如冰来桓台县检查工作。
8月16日, 桓台县工业局长张俊山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农业机械化
会议并发言。 8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桓台县依靠集体力量,发展农业
机械化事业》的评论。
10月24日,中共桓台县委向22级以上干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外逃叛国事
件的文件。
11月,桓台县革命烈士陵园动工兴建,1980年竣工,总面积1098.5平方米,
安葬烈士124人。
1972年
5月, 中共桓台县委常委王守谅出席在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小麦现场会,介绍
了全县40万亩小麦全面增产的经验。
10月,胜利油田在荆家、马桥两公社打出2口油井,1979年试采。
是年, 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251.5公斤,实现了《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
《上纲要》指标。
1973年
春,县引进速生优质北京杨和河南泡桐等新树苗,惠民专署农业局派员在唐
山公社搞林网化和林粮间作试点。
6月, 桓台县公安局和人民法院分设办公,同时撤销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
组。
8月24日至28日, 中共桓台县委书记张奇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
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年,桓台县磷肥厂建成投产,年产磷肥万吨。
1974年
春,在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部分群众重拉队伍、垒山头,冲击各级领导
机关,社会秩序再度混乱。
4月,始对张(店)田(镇)公路桓台段(24.4公里)进行改建,加宽为9米的砾石
路面。1978年,又铺成沥青路面。
5月.驻桓台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奉令调回。
10月28日,陈庄、田庄、邢家、起凤4公社的2.6万余名民工,疏挖引清济湖
总干渠。
1975年
3月24日,中共桓台县委向干部群众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安定团
结, 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会后,对"软、散、懒"的基层领导班子进行调
整。
4月桓台县化肥厂张健出席在大庆召开的全国学大庆会议。
8月21日.桓台县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县委书记刘贞云兼组
长。
9月15日,中共桓台县委书记刘贞云出席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2月24日,中共桓台县委、县革委恢复接待人民来访日制度。
是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401公斤,首次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垮过"
长江"的指标。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京逝世,全县人民沉痛悼念。
3月25日,中共桓台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批判所谓"右倾翻案风"。
7月6日,全县人民深切哀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逝世。
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7.8级地震,波及桓台。
9月9日. 毛泽东主席在京逝世。全县人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举行悼念活
动。10日,中共桓台县委在县委礼堂举行吊唁仪式。18日,在桓台一中体育场举
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县直机关、部队、学校及驻地群众3000余人参加悼念活
动。
10月23日,中共桓台县委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共中央粉碎王洪文、张春桥、
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
11月,全县举行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愤怒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是年,桓台县水泥厂建成年产8.8万吨的生产线,1984年又扩建一条年产8.8
万吨水泥生产线。
1977年
春,华北地质勘探公司502钻井队帮助侯庄打出深井5眼,建成群井汇流灌区。
夏,全县玉米播种采用自育的“桓台一号、六号”和引进的“鲁三九号”、
“六三三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
6月5日, 县直机关干部和民工1.3万人,建设唐山样板田4094亩。之后,全
县调地划方。
8月12日至18日, 大庞大队党支部书记尹佃宝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
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2月,山东索镇酒厂、桓台县磷肥厂被山东省革委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1978年
2月26日至3月5日, 中共桓台县委书记胡安夫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3月8日,桓台县农机研究所和县塑料厂研制的塑料播种器试制成功。
4月, 桓台县先进集体代表磷肥厂刘宗泽、化肥厂铁化远出席在大庆召开的
全国石油化工学大庆会议。
4月14日至28日, 桓台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
选举县革委会组成人员,胡安夫为主任。
6月20日,中共桓台县县委副书记宋文修、夏庄供销社门市部营业员魏秀珍、
陈庄粮所所长王文泉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财贸学大庆会议。
7月,全县68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8月15日, 全县遭受暴风雨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29万亩,占粮田面积的80
%以上。 其中果里、田庄、新城、周家4公社尤为严重。灾害发生后,县、社党
政干部深入灾区,领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冬,田庄、邢家、起风3公社的2.5万名民工,将马踏湖中的小台田改为深沟
大台田,新增耕地2551亩。
10月,桓台县被中共惠民地委、惠民行署授予青少年无文盲县。
11月24日,桓台县召开科学技术大会,修订1978~1985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
是年,中共桓台县委组织全县人民深入开展“一批” (批四人帮) 、"两打"
(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打击资本主义势力进攻) 、"三整顿''(整党、整团、整社)
运动。
1979年
1月2日,县委召开会议,传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2月17日, 中共桓台县委对被错划的225名"右派分子"全部予以改正; 并为
3302名"四类分子"摘帽。
春,胡家扬水站和防渗渠竣工,安装抽水机4台。
4月, 桓台县革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选举法》、《刑事诉讼法》等7个法律文件。
8月,耿(桥)荆(家)公路全部铺为沥青路面。至此,全县社社建成沥青路面,
晴雨通车。
10月,索镇ll万伏变电站建成运行。全县社社通电。
10月,唐山农机站"三八"机车组长石素芳(女)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
手,团省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0年
1月,桓台执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增长分成、节约归己、一定5年、分灶
吃饭的新的财政体制。
春,桓台县人民医院四层门诊大楼动工兴建,1982年建成使用。
5月21日至27日,桓台县人民政协第五届首次会议召开,选举政协常务委员,
徐学汉兼主席。
5月22日至26日, 桓台县第九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选
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并选举县长、副县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胡
安夫兼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文修为县长。
8月25日至29日, 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四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会议选举
产生了中共桓台县委员会。全委会选举徐学汉为书记,宋文修、杜成祥、王钦德
为副书记。
冬,桓台县城镇学校建成,1984年改称县实验学校,1985年易名县实验小学,
1987年改称桓台县城镇中学。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9618.5万公斤,首次亩产闯过500公斤,全县人均占
有粮食449.1公斤,向国家贡献粮食6357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1年
1月25日。 全县人民收听、收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
集团10名罪犯的宣判实况,城乡群情振奋,人心大快。
2月,桓台县被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县。
2月11日,全县1882个生产队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3月,全县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
春,桓台县建筑总公司成立,各公社建筑分公司相继成立。
8月18日, 桓台县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显示:1982年7月1日零时,全县人口
441410人。
10月,日本商人小林觉来桓台洽购玉米芯粉,并参观新城公社洼子大队玉米
芯加工厂。1982年再次来桓台洽谈生意。
1982年
2月, 桓台县改水防氟领导小组成立,并在重氟区的邢家、唐山等公社打深
水井94眼,初步改善了群众饮水问题。
5月20日, 中共桓台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成立,县委副书记杜成祥兼
组长。1984年9月,改称中共桓台县委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7月, 马桥公社董圈小学五年级学生周敬祥抢救落水儿童献身,被国家民政
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11月10日,全县遭受特大暴风雨袭击,折倒电杆3974根,损坏变压器578台,
电路477公里, 停电7~15小时,邮电通讯和广播线路严重破坏,经济损失达178
万元。
12月,桓台县农业机械局荣获全国农机节能先进集体称号。
12月26日,桓台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
1983年
3月,第一期引黄过清补源工程动工。5月15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亲
临指导。11月,小清河倒虹吸和岔河大桥竣工。
3月5日,中共桓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勤劳致富表彰大会,向17个先进经
济联合体和267个专业户、 重点户颁发奖旗、奖状,并对收入高的40户,奖给自
行车1辆。
3月15日, 全县第一个承包土地专业大户邢家公社东营大队农民胥克仁,与
大队签定176亩碱地为期15年的合同。
3月,桓台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小学教具配套先进县。 。
4月2日,中共桓台县委创办的《桓台周报》创刊。
4月12日,中共桓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离退休老干部会议,向3lO名参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干部颁发《荣誉证书》。
5月,桓台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校舍建设标兵县。
5月23日, 中共桓台县委召开科学技术协会大会,选举产生桓台县科协委员
会。
5月18日,中共桓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庆功授奖大会,
有3人提升1级工资,9人记大功一次,15人记功一次,170人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
号。
6月2日至17日,中共桓台县委书记徐学汉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10月1日,桓台县由惠民地区划归淄博市管辖。
10月,新城建筑公司济南工区承建的山东省人大宿舍楼,实现"栋栋全优"。
是年, 全县农村全部落实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出现专业户4415户,重点户
17936户, 新的经济联合体914个, 全县粮食平均亩产535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
430.8公斤。
1984年
4月,撤销13处人民公社。设立索镇、起凤、田庄、唐山、荆家、新城6镇,
周家、果里、陈庄、马桥、邢家、侯庄、耿桥7乡。
3月, 桓台一中教师马应耕被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优秀班主
任称号。
5月26日至30日.桓台县人民政协第六届首次委员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政协常
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李凤林为主席。
5月27日至30日, 桓台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会议
选举县人大常委会和县长、副县长,宋文修为县人大主任,魏光荣为县长。
秋有12个国家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地区的同胞,游览马踏湖。
8月24日,桓台一中被县人民政府授予"育英良圃"荣誉称号。
9月9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五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会议选举产
生了县委组成人员。全委会选举徐学汉为书记,魏光荣、国家森、韩家华为副书
记。
9月, 桓台一中校长崔月亭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园丁奖,副校长刘锦岳被
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张泮玉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体育教师。
1985年
2月16日,山东省委顾问李予昂来新城镇视察工作。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彭真,在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和珍陪同下,到祖
籍桓台县视察工作。彭真委员长回京后为桓台县题词:"建筑之乡"。
6月13日,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来桓台视察科技工作。
8月11日, 桓台县荷花观赏会在马踏湖召开,省、市领导和中央、省、市23
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及各界来宾430人观赏荷花会。
9月10日,中共桓台县委、县政府隆重庆祝教师节(9月10日为教师节),县政
府对教育战线上的31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 向317名从教25年以上的教
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10月18日至24日,中共桓台县地方党史大事记审稿会召开,建国前曾在桓台
担任过重要职务的12名老干部出席会议。
10月20日,由云南边防某团副政委吴宏远、一等功荣立者盛其顺、侦察英雄
刘陶文等8人组成的解放军英模汇报团抵达桓台作英模事迹报告。
1986年
1月4日,山东省科委攻关处长阎芳清来桓台视察马踏湖污染治理及引水济湖
工程,研究湖区人工养殖技术开发项目。
2月20日, 桓台县印刷厂引进日本产纸合包装生产线、照相制版用的平型连
晒机、 反射密度计、透视密度计等4套设备。日本专业技术人员新东邦田山来厂
安装、试产。
2月下旬, 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杨慎、国家集体建筑协会会长傅
仁章来桓台考察农村建筑业。
3月2日, 桓台县扶贫工作会议召开。20个企事业单位与29个人均不足300元
的村签定扶贫协议。
3月13日,山东省农村改灶节柴技术交流会在索镇召开,全省120余名农民技
术员出席会议。
3月27日,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苏毅然来桓台县视察工作。
4月3日,中共桓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在索镇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会
上表彰文明村44个,文明单位51个,文明户44个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
子84个,并代表中共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唐山镇为市级文明镇。
4月12日, 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肖桐,来桓台视察县建筑技术学
校和索镇建筑公司档案管理工作, 并题词:"建筑之乡,久闻其名,有缘参观,
十分高兴";"祝愿桓台建筑之乡不负威望,更上一层楼"。
4月14日至18日, 桓台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选举徐学汉
为县人大委员会主任,李祖晨为县长。
4月26日, 全国王渔洋学术讨论会在桓台召开,来自全国40余名专家、教授
到会发表论文。
4月29日, 起凤镇夏三村田宜孝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被部队党委
追记二等功,县委书记魏光荣亲切慰问烈士的亲属。
6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桓台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地方编制,称:山东
省桓台县人民武装部。
6月,桓台县田径代表队在淄博市第七届运动会上获10枚金牌、17枚银牌、7
枚铜牌。
6月30日, 中共桓台县委召开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表彰实现党风根本
好转的单位39个,先进党支部42个,四化建设先进单位105个和优秀党员215人,
四化建设先进工作者838人,执行国家机关岗位责任制先进工作者252人,并代中
共淄博市委表彰先进工作党支部5个,优秀共产党员29人。
7月lO日,桓台县塑料厂从西德引进的吹膜印刷制袋设备,投入批量生产。7
月24日, 夜间l时许,桓台县遭受10级飓风袭击,玉米倒伏56890亩,折断14400
亩,树木折断8133棵,电杆折断70余根。
7月28日,中共桓台县委对488名知识分子的遗留问题作全面复议,为受株连
的3名知识分子的妻子解决了由农业转为非农业户口。尔后,有5名被选为县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继又解决146对夫妻分居,为370名家属由农业转为非农业户口。
9月24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省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勇,来桓台检查"六
五"期间部分技术改造项目。
10月22日,西德巴法利亚旅游局艾瓦德一行3人,游览马踏湖。
11月3日,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张凯一行3人,来桓台县考察建筑、建
材业。
12月9日,王士祯纪念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12月23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来桓台检查工作。
12月21日,侯庄乡玉皇阁村党支部书记曹元久等4人到北京看望彭真委员长。
彭真委员长为《桓台县志》 题写书名,为祖籍玉皇阁村题词:"祝愿家乡建设的
更美好"。
1987年
2月21日至26日, 桓台县人民政协第七届首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政协常
务委员会,李凤林为主席。
2月23日至27日, 桓台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索镇召开,选
举产生了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徐孝平为县人大主任,赵奎为县长。
3月上旬,全县13个乡(镇) 先后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正、副
乡(镇)长36人,比上届减少16职;其中大、中专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l%,
中青年占94.6%,平均年龄35.7岁,比上届降低1.9岁。
4月15日, 国家水电部在桓台召开北方17省、市的30名专家、工程师参加的
机井节能节水试点验收评定会。
6月18日,桓台县引黄过清补源工程指挥部成立,县委书记王玉良任总指挥。
同时,设桓台县引黄入桓前线指挥部,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有先任前线指挥。
6月23日, 邢家乡建筑公司进京承建的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楼,被评为优质
工程。
8月20日至25日, 中国共产党桓台县第六届代表大会在索镇召开,选举产生
了县委员会组成人员。六届一次委员会选举王玉良为书记,赵奎、宫志锋、吴明
君、杨汝奎为副书记。
10月,全县调集1.5万余名民工兴修引黄过清补源工程。
10月13日,中共桓台县委召开《新时期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
讨论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委64个,党总支、党支部33个。
10月15日,桓台县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试点大会召开。中共中央
组织部地方干部局副局长杨晓洋,中共淄博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时立军出席会议。
12月25日,桓台县与天津市静海县结成友好县协定书在静海县正式签字。
12月底, 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出现专业户4415个, 重点户
17936个,新的经济联合体914个。工业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厂长任期目标
责任制, 利改税制133个,农民进城经商30多家,有证商贩80多家,呈现城乡经
济日益繁荣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