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畜禽品种改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120&run=13

猪 解放前,养猪较少,繁殖母猪更少,靠购买邻县的仔猪为主。60年代,
农民饲养“大耳黑猪”最多,此猪生长慢,肥育性能较低,70年代绝迹。1951年
引进约克夏,此后陆续引进巴克夏、苏白、长白、乌克兰、高加索、哈白、新金、
宁乡、内江荣昌、金华等诸多品种。

桓台县引进猪种情况表

━━━━━━┯━━━━━━━━━━┯━━━━━━━━━━━━━
│ │ 引进头数
品种 │ 引进时间 ├─────┬───┬───
│ │ 合计 │ ♂ │ ♀
──────┼──────────┼─────┼───┼───
约克夏 │ 1951~1975 │ 74 │ 35 │ 39
──────┼──────────┼─────┼───┼───
巴克夏 │ 1963~1973 │ 3 │ l │ 2
──────┼──────────┼─────┼───┼───
长白 │ 1969~1976 │ 16 │ 6 │ 10
──────┼──────────┼─────┼───┼───
苏白 │ 1971 │ 2 │ - │ 2
──────┼──────────┼─────┼───┼───
高加索 │ 1976 │ 2 │ l │ 1
──────┼──────────┼─────┼───┼───
乌克兰 │ 1964~1973 │ 4 │ 2 │ 2
──────┼──────────┼─────┼───┼───
哈白 │ 1964~1976 │ 80 │ -- │ --
──────┼──────────┼─────┼───┼───
新金 │ 1964~1975 │ 40 │ -- │ --
──────┼──────────┼─────┼───┼───
宁乡 │ 1975 │ 20 │ -- │ --
──────┼──────────┼─────┼───┼───
金华 │ 1971 │ 5 │ -- │ --
──────┼──────────┼─────┼───┼───
荣昌 │ 1976 │ 200 │ 86 │ 114
──────┼──────────┼─────┼───┼───
内江 │ 1976 │ 200 │ 70 │ 130
──────┼──────────┼─────┼───┼───
博山黑猪 │ 1986 │ 88 │ -- │ --
━━━━━━┷━━━━━━━━━━┷━━━━━┷━━━┷━━━

1983年调查,猪种经过杂交改良,形成较为稳定的杂交类群。即“内杂”、
“哈杂” 、“新杂”和“杂花”猪。其中,内杂猪占生猪存养量的42.32%,主
要分布在耿桥、起凤、唐山、马桥、周家、果里、侯庄等公社。新杂猪占生猪存
养量的16.58%, 分布在索镇、耿桥、起凤、唐山、田庄、果里、侯庄等公社。
哈杂猪占生猪存养量的16.14%, 以周家、索镇、耿桥、唐山等公社为多。杂花
猪占生猪存养量的4.48%,其他杂交猪占生猪存养量的10.48%。
1986年, 引进博山黑母猪88头,大型约克夏瘦肉型种猪1头,全县养猪趋向
瘦肉型发展。1987年,贯彻“恢复养猪、突出养牛,稳定养鸡”的方针,抓住养
猪不放,努力扩大瘦肉型猪的比例,继续引进博山大黑猪,调整约克夏种公猪,
建立耿桥乡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桓台县各类杂交成年猪体尺、体重测定表
单位:厘米、公斤
━━━━┯━━━┯━━━━┯━━━━━━━━┯━━━━━━━━━┯━━━━━━━━━┯━━━
│ │ │ 体高 │ 体长 │ 胸围 │
│ │ ├──┬──┬──┼───┬──┬──┼───┬──┬──┤
项目 │ 性别 │测定头数│平均│标准│标准│平均数│标准│标准│平均数│标准│标准│ 体重
│ │ │数 │差 │系数│ │差 │系数│ │差 │系数│
────┼───┼────┼──┼──┼──┼───┼──┼──┼───┼──┼──┼───
内杂猪 │ 公 │ 6 │63.8│6.3 │9.8 │132.8 │21.4│16.1│124.8 │12.2│9.8 │135
├───┼────┼──┼──┼──┼───┼──┼──┼───┼──┼──┼───
│ 母 │ 7 │63.5│5.1 │ 8 │122.9 │11.6│9.4 │122.4 │ 9 │7.4 │120.2
────┼───┼────┼──┼──┼──┼───┼──┼──┼───┼──┼──┼───
新杂猪 │ 公 │ 4 │56.3│2.8 │4.9 │115.3 │7.3 │6.4 │115 │9.4 │8.2 │99.5
├───┼────┼──┼──┼──┼───┼──┼──┼───┼──┼──┼───
│ 母 │ 9 │64.8│7.2 │11.1│120.5 │14.4│2 │120.2 │ 10 │8.3 │113.6
────┼───┼────┼──┼──┼──┼───┼──┼──┼───┼──┼──┼───
哈杂猪 │ 公 │ 3 │65.7│3.2 │4.9 │127.3 │ 8 │6.3 │122.7 │8.5 │6.9 │125.1
├───┼────┼──┼──┼──┼───┼──┼──┼───┼──┼──┼───
│ 母 │ 3 │66.8│4.8 │7.2 │128.6 │8.3 │6.4 │125.8 │10.1│8.1 │133
────┼───┼────┼──┼──┼──┼───┼──┼──┼───┼──┼──┼───
杂花猪 │ 公 │ 4 │60.5│5.8 │9.6 │125 │10.9│8.7 │115 │15.6│13.5│107.9
├───┼────┼──┼──┼──┼───┼──┼──┼───┼──┼──┼───
│ 母 │ 6 │60.7│3.7 │6.1 │119.7 │ 8 │6.7 │112.8 │10.4│9.2 │99.4
━━━━┷━━━┷━━━━┷━━┷━━┷━━┷━━━┷━━┷━━┷━━━┷━━┷━━┷━━━

牛 解放前,旧政府对改良一事无人问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养
牛,制定一系列保护耕牛发展的政策,但忽视改良工作,野交乱配近亲繁殖,出
现一些“子母牛”、“姊妹牛”、“疙瘩牛”。1956年,县生产资料公司先后引
进新疆牛、蒙古牛近千头。1971年10月,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引进鲁西黄牛56头。
1978年,引进海伏特菜牛、黑白花奶牛。1979年,又引进海伏特、西门塔尔两个
品种的精液颗粒3300粒。1983年调查,县内鲁杂牛占牛存养总数的32.3%,海伏
特杂交菜牛占牛存养总数的59.78%。
马 建国初期,先后从内蒙、新疆、青海等地引进大量马匹。1955年,引进
阿尔登种马2匹。1962年引进阿杂马、新疆伊犁马、苏纯血种马各1匹。1968年从
广北农场引进阿杂马、阿尔登种马各1匹。1974年,又引进阿杂马、奥尔洛夫各1
匹。这些优良品种马与当地马杂交,收到了较好效果。其间,从1972年开始采用
人工授精配种技术, 加快了改良进程。 1983年调查, 当地杂交马占马总数的
65.88%, 新杂马占马总数的19.61%。蒙古马占马总数的12.94%,阿杂马占马
总数的1.57%。按外貌特征,大致分为“轻杂马”、“重杂马”两个杂交类群。
驴 建国后,先后从青海、宁夏、甘肃、河南等地引入部分驴。1972年始,
多次引进德州驴,与当地驴杂交。1983年调查,德杂驴占全县驴总数的10.19%。
羊 1962年,从广北农场引进考力代羊。1965年,引进新疆细毛羊。1972
年,引进崂山奶山羊。1977年,引进菏泽青山羊。在境内均收到较好经济效果。
鸡 1965年引进莱航鸡、寿光鸡、济南芦花鸡等。同本地鸡混养,形成类型
较多的杂交鸡。 1981年,引进星杂“288”鸡、星杂“579”、S200、S220京白3
系、罗斯鸡,以纯繁为主。1983年调查,当地杂交鸡占全县总养鸡数的65%,其
母鸡小巧灵活,头大小适中、眼大有神、颈较细长,背平直,腰角宽。公鸡体躯
较高大,冠形一般为单冠,脸色多为红色,毛色多是红、黑、黄三色相间。1987
年,县内引进海赛克斯父母代2万只。滕寨、楼子、城南等村引进京白3系3万只。